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白泽慢悠悠道:“顺便一提,另外两个是□□教和基督教。”
……一听名字就不像华夏出厂的。
世界三大宗教,他们居然一个都没有排上吗?
刘彻这该死的胜负欲已经蠢蠢欲动了。
别管皇帝喜不喜欢宗教这种东西,但是比输了,那不行!
“再顺便一提,后世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英语,全球通用的公元纪元来自西方。”
就说怎么神兽老是说什么公元xx年,还以为是后世的纪元,还觉得奇怪了,感觉也是外来的东西!重点是为什么他华夏要用别人的纪元啊???
还有这个英语又是什么玩意?
在白泽三连透之下,成功令一生好胜的汉武陛下和当世大儒都自闭了。
难道后世华夏落魄了???
董仲舒甚至都忍不住想,难道是因为后世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因吗?
这不能吧?
这么大的锅,他不背的!
第49章
“神兽,后世华夏如何了?”刘彻忍不住问道,怎么说大家也是一脉相承,同根同源的,关心一下也不过分。
如何?白泽想了想,这是得看什么时期吧。
“起起伏伏,也曾陷入至暗时刻,也曾缔造不朽盛世。”白泽慢慢道:“以我所能看见的未来里,正昂扬向上的发展。”
“是世界第一吗?”刘彻问道,他获得世界地图之后自然研究过,世界之大,远超他的想象,尽管有些地方太过遥远,但是刘彻心里不是没有野望的,先定个小目标,拿下亚洲吧?
白泽平静无波道:“不是。”
刘彻鼓了鼓脸,不开心了。
董仲舒脸庞微抽,不是啊……
君臣二人同时沉默了,完全没有说话的欲望。
白泽悠哉悠哉的转身继续浇花,轻松ko。
五五:不是啊……
(不是啊……)
(不是啊……)
(不是啊……)
(呃这算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嘛。)
(感觉全都e了……)
(我这该死的胜负欲,怎么可能不是呢!)
(艹难过了。)
(我看主播自己也e了。哭笑不得.jpg)
(说着说着把自己伤了。)
(很快就会是了。)
(龙有困浅滩之际,但终究会一飞冲天。)
(加油加油!)
白泽想了想,决定转移话题,“佛教会盛行不是理所当然吗?当人们在现实有所求又不得时,就会将希望寄托再神佛身上。”
“佛教最盛之时,皇帝甚至不得不搞出灭佛的行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多少?四百八十寺?刘彻抽了抽嘴角,他要是有四百八十座书院,那该有多好啊,建什么寺庙,浪费钱。
董仲舒知道四百八不是具体数字,而是当时的佛教真的非常兴盛,所以寺庙也是真的非常多,只怕他儒家都要退避一二。
三教合一,好一个三教合一。
他儒家辛辛苦苦把诸子百家搞下去,就是腾地方给这佛教啊?
董仲舒不一定知道摘桃子这三个字,但是他现在就匆充满胜利的果实被分走一大块的愤怒。
最可恨的是最后骂名是他们儒家的,这佛教倒是没什么事都没有。
“这佛教的佛灵不灵啊?”刘彻忍不住问道,迎着白泽似笑非笑的眼神有眼神微飘,咳咳,他这不是想着,能被这么追捧,多少应该有点真本事嘛。
(很好,猪猪陛下追求长生的人设不倒)
(是猪猪陛下能问出来的话)
(灵不灵,捂脸.jpg)
“好奇,就是好奇。”刘彻镇定的解释。
白泽瞥了他一眼,“佛教讲究一个心诚则灵。”
(不灵就是心还不够诚。狗头.jpg)
刘彻秒懂,顿时兴致缺缺,还是神兽厉害。
董仲舒沉思一会,问了一句:“请问神兽,儒学治国,难道不好吗?”
“儒学当然是治国学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白泽淡淡道:“但是,法律是道德的最低标准。与其指望天下所有人都是仁人君子,都诚信友善,不如以法约束。”
“依法治国,以德治国,二者不可缺一。”
“法,当然非常重要。”董仲舒自然比谁都清楚这一点,所以他才会糅合相当一部分法家学说的内容。
若论对法家学说的了解,只怕法家的人都不一定有他了解。
白泽浇完花,踏踏的在树下趴下,懒洋洋道:“哪怕是学说也需要与时俱进,这点大家都认同,可是儒学最后僵化,犹如一滩死水,只会阻碍社会进步,那么也就理所当然被社会抛弃。”
“这样啊。”董仲舒喃喃自语,似乎在想什么。
“先秦时期是最混乱也是最自由的时代,诸子百家的思想相互碰撞,智慧之花开出果实,百家相继诞生。”白泽笑了一下,“当年各家互相学习探讨的盛景还历历在目,没想到现在却恨不得你死我活。”
刘彻心里一动,话说……神兽活了多少年了?
“问: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主要是因为以下哪个?
1.华夏崇尚以德治国,儒家思想受统治阶级重视。2.华夏是礼仪之邦,儒家思想集礼教之大成。3.儒家思想本身具有兼容和发展的特性。4.其他思想对儒家思想不构成威胁。”
董仲舒陷入沉思,1和4自然是无稽之谈,第四就不用说,是儒家干掉其他/学说才有儒学如今的地位,而不是诸子百家对儒家不构成威胁,本身因果就颠倒了。
第一个的话,若说是以孝治国还有点可能,可惜选项说的是以德治国,德治自然也重要,可从来不会放在第一位。
二和三的话官方点自然应该是2……
董仲舒叹息一声,“选3。”
“答对了。”
只见天空掉下一本厚厚的书,砸在董仲舒身上。
“后世儒家(糟粕)思想大全和一些著名事迹。”白泽一本正经道:“给汝参考参考。”
董仲舒眼皮一跳,带着不好的预感出宫了。
“神兽,怎么不是给我啊,我也很好奇后世儒家变化。”毕竟是能延续千年的思想,还是有点可取之处吧?
而且最后结局又那么反转,让人不得不好奇。
“听说过一句话吗?”白泽睨了他一眼。
“什么?”
“好奇心害死猫。”白泽哼笑道:“吾怕你看了,借口来敲诈吾。”索要精神损失费。
(猪猪陛下,听话,别看。)
(就应该挺难评的吧。)
(希望董仲舒身体足够健壮。)
“很离谱吗?”刘彻慢慢下巴,作为皇帝他当然懂得制衡之道,也更明白儒家一家独大,盛极必衰后可能会有的后果。
当天夜里,董府灯火通明,乱成一团,到处是董家人扒拉大夫的身影。
据说,董大儒突然吐血昏迷中。
五五:反正和我没关系,不过想来他应该多少明白孔子的心情了吧。
第50章
白泽vs董仲舒,第一回合,大获全胜。
但这只是个开始,董仲舒显然是一个很有斗志的人,有意无意的给白泽找了几个小麻烦。
但对于白泽来说就是不痛不痒,有兴致就回击一下,没兴趣理都不理。
它更多的是关注着大汉的变化。
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大汉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这个时期的汉武帝本来就是国库最富裕的时候,而很多事情有钱就没有办不成的。
前期投资没有问题,后期产生收益的时候自然就大赚特赚,国库更加有钱了。
而在一系列系统出品的东西加持下,大汉的变化是非常巨大的。
这种变化在衣食住行上表现的尤其明显。
高产作物倒是还没有端上百姓的饭桌,毕竟还在实验中,而且也没有那么多种子,但是从皇宫里流出了不少食谱和做菜方式,复杂的自然不能,但是那些简单的,哪怕是百姓也能试一试。
而路上泥烂的土路,也铺上一层灰色的东西,非常平,马车碾压过去也我去没问题,而且这种灰扑扑的水泥用来建屋子非常方便,不久前一场暴风雨,不知道多少人家的茅草屋都破烂了,也是朝廷用这种水泥来给他们重新建房,那个坚硬程度和便宜的价格,让很多人都咬牙想要给自己也修这么一座水泥屋子。
当然,有钱人对于这样灰扑扑的建筑材料不怎么感兴趣,他们用的都是上好的砖瓦,也没有这样的烦恼。
但这确实是百姓们买得起的刚需。
所以水泥面世以来预定就排了一年后了,供不应求,哪怕售价低,可耐不住量大啊,所以同样大赚特赚,虽然这些钱转头就拿去修路了。
而衣就更别说了,大量廉价的麻布出现在市面上,让更多人都穿的起衣服,哪怕是再穷困的家庭,也能一人拥有一套自己裹身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