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综合其它>二两娘子> 二两娘子 第869节

二两娘子 第869节

  芳姐儿送她出去, 到院门时看到小豆沙和曦姐儿带着人来了。
  她们也是来送东西的。
  昨天买了许多,今天分送各处。
  傅清明几个看着那些玩物,眼角抽抽之余都道谢收下, 然后送上些小玩意儿做回礼。
  芳姐儿热情的迎了她们进去。
  这两个小堂妹都是嫡出, 小豆沙还是大伯的掌上明珠。
  她自然比对待琳姐儿热情得多。
  从两个小堂妹嘴里,芳姐儿才得知了琳姐儿昨天在一堆被当成赝品的画里淘出了真迹。
  然后又让给康郡王世子。
  还半价购得了近六千两银子的文房四宝的事。
  是曦姐儿以与有荣焉的口气讲的。
  她比小豆沙大两岁, 这会儿虚岁八岁了,口齿相当的清晰。
  虽然才八岁, 但是也知道姐姐能在书画铺子里淘出真迹,是很本事的。
  芳姐儿心道, 她倒是运气好!
  芳姐儿心头很堵, 大伯母不喜欢她,她不会再有机会了。
  早知道昨天她就跟着去了。
  可之前几次跟大伯母出门,老是去什么小巷子转悠, 去不起眼的地方吃东西。
  没想到昨天倒是正正规规去和身份相符的地方了。
  还偶遇了康郡王世子和定远侯嫡次子。
  都怪琳姐儿, 要不是她和自己拌嘴, 自己至于一时害臊不去么?
  小豆沙和曦姐儿也没呆多久,很快就告辞了。
  她们俩想跟小包子学捏面人, 沈寄没答应。
  不过找了昨晚那个小摊贩上门教她们。
  只要她们能坐得住, 是坐在那儿捏面人还是学做绣活没所谓。
  沈寄给小豆沙请的女先生可严厉了。功课没做好、没做完都要打手板心,书背不出来也要打。
  尤其是开学第一个月格外的严厉。
  要是不加倍认真, 搞不好手都要被打得不能握笔。
  她可舍不得闺女因为没有及时把心收回来,白挨那么多打。
  曦姐儿是侄女,最好也能顺利些。
  这位颇为严厉的女先生姓万,是因无子从安平侯府主动和离出来的, 端的是一身清华、满腹才气。
  她教出来最有名的学生便是当今的太子妃萧氏。
  其余有数的几个,也是名声极好的。
  沈寄想着小豆将来多半是八皇子妃, 便托太子妃从中玉成的此事。
  这也是王氏闻风而动,把曦姐儿塞过来附学的缘由。
  就算只是记名弟子,将来对曦姐儿的婚嫁也是大有好处。
  只是有一点,万先生如果认为曦姐儿跟不上,就不会让她继续附学了。
  这是她得知还添了一个学生后,有言在先的。
  别说曦姐儿,就是小豆沙如果被认为朽木不可雕,或者后天努力不够,她也是会不留情面求去的。
  沈寄觉得这样挺好,一则可以激发小豆沙努力,二则如果万先生真的求去,小豆沙也可以不用嫁入皇家了。
  反正不管是哪种结果都是有好处的。
  当然,这样大名鼎鼎不是谁都请得动的先生,束脩肯定就比马师傅高出数倍不只了。
  万先生是打算再收个关门弟子,就不再收徒了。
  很多人想把自己闺女塞来,她一时难以抉择。
  因为一个不好是要得罪人的。
  恰好太子妃托人带话,她便收下了小豆沙。
  相府嫡出的千金,这个身份可以压住其他很多人了。
  芳姐儿这会儿也没什么心绪招待了,便没有多留送她们出去。
  等到走远了,曦姐儿道:“芳姐姐好像有点不高兴。”
  小豆沙想了想,“一开始都好好儿的啊。”
  好像是听到琳姐姐的事以后开始不高兴的。
  芳姐儿这也是眼看着父母就要到了,急了。一时藏不住情绪,被两个小堂妹都察觉了出来。
  她中途是打过退堂鼓,但随着被一些贵妇请出去见面,又赠送她见面礼。
  她的心思就又活络了。
  可惜,路子又被掐死。
  小摊贩很快到了,两个小姑娘投入的学起捏面人来。
  把这件事抛到了脑后。
  正房里,沈寄兴致很好的拿琳姐儿送的笔墨出来写字。
  那个字画铺子在京城也是数得着的了。
  琳姐儿都挑的是高档货,和沈寄平日用的也差不多了。
  琳姐儿就在一旁安静的给她磨墨。
  这可是相当考手上持久力的。
  不过琳姐儿从小就学着给魏柏磨墨,小时候手腕无力,还学会了两手都可以磨墨。
  左手累了换右手,右手累了再换左手。
  这也是沈寄教她的,多在魏柏跟前刷刷存在感。
  也是因为她生母不识字,不是书房里伺候的丫鬟才能用这招。
  琳姐儿耐性好,这么十来年下来,磨出来的墨也是相当高质量的了。
  她和沈寄熟谙,知道她爱用磨到哪个程度的墨。
  也知道她待自己一向疼爱包容。此刻一切信手拈来,很是从容。
  沈寄怀这一胎比较安分,不像芙叶反应特别的大。对此,她自然是大为庆幸。
  “琳姐儿,回头你母亲到了,你把她请进来。我有事和她说。”
  “是。”琳姐儿乖巧应下。
  忽然想起来多半是说自己的终身大事,耳根便有些泛红。
  就不如之前从容了。
  王氏到了以后得知沈寄找她,赶紧便进来了。
  琳姐儿则被沈寄打发出去。
  “大嫂,您找我什么事儿啊?”
  王氏看这个情形,心头已经有点数了。
  琳姐儿的事经了大嫂的手就更稳妥了,不会有人能指摘她对庶女不够尽心。
  信哥也是十五岁的人了,又在东山书院读书。
  本身还是秀才,更是家中独子。
  接下来就是要操心他的婚事了。
  一个好媳妇,三代好儿孙。这个儿媳妇的人选至关重要。
  有个肯善待人的好名声在外,那些夫人们才会肯将精心养大的女儿嫁过来。
  沈寄搁下毛笔,“是琳姐儿的事。你既然托我打听,我有些想法和你先沟通一下。坐吧!”
  “哎!”
  沈寄把自己对琳姐儿婚事的想法说了。
  因为最近她频频安排琳姐儿在来探望的、既富且贵的夫人面前露面。
  她有些担心王氏误会了。
  如果相府真的有打算,有一些只有空壳没有实权的人家,想来其实不吝于舍出一个嫡子的。
  可那样的婚姻,一切都是建立在利益上的。
  再说了,魏楹也绝不会去扶持一个已经跌出一流的世家的。
  “我的意思是门当户对还是要的,可以尽量在有意科举的人家里找。”
  这句话就是将勋贵排除在外了。
  勋贵的职务十之八九是恩荫的,起点一般比较高。
  其中也不乏自身能力突出能大放光芒的。譬如林子钦、阿隆这样的。
  但绝大部分是躺在祖先功劳簿子上,吃喝玩乐的。
  而且魏楹从各方面考虑,不愿意和勋贵人家联姻。
  王氏道:“我跟大嫂的想法是一样的。”
  她既然不打算用婚姻大事卡琳姐儿,便很是随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