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那应氏便再也没有苛责她的理由。
  她取出桌上的一封信,递给云珠:“这是明章今日寄回来的家书,说是后日大抵便能同王爷回到云州,你这两日应当没有地方再要去了吧?那便好好在家中休息,等着他们回来吧。”
  萧明章要回来了?
  云珠接过家书,不可置信地看向应氏。
  应氏观察着她的神色,自家的丈夫走了三个月,如今终于是要回来了,云珠的反应倒是在她的意料之中。
  只不过,原以为这个异族来的女子,明章应当不会如何放在心上,不成想,两年间,他们夫妻感情倒还真挺不错。
  冷眼瞧着云珠脸颊上的神色逐渐由惊转喜,应氏眼不见为净,道:“行了,别的事也没有什么,登山也累了一下午了,你好生回去歇着吧。”
  “是,那儿臣告退了。”
  得了萧明章的家书,云珠也没有什么心思再待在应氏的身边,扭头便想走。
  只是回头见到依旧跪在厅堂里的下人,她又回头,提醒起应氏:“母妃……”
  应氏撩眼,挥了挥手,云珠便得以带着所有的下人平安回到了院中。
  —
  待回到院中,天色早已彻底沉了下来,静悄悄的,回来的下人们四处忙着去点起烛火,端茶送水,伺候自家的世子妃。
  云珠没有看她们忙活,对着跃动的烛火,忙不迭只拆开萧明章的家书。
  见到家书上果然写着两日之后归家的字迹,她一双眉目轻扬,笑得烂漫。
  “公主这些年,脾气真是越发好了。”丫鬟阿雁从始至终跟在云珠的身侧,见她一见到萧明章的书信,便忘了适才所受的委屈,心头不免闷了许多的话,不吐不快。
  云珠抬眸,见她如今嘴巴翘得足以挂起一只长壶,又抱怨道:“王爷和世子离家都有三个月了,三个月间,王妃不许咱们出一次门,好容易出趟门,明明是她自己答应的,结果反过来又苛责起咱们来,她这是打的什么主意,大家心底里都知道呢!”
  “……那你说说看,她打的是什么主意?”云珠明知故问道。
  “自然是……”
  阿雁有心想要替自家的主子打抱不平,但话到嘴边,又怕伤了云珠的心。
  云珠便轻笑着抓住了阿雁的手。
  穆云珠是在两年前嫁进的桓王府。
  虽说有着一个肖似中原人的名字,穆云珠却并非是中原人。
  她是西域蛮王的女儿,在西域有个极为好听的名字,叫祖穆热蒂,意为珍贵的绿宝石。
  她是西域之王的掌上明珠,是整个西域引以为傲的瑰宝。
  原本,云珠也以为,她这一生都该自由自在地生长在属于她的旷野,却不想,两年前,父王意欲同中原皇帝结亲,她是唯一适龄的公主,一道圣旨,她便被嫁往了中原,成为了云州桓王世子的世子妃。
  世子妃,按理说,有这个头衔在,即便她的公主身份在中原并没有什么用,也该有个不错的处境,事实却并非如此。
  桓王是中原皇帝的第五子,正值壮年,如日中天。这些年,皇帝并未立太子,虽说常有偏心幼子翊王之嫌,但终究未叫他直接入主东宫。这就意味着,他的每个儿子,也都还有着夺嫡的可能。
  整个桓王府上下,原本也是对夺嫡之事野心勃勃,齐心协力,却因为她的到来,顿时局面溃败得一塌涂地。
  因为她是西域的公主。
  纵观中原千年的史册,从未有过西域女子坐上过皇后宝座的先例,皇帝要桓王府迎娶一位西域来的世子妃,不就是在明晃晃地敲打他们,皇位从此与桓王府无关么?
  虽说这事其实同她没什么干系,联姻并非她所想,嫁入桓王府,也并非是她的本意,但到底她便是那位西域来的世子妃,是以,云珠到了云州之后,日子过的并不算称心如意。
  无法再成为夺嫡的有力竞争者,叫桓王府以应氏为首的女眷,对她都颇有微词;而云州那些原本野心勃勃、希望自家主上可以入主金陵东宫的臣子们,更是不用说,也对她各有芥蒂。
  若不是桓王世子萧明章为人尚算可以,后来,她又因缘际会结识了几位算是要好的朋友,她在云州的日子,可真是举步维艰。
  “好阿雁,我知道你是在为我着想,但马上萧明章便回来了,咱们便可以熬出头了,就不管那些烦心的了,好不好?”
  “可是……”
  阿雁不知道自家公主到底是如何能忍下这些委屈的,在她看来,就算萧明章对她再好,她的公主也不该在这种地方再受尽苦楚。
  她们到云州两年了,整整两年,她们该做的都做了,王府的这群人还是如此。萧明章在时还好,不在时,便一个个都是原形毕露,不拿她们当自己人,事事提防着,看管着,活像她们是西域派来的探子。
  她在草原上,就没见过这么小气的王公贵族!
  云珠该说的也说了,见阿雁还是气鼓鼓的,便刮了刮她的鼻子,举着信道:“好了,你快陪我仔细看看这封家书,说好了要一道学习中原文字的,萧明章不在的这几月,我松懈了不少,你有松懈没有?快帮我瞧瞧,这些字可都还认得?”
  阿雁不情不愿,接过云珠手中的家书。
  两人一道研究了半晌,阿雁才迷迷糊糊道:“好像的确说的是……两日之后到家?”
  云珠郑重其事地点点头,虽然认得字还是不多,但萧明章这封家书,她多多少少也是读懂了。
  “那你说,我可要为他准备些什么东西?祝贺他归来?”她饶有兴致地问。
  阿雁不满嘀咕:“世子这回可是去金陵,传闻金陵繁华,连皇宫的地砖都是玉做的,您在家中受尽委屈,该是世子为您准备些东西带回来才是!”
  云珠恍然大悟,觉得阿雁此言,甚是有理。
  “好!”她兴致勃勃,边收起家书,边殷殷期待着道,“那我就等他为我带回来一堆金银宝贝!”
  作者有话说:
  ----------------------
  大家好久不见!终于有空回来开文了!
  这回思来想去还是想开个先婚后爱+火葬场题材的文调节一下自己的文笔和情绪,火葬场题材嘛,男主前期应该会有不少值得被骂(诟病)的问题,大家喜欢看的可以看看,不喜欢看的也千万不要勉强,最重要的一条!可以对角色进行评价但请千万不要上升作者,作者虽然不是玻璃心但也承受不住太多的腥风血雨[托腮][托腮][托腮][心碎][心碎][心碎]
  那么就祝大家看文愉快!
  第2章
  这日一大早,王府上下便开始忙活,为王爷和世子的归来做准备。
  云珠跟在应氏的身侧,亦步亦趋。
  虽说到云州两年了,但这两年,应氏从未将她当过自己人,是以,也从未往她的手中正儿八经地交代过什么活。
  不论什么场合,她都只用老老实实地坐着,或者是跟在应氏还有萧明章的身侧。
  “还说是世子妃呢,瞧王妃可会给她一点实权?”
  王府的长廊拐角处,有几名华服女子见到云珠从始至终都跟随在应氏的身边,又不免开始嘲弄。
  “可不是,莫说是信任了,王妃没有恨透了她,已是仁慈,怎可能还会放手府中的庶务,交给这样一个异族女子。”
  对于云珠的处境,几乎云州城内是人尽皆知。
  她是桓王府的世子妃又如何?一个没有半点实权,没有半点自由,也得不到桓王府信任的名义上的世子妃罢了。
  人在有了共同嘲讽的目标时,总是格外容易开朗,又话多。几人有说有笑,讥讽的同时,又不忘往云珠的方向瞟上几眼。
  阿雁瞧见了。
  一次,两次,三次……她总算忍无可忍,凑到云珠身侧,低声道:“公主,估计那群人又在背后嚼您的舌根子了呢!”
  云珠今日起了个大早,一直跟在应氏的身侧,闻言,终于朝着长廊处望了一眼。
  不过一眼,她又回过了头。
  “无事,别理她们。”
  长廊的那群人她认识,几乎全都是出身云城有名有姓的世家的小姐,那些世家与桓王府同气连枝,同生共长许多年,因着今日是桓王同世子归来的日子,所以特地过来恭迎。
  若是寻常时候,云珠也许还会与她们争辩上一二,以自己世子妃的身份,对她们小惩大戒,但今日实在特殊,无论如何,她都不想在萧明章归来前再在府中出什么岔子,白白影响了自己和他的心情。
  阿雁努努嘴,见云珠不打算追究,也只好暂时将心中的不爽压了下去。
  正好,此时,虞静思和崔冉知也结伴到了桓王府。
  云珠眼前一亮。
  崔冉知的父亲崔正慈,是中原赫赫有名的儒学大师,久居云州多年,既是桓王府的谋士,亦是教导萧明章长大的老师;至于虞静思,她出身武将之家,父亲和兄长皆是桓王手底下的大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