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你小子现在还没啥钱呢就知道攀比排面了”
“哎哟!娘!我这不就是说说的嘛!您咋什么都当真啊!”李四委屈巴巴的捂着后脑。
“活该!知道那话咋说的吗”林桃问。
李四摇头。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张嘴前,多过过脑子!瞧瞧你,一幅弱鸡像,唯一能看得过眼的就是你那点还不算傻的脑子,结果呢长了张没把门的嘴!别等吃了亏了才晓得后悔!”
李四把上下嘴皮子捏得跟个鸭嘴似的,点头表示知道了。
林桃这才把话引回正题上。
“今年寒冬,整日在屋内烧着柴火,整日吸入烟雾和细小的柴灰,你就得减寿十年!还有木材燃烧时,没有烟囱引导热量传递,燃烧的热量只会积聚在地坑底部,让屋里变暖的作用,就会被大大减低。”
“这也就是为什么,柴火放得少,觉得不暖和,柴火放得多,呛得人喘不过气来的原因。明白了”
李四连连点头。
甭管明不明白,赶紧点头才能救下他的狗命啊!
老太太都讲得上火了,他要是再说不明白,那还不得被老太太往死里揍
反正话记住了,以后慢慢想明白就行了。
“明白了,那就照着做!各屋地炕都要有烟囱才行。特别要注意的是,屋外的烟囱部份,需要做得仔细,要不然,不仅没法起到作用,还会让烟雾往屋子里倒灌。”
“是!娘您放心。”
林桃这才挥手打发了去。
取了些柴火回来,在地坑里烧着,借着热量,正好把烟囱给烘烘干。
不一会儿,小五就来叫吃饭。
林桃还没堂屋的门呢,就听二老笑得可开心了。
尤其是老太太,哪里还有之前要死要活的眼泪,连赢了几回之后,笑得嘴都要咧到耳根子那去了。
果然!麻将能治百病啊!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高兴是高兴,上一世时,那些一把清七对自摸,把自己乐死在桌上的也不是没有。
还得控制一下才好。
她还没到灶棚那边,老太太就冲她直挥手。
“桃子,这麻将真是太有意思了。”
林桃点头,那可不!就这一百零八张牌,好多人天天玩都玩不腻。
“先吃饭吧!回头,让三给打张矮桌,放屋里玩,暖和些。雪地里坐久了,会生病的。”
“对对对,桃子说得对,先收了,一会儿咱回屋里玩去。”
老太太像是没过瘾似的,拽着老爷子不让走。
“你可别想耍赖!”
“不能不能!吃了饭,我还和你玩。”老爷子又哄又扶的把老太太掺起来。
林桃看得直摇头。
腻啊!甜得发腻了!
这大早上的,粥还没喝上一口,就吃了一嘴的糖,蓝瘦。
忙完凉棚那边的老三几个,把大桌子摆到了灶棚门口,小五也领着屋里的几个娃出来吃饭。
然而鱼汤一上桌,老太太又开始念叨了。
“咱家就那几条鱼,咋又吃上了呢你们一个个的,没看到家里这么多小娃吗咱们做大人的,得省着些!娃小,正长身体,鱼得留给他们吃!”
一边念叨,一边给几个小娃盛鱼汤。
而且是给几个小娃盛完以后,还把那汤盆子推到几个娃那,不让李一他们碰。
“阿奶!咱家那么多鱼呢!他们几个小的,吃得完嘛他们!”李一看到吃不到,就更急了。
“哪有好多鱼!咱家,不就是桃子拿粮食换回来的那几条鱼吗都吃掉一半了!再不省着些,这个冬还没过完,几个娃就没吃的了!”
啪一声,老太太又把李一的手拍开。
刚才还笑呵呵的老爷子,一脸心疼的拉回老太太的手。
“老婆子,昨晚桃子不是带回来好多的鱼嘛!桃子说了,以后不仅娃娃们要吃,你也要吃才行的。”
“桃子又买鱼回来了”老太太转头过来问。
林桃连忙点头:“多着呢,正好下雪都冻上了。您也得吃,您这病啊,就是吃得太差,才得的。”
“听到没桃子说的话,您总该要听了吧”
老爷子说着,起身给老太太也盛了一碗鱼汤。
看样子,老太太这是把昨晚发生的事,都给忘了。
“小荷,以后除了娃娃去龚族长那学识字外,你就负责把小娃们带好喽。”
周小荷点头。
“老大老二家的,多陪你们阿奶说说话,你们学女红也带着你们阿奶一起,听见没”
“是!娘您放心。”许氏应声。
林桃又嘱咐:“记住,无论阿奶去哪,你们都得把人看好喽。”
没有药物的情况下,只能以多动手动脑,来减缓病程。
“还有你们几个!”她指着李一:“以后阿奶说什么就是什么!你们谁要是敢忤逆她,就先想想,自己的皮够不够厚!听明白了”
正要盛鱼汤的李一,嘴角向下一瘪,收回手,坐了回去。
啃着饼子的老二,居然冲自家两小只,笑呵呵哄道:“干儿,让阿爹喝一口汤好不好”
小李干倒是大方,直接把碗端到老二面前。
“嗳!还是我儿子孝顺。”
李二美滋滋的喝了一口,还冲老大挤眉弄眼。
李一憋屈的看着小李干,然后把目光投向朱东花。
这……这小子该不会为了鱼汤,想再给她添个孙子吧!!
让林桃没有想到的是,多个孙儿真不算啥!就因为刚才她那不准忤逆老太太的话,差点就改变了川麻的历史……
第一百六十三章 娘啊!您真是个大聪明!!
吃完饭,林桃安排周小荷教几个女娃做女红,小李干则带着龚小九,在旁边的地上,拿烧黑的炭木写字。
又让许氏和朱氏,陪着二老一起在屋里打麻将。
毕竟就老爷子那个宠老太太的架势,都不用老太太费神,指定只赢不输。
对于老太太这样的病症来说,只动手,不动脑,压根没啥效果。越是这样的病人,越需要她能主动动脑,去琢磨事,去想去猜。
那边,已经有些经验的李四,开始有模有样的教李一哥仨。
而林桃也没闲着,开始鼓捣那背篓菽。
过筛挑选一次后,再把那些碎得不能用的,挑出来。
然后拿水清洗几次后,再装盆泡发。
泡发后,用石磨磨成浆。
那豆腐渣,林桃都又重磨了两回,才舍得滤出来。
然后,拿草木灰摏细,用水混合进行稀释,然后再过滤。
再把豆汁上火煮,然后把过滤后草木灰水,慢慢倒进烧热的豆汁里。
等到豆汁出脑了,就可以放凉,然后铺布滤水。
眼下也没有正二八经的模具,只能将就着,拿两块大石头,直接夹着包着豆汁的布包。
直到豆汁凝固后的清水,被完全分离出来。
虽然草木灰点的豆腐,灰布拉叽的,看上去脏脏的,没有卤水和石灰水点的豆腐好看。
但是口感真的差不到哪里去。
然后锅里烧了水,再兑些草木灰水进去,煮开以后,把切成小块的豆腐胚,放锅里煮。
煮到颜色变深,就都捞起来。
再拿簸箕装了,拿到堂屋里,她刚才燃起的地炉通道上方烘干。
这豆腐干炒起来,特别的好吃。
可惜这里没有辣椒,要是能泡上一桶糟辣椒个个,拿来炒上一般泡椒豆腐干,那味道,不摆了,是真的好。
光有豆腐干,当然不够。
趁着烘豆腐干的时候,林桃又把剩下那些没煮的豆腐,切成小块。
拿簸箕放好,每块要隔出些距离。
然后盖上些干草,再拿个簸箕盖在上面,还是拿回屋里地炉附近。
毕竟要发酵霉豆腐,需要温暖湿润的环境。
忙活大半日,也只用了四分之一背篓的菽。
灶棚里,还有过滤出来的豆渣。
正好晚上加道菜了!
拿簸箕把豆渣装好,放到通风的地方凉着。
刚收拾完灶棚,老四就跑了过来。
“娘,我们弄好了,您来看看,有哪不合适的,我们再改。”
李四跟她小时候帮爸妈做了家务时似的,扯着她的手,领着她进去。
仔细看过后,倒是把她惊艳到了。
“这是我们一起想的主意,我们还实地试过,通道这么长,既不影响把烟雾引出去,还能按您说的,把更多的热量,留在屋子里。”
老二点头接话:“对,我们刚才在西屋试过,这通道过的地方,周围都特别暖和。”
“真是费了牛劲了!西屋这地,都被我们抛得可以种粮食了。”李一嘿嘿傻笑。
李三也在一旁点头附和他们说的。
这还是兄弟四个头一回,齐心协力的做一件事。
刚才他们四个人,就分工协作,挖坑的挖坑,和泥的和泥,砌石头的砌石头,糊泥的糊泥,一边忙活还一边小声嘀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