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咱们不要以为渺小的就没有力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金刚虽小,能搅大瓷器;火柴个小,但能点燃大柴堆。你出一点力我出一点力,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美丽。”
这话说得押韵又好听,掌声热烈,欢声如雷。
其他同行也纷纷上前发表各自的见解,现场氛围相当热闹。
一个小时后,宋知南终于有空喝上了茶水,嘴都说干了。
她刚挤出人群,王翠花就迫不及待地拉着她说道:“小宋,我七姨姥姥想见见你,等了半天了,你能跟她说几句话不?”
“当然能。”
王翠花的七姨姥姥今年六十多岁,头发花白,行动不便,但精神十分矍铄。
老人家用力握着宋知南的手,笑着说:“小宋同志,我可是早就听说你的名字,今天一见,真是名不虚传呀。”
宋知南:“过奖过奖,我时常听王姐提起您老人家。”
七姨姥姥名叫朱敏,她身边还有一个比她还精神的老人家,此时正用炯炯有神的目光打量着宋知南。
朱敏跟宋知南聊了两句就赶紧给她介绍:“小宋,这位是周宴清周老同志,她这人可了不得,她退休前是咱们省的妇联主席,她还见过邓大姐,邓大姐还跟她握过手呢。”
宋知南哇了一声,两眼放出光芒,她上前握住周宴清的手:“周同志,你见过我想见的人,真羡慕你。”
周宴清鼓励道:“你好好干,说不定以后也有机会见到邓大姐。”
宋知南又问:“那您还能再见到她吗?”
周宴清:“这我不敢保证,邓大姐日理万机,工作繁忙,咱们哪能想见就能见。”
宋知南打蛇随棍上:“我给她写一封信,您能不能替我转交?”
“啊?”
宋知南:“咱们妇联工作者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我要继承你们上一辈的精神,高举妇女解放的大旗继续前进,我需要你们这些前辈和精神领袖的指导和鼓励。”
七姨姥姥朱敏在旁边说:“老周,你不是还有老朋友在首都吗?你托托人,说不定真能把信送到邓大姐那儿,这是来自人民群众的心声,值得重视。”
周宴清考虑片刻,点头答应:“那行吧,咱们先说好,我只能答应你尽量做到,要是真的送不到,我也没办法。”
宋知南感激地说道:“我能理解的。”
“那我什么时候方便送信?”
“下周二吧,我正好来这里有点事。”
宋知南回去就开始给邓大姐写信,这信可不好写,现在是非常时期,她跟总理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波及。
她的信必须得绝对的政治正确,因为可能中间会有无数人拆阅,最后也不一定能到邓大姐的手上。
信还要写得有内容有趣味,写出她的仰慕敬佩之情,和她对未来妇女工作的展望和一点建议。比如妇联工作坚决要妇女自己来管,关注农村妇女的权益问题,保障家庭中妇女儿童的权利等等。
写完后,宋知南拿去给谈书记审阅。
谈林听说宋知南要给邓大姐写信,不由得目瞪口呆:“你是真敢想啊。”
宋知南一脸严肃:“革命理想,就得敢想;一生很短,我得大胆。”
第112章
谈林说道:“可是, 就算你写了信也不一定能送到邓大姐手里。”
宋知南:“但是我不写,是绝对不可能送到她手里的。万一她能收到了呢?”
谈林无奈地说:“好吧, 你自己看着办就好。你这封信,我没看出有政治问题。”
宋知南接着又去向孙副厂长请假,其实宋知南是有一定自由的,她根本不需要向孙副厂长请假。
但这次意义不同,她要去见周宴清,还要给邓大姐写信,这厂里谁有她这样的殊荣?不得显摆显摆?跟职工显摆容易遭人妒忌,跟领导显摆有好处,顺便让他们知道你的能耐和特殊。
孙副主席听罢,鼓励了宋知南两句:“行吧,你去吧。”
宋知南从厂里出来的时候, 刚好遇到谈林的助理兼司机小朱, 他们开着厂里的破吉普车, 看样子要去开会。
小朱停下来跟宋知南打个招呼:“宋同志,你这是要去哪儿?”
宋知南云淡风轻地说:“我跟省妇联的前主席周老同志约好了, 我们要谈点工作上的事。我已经跟孙厂长请完假了。”
谈林看了宋知南一眼, 说了声:“你也上来吧。”
宋知南爽快应道:“谢谢谈书记,我正好不用挤公交了。”
她拉开车门坐在了副驾上。
小朱一边开车一边跟宋知尬聊:“宋同志,我听说你在三八节上的演讲特别好,大家都夸你。”
宋知南谦虚:“嗐,就还行吧。大家伙给面子,愿意鼓励新人。”
小朱:“宋同志,你的文笔挺好, 写的文章也好。”
宋知南:“朱同志,你太客气了。你的开车技术真好。”
小朱嘿嘿笑了几声。
一路上, 谈林几乎没怎么说过话,似乎在闭目养神。
到了市政府门口,小朱把车停下,宋知南也下来了。谈林夹着公文包下车。
他进去开会,小朱就在外面等着。
谈林一离开,小朱说话也随意多了。
“宋同志,你下午几点回去?要是时间差不多,我们可以把你捎回去。”
宋知南反问道:“谈书记几点开完会?”
小朱不太确定:“三点钟之前应该能开完吧。”
宋知南觉得她跟周宴清不可能聊那么久,但是她既然出来了,可以出来逛逛嘛。
两人正说着话,她突然看见了胡记者,胡记者也看到了她,对方立即扭过脸去。
宋知南问小朱:“记者怎么也来了?”
“可能他们有采访任务。”
宋知南问:“那他们会不会采访咱们的谈书记?”
小朱摇头:“这就不知道了。应该不会吧?咱们的谈书记刚调来,他们都不认识。”
宋知南说:“那帮记者中有我的一个熟人,我过去打个招呼。”
小朱略带惊讶:“宋同志,你厉害呀,你还有记者朋友?”
宋知南不在意地说:““毕竟都是文化人嘛。”
“也是。”宋知南算是本地小有名气的文化人了。
宋知南在小朱诧异的目光中走向记者群。
胡记者眼观眼鼻观心,装作没看见宋知南过来。
宋知南远远地就冲他招手:“小胡,你过来。”
胡记者:“……”
他什么时候成了小胡了?而且她还用那种命令的口吻喊他?这人懂不懂礼貌和分寸?
宋知南看着胡记者在那儿发愣,又叫了一声:“小胡,我叫你呢,怎么跟傻子似的?我小时候就觉得你是个傻帽,长大后发现你是真的傻。”
胡记者忍无可忍:“姓宋的,咱俩很熟吗?”
宋知南:“你跟我不熟?上次是谁缠着我不放的?”
胡记者张大了嘴巴,众人的目光开始看向他俩,八卦他们可是专业的,怎么可能错过同行的八卦?
宋知南朝胡记者招手:“你过来,我有话嘱咐你,说完我就走。”
胡记者看着周围同行那炯炯有神的眼睛,只好硬着头皮过去。
他站在三米开外,“宋同志,你有话就直说吧。”
宋知南问道:“你跟王怀安是中专同学?”
胡记者含糊地嗯了一声。
宋知南说道:“王怀安说你是班里语文成绩最差的,没想到你走了狗屎运当了记者。”
胡记者斜睨着宋知南:“你故意挑拨离间吧?”
宋知南不屑地冷笑:“你们之间还用得着我挑拨?你觉得他阴险爱装,他觉得你不学无术滥竽充数,是个大杠头。”
胡记者像被踩着尾巴的猫似的:“他才是滥竽充数。”
宋知南不在意地说:“行啦,我对你俩之间的事没有兴趣,我现在对你只有两个要求,第一,你不准报道王怀安做好人好事的新闻,不能因为他是你同学就开后门。而且这好事还牵扯到我。我坚决不同意。”
胡记者疑惑道:“王怀安干什么好事了?”他咋不信这家伙能干出什么好事呢。
宋知南阴阳怪气地说:“人家帮助一个挨打成瘾的女人跑我这儿调解,我一调解,那女人的男人就要打我。王怀安却觉得自己助人为乐可无私了。”
胡记者暗暗记下这个消息,王怀安上次用激将法让他为难为难宋知南,事情他是做了,但碰了一鼻子灰,还被同行嘲笑,回去还被领导批评。
他有点恨上了王怀安,现在好了,这小子也有新闻了。他是报道还是不报道呢?可以报道,但又不能从好的方面报道。宋知南跟王怀安很不对付,这个也可以利用一下。
宋知南接着说,“第二件事非常重要,你给我拿本记一下。”
胡记者无语地看着宋知南,不是,你是谁啊?凭什么可以命令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