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力降十会 第134节
   
         
   
   
     “明白,都尉您就等着看吧。”军师保证道。
  当天,一篇比对着来的一篇檄文就成了,军师交给尚永年过目后就叫文书抄了许多份,交给一些识字的士兵。
  第二日辰时正,宋军营这边刚拉开架势,白马县城楼上也迅速就位了一批人手一纸的士兵。
  然后……
  开始——
  对骂!!
  你方五十个大嗓门,我方比你还多十个;你骂我使君,我骂你将军;你含沙射影骂我都尉是养不熟的狗,我指桑骂槐骂你建康人人都是废物连个鼎都看不住。
  白马县城门下真是好一派热闹的场面。
  帐中,士兵将听来记下的檄文转述给李蕴等人。
  “还以为能激得尚永年出城应战,”一名校尉可惜地说:“看来他还挺沉得住气。”
  李蕴道:“尚永年在行军打仗方面也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若非运气差些,也不至于至今还是个都尉。”
  “那要这样说,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啊,要不怎么倒霉事儿就赶上他一人。”席臻抱着胸,憋气:“难道说,咱们就这么跟尚永年对骂,不打了?”
  “这一仗本就不太可能打得起来。”骆意说道。
  骆乔擦拭着手中灵宝弓,头也不抬地说:“最迟后日,汲郡和匡城的援军就要到白马,届时白马兵力可达三万,而我们号称五万大军,实则不到三万,平原遭遇谁输谁赢还不一定,攻城是绝不可能。”
  “那咱们就真不打?”席臻还是不想相信。
  骆意笑着说:“要是真打,李幢主又怎么同意臻哥和我一道过来,就是知道打不起来。”
  席臻瞪大了眼看李蕴,不敢置信。
  李蕴捋了捋颌下美鬤,给席臻点了点头:“的确不是要真打,是为和谈而施压罢了,和谈一事不宜再拖。”
  席臻凑近一点点,问:“那高凤岐家被烧了个精光,是不是我们……”
  “据我所知,不是。”李蕴摇头。
  席臻大为好奇:“那是谁?我要给他送个牌匾,上书‘乐于助人’四个大字。”
  “哈哈哈……”帐中笑声一片。
  笑完了,席臻也漏气了,整个人往骆乔身上一靠,朝她哼哼:“我还以为我第一仗始于此呢,原来只是来欣赏一下白马县的野外风光吗。”
  骆乔一肩膀把他顶开,建议:“你要是在无聊,可以去前头加入朗读檄文。”
  席臻想了想那画面……不行,他不干!
  “这对骂要骂多久啊?”
  “看邺京那边的反应有多快。”
  -
  豫州,上蔡。
  刺史府被烧后,高凤岐在城外的庄子上住着,州中各官员每日往返向他禀事,白马县的战报一天一传甚至是一天两传三传,传信的小卒马都跑趴下两匹了。
  “使君,白马县那边已经持续对骂五日了。”豫州长史孙待问说道。
  “骂就骂,李蕴本就不是真心想打,给邺京施压呢。”高凤岐道。
  孙待问:“那咱们调兵支援白马……”
  高凤岐觑了手下长史一眼:“别人都跑家门前来了,我不调兵,岂非告诉天下人我高凤岐怂了?”
  孙待问略有些急地说:“可尚永年若是见援军到了,贸然出兵,不是坏了使君您的计划?”
  “尚永年在等着他在邺京的主子给他信。”高凤岐将研磨好的茶粉倒进茶壶里,动作慢条斯理,不见半分焦急,说话也是不疾不徐:“这件事打或不打都看尚永年怎么选。不打,我们没什么损失,打,就是尚永年再度无令出兵。一次,两次,我还不能收拾他?!”
  孙待问连连点头:“就算倒是邺京那边想保他,也站不住脚。这么说起来,我倒是有点儿想尚永年无令出兵了,若是叫他死在那兖州怪力女手下,省了咱们收拾他的功夫,还能跟邺京那边卖个惨,相州如今不是群龙无首了么,以使君之威合该辖两州之地。”
  高凤岐表情淡淡似未变,但略微上扬的嘴角还是泄露了他对孙待问的马匹很受用。
  这时,一匹快马卷这烟尘奔至庄子大门外,小卒从马背上滚下来喊着急报,被仆役一路引到正堂回话,小卒给高凤岐带来了一个惊天的消息——
  邺京,皇帝遇刺,四皇子霍麟为皇帝挡刀当场殒命,皇帝发疯把所有皇子都圈禁在宫中喊着要杀光。
  “所有皇子?”高凤岐又问了一遍。
  小卒答:“除了襁褓中的三十一皇子和还被俘虏的十六皇子,传来的消息说,陛下在晖华殿大开杀戒,砍伤了朝官有十几,且高喊要杀了所有儿子,幸有楼太尉控制局面。”
  “陛下难道真疯了?”高凤岐挥退了小卒,朝长史孙待问道:“四皇子为陛下挡刀,你觉得他是这么孝顺的人?”
  孙待问扯着嘴角做出个尬笑的样子,邺京的皇子有几个是真孝顺,怕是都巴不得皇帝早点儿死呢。
  高凤岐也觉得自己问了句废话。
  “陛下这个时候遇刺,宋国干的?!”高凤岐眯了眯眼。
  “无论是不是,总归是对宋国有利,”孙待问叹一口气,“就是陛下做什么犯疯病,在晖华殿砍伤群臣,还扬言要杀了所有皇子,这不是……授人以柄么!和谈眼看着对我们有利,现在来了这么一出,优势又荡然无存了。”
  高凤岐一哂:“本来就没有优势。陛下这些年越发多疑,急着收回兵权,像相州那样被打散了再叫个草包领兵能打得赢谁。”
  孙待问连连道:“正是呢,这些年邺京一直盯着使君,想夺了咱们豫州军,也不想想这么多年咱们豫州南抗宋国,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这鸟还未尽呢,就想折了良弓,就没有这么不讲究的。”
  高凤岐叹道:“宋国打相州,非是我不想支援,一来我要防着襄州,二来邺京连军费都不拨,我豫州军开拔难道不要吃饭,让将士们饿着去跟敌人打不成?”
  孙待问愤慨:“邺京如此作态,真叫人寒心。”
  高凤岐摆摆手:“事到如今说这些也没用了,还是想想这次和谈该如何,兖州那个怪力女还带兵堵着白马,打我的脸。”
  若邺京没有生变,高凤岐倒是乐意看到尚永年无令出兵,然邺京忽然出了这么件大事,还死了个四皇子,情势多变,最好先蛰伏观望,尚永年这时妄动赢了还好,若是输了,恐他豫州难安矣。
  这问题就来了,高凤岐不信尚永年能打得赢骆乔。之前带着一千兵马都叫二十几人逃脱,还损兵折将过半,现在骆乔兵强马壮,可别让尚永年再一朝轻敌叫人小姑娘找准机会带兵破了白马县。白马县一旦失守,汲郡也是敌人的囊中之物了。
  高凤岐连下三道军令到白马,叫尚永年死守不出。
  这时候,他有点儿后悔之前顾虑这儿顾虑那儿,没把尚永年军法处置了,给自己留这么大个隐患。
  -
  一日之内接到三道军令,强命白马不许出兵,尚永年要气炸了。
  “是不是城破了我们就看着宋贼呼啸?!”
  尚永年一阵摔桌砸椅,属官和白马县官们一个个噤若寒蝉,等着他发泄完。
  只是邺京发生那样大事,其他三国肯定会有动作,此时更不可轻举妄动,高刺史也是为防尚都尉冲动上了宋贼的当,出城迎敌要是赢了还好,这要是输了的话……
  众人明面上没说,私下里没几个人觉得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能打胜仗,何况敌人里面还有个人形兵器。
  尚永年发完一通脾气就冷静下来问事了,他也只是想发点儿脾气而已,他又不傻,没有绝对的把握出城迎战不就是在给人家送人头送战功。
  “如此大事邺京竟没有把消息压住,宋贼恐怕会有动静,你们盯着点儿。”
  此话一落,就有士兵跑来说城外宋兵骂他们的词又变了,从骂豫州刺史变成骂他们东魏的皇帝了。
  尚永年听完士兵复述的宋贼詈言詈语,很神奇的,他没有发火。属官县官们都觉得他是不是有点儿不对劲了,他这些年不是越来越暴躁易怒的么。
  见自己下令没人反应,尚永年瞪了众人一眼,众人这样如梦初醒般忙不迭告退干活去了。
  等屋中再无外人,尚永年才露出真正心焦的情绪来。
  他是投向三皇子的,若是三皇子在这次损了,他该怎么办?
  -
  东魏皇帝遇刺,刺客伏诛认罪当廷供出东魏大皇子之名,廷上众人或将信将疑或完全不信,岂料皇帝突然发疯,抽出佩剑对着几个儿子砍杀起来,皇子们躲,朝臣们拦,被皇帝砍伤了不少。
  即使太尉楼钦一力重压,不许晖华殿之变泄露一星半点儿,可还是在极快的时间里天下皆知。
  听闻,此事传到长安京,西魏皇帝穆泰乐不可支,连道三声“活该”,随后宫中设宴,荒唐嬉戏。
  成都京里,被太后压制得动弹不得的少帝对此也有一些模糊的想法。
  更重要的是正在与东魏和谈的宋国,各方都关注着建康京会有什么动作。
  五月末,扎营在白马县郊的李蕴收到了退兵的命令,宋魏两国已在范县进行第四次和谈,得有个和谈的态度。
  “真的就一仗未打,一兵未出。”回程的路上,席臻蔫头蔫脑。
  “嘿,你小子,不打仗还不好?”李蕴道。
  “好是好,但又觉得好失望,尚永年是那么怂的一个人吗?”席臻怀疑自己以前听到的是假消息,不是说尚永年暴躁易怒且好大喜功么。
  “有高凤岐派来的人看着,尚永年不敢妄动,除非他是真不要命了,”李蕴道:“他在豫州出点儿事,他在邺京的主子可够不上。再说,尚永年的暴躁易怒是真的,还是他表现出来的,你知道吗。”
  席臻诧异惊呼:“他装的?”
  “有可能呀。”骆意骑着老虎凑过来,把席臻的马吓得差点儿控不住。
  “骆骄骄,带着你的老虎走远点儿,把马吓到了。”席臻握紧缰绳,忿忿道:“要不骑马,要不坐车,骑什么老虎,像什么样子。”
  骆乔从后面策马上来,说:“我让骑的,你有意见?”
  席臻大声道:“有!”
  骆乔瞅着席臻,看他要说出个什么所以然来。
  “找找还是个两岁的孩子啊,你们怎么忍心骑它。”席臻满面痛心地说。
  骆乔:“……”
  她就不该上来搭话。
  见骆乔退走,席臻美滋滋。
  大军回到顿丘,骆乔几人才休整了一日,就有范县来人,骆衡叫几个小的回范县去。
  “周将军之事是一场误会,现周将军已经从建康折返,不日就到。”
  现在谈判情势一片大好,豫州想来不会有什么动作,施象观有周访的名号镇着,翻不起大的浪花来,几个小孩儿也不用再在顿丘。
  如此,收拾一番,三小孩儿由李蕴派人护送回范县。
  三人抵达范县当日,正好是宋国与东魏第五次谈判结束。宋国使臣春风满面,东魏使臣一脸黢黑。
  “阿爹。”
  “阿爹。”
  “骆叔。”
  三孩子唤人见礼,然后迫不及待地问是不是谈判有了好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