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综合其它>三尺青锋> 第84章

第84章

  【任务二:(专心致志)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2精进剑术,拜一位有头有脸的师父0/1,跟这名师父学一门新的剑法0/1】
  任务上又有励志诗句了,说来说去,无非是让他珍惜时光好好努力。陆行舟看都看腻了,心中没有半点波澜,他对学医术、易容、暗器、幻术、蛊术、卜卦、奇门遁甲这七种技能没什么兴趣,而且这七种技能他的基础都是零,全部的东西都要从头学起,还要熟练掌握……要花费的时间太多了。再者,陆行舟还是相信游戏的名字《三尺青锋》,游戏以剑为主,他选精进剑术应该更加妥当。
  那么问题来了,他之前选了“无门无派”的任务,三年才过去了几个月,他在未来两年零几个月内都不能加入门派。他要去哪里找有头有脸的师父学剑法?
  陆行舟想到了刚刚分道扬镳的温竟良,没错,温竟良是学剑的,在江湖上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完美符合任务的要求。温竟良跟这个任务出现的时机如此接近,莫非任务让他找的就是温竟良?管不得那么多了,要是错过了这个人,还不知道要费多少功夫,陆行舟匆匆确认选择“专心致志”的任务,然后就往温竟良离开的方向追去。
  温竟良听见陆行舟的呼声,便停下脚步,等陆行舟喘着气来到身前,温竟良问:“你还有什么事?”
  陆行舟说:“这个问题可能有些唐突,但我想问问温前辈,你有没有想过收徒弟?”
  温竟良怔然:“收什么徒弟?”
  陆行舟上前一步:“学剑的徒弟。”
  “谁要当我的徒弟?”温竟良看陆行舟目光炯炯,“你?”
  陆行舟诚恳道:“没错,我想拜前辈为师。”
  “为什么?刚刚都说了,你我道不同,不相为谋。”
  “道不同,但殊途同归。”陆行舟半真半假地说:“我不想加入任何门派,但想要精进剑术,学更好的剑法,今日见前辈剑法卓绝,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刚刚我觉得跟前辈的观念不合,所以没有跟前辈提及这个念头,但我转念一想,我们的观念并非截然不同,从根本上看,我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惩奸除恶,只是前辈的方式更加直接,而我的方式更加温和。总而言之,如果前辈愿意收徒弟,也不嫌弃我资质愚钝的话,我希望能拜前辈为师,让剑术更上一层楼,之后也能更好地惩恶扬善。”
  温竟良说:“我没有收过徒弟。”
  陆行舟以为温竟良是在婉拒,他还想再努力一下,希望温竟良能回心转意:“凡事总有例外,若前辈怕我品行不端,或是武功低微,觉得孺子不可教,大可以给我提出考验,若我完不成,自然知难而退。不管有什么样的要求,我也绝不退缩。”
  温竟良思索片刻:“行,你先洗掉脸上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旁边就是溪流,只不过冬日都结成了冰,陆行舟觉得温竟良是想考察他的忍耐力,便用手掌在冰上劈出一个裂口,捧出冷透的水洗净面容。他冻得哆嗦,但一声不吭,很快就以原本面目站在了温竟良的身前。
  温竟良早就知道陆行舟用拙劣的方法遮掩了容貌,他问:“你想做好事,为何要偷偷摸摸的?”
  陆行舟说:“人怕出名猪怕壮,我胆子小,还是想老老实实当个普通人。”
  温竟良淡淡一笑:“看不出来你胆子小。”
  陆行舟也笑:“前辈若是不喜欢胆小之人,我也可以大胆些。”
  温竟良负手而立:“我没收过徒弟,也不喜欢那些条条框框的规矩。你想跟我学剑,可以。但我们的观念不同,我只教你三个月,三个月之后,我们还是师徒关系,不过我们不必再待在一起,我做我想做的事情,你做你想做的事情,各不相扰,如何?”
  陆行舟大喜过望:“前辈说什么都好,我愿意的。”
  “还叫前辈?”
  陆行舟先喊了声“师父”,才问:“我还没行拜师礼,可以直接叫师父吗?”
  “我说了,我不喜欢那些条条框框的规矩。我说收你为徒,你就是我的弟子。”
  陆行舟也不喜欢跪来跪去的,如此甚合他意,他连连点头,这下是真心有些喜欢温竟良了。
  两人一夜未睡,到了这时也有些累了,温竟良说:“我杀了韦广明,这几日恐怕不得安宁,我先回客栈睡一觉,醒来后便会离开赟州。这样吧,你也回去收拾一下,我们酉时在这里相会。”
  他既然成了陆行舟的师父,也就不会一问一句“如何”,他肯定是要走的,若是陆行舟不愿意走,这刚刚开始的师徒情分也可立即斩断。
  陆行舟爽快地说:“好,一切都听师父的,不过我们离开赟州之后,要到哪里去呢?”
  温竟良说:“去寂州。”
  寂州位于赟州的西南方,距关州更远,陆行舟松了口气:“好。”
  两人分开回城,到了酉时,陆行舟带上千里马和青锋剑,跟温竟良会和。
  温竟良看见千里马那威风凛凛的模样,不由赞道:“好马。”他身边也有一匹马,不过那是他在赟州临时买的,虽然也是脚力强健的好马,但那是远远比不上陆行舟这匹马的。
  陆行舟但笑不语,他背上还有把好剑呢。
  温竟良说:“事不宜迟,走吧。”
  这日雪停了,余晖薄薄地铺下来,映得地上的雪泛着暖光,温竟良与陆行舟二人飞身上马,往寂州疾驰而去。
  【📢作者有话说】
  1朱熹《劝学诗》
  2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第79章 阴差阳错-1
  温竟良与陆行舟日夜兼程地赶路,到了寂州之后,两人在客栈中足足睡了两日两夜,这才养足精神,之后温竟良正式传授陆行舟剑法。
  此时陆行舟早已告知温竟良自己的真名,温竟良便像大多数人那样,称呼他为“小舟”。
  温竟良的成名剑法是“五更剑”,他跟陆行舟解释这套剑法名字的来历:“这套剑法讲究快速、准稳、狠辣,如果我想要某个人三更死,那么这人便活不过五更,因此称为‘五更剑’。我又懒得给自己的剑取别的名字,所以这把剑也叫做‘五更剑’了,久而久之,江湖上的人便称呼我为‘五更剑’了。”
  这个名字居然是这么来的,陆行舟说:“师父,那日在韦府的时候,你使出的剑法便是‘五更剑’吗?”
  温竟良摇头:“那日我使出的剑法,名为‘冬春剑法’,主要使出了‘冬春剑法’中的冬剑法‘冬催老’。”
  “冬春剑法”一套两式,分别为“冬催老”和“春逐行”,两套剑法的精妙之处是一样的,对敌的时候,都是逼迫对手让背后的空门大开,手上的剑好像吸住了对方的脊柱,无论对手想要如何甩脱,只要双方的功力相差不大,或者对手找不到真正的破解之法,“冬春剑法”都能紧紧贴住对方的腰背,将对手逼入险境和绝境,使对手打得十分被动。
  两式剑法的不同之处是,“冬催老”会更加暴烈,一个“催”字用得绝妙,以疾风暴雨之势打击对手,先催人老,再催人死。而“春逐行”则温缓许多,它以和风细雨的方式慢缠对手,姿态更加美妙潇洒,不过威力跟“冬催老”比起来,不减多少。
  温竟良要杀人的时候,一般用的是“冬催老”,但若只是跟人比试或者练剑,他多半会用“春逐行”。
  陆行舟想,任务只是让他精进剑术,学一门新的剑法,可没指定让他学什么剑法。他凭着自己的心意出发,说:“师父,我想学‘春逐行’,可以吗?”
  温竟良问:“为什么?”
  陆行舟实话实说:“我不杀人,‘五更剑’和‘冬催老’对我而言太过残暴。”
  温竟良说:“平日里你不愿意杀人,我可以理解。但如果别人想要杀你,你也不杀人吗?”
  陆行舟说:“如果我的功力比对手厉害,那我会让他受点伤,威胁他不要再找我麻烦,不然后果自负。如果我的功力没有对手厉害,对手想要杀我,我也没办法。”
  “你让他受点伤,他好了之后,下回又来杀你,这不是自寻烦恼吗?”
  “我还没遇过这种情况,如果有人无缘无故,一而再再而三地想要杀我,我也不知道我的做法是什么。”陆行舟耸了耸肩,“我想,等我真的碰到这种事情的时候,我才能知道我会怎么做。”
  “别人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你是人若犯我我也‘放’人。”温竟良感叹一句,“没想到我居然收了个你这样的徒弟。”
  陆行舟闻言笑道:“师父已经答应收我为徒,可万万不能反悔。”
  温竟良牵了牵嘴角:“罢了,各人有各人的路,只要你做个好人,那我就不会后悔当日的决定。我这就给你传授‘春逐行’剑法。”
  学会“春逐行”剑法之后,陆行舟现有的内功、轻功和剑法都算上乘,偶尔在练剑的时候,他能感到自己进入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1的境界。那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也是一种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时候才能激发出来的感觉,这种感觉来得玄乎,全凭运气,不是陆行舟能强求的。所幸陆行舟也不奢求能时刻体验到这种感觉,他知道正是因为稀少,所以这种感觉才如此珍贵,他珍惜每一次“天人合一”的缘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