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但“君权神授”,文武百官又在天不亮出门随便垫巴点吃食,在规定时间以前一刻钟赶到宫门外签到,一想到晋王用最温和的嗓音下最狠毒的命令,个个都觉得十分难熬。
  愁啊,每日有命上朝,不知道有没有命下朝?
  也不知道晋王今日又会做出什么样的出格事情?
  文武百官踏进宫门的瞬间,脸上的表情和奔丧差不多,只是不知道今日朝会结束,自己是奔丧之人,还是躺平之人?
  就在百官们艰难入宫时,不远处传来整齐划一的马蹄声,扭头就看到魏国公家的马车缓缓驰来,咦?魏国公怎么又来了?
  不对,百官们难得这么盼望魏国公出现,虽然晋王殿下对他也没客气到哪里去,但至少有这位德高望重的皇亲在,他们能稍微安心些。
  没多久,又来了三辆少见的马车和一列马队,护卫们既不是龙卫也不是神卫,一眼望去全然陌生。
  文武百官,尤其是礼部官员们仔细一看,马车分明是大宗正司(掌管皇族事务的机构)的服饰与装束,而紧跟在后的分明是殿前司的军士们。
  走进宫门的刹那,大司空抬起头,望着堆积得越来越多的乌云,用胳膊肘捅了捅身边的在参知政事,低声一句:“天要变了。”
  参知政事也看了一眼天,太阳被乌云遮得严严实实,眼看着就要下雨,又看了一眼宫门外的稀客,点了点头:“也许,这天真的要变。”
  文德殿朝会时,晋王殿下一如往常的明媚与温润,可越是这样,官员们越心惊胆寒。
  果然,开始了才一刻钟,晋王殿下就借故处置了五名官员,降职的,减俸薪的……简单来说就是,晋王殿下不爽,正在找出气筒。
  满朝文武禁若寒蝉,生怕下一个倒霉的就是自己,可是堆了七日的事务,哪能避得开?
  文德殿内静得掉根针都能听到,就算没掉针,所有人都能清楚地听到各自的心跳和呼吸声,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正在这时,内侍官在殿外禀报:“晋王殿下,魏国公和知大宗正司事求见。”
  魏国公和八皇叔? !
  大司命和参知政事两人面面相觑,八皇叔管理大宗正司多年,现任知大宗正司事,是为了沟通皇帝与宗室之间的正常联系,比如皇帝的诏令或者裁断,由大宗正司来传达执行。
  当然,宗室的诸多请托事宜,传达给皇帝的也是大宗正司。
  简单来说,八皇叔忽然在文德殿外求见,那一定是皇族出了大事。
  众臣们的好奇心旺盛爆棚,特别期待能发生什么。
  晋王殿下难得冷着脸,随口问:“所为何事?”
  内侍官恭敬回禀:“回殿下,只说是急事,还带来了一个人。”
  一个人?
  晋王冷笑:“宣!”他倒要看看,魏国公把八皇叔拖来是为了什么。
  很快,魏国公拄着拐杖走进文德殿,而知大宗正司事也就是八皇叔身后还跟着一位身形修长的少年郎,穿着最朴素的皇子常服。
  ? ? ?
  ! ! !
  满朝文武都惊了,先帝所生的儿子现在只剩晋王殿下一人,这位穿皇子常服的少年又是谁?
  知大宗正司事朗声说道:“鸿儿,这位是晋王殿下,也是你的三皇兄。”
  一直低着头的少年郎缓缓抬起来,脸上和脑袋上裹着纱布,一条胳膊用三角巾系在胸前,身上带着浓浓的药味儿,看到晋王殿下时,也不知道出乎什么原因,怯生生地招呼:
  “某是十三皇子赵鸿,见过晋王殿下。”
  十三皇子? ? ?
  文武百官们惊愕不已,十三皇子不是早就夭折了吗?这时候冒出来的又是谁?
  假不假的可以调查,但这位少年郎怎么还把自己搞得这么浑身是伤?
  晋王殿下立刻意识到这两位老臣想做什么,直接问:“你们说他是十三皇子,可有证据?”
  魏国公浅浅笑满脸褶子,而知大宗正司事却无视这个提问,直截了当:“晋王殿下,十三皇子现已经满十六周岁,却仍然没有封王。”
  “按常理,若陛下不在,身为兄长的晋王殿下应该给十三皇子赵鸿封王,号由礼部在三日内提出,七日后办封王仪式。”
  “不知晋王意下如何?”
  晋王如果到这时候都不明白,这么多年的“殿下”就白当了,瞬间气急:“你们说他是十三皇子赵鸿,那就拿出证据来!”
  “若拿不出证据,某就定你们欺君之罪!”
  知大宗正司事既是晋王的皇叔,也是郑国公,语气委婉地指出:“按大郸律,任何皇子、封王在登基以前,都不能自称君,还请殿下慎重。”
  自从秦王死了以后,晋王在文德殿横行惯了,忽然被自己皇叔当众提醒,脸皮非常挂不住。
  文武百官连大气都不敢叹。
  “晋王殿下,本王身为知大宗正司事,已先行调查并确认信物,确认无误,所以先行接十三皇子郑鸿回国都城,在他府邸建成以前,暂住本王府中。”
  郑国公一脸痛心疾首:“晋王殿下,您看看小十三这满脸满身的伤,加害之人其心可诛!”
  晋王的脸色变了又变,但到底立刻作出反应,和颜悦色地上前一步:“十三弟,这些年你去了哪里?为何音信全无?就连父皇生辰都没参加过一次,为兄的可要好好数落你。”
  魏国公和郑国公分列两旁,而告假许久的礼部侍郎宁温书今日也销假上朝,就站在他们身后。
  赵鸿的眼泪立刻在眼睛里打转:“启禀皇兄,父皇生辰不敢忘记,但每次返回国都城的途中都会遇袭受伤,后经父皇特许改成送生辰贺礼。”
  如果说,前几日的晋王像披着面皮的凶兽,那今日就是撕掉脸皮、露出满嘴尖牙的恶兽,一步一步走向赵鸿,站在高位的阴影将他笼罩。
  仿佛下一秒就要把赵鸿生吞活剥。
  郑国公再次提醒:“晋王殿下,朝会事务繁多,还请尽快草拟封王文书,免得耽误正事。按大郸律,皇子满十六长成,按品行德性取名封王,这是常理。”
  “殿下,大郸以仁孝治国,兄友弟恭才是天下之表率。”
  晋王哪会不知道郑国公和魏国公的打算?这俩老狐狸就在借众臣给自己施压,赵鸿封王只是第一步,不知道还有多少后招等着?
  他们真当自己傻吗? !
  晋王向来白晰如玉的脸庞,缓缓泛红,直到耳缘都红得明显,面对郑国公和魏国公的注视,对峙许久,忽然想到了大长公主的那句话,脸庞退红,堪称凶恶的眼神又收敛起来。
  “郑国公,本王与十三弟许久未见,实在相见恨晚,为表示兄长情谊,让本王替小十三好好寻一个封号。”
  文德殿的文武官员心里明镜似的,晋王面对魏国公和郑国公的攻势,后退一步,从拒绝改成拖延。
  如果让晋王拖成,就错失了这再好不过的机会。
  然而,郑国公是块老姜,微微一笑:“晋王殿下有这番心意,本王什是心慰,不过名号已经着礼部拟好,请殿下过目。”说完,从宽袖里取出一份纸卷递过去。
  晋王从半夜得知夜袭大长公主府和地坑院失败就心气不顺,上朝后更是压着怒火,还没能肆意发作,就被魏国公和郑国公两人施压要给赵鸿封王。
  用大郸律、满朝文武和权位施压,步步紧逼,实在欺人太甚!
  晋王拉了脸,双手负在身后:“郑国公,魏国公,文德殿这么多事务要处理,那边堆起的奏章要批阅,你们就一定要用封王这样的小事来干扰朝政么?”
  郑国公只问一句:“晋王殿下,你是真不接?”
  晋王坦然对视,一副你能拿我怎么样的神色。
  郑国公从宽袖里掏出另一份纸卷,高声说道:“本王身为知大宗正司事,现宣读先帝遗诏!”
  哗啦啦一下,文德殿内跪了满地大臣,包括十三皇子赵鸿,只有晋王像棋杆一样站在大殿前面,满脸错愕。
  遗诏?竟然有遗诏? !
  一刹那,晋王完全失控怒吼:“郑国公,你伪造遗诏,该当何罪?!”
  第60章
  郑国公像位容忍晚辈胡闹的慈祥长辈,安慰道:“待本王宣读完遗诏,自会让群臣甄别真伪。”
  “此遗诏共有三份,每份都写有打开的条件。”
  先帝身敌后,大长公主会发密令调动龙卫,将赵鸿接回国都城参加葬礼。这是第一步。
  若先帝身故后,秦王与晋王能通力合作处理政务,并能认清自己和对方的优势,渐渐形成主从关系,能者居之,那遗诏将不发动。
  如果秦王与晋王整日争斗不休,不顾大局、形成分裂之势,大长公主将从赵鸿那里取回遗诏。
  若秦晋两王相争到不死不休的地步,一人将另一人杀掉,若得胜者残忍嗜杀,大长公主会将遗诏交给郑国公,以知大宗正司事的身份宣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