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因为出行人多了,带的东西也更多,这次总共出动了五辆马车,而且赶车人都是披甲的黑衣卫士。
  儿科三人进了同一辆马车,张主任觉得气氛有些怪异,还免不了感慨:“等哪天回现代,我们会不会不习惯?”
  丁娇点头:“现在我们不管去哪儿,都有强哥和魏璋,现在竟然还有黑衣护卫。”
  杜远是资深武侠迷,激动的心,颤抖的手:“从没觉得我这么重要过!”
  更奇怪的是,马车上路没多久,丁娇习惯性掀开帷裳看风景,发现马车后面跟着护卫队。
  “张主任,这么多人保护我们吗?”丁娇惊了,清一色的高壮黑马十匹,身穿铠甲、背着箭囊,腰佩长剑的健壮卫士,不远不近地跟着。
  马车没行进多久,就有两匹黑马卫士超过马车,改成在前面开路的阵形。
  张主任二话不说,掏出手机就开始拍。
  激动又兴奋的情绪只维持到了半路,很快丁娇就发现不对,沿途有许多焚烧过的痕迹,树干上插着利箭,草丛里隐约还有弓箭和箭囊,空气里弥漫着烧焦的味道。
  越靠近地坑院,沿途断裂掉落的树枝越多,甚至还有衣物的碎片,有些树干和树叶上还沾着凝固的血迹,野草一丛丛地贴地。
  更让他们没想到的是,马车停下后,黑衣护卫们围在一圈,王强在前,小葛警官和狄警官在两侧,魏璋垫后,医护人员在最中间。
  林地里,到处都是烧焦的痕迹,隐在草丛或树荫深处的箭,甚至还有大片早已凝固的血迹。
  即使从没经历过,出诊组也知道这里被攻击了,天杀的,到底是谁对地坑院的孩子们下手? !
  而当他们走到地坑院入口时,下面一片焦黑。
  一名黑衣护卫沿着台阶向下走,用奇怪的节奏敲门,很快里面也传出回应。
  几乎被烧焦的木门缓缓打开,里面走出一队粗布衣裳的壮汉,在看到飞来医馆一行人时,先是惊讶,之后就特别恭敬地行了拜首礼,口中念念有词。
  站在最前面的壮汉,郑重其事地接过王强手中的大纸盒,低头表示感谢后,和另外两个一起把纸盒带走。
  出诊组看着他们凝重的神情,张主任忍不住问:“强哥,纸盒里是什么?”
  王强说得有些艰难:“昨晚大长公主府和地坑院同时遇袭,月儿身中两箭现在麻醉科复苏室里,小胖墩为了保护月儿身中六箭,在纸盒里。”
  ! ! !
  “什么?!”张主任后退一步,丁娇和杜远瞬间鼻子发酸,乔雅红了眼圈。
  魏璋走近:“邵院长说,抓紧时间救治,等他们完全康复以后,就会搬离地坑院,去更安全的地方。”
  张主任清了清嗓子:“上班不能带任何情绪,先穿好防护再进去。”
  只是戴帽子口罩的时间,大家就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走进生病孩童们所在的房间。
  “像昨天一样,”张主任的声音有点抖,“按照昨天的记录,先测体温,然后开始复查同时作好记录,最后再喂药。大家记住,眼前活着的更重要!”
  “是!”出诊组异口同声地回答。
  潘婶恭敬地送来了妙音留下的服药记录单,张主任发现她已经完成了所有的喂药工作。
  儿科医生们再一次忙活开了。
  复查结果令人喜出望外,不论是哪种病的孩子都有明显好转,只要继续按时吃药就行。
  烧伤整形科的严医生和检验士乔雅一起,被潘婶领去了另一个屋子,里面或坐或站或躺,全是昨晚受伤的看妇、打扫妇等人,共有十三人。
  乔雅主动要求打下手,并承担了做记录的工作。
  严医生拿着《常用大郸语一百句》有些紧张,从随身包里取出带编号的手环,给每个受伤的人都戴上加以区别,只是这个过程就意外发现沟通挺简单,常用语加手势,她们就能心领神会,非常配合。
  一番检查下来发现,伤口有大有小,烫伤度深浅不一。
  于是,严医生也开始了“流水线式”清洗伤口,上药,包扎,同时开口服药医嘱,乔雅记得飞快。
  在这一切都完成以后,两人又一次核对医嘱,然后从大背包里拿出了常用口服药,就盯着潘婶送来的热水,看着每个人吃完药,又顺手处理她们脸上手上的一些小伤口。
  出诊五人组看完病人们,又把其他人都检查了一遍,这才长舒一口气,但强行压制的情绪又翻涌而来,大家不约而同地记挂装在纸盒里的小胖墩。
  丁娇忍不住问魏璋:“他们会怎么处理?”
  魏璋想了想才回答:“大长公主说找一个阳光好、有花有草的好地方下葬,愿他来世健康聪慧。”
  “我们去送一下他。”张主任忽然开口。
  于是,魏璋向领头的壮汉说了几句话,出诊组又看到了惊讶的表现,但很快,壮汉恭敬地在前面带路,走了不短的时间后,眼前忽然就有山有水阳光刚好的小天地。
  壮汉们已经挖好一个深深的土坑,往里面垫了木料和草絮,上面放了大纸盒,准备火葬。
  有一名壮汉背对大家站着,手里似乎捧了一个大帽子,大家能看到左右突出的帽檐,走近后发现,帽檐上还有小型头颅的样子,头颅上还有眼睛。
  ? ? ?
  ! ! !
  张主任绕到壮汉身前,看到一顶圆形半头颅型的帽子,黑底白点红纹,帽檐一圈还有突起的头颅造型,帽檐长方缝着粗糙的流苏,如果人戴上这个帽子……远看就是“头上长着头”。
  丁娇、杜远和乔雅三个人几乎同时注意到这顶奇特的帽子。
  张主任看向魏璋:“你能不能问一下,这帽子是谁的?有什么意义?”
  魏璋问了带路的壮汉,很快带着答案回来:“他们说,这是大郸傩舞的帽子,寓意比较复杂,孩子戴了这个帽子,夜晚出行时鬼邪不侵。”
  “这帽子是小胖墩的,月儿晚上想出门的时候,他就会戴着这个陪她出地坑院。有时也会从暗道那边走到方沙城西南,进城看看热闹。”
  “大郸的风俗,孩童夭折不操办,但会把他常用的衣服等物一起烧掉,父母亲友会在葬坑里放些孩子用的小饰物,期待来生还可以相聚,并有祝福的意思。”
  魏璋话音刚落,葬坑里就点了火,火焰很快就填满了整个坑内。
  领头壮汉向魏璋说道:“有飞来医馆医仙们相送,小胖墩来生路定是坦途,请回去歇息吧。”
  一行人听完,瞬间心里堵得慌。
  张主任从口袋里掏出小男孩都喜欢的英雄徽章,丁娇拿出了卡通贴纸,杜远拿出一辆迷你版玩具小汽车,交到领头壮汉手里。
  魏璋微一点头:“聊表心意。”
  壮汉瞬间跪下道谢,并做了请回的手势。
  一行人一步三回头地离开,空气里弥漫着燃烧的气味,烟雾缓缓上升,阳光撒满这个小天地。
  再次回到地坑院,大家发现壮汉们在清扫焦痕,修补或替换损毁的门窗或家具,看妇们也尽量搭把手,也有挑水冲刷地面的……
  魏璋招呼:“走吧,明天再来。”
  大家迅速收拾东西,魏璋又把医生们的嘱咐转告给看妇们,确定她们都清楚了,这才离开。
  出诊组回到地面时,大家都下意识回头,发现地坑院外站满了人,都非常恭敬地挥着手。
  第59章
  清晨第一缕阳光从棉絮似的的乌云缝隙里镂出,天有些阴沉,风吹在身上还挺凉,守了整晚的军士们靠打赌提神:
  “我赌, 两天内一定下雨!”
  “不,今天就会下!”
  “那我就说明天能下!”
  “……”
  不止这座望火楼, 全城九座望火楼的军士们都特别盼望下雨, 农户和平民百姓们也一样,春雨只嫌少不嫌多。
  而位于国都城最西边的望火楼军士们却有点不安,因为昨夜在楼顶可以看到城西外小山丘林地的火光,甚至隐约能见到马车和追兵。
  不仅如此, 还有位于旧城东的望火楼军士还看到大宗正司(管理皇族事务机构)的豪华车架连夜出城, 至今未归。
  表面上望火楼的军士们们只管城中灭火不管其他,但实际上可以是任何人的眼线, 毕竟提供一条可靠的消息, 得到的奖赏甚至可能是一家人两个月的口粮。
  从去年开始, 城里所有的米市店铺,每天都只卖一个时辰的米粮, 黑市的米粮价高得令人咋舌。
  除了每月领官粮的,其他人都盼着米粮赶紧降价,可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降,无解。
  所以,米粮成了最好的打赏和行贿物品,没有之一。
  事实上, 发愁的远不止望火楼军士,国都城的官员们更愁,因为今日是晋王恢复朝会的日子。
  要不是大长公主及时出现,他们现在还不知道有几个能照常上朝?现在个个恨不得都请病假,但病假哪有这么好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