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海岛摆烂后妈 第77节
   
         
   
   
     不是,正经人谁把跟爱人的合照放办公室啊?
  这人来人往的地方……搁这秀恩爱呢?
  沈烈眼里快速地闪过一丝得意,双手十指交叉,沉声道,“小艾,来,你评价评价,拍的咋样。”
  艾副营长心想,拍的再好,你也不能往办公室放啊。
  但当着沈烈的面,他可不敢这么说,毕竟沈烈的铁拳可不是吃素的。
  想当初海陆空三军大比武,沈烈可是蝉联了两年大比第一,后来职级高了,再让他去他就不去了,说机会让给年轻人。
  艾副营长又瞄了一眼沈烈的‘铁拳’,脸上扯出一个笑,“哎呀,团长,这上哪个照相馆拍的啊,拍照技术也太挫了吧。”
  沈烈眯了眯眼睛,眼里闪过危险的冷光。
  艾副营长小心地咽了咽口水,“但是呢,你跟嫂子长得好看,男俊女美,特别上相,真的特别般配,所以,这照片就拍的很好,就适合放你桌上。”
  艾副营长肚子里墨水不多,搜肠刮肚才找出几个形容词,总之就是说沈烈跟宁棠很配,非常配,天生一对。
  唾沫都夸干了,他才看到沈烈脸上的表情转怒为笑,满意地点了点头,“嗯,算你有眼光。”
  总算过关了,艾副营长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
  在部队混,得多长几个心眼子,还得学会拍马屁,得学会‘欲扬先抑’——先说拍照技术不好,再说是因为沈烈跟宁棠长得好看,照片才拍得好。
  艾副营长心想,他容易吗?呜呜呜!
  *
  六月份,天气一热,罗嫂子院子里的蔬菜又熟了。
  宁棠和曾心兰挑了一天时间,去帮罗嫂子收菜。
  比手臂还长的豇豆,圆墩墩的南瓜还有金灿灿的南瓜花,红色的小番茄……收菜是个累人的活,但看着这些水灵的蔬菜,心情就会变得很好。
  忙活了一个下午,总算把熟成的那一批菜收了。
  罗嫂子洗了两捧小番茄,还有水嫩的黄瓜,招呼宁棠和曾心兰在葡萄架折射的阴影处搭起来的小桌子一起吃。
  曾心兰如今在岛上卫生所的药房上班,每月都能拿工资,手里的钱多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她咬了一口黄瓜,问罗嫂子,“嫂子,晴晴是几号高考来着。”
  赵晴去年高考没考上,罗嫂子和赵政委就商量着让她再复读一年。
  毕竟刚恢复高考,他两就想着让赵晴再拼一把,兴许就成了大学生了呢。
  一提起赵晴的事,罗嫂子就是愁眉苦脸,“七月二十号到七月二十二号,考三天。”
  曾心兰安慰她,“没事的,晴晴聪明,去年又考过一回,有了经验,今年肯定能考上。”
  罗嫂子叹口气,没接话,问宁棠,“明年三娃就可以上小学了,你不考虑再生一个?”
  宁棠摆摆手,“生啥,不生,有大娃他们三个,就已经够让我费脑筋的了,再来一个小的,我们家非得天天鸡飞狗跳不可。”
  曾心兰也劝道,“你们家只有二妞一个女孩,再生一个闺女,姐姐妹妹,多开心啊。”
  她摸了摸自己的肚子,“我就希望生个女孩,一男一女,多好。”
  宁棠宁雪来随军也两年了,两姐妹,一个喜信都没有,有些碎嘴的军嫂,就开始传她们的谣言,说她们是不能生。
  罗嫂子听了,难免替宁棠不忿,就多劝了两句。
  宁棠咬一口小番茄,酸酸甜甜的汁水在她嘴里溢开,“嫂子你也说了,我们家有男孩有女孩,有男有女,已经凑成一个好字了,再多添一笔,就画蛇添足了。”
  主打的就是一个油盐不进,反正谁说她都不生。
  罗嫂子知道她主意正,也就不劝了。
  中午,大太阳高高挂起,宁棠躲着阳光,一路挨着墙角走回家。
  她到家不久,大娃他们三个也从外边玩回来了。
  宁棠扫三个娃一眼,登时乐了,“冬天好不容易捂白一点,夏天又晒黑了。”
  大娃盘腿坐下,吃切好的西瓜,吐出瓜子,“你咋不说爸,他比我们晒得更黑。”
  夏训开始,沈烈天天带兵操练,海边日照充足,他晒得跟黑炭似的。
  用宁棠的话说,那就是要是沈烈坐房间里没开灯,都以为是一件衣服坐在那。
  可见有多黑。
  宁棠:“还好咱们没挑这个时候拍照,不然以你们爸黑的程度,相机指定拍不出他,到时候一家五口就变成一家四口了。”
  三个小娃被逗得咯咯直笑。
  二妞伸出小胳膊,看了看,是晒黑了点,自个安慰自个,“也不是很黑啦。”
  宁棠:“是,站在你爸旁边,还显得你白了。”
  “又说我什么坏话呢?”沈烈走进屋。
  “没,夸你呢。”宁棠随口忽悠他,然后赶三小只去洗澡。
  大娃二妞三娃刚在外面玩回来,身上的衣服脏兮兮的。
  大娃身上的小褂子黑一块黄一块的,不知道还以为他刚从泥地里打完滚。
  沈烈把三小只换下的脏衣服拿到院子里洗,搓出一滩黑乎乎的脏水,啧声道,“这得洗好几遍才能洗干净吧。”
  又扫一眼盆里的衣服,垒得高高的,最少得洗半个多钟。
  夏天一到,尤其是在岛上,天气热起来,换洗的衣服就多了。
  三个小娃是一天一套打底,两套都不嫌多。
  宁棠帮他把洗好的衣服晾在麻绳上,“你现在知道什么叫做洗衣服洗到手抽筋了吧。”
  沈烈转了转胳膊,“看来买洗衣机这事,得赶紧提上日程。”
  晚饭是冬瓜海白汤,凉拌莲藕,炒丝瓜,都是清热降火的。
  莲藕焯水,用调好的酱料拌了拌,红色的辣椒皮点缀在莲藕上,煞是好看。
  大娃夹了一片莲藕,咬的嘎嘣脆,还特意拉了丝给宁棠看,“妈,你看,莲藕丝。”
  “看到了看到了。”宁棠道。
  大娃这才满意地把莲藕片吃进肚子里。
  沈烈跟宁棠商量,“这几天,我找人搞点华侨券,咱把洗衣机买了吧。”
  “成。”宁棠应了一声,“要多少钱,你跟我说。”
  沈烈赚的工资,领的补贴,都一分不少地交给了宁棠,然后宁棠再每月给他零花。
  上回给宁棠买梅花表花掉的钱,还是他用刚到手的出海补贴,外加他攒下来的小金库买的。
  宁棠道,“对了,如果有吊扇和收音机,也买一台回来。”她想了想,“吊扇买三台,我两的房间,还有大娃三娃的房间,二妞的房间,各装一台。”
  吊扇就是那种安天花板上的风扇,风力虽然比不上台式电风扇,但是价格相对便宜,安三台也花不了多少钱。
  天气热起来,一家五口就得在床上烙饼。
  三个小孩偶尔会在半夜醒来,因为被热的。
  吊扇买回来绝对物超所值。
  至于收音机,则是买来听广播的。
  光靠报纸和书了解外面的世界,途径也太单一了,买台收音机回来,没事的时候听一听,丰富丰富生活,也挺好。
  宁棠把话跟沈烈一说,沈烈立马就同意了。
  他行动力很强,七月底,就有人上门来安装电器了。
  三台小吊扇,一个房间安一台。
  安好了,大娃踮起脚,拉了一下线开关,小吊扇呜啦啦地转了起来,清爽的风迎面吹来,吹走了屋子里的燥热。
  三娃躺在凉席上,闭着眼睛,开心得不行。
  三个小孩里,他最怕热,晚上常常把上衣脱了,只穿一条短裤入睡。
  现在有了吊扇,再配上凉席,夏天总算不难熬了。
  洗衣机买的是东芝牌的,双缸加滚筒,花了三百多块钱,就放在客厅里,墨绿色的机身,十分洋气。
  虽然宁棠和沈烈一直念叨着要买洗衣机,但大娃二妞三娃还是头一回见到实物,没想到洗衣机是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围着惊叹不已。
  大娃摸了摸洗衣机,冰凉的机身让他忍不住缩了缩手,问宁棠,“妈,这个叫什么‘洗衣机’的,是干嘛用的啊?”
  宁棠道:“顾名思义,这是洗衣服用的机器,咱们家人多,要洗的衣服也多,有了它,咱们就不用手洗衣服了,这个大机器会帮咱们洗。”
  二妞小嘴张得能放下一个鸡蛋了,居然还能有帮人洗衣服的机器,她迭声道,“快试试,看它是怎么洗衣服的。”
  沈烈试着用了下洗衣机,他打开洗衣机盖,把脏了的训练服扔进滚筒里,再洒上一勺白色的皂角粉,摁下开关。
  洗衣机震了一下,然后发出轰隆隆的声响。
  “哇!”大娃二妞三娃齐齐发出惊叹声。
  沈烈也被洗衣机的动静吓了一跳,嘀咕道,“这玩意该不会把咱的衣服洗坏吧。”
  “不会。”宁棠被他逗乐了。
  洗衣机没有沈烈想的那么‘不中用’,半个小时后,还给了沈烈一套一根线头都没少,而且清洗得干干净净的衣服。
  沈烈把衣服展开,“嘿,还别说,这机器洗得比咱们自己用手洗得还干净。”
  “那当然,你说是人跑得快,还是车开得快?”宁棠道,“洗衣机跟手洗也是这个道理。”
  沈烈说:“挺好,有了这洗衣机,咱们以后就再也不用手洗衣服了,省好多功夫。”
  他现在只后悔为什么不早点买。
  宁棠把玩着小巧的收音机,研究了一会,摁了下开关。
  收音机里突然传出有磁性的男声,“下面,为您播放来自宝岛的女歌手丽君演唱的《雨不停心不定》。”
  男声播报完,收音机里又突然传来清冽的女声,“小雨小雨下不停,心儿心儿跳不定……”
  宁棠是知道收音机的构造,所以对它能接收电台的声音,放出歌声,早有思想准备。
  沈烈也一样,他在部队没少接触这些信息化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