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综合其它>拆二代吃瓜日常[年代]> 拆二代吃瓜日常[年代] 第23节

拆二代吃瓜日常[年代] 第23节

  今天又不是“开仓放粮”, 怎么会有这么多乡巴佬?
  把杯壁上沾着的水珠甩干净,他的音调又高亢了几分:“你们这样挡在门口, 会影响其他客人办理业务。”
  村民没有同他理论,只是默默地往旁边挪了挪, 然后继续聊着家常。
  银行里的这些势利眼,他们早就司空见惯了, 尤其是这样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向来是瞧不起他们这些农民的, 只会讨好那些能给银行存大钱的客户。
  要不是每年村子里发钱需要合作社的账户, 他们也不想来这儿。
  以后就好了,没了田、没了地, 等到把户头里的钱取出来后, 就不用再跟合作社打交道了。
  “两个麻袋也不知道够不够用。”杜婶子抖了抖那两只化肥袋子, 对一旁的陈二叔说道。
  这是她用来装钱的,原本是想买个像样的箱子, 等把钱取出来后好带去另一家银行存着, 可想着这箱子只用一次,放在家里也是浪费,便找了几个结实的化肥袋。
  “你家也就一百多, 肯定是够的。”
  “那可不一定,我看电视上演的,一个箱子还装不下哩。”
  “我是拿了仨袋,俺家分了五百多,咋说肯定能装得下。”
  “装得下,你一个人能扛得走?五百多啊,就你那肩膀……啧啧。”
  “那我不会慢慢扛?一趟一趟,总能扛得完。”
  听着门口那些村民在闲聊天,等着热水机烧水的银行经理,白眼都快翻到天上了。
  一百?五百?
  就这么点钱而已,亏他们还聊得这么火热。
  话说他们到底是哪个村的?不是说现在豫市附近的村子都脱贫了吗?难道他们不知道,就这么一点钱,哪怕全部都换成硬币,也不用化肥袋子来装吗?
  可他不知道的是,村民们聊的天全都是以万为单位。
  程玉秀今天出门也准备了几个化肥袋子。
  她想好了,她扛两袋、郭慧贤扛一袋,三百多万,应该一次就能全部搬走。
  “妈,一定要自己搬吗?”接过程玉秀递来的化肥袋子,郭慧贤问道。
  程玉秀用力把袋子里的灰抖了出来,“那肯定,咱自家的钱,找别人来搬多不安全呀。”
  指着马路斜对面,距离差不多四五百米的另一家银行,她又说:“放心,咱就过个马路,不用走多远,另一家银行,咱下午再去。”
  为了能让存款的收益最大化,程玉秀可是做足了功课。
  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道理她也懂,所以一共找了三家市面上存款利率最高的银行。
  他们的平均利率有百分之二左右,也就是这三百万放在里面,一年之后就能有六万块。
  对于这些钱,程玉秀也都计划好了:一半拿出来买房买商铺,看看要不要开个超市、餐馆什么的赚点小钱;再拿三成放在银行里,存五年的定期,纯吃利息;最后两成存活期,用来应对日常的开销。
  每一部分的钱都计划好了,为了能记清每一笔钱的用途,这取钱、搬钱、存钱的步骤也要一步一步来。
  把展开的化肥袋子折好,郭慧贤解释道:“我的意思是,要不咱跟银行的经理商量一下,让他叫人来帮咱们搬?”
  他们的钱,可不是几百几千的小钱,动辄就是几十上百万的钱。
  不管放在哪个银行,对他们来说,自己都是一个大客户。
  对待百万级别的大客户,难道还不能付出一下劳动力吗?
  郭慧贤:“之前我在纺织厂上班,我们厂跟银行有合作,我们厂老板还是银行的大客户,每次发工资都是银行经理亲自来送。”
  “妈,您好歹也算个富翁了,你只要说要存钱,难道他们银行还能不找人来帮忙搬吗?”
  嘶……
  这话说得有点道理啊。
  “可是……”程玉秀有些犹豫,“银行里的人都是些势利眼,他们能同意吗?”
  郭慧贤主动挽起她的手臂,“先去试试吧,要是不行咱再回来自己搬。”
  程玉秀:“中!”
  把化肥袋子收起来后,母女俩在取钱之前先去了马路对面的工行。
  进门后,负责接待的大堂经理拿出一沓单子,询问着她们要办什么业务。
  “我们要存钱。”郭慧贤替程玉秀开口道。
  在单子上【存取业务】后面打了个勾,又写了号码,大堂经理指了下最里面的那个窗口:“去排队吧,等着叫号就行。”
  程玉秀:“我们要存一百万,也要在那个窗口排队吗?”
  大堂经理没有急着回答,而是上下扫了她们一眼。
  她们那一套平平无奇的穿戴,完全不像是手里有一百万的大客户。
  郭慧贤补充道:“我们要存的是拆迁款,今天拆迁款就到账,所以要找一家银行存,听说你们这里的利息挺高的。”
  拆迁款?
  大堂经理一下就想起了东边的那几个拆迁村。
  这两年,豫市拆迁改造的消息最是热火朝天,要真是来存拆迁款的……
  “等一下,我去找一下我们经理。”
  从位置上起身,男人走向了柜台,跟其中别着胸牌的男人说了一番话后,很快就有三四个人从里面的房间走了出来。
  “您好,让您就等了。”
  来到她们跟前,男人主动递上了一杯水,脸上的表情笑得跟一朵花似的,“我是银行经理,李放,您叫我小李就行,请问是哪一位要办理存款?”
  “我们俩一块。”
  程玉秀接过他递来的水,只喝了一口就递给了郭慧贤。
  “不过我们的钱还没取出来,还在合作社存着,”郭慧贤接着程玉秀的话,继续说,“这么一大笔钱一下子取出来不方便,所以可能需要麻烦你们,陪着一起去对面办理手续。”
  “不麻烦,一点都不麻烦!”李经理连连鞠躬。
  这可是一百万的存款,别说是让他陪着去办手续了,让他一沓沓地捧着回来他都愿意!
  郭慧贤点点头,“好,那就跟我们去一趟吧。”
  从工行出来,李经理还带了几个柜员一起,陪在郭慧贤和程玉秀的身后,像极了她们的贴身助理。
  来到合作社后,不等郭慧贤开口,李经理就主动替她们向这里的大堂经理表明了来意:“我们是来帮程女士办理转账业务的,因为数额较大,所以需要来一趟。”
  大堂经理还有些懵。
  大?多大?区区几百块,竟然还算大?
  大堂经理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还是像对待普通客户一样,给他们开了一张条,让他们去柜台窗口排队。
  李经理也没着急,而是继续替她们去前面排队。
  同行即是冤家,毕竟要从银行转这么大一笔钱,故意怠慢也是可以理解。
  等了差不多快十分钟,终于轮到她们了。
  将存折交给柜员后,李经理扶着程玉秀慢慢坐了下来。
  “请问您要办什么业务?”
  “转账。”
  “好的,请在按键器上输入你要转账的金额。”
  先是按了个一,再按六个零,最后按下确定键。
  “一百万?”柜员有点惊讶,“您的存折里没有这么多钱,一共只有一万多块。”
  “啊?还没到吗?”
  程玉秀看了一眼墙上挂着的表:9:49。
  “还没到十点,十点钱才会到我存折上,我再等一会吧。”
  柜员没说话,只是把存折又交还给她。
  等了十分钟,终于到了十点。
  第二次排队后,程玉秀再次把存折交给她。
  柜员有些不悦地皱了下眉:“你的存折里还是只有一万块。”
  程玉秀:“那我再等等。”
  这次,当柜员把存折还给她时,又说:“请你确定存折里面有钱,不要平白增加我们的工作量。”
  程玉秀也有些生气,可她并没急着发泄,而是暂时忍了她的话。
  10:36
  第三次排队后,柜员为了减少工作量,没有急着让她输入数额,而是先在电脑上操作查询了一番存折上的余额。
  正当她准备像刚才一样,把存折退还给她时,几十分钟前右下角“一”开头的五位数忽然就变成了“三”开头的七位数。
  个十百千万……百万!
  她竟然真的有超过百万的存款!
  超过五位数的存款她无权操作,于是赶紧把经理给叫了过来。
  而那位瞧不起门口那群“乡巴佬”的经理,在看到屏幕上显示的数字时,也惊得瞪大了眼睛。
  瞧他们的反应,程玉秀便知道,是自己的钱到账了。
  慢悠悠地翘起二郎腿,程玉秀又问:“现在上面的钱够我转账了不?”
  “够,够……”
  刚才还目中无人的经理和柜员,像霜打茄子似的,一下子弯了腰。
  回想起他们以往接待自己时的鄙夷,程玉秀也学着他们的模样,哼了一声:“够就行,你也别急着走,外面那些人都是俺村的,他们跟我们一样,一会也要进来把户头上的钱全部转到别的银行。”
  -----------------------
  作者有话说:程玉秀:这才是真正的翻身农奴把歌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