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讲道理,知韫见过的高高在上、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多了去了。
别的不说,反正从前的那些人里,就没一个是拥有将心比心、设身处地这样的优秀品质的,惯会强人所难。
但人家生于锦绣、长于权势,她也能理解他们为什么会目下无尘到不把底下人放在眼里,毕竟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这样,耳濡目染到刻进骨子里了。
可你老朱头呢?
你是吃过不被人当人看的苦的呀!
不理解,真的不理解。
从蓝夫人那里偷听到一嘴之后,知韫一边庆幸着马夫人果然是白月光级别的存在,就是比老朱头通情达理,一边也开始琢磨着,她要怎么样才能自救。
没别的,三观不合。
让知韫委屈自己、一辈子当个老朱头眼里的理想儿媳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的,不如让她死了痛快。
既然如此,眼看着可预见的未来是她看老朱不顺眼、老朱指不定也看她不顺眼……
不得给自己身上扒拉一点护身符?
好歹也让老朱投鼠忌器,不至于说弄死她就弄死她。
——就算是死,她也得拉下老朱一层皮来!
“诶~”
窗边的一方小床上,一个穿着大红色锦衣的小团子藕节似的小手捧着肉嘟嘟的下巴,愁眉苦脸地叹着气。
“标标,你要听话,知不知道?”
她在身边的小朱标的小脸蛋上揉了一把,忧愁道,“算了。”
看你这小胳膊小腿的样子,也未必能刚过你那不讲理的亲爹。
老朱头这人,对马夫人和长子疼爱肯定是疼爱的,但要说有多爱……她没亲眼见过,但估摸着,应该是比不上他对自己和自己的皇位、权威的爱的。
顶多就是马夫人和朱标跟他讲道理,他有耐心去听;别人跟他讲道理,他狞笑着拔刀,说他就是道理。
……他爹的糟老头子!
“玉玉,给玉玉~”
小朱标显然不能理解她的烦恼,只能睁着黑葡萄似的无辜的大眼睛,亲近地依偎在她身边,顺便十分努力地尝试着把他的那些小玩具都送给她。
而且,自从上一回她哭之后,他也长了记性、学乖了。
“玉玉~知姊~”
小朱标昂着一张精致白净的小脸,乖巧地牵着她的衣袖。
“标儿乖,姊姊不哭,也不走。”
知韫:“……”
她深深怀疑,这小屁孩是想改口叫她“知知”,但又怕她不高兴,所以才搞了差不多音调的“姊姊”。
反正就不是姐姐。
小屁孩哪来的这么多心眼?
*
#春枝暮 朱标应该是最惨的,明明指腹为婚、青梅竹马,但一个老朱头就让他从天胡开局进化成地狱模式,谁让我们知知永远最爱自己呢?
第610章 大明 朱标(9)
秋去冬来,转眼到了年末。
天气越发寒冷了,虽说鲜少见到大雪白茫茫一片,可依旧天寒露重,迎面而来的风里都渗透了寒意。
自打入了冬以后,蓝夫人便很少带着知韫出门,偶尔才会在日头晴朗的午后,带着她往马夫人处去。
“芸娘,我回来了!”
常遇春早间去朱元璋处议事,等回来时,已是下午时分。
他大步走进院子,跺了跺脚,掀了厚重的帷帐进屋,迎面一阵热风让他舒了口气,整个人都热乎起来了。
“这天气越发冷了,好在无甚战事,倒是能舒舒服服过个年。”
攻下应天、设了元帅府后,朱元璋显然是想将此作为根据地好生经营,再加上刚经历一场大战,又近年关,也得让将士们休整休整,过了年再起战火。
“这还不好?”
蓝夫人见他回来,忙拉着他往火笼前去去寒气,又让人给他沏了热茶来暖暖,笑道,“总在外头拼杀,趁着这时候,也该好好歇歇、多陪陪韫儿。”
她嗔他一眼,“若还想从前一般整日里在外头,怕是再等你回来,韫儿就认不得你这个爹的模样了!”
“那不能够!”
常遇春哈哈一笑,“咱们韫儿聪明着呢,还能认不出爹来?”
他摩搓着手,轻声道,“当爹的,总得多替闺女挣点家业来。”
等往后大事成了,他闺女可就是皇子妃、太子妃。
常遇春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也明白一个道理,他这个当爹的要是不能给闺女撑起一片天来,她得被人欺负死。
“芸娘,我寻思着,等开年出征的时候,我领着蓝玉一道去,也叫他历练历练,往后能独当一面是最好。”
他说着自己的考虑,“茂儿还小,等他长成,韫儿都出嫁了,还得是蓝玉这个做舅舅的多帮衬他外甥女。”
常茂是常遇春的庶长子,比知韫小了几个月,前些日子刚满周岁,如今养在蓝夫人的膝下,由她照看着。
“也好,正好他整日里念叨着。”
蓝夫人对丈夫的想法自然没有不应的道理,她笑了笑,正要说话,却忽而见外间的帘子被人掀起,少年满是惊喜的声音比他的人影更先一步进来。
“姐姐,姐夫,当真吗?”
蓝玉披着大氅,将外甥女裹在怀里,兴冲冲地进来,连连追问,“真的让我也上战场吗?不曾骗我?”
常遇春和蓝夫人:“……”
夫妻俩对视一眼,常遇春上前把自家闺女接过来,蓝夫人随手抄了个鸡毛掸子就冲弟弟抽了上去。
“谁让你带着韫儿出来的?这样冷的天,冻坏了可怎么办?”
蓝夫人笑得温柔,手上动作却不轻,“还敢偷听我和你姐夫说话,有没有点规矩了?”
“姐姐别打!”
蓝玉自幼被蓝夫人带大,视她亦姐亦母、敬重无比,纵然被抽得嗷嗷叫,也只是一边委屈巴巴地揉着自己的胳膊,一边大声解释。
“是韫儿听说姐夫回来了,才让我带着她过来的!才没有偷听!”
他一转头,捉急地叫唤道,“韫儿你同你娘说呀,咱得讲义气!”
知韫:“……”
舅舅,你想跟我结拜吗?
第611章 大明 朱标(10)
蓝玉被蓝夫人抽得嗷嗷叫,知韫窝在常遇春怀里看得嘎嘎乐。
常家的新年,就在这样的热闹中度过。
等开了年,天气渐渐暖和了,红巾军便再次有了大动作,常遇春也领着蓝玉去攻城略地、建功立业去了。
从眼下到朱元璋称吴国公、吴王乃至立国称帝,征伐不会停止,即使到了洪武年间,也未停下北伐的脚步。
只是往后的事情往后再说,现在比较好一点是——
老朱头要越发忙碌起来了。
忙点好啊,忙起来,放在大后方的女眷小辈身上心思便少了,不至于动不动就来搞点小动作恶心她一把。
最起码现在这个强度,有马夫人挡在前面护着,她还能接受。
……
初春三月,新绿初绽。
午后时分,一行着甲挎刀的精锐士卒骑着高头大马,护卫在一个模样俊秀的少年身侧,与他一道出了城门,往西郊一处常家别庄而去。
常家的别庄位于山脚。
一路上可见良田阡陌、溪水环绕的秀丽景色,亦可见着粗布短打的农人在田地间劳作,偶尔有听得动静抬头看来的,也很快便低下头、继续做自己手中的农活。
朱标并不曾在路上停留,只径自到了别庄,翻身下马,在惊讶又不惊讶的别庄侍从的引路下,快步往里去了。
“阿玉!”
绕过前头简单的游廊精致,朱标便在后院见到了知韫。
她穿着一身素净的墨绿色窄袖衣裳,立于一方特意辟出来、分出一小块一小块的农田前,侧耳听着几个身着干练短打的精瘦老汉在比划着说些什么。
听见他的声音,她循声望来,如黛的长眉微微上挑,清澈杏眸之中却平静如水,并不曾惊起一丝涟漪。
“几位先去忙碌吧,回头再讨论。”
知韫转头同几个精于农事的老汉吩咐了几句,才慢悠悠往这边走过来,看着朱标,“世子怎么过来了?”
(至正二十四年)元旦的时候,朱元璋被百官推举为吴王,于应天府建百官司属,并立长子朱标为世子。
“姊姊。”
向她而来的朱标蓦地停住了脚步,眼底的欢喜散了几许,他抿了抿唇,黝黑的眼眸满是期许地望着她。
“你一定要与我这般生疏么?”
心底控制不住的蔓延起失落的涩味,只觉得脚步都沉重不少。
他失落道,“小时候,你明明同我极亲近的,总是唤我标标的。”
“世子也说了,是小时候。”
她唇畔噙着温和笑意,“世子从前,不是也不肯唤我姊姊么?”
人么,总是会变的。
“礼不可废,世子的先生应当教过。”
少年的神色越发黯然低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