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综合其它>二两娘子> 二两娘子 第609节

二两娘子 第609节

  小馒头见了, 便要求下地在旁边学着也扎了起来。
  可是他刚蹲下就放一个很响的屁,把小芝麻和小包子给气得差点破功。
  方才小馒头就是自个儿在罗汉床上学扎马步呢,只是总是东倒西歪的。
  沈寄今天的事料理好了, 便带着小馒头出门去。
  她要去窅然楼看看准备的人手如何了。
  到了地点, 把小馒头交给乳母,“看严实些, 别让他去逗猫惹狗的。”
  又转身对小馒头说:“你要是安分, 等会儿带你上山看小亲王去。”
  听说可以去看朋友, 小馒头立马安分了。
  实则他的年岁根本还不能懂得朋友的意义, 但这不妨碍他把小亲王当朋友。
  除夕之后, 他还拉着沈寄问了半天, 关于小亲王有亲娘的事。
  他觉得很奇怪,有亲娘怎么还一个人住到山上去?
  沈寄只得说他是去调养身子的。
  小馒头还是奇怪,那他亲娘怎么从来不去看他?
  沈寄只觉得跟他说不清楚。
  其实小馒头也不会表达这么复杂的意思,但就是眼睛里含着疑惑把沈寄一直望着。
  其实沈寄自己也觉得, 小亲王如今虽然是过继给了上一代醇亲王。
  但离半山寺不远就有皇家寺庙。
  如果玉太嫔有心, 请旨出宫带发修行。
  不就能时时看到儿子了么。
  反正她顶着先皇妃子的名头出宫,宫里也没人要故意为难她。
  日子一样是很优渥的。
  不过,出了宫, 宫中的荣华富贵确实就与她绝缘了。
  如今她人在宫中, 因为之前站队站对了, 太后和皇后也不会为难她。
  而且她时时在太后跟前凑趣, 也能给父兄继续挣些富贵。
  虽然先皇已经不在。
  但她如今是太嫔, 逢大庆, 今上也会给太妃太嫔升一升位份。
  甚至她香消玉殒后, 后世历代君王也会援例有所封赏。
  给她加尊号,给她家族封赏。
  但若是她离了宫廷, 成为方外之人,这些就都没了。
  所以,沈寄觉得她还是爱富贵荣华胜过小亲王这个儿子的。
  也是,她本就是为了这些,才愿意进宫伺候年长三十岁的皇帝的。
  沈寄在窅然楼呆了大半个时辰。
  小馒头一直还算安分,于是午后她便兑现承诺,领着他上山去看小亲王。
  小亲王也是在宫中呆到元宵节后才出宫的。
  他见了面悄悄说给沈寄听,说他不喜欢回宫。
  每天要不停的行礼,要端坐在位置上,吃饭都吃不饱……
  沈寄看着比年前瘦了些的小亲王。
  这小子这几月饭量见长,宫宴上不能放开了吃,觉得吃不饱了呢。
  “那以后再这样,你就事先吃两块点心,垫垫底。”
  “孤想吃的,可是玉太嫔说孤肠胃弱,多吃了要闹肚子。”
  “呃,这个,七分饱也是养生之道来着。”
  身为亲娘,连儿子饭量长了都不知道。
  这是怎么当娘的?
  “嗯,还是宫外舒服。想说就说、想笑就笑。还有,想吃就吃。魏夫人,你是来接孤的么?”
  本来没有,毕竟他才刚出宫回半山寺。
  不过既然他问了,沈寄便蹲下来问道:“王爷想今天就跟我们回家去么?”
  小亲王想了想,“下次吧。”
  大师对他很好,这两天听到大师有些咳嗽呢。
  “好,下次我们再来接你。”
  沈寄也不知道怎么就成了如今的情况。
  按说小亲王的正经亲戚多着呢,就是芙叶都比她更有立场接小亲王去家里小住。
  结果现在魏家成了小亲王常住的地方。
  反正她没图啥,小孩儿喜欢去她家就去吧。
  沈寄转头一看,小馒头不客气的,把小亲王这趟进宫得的好东西铺满了床。
  拿起这个看看,又拿起那个看看。
  “你喜欢什么?孤送给你。”
  小馒头低头挑选着。
  小亲王拿过一对拧了机括就开始对打的小铜人说道:“这个给小芝麻姐姐。”
  沈寄看着两个小铜人对打得热闹,心道这是送小姑娘的?
  怪只怪小芝麻一点不像小姑娘啊。
  那天沈寄看到她拉开弹弓打鸟,弹无虚发。
  打了一串,然后让下人拔毛生火,自己动手烤给三个弟弟吃。
  在她眼底,小亲王也算是一个弟弟。
  沈寄过去的时候,四个小孩儿蹲坐在小树林那边,正吃得满嘴淌油呢。
  沈寄尝了尝味道,嗯,还不错!
  说话间,小亲王又拿了东西一一说明,哪个是准备送小包子的,哪个是准备送沈寄的并且当场送给她。
  还让她把送魏楹的礼物也带了回去。
  至于小馒头的,他自个儿挑了两样打包带走。
  沈寄看着送给魏楹的珍本,“这是哪来的?”
  “哦,太子侄儿知道孤要送礼物给魏大人,让太子妃帮着准备的。魏夫人的也是太子妃帮着置办的。”
  沈寄本以为是玉太嫔准备的呢。
  她没想要玉太嫔什么东西,可没准这位还觉得是自己在抢她儿子吧。
  哼,不敢恨太皇太后抢了她的儿子,不敢怨皇帝把她的儿子过继旁支,倒是怨起魏家来了。
  要是没有怨,怎么也得给魏家人准备一些年节礼物才是。
  哪怕是以‘赏赐’的名义下发呢。
  这个董玉儿,心长歪了。
  她本来也不想掺和的,图什么啊?
  可小亲王一副拿魏家当亲戚走动、毫不见外的样子,她也狠不下心拒绝。
  本来皇家的人不来接他,也该他的外家董家来的。
  董家怕是顾忌着小亲王被过继出去了。
  可魏家八竿子打不着的都能来接人。董家要是有心,有什么不可以的?
  庙里那位看的不是别的,是对小亲王的心意呢。
  沈寄猜到了庙里那位伽叶大师是皇家人,只是还没能准确猜中他就是前代醇亲王而已。
  毕竟国史上,前代醇亲王可是八岁就薨了的。
  其实芙叶或是旁的皇家人,也不是没来过这里看小亲王,并想接到自家去小住。
  毕竟他可是三岁就有亲王爵位的,将来富贵一生自不必说。
  可是谁家也比不上魏家有三个年龄相当的小孩儿一起玩。
  而且有小孩儿成长最宽松的环境。
  久而久之,小亲王便只爱到魏家小住了。
  他身为醇亲王,每年有数万两银子的进账。
  这些有专人在管,绝大部分应该是攒起来了。
  一部分送到半山寺,过年的时候也有人送了一部分到魏家。
  这样一来,也算是过了明路。
  皇帝也同意小亲王时常到魏家小住。
  臣子代为抚养皇家的小孩,倒也不是没先例。
  有与皇家其他人八字相克的皇子、公主,便有从小在臣子家长大的。
  沈寄在小厨房做了一顿饺子给小亲王吃。
  这里专门给小亲王准备了可以做荤食的小厨房。
  她顺手多包了些素饺子,送去给庙里的师傅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