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噗哈哈哈……”一阵大笑毫不客气。
杜远先是垮了脸,然后就开始自黑:“这有什么?我之前出去做核酸,不知道多少人叫我姐姐、阿姨!”
“哈哈哈……”笑得更加大声更不客气。
丁娇戳穿他:“哟,不知道当时谁气得和孩子较真,我是哥哥,哥哥!”
魏璋五官天生比常人敏锐,眼角余光忽然瞥到“挥手”的胳膊,又很快消失在来时发现的箱笼里,咦?那里面有人?
什么好人白天躲在箱笼里啊? !
“你发什么呆?”杜远用力一拍魏璋肩膀,“走啦。”
魏璋立刻跟上,磨磨蹭蹭地走到王强身旁:“你看到了?”
王强微一点头。
“你不觉得那条挥动的胳膊有点奇怪么?”
王强又点头。
魏璋表达强烈不满:“你倒时说话啊!”
“你能管?”王强怒回去。
“不能。”魏璋选择闭嘴。
穿过林地,魏璋硬要和王强同一辆马车。
马车上,魏璋躺着、坐着、斜着……怎么也模拟不出那个从箱底伸出的挥手姿态,真奇怪。
王强看着魏璋有些无语:“你每天操那么多心不累?”
“你行,你倒是模拟一个看看啊。”
王强先躺在马车的长凳上,然后弯腰变成胸腹相贴、脸贴膝盖的体位,向后挥动手臂:“有什么难度吗?”
“……”魏璋傻眼,“哥,不是每个人的柔韧度都像你这么好的?”
“之前葬小胖墩的时候,那个头上长着头的谜底,就是那什么跳大神舞的帽子,他们用来装帽子和礼物的盒子,外面的图案就和那个箱笼很像。”
“什么跳大神舞,那是傩舞!”魏璋话一出口,忽然觉得没法反驳,很可能就这么回事,瞬间释怀。
那个箱笼里很可能是某个耍百戏的,窝在箱子里练基本功。
马车内一阵安静,忽然,王强开口:“不过,那条胳膊可真够细的。”
? ? ?
魏璋惊讶地抬头,直视王强双眼:“是你让我不要少见多怪的!不对,挥手的是袖子,你怎么看到胳膊粗细的?”
“咱俩站的位置不一样,我刚好看到袖口滑落的一瞬间,然后被树和草挡住了。”
“行了,别瞎猜了。”魏璋把脑子里蹿出来的无数念头给掐死。
“……”王强顺势靠着车轿闭目养神。
而其他马车里,大家都靠在马车里睡觉攒体力,终于明白古人的“舟车劳顿”有多累了。
张主任已经完全适应在马车里说话的方式了,摇来晃去,说话带颤音:“也不知道古代人坐马车出行一坐三五个月是怎么熬的?”
“不知道骑马会不会好一点?”
检验科的乔雅转了一下大眼睛:“张主任,下次要不要试试?”
张主任笑得可慈祥了:“蓝妹妹,如果还有出诊的话,我们坐马车,你骑马?”
乔雅赶紧摆手:“不了不了……骑马除了适合拍照,剩下的都不行。”
马车队驶出没多久,后面就有两队黑马黑衣人紧随其后保护,一直将马车队护送到进入方沙城才转头。
而马车队一进方沙城,神卫们就骑马迎来了。
大家掀开马车的帷裳,看到高高的医院西门和移动梯,内心欢呼:“明天终于不用出诊啦!”
等他们走进医院西门,立刻围着魏璋要大合照,没网可以用蓝牙,只要有电就行。
急诊大楼天台,邵院长和金老正远远地看着他们。
邵院长看了看天色,难掩内心的焦灼:“飞来医馆的名声应该传遍国都城了吧?怎么还没病人来呢?”
第68章
时间倒退一些, 晏敦和梅敬竹两家的马车队,前后回到国都城,两家住得很近, 只隔了个街坊,确切地说, 只隔了一道坊墙。
于是, 两家马车从不同城门进入,几乎同一时间停在各自的家门口。
受到各自家眷喜出望外的欢迎后, 回家沐浴更衣, 立刻起身赶往长信宫, 又几乎同一时间到达宫门外。
“哟,晏老儿,这么巧?”梅敬竹迈着方步,悠闲地像逛集市。
“呵。”晏敦惬意地享受行动自如的快乐。
“你猜,齐王殿下现在是什么情形?”
“礼部肯定准备挑选齐王妃、建齐王府这些事情;刑部分成两派为秦王死因吵得不可开交, 但没人愿意建头功;至于官粮掺沙这件事情足够让三司翻个底朝天……”
一件件都是大事,都需要许多人手, 最关键的是“能独当一面”的能臣忠臣来坐阵。
也因为每件都是大事, 本该徐徐图之,但眼下形势比人强, 留给齐王殿下的时间所剩无几。
“所以,咱们赶紧去看热闹。”梅敬竹等不及了。
晏敦赶紧跟上,万万没想到, 两把老骨头在廊下走得飞快,忽然就被郑国公拦住。
“郑国公,您这是……”晏敦楞住。
“能和本王说说飞来医馆么?”郑国公有些犹豫但似乎又像下了很大的决心。
梅敬竹想了想:“飞来医馆可是三日三夜都说不完的好地方!”
郑国公瞧了瞧四下里,小声问:“去飞来医馆求医,需要什么文书?还是需要齐王殿下推荐?是不是要像大长公主那样备下厚礼?”
晏敦不假思索地回答:“不用!马车出行,带上病患和米面粮油,投一封拜贴即可。”
“对了,飞来医馆与大郸任何地方都不同,不要行礼。飞来医馆馆长姓邵,还有一位坐着电动轮椅的老者,自称译语人,非同小可。”
“他们都很和善,不,医者们都和善,尽管去就是。”
郑国公这才放心:“多谢,不叨扰了,请。”
两把老骨头继续向文德殿走,直到候在殿门外听宣,才知道事情要复杂得多。
事实上,晏敦和梅敬竹两人只猜对了三分之一,齐王殿下在今日早朝时,忽然命令魏国公和郑国公两人负责核对户部库房里为“燎祭”准备的所有贡品。
此令一出,群臣里有不少官员的脸色骤变,这……
脸色最难看的自然就是户部官员们,个个呆若木鸡。
本来官场里利益勾连、盘根错节,应该在此刻上演“官官相护”的戏码,但今日参加早朝的官员们从点卯开始就发现,长信宫值守和巡逻的卫士又换了一批,包括守在文德殿外的全是生面孔。
这种阵仗与晋王束手就擒的那日一样,整个国都城全都由郑国公和魏国公两家把持着,谁敢第一个站出来明着或暗着阻止“查库”,就会成为“儆猴的鸡”。
而此时,大殿里的秦王党、晋王党、孤臣和墙头草们,互不信任还互相猜忌,并再次被齐王殿下的“突袭”打个了措手不及。
昨日刚“变了天”,现在……户部尚书只觉得脚下的地面在震动,眼前一黑,毫无征兆地晕倒在地。
文德殿群臣皆惊,只有齐王不慌不忙,探了户部尚书的鼻息、颈侧和手腕,然后说:“无妨,只是晕倒,想来是未进早食的缘故。”
“来人,去取两块胡饼。”
“是!”
殿内的群臣们只觉得牙齿嗖嗖发凉,户部尚书晕倒,齐王亲自探察,既没让人扶下去,也没耽搁时间,只是命令去库房查验的要谨慎坦荡。
之后,齐王殿下又若无其事地驳回了礼部选齐王妃的事宜,早朝继续。
群臣第一次感受到齐王殿下“快、狠、准”的行事方式,就连凌太傅都被他的周全和耐心震惊。
事实上,只有赵鸿自己知道,脸上的镇定自若是装出来的,因为按这个速度,今晚都没法回飞来医馆接受治疗,一想到崔主任慈祥又严肃的脸庞,心里就一阵阵地发怵。
……
事实上,不仅是邵院长和金老,全院医护们也都在为迎接病人做各种准备。
这些日子金老与魏璋合作,把《常用问诊大郸语两百句》和《医用大郸语》都整理出来,送到复印室,按每个科室各六套的数量,分发下去。
这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中医科掌握大郸语最快,医护们基本都有其他科室的好友或同学,私下聊天难免会透露几句。
于是,中医科女医生谢瑾的“大郸语记忆专用顺口溜”,以不可思议的速度传遍全院,为全院医护的大郸语水平飞速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
领回厚比板砖的新教材,骨科主任灵机一动,拿起对讲机:“喂,中医科吗?请谢瑾医生来骨科出个会诊。”
对讲机传出秦主任拒绝得很清楚:“我们科其他医生随你挑,谢瑾不行。”
“还有,你已经是今天第六个聪明人了。”说完就摁掉对讲机。
中医科医生办公室里,医生们围在最里面的办公桌前,都从口袋里掏东西往桌上放,放完以后再走开,直到最后一名医生走开后,“语言天才”谢瑾望着满桌子的零食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