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这个字不错,很有风骨。”
一双粗糙的大手拿起信封,从中拿出信件,仔细端详,看完信的内容。
“不错,不错,内容写得不错,字很漂亮,看问题的方式也很独特,那个红旗江小学校长的资料是谁在管理,找出来给我看看。”
章浩就读的学校就叫红旗江小学,自从柯念辞上次去大闹一场之后,第二天校长就带着污蔑章浩的老师,还有其他学校领导上门拜访,拎着点礼物,一群人气势汹汹。
章浩爷爷还不知道章浩在学校里受得委屈,乍然见看到这么多老师,还有点惶恐。
柯念辞走之前就教过章浩,老师们要是谈到举报或者写信投诉的问题,就一律说自己什么都不知道,都是干妈在做决定,他只知道干妈是燕京大学的学生,其他的什么都不知道了。
污蔑章浩的老师当场给章浩道了歉,瞧着不情不愿,可好歹是当着大家的面道歉,并邀请章浩回到学校就读。
章浩没有答应,说这些都是柯念辞做主,主打一个油盐不进。
校长走访半天,得到这样一个结果,气得牙痒痒,本不想管这件事,但又害怕柯念辞真的有点东西,把这件事情捅到上面去,到处托人打听。
可一直没收到消息。
章浩这个同学已经很多天没有来上学,唯一来的一次还是来搬转学籍,转到了离章浩家里稍微远一点的位置,这个多出来的距离对于常年锻炼的孩子来说不是事。
校长又劝了两遍,章浩油盐不进,甚至给章浩说让他调个班,他都没有同意。
校长只好支支吾吾卡着学籍,哪怕章浩已经到了另一个学校正式读书,还是没帮他盖章。
没过两天,校长临时收到消息,说上面有领导要来检查。
领导已经到门口他才知道消息,心里面咯噔一下,就知道大事不好。
不是已经让人打听消息了吗!东西都送出去了不少,怎么还会这样?
这次来的领导大多面生,只有几个开大会的时候见过,校长战战兢兢。
领导们在学校里巡视了一圈,在一年级的班级里停下。
助理上前问:“这就是一年级的教师吧?这次上课的是哪个老师?”
校长抹了一把汗,说出章浩老师的名字。
八九不离十了。
从其他教室抬来凳子,领导们在教室后排坐下。
下课时候,又有领导上前和小朋友们交谈,校长和老师想上去介绍,被助理拦住。
“上面想和小朋友们说说话,就让他们单独说说话吧。”
校长知道事情完了一半。
没过几天,校长和两名老师被单独约谈,师风师德不端,记大过处分,校长降职,被调到其他地方任教,老师听课反省一个月。
隔月,燕京所有基础教育的校长集中开会,讨论师德师风问题,以红旗江小学为例,如何处理好内部矛盾,并提出教师也需要有压力,初步提出检验在校任职老师专业水平还有师德师风考试,全面规范师资力量一些列问题,从基层出发……
章浩的转学申请也下来了,这次去读书钱,柯念辞特地和老师打了招呼和照面,为了就是防止类似事情的发生,不想让章浩被欺负。
因为上学的距离远了,还拜托老师多关注关注章浩。
这次是个年轻的男老师,人看上去有点腼腆羞涩,但是拍着胸脯承诺会好好照顾章浩,照顾班上的每一名学生,章浩瞧着也挺喜欢这个老师,柯念辞这才稍微放心。
不过也不能掉以轻心,以后还是得多来瞧瞧,看看学校究竟是什么情况,可不能让章浩受了委屈。
学校进度柯念辞也没落下。
一眨眼,一年已过去,章浩坚持学习了一年,有的时候自己也不敢相信,农忙时节学校会放下,还会组织大家一起帮助附近的农户收庄稼,大孩子小孩子一起劳动,能者多劳,劳动多的人会被表扬,会很自豪,章浩就属于被表扬的这一类,没有做精的老师,刚工作的男老师怜惜章浩早早没了父母,生活学习上总是会给予章浩特别的关注。
到了夏天的时候,章浩和几个哥哥背着一个小箱子,里面摆着冰棍,专门在电影院门口走着卖冰棍。
价格不贵,就比其他地方贵个一毛钱,但这也能赚到一点。
柯念辞给了章爷爷一个建议,出来做生意,摆摊卖点小吃的东西。
之前柯念辞就注意到了,章爷爷其实手艺是很不错的,除了做木工,做饭也很不错,柯念辞建议章爷爷可以出来支个摊子,卖点小吃。
章爷爷没做过这一类生意,本钱也都是留给章浩的读书钱,不敢尝试。
柯念辞劝过几回,但是暂时没想到适合章爷爷的摊子该在哪些地方,操作性如何,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暂时搁置。
直到有一天,柯念辞送章浩去学校上学,看到校门口空落落的,基本上没有几个商贩,门可罗雀,就提议,让章爷爷在校门口支个小摊子卖早餐。
早餐类型柯念辞都帮章爷爷想好了。
卖炒粉啊!要不就是糯米饭!
早上的时候可以卖,中午的时候好多学生懒得回去,也可能就在校门口吃,也可以卖!
毕竟当年柯念辞读小学就很喜欢吃校门口的炒粉炒饭,虽然卖东西的商家卫生不怎么样,但就是不喜欢在家里吃,喜欢在外面吃这些。
说干就干。
章浩后来转进去的这个学校生源不差的,有不少镇上有工作,上班,或者是家里有点小钱的家庭。
贫富差距还没有后面那么大,“穷小孩”和“富小孩”都能打到一片。
柯念辞试探着在章浩面前说出自己的提议,害怕摆摊会伤害到章浩自尊心,让章浩在学校里抬不起头什么的。
她没直白地说出来,是说一个例子,谁知章浩一点都不在意。
“黑猫白猫,能捉到耗子就是好猫!能挣钱,管别人瞧不瞧,我才不稀罕他们瞧我呢!”
有志气这孩子!
柯念辞说干就干,学校附近刚好有房子空闲下来,学校附近本地人自己的房子,连着地势在一起,一个小平房,平日里也不怎么修缮,正好政策放开了,屋主人想搬到更中心一点的地段去住,想把房子卖出去。
柯念辞大手一挥,出手就是买!
现在看着是乡镇,再过十多二十年,那可都是五环以内,要是有这么一套房子,哈哈哈!
柯念辞把房子买了下来,帮着章浩和章爷爷搬了家。
章浩和章爷爷一开始死活不肯搬,柯念辞费了不少功夫劝过去,还三番五次叮嘱章爷爷,自家的房子千万不能卖出去,不管怎么样都不能卖,她现在买房子都不嫌多,章爷爷千万不能卖。
叮嘱完章爷爷还不够,柯念辞还把小章浩也叮嘱了一遍,见两个人都点了头,这才满意。
搬了家,摆摊生意也开始提上日程。
章爷爷平日里做木工做得是不错,年纪大了伤身体,卖点炒粉怎么着都不做木工好。
粉的话镇上专门有人做,手工的,可以订,章爷爷既然要卖,定的量比散客多不少,可以送。
第一天,订了二十斤粉。
章爷爷先炒了十斤,炉子里装着蜂窝煤,在学校门口现炒,发出一阵阵香气,用的材料都是新鲜的,自家用的佐料。
小炉子上架着锅,锅边上有一张小桌子,小桌子前立着“炒粉一毛一份,材料新鲜,卫生干静”一共三行字,分三行立在硬纸板上。
是柯念辞写的字,毛笔字在此时大战神功,看着令人赏心悦目。
材料前一天晚上就已经准备好,第二天只需要早一点起床就开始弄就可以。
现在搬到了学校边上,从屋里到学校的距离不过五分钟就能走到,更近了,比章浩以前不知道近了多少。
章浩平时起床起得早,天蒙蒙亮就会醒过来,章爷爷不出意外起得也早,老年人,睡得早,醒得也早。
所以,两个人不需要再提前多少时间起床,按平日里的时间就好了,他们到校门口的时候,学校的大门都还没开呢。
超好炒粉,用白布盖着,微微露出一个角。
柯念辞叮嘱过:“咱们是做饮食生意的,在把味道搞好的同时,尽量注意食品卫生,不要让别人认为我们做饭不讲究,不然人家凭什么买咱们的东西啊?”
章爷爷倒是记住了这一句好。
“小浩,你先吃。”
章爷爷先舀出一碗给章浩。
“爷爷,你先吃。”章浩推辞。
两个互相推辞,最后章爷爷先吃,章浩接着。
天此时蒙蒙亮,门卫把校门打开,已陆陆续续开始有学生在校门口,还有家长送孩子到校门口,大家的目光都被校门口不远处支起的小摊子吸引住了。
炒粉一毛一份,价格倒是还行,就是不知道味道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