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当年的齐国多强盛?
  与秦国一东一西两强对峙,甚至齐湣王还与秦昭襄王互约称帝,虽然称了两天就放弃了,但也可见齐国强盛。
  可现在呢?
  骨头都被打断了,哪怕复了国,也一蹶不振,再不复昔年荣光。
  就这,还想联合人家?
  这可是死仇!
  别说拉拢齐国共同抵挡秦国了,在齐国的眼里,燕国的使者那都是头顶红名、恨不得一刀一个的存在,没跟着秦国一起打你就不错了。
  这还怎么玩合纵抗秦嘛?
  玩不了了啊!
  至于鼓动亡国的韩赵作乱……
  你睁大眼睛看看,去赵地勾连赵人的赵嘉一露头就被砍了啊!
  你是不是也想被砍啊?!
  燕丹:“……”
  被暴躁的燕王喜一顿狂喷之后,燕丹怀揣着“竖子不足与谋”的心思,沉默地离开了燕王宫,决定撇开没用又没骨气的老爹单干,用他自己的方式拯救燕国。
  而在云中诸事皆毕后,知韫将王离和李承留下,带着人南下,准备绕一圈就回咸阳。
  “现在叛,总比灭楚时叛好,清理了心怀不轨的乱党,又有了灭楚的大义,也算好事。”
  子婴有一个在征战路上反叛的亲爹长安君,故而在此话题上保持沉默,于是冯纾便道,“若不然,等来日灭楚时,他们再反手捅咱们一刀,猝不及防下怕生动乱。”
  “那不至于。”
  知韫轻哼一声,直言不讳,“先楚王的亲子,这样的身份,孤可从来不曾信过他们。”
  冯纾和辛宓:“……”
  子婴:“……”
  仔细想想,好像也是哦。
  除了韩非,她们殿下对于别国的旁支宗室都没什么信任,更别说是先王亲子、现王亲兄。
  至于韩非……
  他倒也确实被殿下重用,目前负责的主要工作也确实是韩地的治理,但鉴于殿下太过“信重”,所以他的工作地点是在洛阳,只有殿下往韩地巡视的时候才会跟随。
  洛阳,那是文信侯经营了十余年的地方,韩非可翻不出天去。
  别说韩非,张良都嫩了点。
  “韩地那些遗贵有动静么?”
  作为战胜国,自然有战胜国的姿态,理论上,秦灭韩、赵,那么韩地、赵地所有的土地田亩都是秦国的战利品。
  但具体肯定不能这么做。
  别的不说,要是敢将黎庶的田地抢走,他们能当场拼命。
  但也不能无条件直接给,要不然,真刀真枪在战场上搏命的老秦人心里绝对会不平衡。
  如此,便要行变通。
  名义上,收缴土地归国有,然后按“功”进行分配。
  什么是功?
  于贵族而言,在秦攻灭韩赵之时,出钱出人出力,是功;于黎庶而言,在秦灭韩赵之后,投降秦国、遵纪守法、缴纳赋税,是功,举报妄图复国之人,也是功。
  ——大致就是这意思。
  有了功,就能授田。
  而作为秦王对新归附子民的恩典,可以提前授予他们使用权,只要老老实实当秦国子民,就不会被剥夺土地。
  这在黎庶的接受范围之内。
  因为豪族的田地被收缴之后,除了被赏赐给有功之士的,也被划归到可重新分配的范畴。
  这可都是上好的良田。
  豪族们高不高兴暂且不知道,反正黎庶们是高兴的,对于清查人口和土地都还挺配合。
  只是韩国不比赵国。
  当初将军腾率军灭韩,大规模的战役都没怎么打,虽然秦军没什么伤亡,但韩地的豪族贵族也没怎么被削弱。
  但赵国不同。
  在秦军有意无意地纵容下,起义军有目的地对赵国盘踞在地方上的贵族豪强进行了物理消灭,知韫在邯郸时,又借着为当年为质的父祖报仇的名义,对邯郸的贵族进行了扩大化的打击。
  如今还能留下的,要么是家族子弟入秦、又在秦灭赵时立过功的,要么是贵族中的清流、难得对黎庶不错的。
  真的不算多了。
  比之从前贵族豪强多如牛毛的“盛况”,如今甚至可以用大猫小猫三两只来形容。
  简直老实得不得了。
  “有些动静。”
  冯纾轻声道,“只是在咱们的掌控之中,随时可以收网,闹不出什么大的动静来。”
  悬星使的渗透暂且不提。
  主要是韩地的黎庶为了立功,对于举报十分上心,稍有点儿风吹草动就举报,她们还得花费心思来分辨真假。
  ——贵族的田都被秦国分给他们了,万一死去的韩国又回来了,他们还能讨得了好?
  “不。”
  知韫摇头,“不仅要让他们反,而且动静要越大越好,若犹豫不决,咱们就推一把。”
  只要反了,就能杀了。
  冯纾:“……”
  “殿下该不会是因为想要钓鱼,才特意往颍川来绕一圈的吧?”
  她抬眸,幽幽道,“殿下吩咐,臣已记下,只是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殿下还是先行离开颍川,避开锋芒。”
  “我避他们锋芒?!”
  知韫先是反射性地回了一句,而后对上小伙伴儿的眼神,迅速改口,“你们信我,我没这个意思,这次过来纯粹只是来看看春耕情况。”
  她诚恳道,“真话,不骗人。”
  冯纾和辛宓:“……”
  殿下你这样再三强调,她们反而不敢相信这里头没问题了。
  知韫:“……”
  可她这次说的真的是真心话啊,为什么就是不肯相信她嘞?
  子婴低头不语。
  阿姊,前科略有些多呢。
  第884章 大秦(98)
  前科略有点多的太子殿下悻悻然地挠了挠头,继续用纯稚清澈的目光看着自家小伙伴,努力让她们相信自己。
  ——真的是实话。
  这事儿本也不需要她亲自来。
  颍川的郡守等主要官员都是嬴政亲自挑选出来的,清理镇压贵族反扑轻易而举,她虽然将冯纾、辛宓放在这里,但她们毕竟年少,目前还是以跟在郡守身边历练为主。
  所以,信任她一点啊喂!
  (抓狂.jpg)
  小伙伴们回以诚恳的目光。
  殿下说的都对,咱们都相信殿下,所以,殿下打算什么时候走?
  (诚恳.jpg)
  知韫:“……”
  讨厌!
  太子殿下不甚开心地表示,她那亲爱的小伙伴们其实还是小时候的模样最可爱呢!
  不过她也确实没再耽搁。
  说过来绕一圈就真的只是绕一圈,她只在阳翟逗留了两日就启程离开。
  急着回家呢!
  知韫是去年三月过完生辰后从咸阳出来的,之后就只在郑菁生辰的时候回去陪她小住了一段时间,随后又去了洛阳,仔细算算,她离家也有大半年的时间了。
  其实她骨子里挺恋家的。
  虽然在家里待久了就总想着往外跑吧,但实际上,她刚出门就想家了,总是在想家和想出去浪之间反复横跳。
  也因此,知韫在回去的路上少有停留,偶尔才会突发奇想地对途径的乡亭突击检查一下。只是等到抵达宜阳时,她收到了嬴政传来的赵姬病重的消息,之后的路程更是半点都不停留,一路快马加鞭地回去了。
  毕竟不是“小事”。
  虽然她对赵姬没什么感情,但她的身份摆在这里,太后兼祖母病重,她这个做太子兼孙女的若仍在外逗留,说起来难免有点不太好听。
  不管怎样,表面功夫总要做好。
  三月底,知韫回到咸阳,也没先回章台宫休整,而是带着满身的风尘仆仆,径自去了赵姬所居住的甘泉宫。
  “殿下万安。”
  随侍嬴政而来的蒙毅出来迎了一迎,顺便跟她仔细地说了下赵姬目前的情况。
  ——不太好。
  依照华阳太后病重时的旧例,医学大佬太医令和神学大佬奉常都来看过,并且都给家属秦王下达病危通知书。
  “我知道了。”
  知韫点点头,“我去看看。”
  其实也不用他说。
  有嫪毐之乱这个心结卡在赵姬和嬴政这对母子之间,若非赵姬到了药石无灵的地步,他不可能到甘泉宫来的。
  “殿下可要先去更衣?”
  蒙毅轻声道,“太后刚用了药睡下,王上正在与太医令问话。”
  具体表现如下:
  对医治太后无能为力的太医令愧疚地向秦王请罪、口称“无能”,秦王则强忍悲痛、宽慰他“非卿之过”。
  “不着急,看望大母要紧。”
  有前例在的。
  当皇帝的亲爹病重,太子和兄弟前往探望,一个带着满身尘土就哭着见亲爹了,一个则怕亲爹看着他狼狈的样子担心、特意沐浴更衣,结果让亲爹觉得他不孝、记在心里几十年。
  由此可见,探望病重的长辈,一定不能太注意自己的形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