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宁澈终于听明白了。
  看着夏绫决绝的神色,他恍然察觉,她是早已准备好了的,从傅薇下葬那天起,就一直蛰伏着等待这一天的到来。
  难怪,夏绫一直刻意同他划清界限,不愿意去东宫。
  难怪,她会时不时的心绪低落而不告诉他内心的想法,所以两人会争吵。
  也难怪,她这样一个内心韧如蒲苇的人,会在昨日甘心向他示弱,将他留在这里。她是想用自己的身体,同他换取另一样东西。
  宁澈无声冷笑,心中的某处信念轰然崩塌。这个人,这个被他视为最亲近的家人,竟然也算计到自己头上来了。
  可他更多的还是难过。再一次,他又被抛弃了,还是以这种方式。
  因为急怒,宁澈额头上的青筋暴起,他咬着牙质问道:“乔乔,你这是,在同我做生意么?”
  【作者有话说】
  这章我也没写啥违禁的东西啊,审核要老命了……
  第80章 故人手书
  ◎她叫傅薇,是我见过最好看的女子。◎
  宁澈担心,秋鹤的事会让夏绫在低落的情绪中一直走不出来,于是便让她休息段时间,好好放松下心情。
  一下子闲下来,夏绫倒也不知道该干些什么好了。养好病后,她有时会出去遛遛狗,有时会去永宁宫陪纪瑶说说话。但是她也知道自己,心中还并未做到全无负担,总担心这种时有时无的失落会让纪瑶多心,于是更多的时候,她就去乾东五所去找方苒。
  同方苒待在一起时,夏绫是完全不需要忧虑自己的半死不活会影响到她的。
  方苒是从磨砺中走出来的姑娘,她的心性较之相同年纪的人也更加坚韧。夏绫可以无需伪装的将自己的不开心表露给她,要是她哭,方苒就在一旁给她递帕子,要是她累,方苒就将自己的床让给她睡个够。但哭过闹过之后,方苒依旧会鼓励她要一直往前看。
  所以她可以安心的待在方苒这里,当个闲人。
  尚宫局的事情繁杂,方苒总是有很多文书需要处理,忙忙碌碌的。夏绫倒是也不黏她,无聊的时候她就在房间里看看这摸摸那。
  方苒的桌案上放着一方雕竹叶的砚台,样式古朴雅致。夏绫拿过来,在手里把玩了一会,见其质地坚实细腻,温润如玉,乃是上乘之物。
  “歙砚?”她问方苒道。
  方苒正在低头记着尚宫局的日志,闻言嗯了一声,当是认了。
  “那你怎么不用这个研墨?”
  方苒嗐了一声:“这是小汤送的。”
  她搁下笔,同夏绫解释道:“小汤说前几日帮你做了个什么差事,她拿了一笔赏钱,数目还不小。先前有段时日我不是总教她念书么,她一定要送我件礼物当做答谢礼。这么好的砚台我也不舍得用,就先搁在这了。”
  夏绫想起,小汤也说过待得了赏,要好好谢过她这样的话。但因为秋鹤的事,夏绫怕一见了小汤再勾起两人的难过劲儿来,这段时日就避着没有见她。按现在这架势,那丫头怕是也在自己身上花钱了。
  方苒感慨了一句:“绫儿,小汤和谭少监,为人实在太厚道了,有时都让我觉得不太好意思,感觉我也没做什么,却得了人家那样真诚的感激。”
  “我在宫里这段时日,他们知道我也没什么相熟的人,逢年过节的总是喊着我一块去吃东西。上回端阳节的时候你没在,小汤自己一个人给我们准备了四个菜,手艺是真没得说。”方苒说着又想起来,“对,还有上回,谭少监知道我在教小汤念书后,他也同小汤亲自来道过一回谢。那会正赶上我屋里的窗户有些漏风,是人家谭少监踩着窗台爬上去给我修好的,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谢谢他们才好。”
  自上回夏绫在司礼监撞见谭小澄挨罚后,不知他是不是真的想刻意离自己远点,夏绫已经有日子没碰上过他了。想到这,她问方苒道:“小谭哥和汤圆,他们在一块还挺好的吧?”
  “挺好的啊。”方苒不明白夏绫怎么突然这么问,“不过你这么一说我想起来,小汤是说过谭少监这一阵子特别忙,有时候都顾不得到仁寿宫吃饭了。”
  夏绫哦了一声,只说到:“没事就好。”
  方苒又埋头写了会日志,待把昨日的公事都记录完,才将簿子合上。夏绫以为她总算能休息一会了,可谁知方苒又抱了一筐书本纸张过来,抽出其中的卷子铺展开来看。
  夏绫服了:“苒苒,你不累吗?”
  方苒摆摆手道:“明年开春就该女官考试了,崔尚宫说,这尚宫局不养闲人的,我若是考不上,就只能回行宫去。我本来比别人起步就晚些,所以这段时日更得加紧温书才行。”
  夏绫知道,这是对方苒很重要的事,于是不再劝她,转而起身去泡了两杯茶,陪着方苒一同温书。
  方苒那一箩筐的书纸也吸引了夏绫的注意力。且不说一般的笔墨文字哪有用筐装的,那里面装订成册的书籍也并不多,大都是些散纸,看起来乱糟糟的。甚至有的纸张已经泛黄发脆,显得都有些邋遢。
  “苒苒,你这看的都是些什么野路子的东西啊?”
  方苒却看得津津有味:“绫儿,这些可都是好东西。”
  她解释道:“这是崔尚宫专门从库房里淘换来的,是先头好些年女官考试时应试者当庭作答的试卷,且都是名次靠前者的手笔。这其中许多人,现在都已是德高望重的女官了,像尚仪局的李司赞,我就在这里面见过她的卷子,你说这些东西我是不是都得好好看看?”
  夏绫眨眨眼:“苒苒,这崔尚宫还挺在你身上花心思的,连这些东西都能找出来给你?”
  方苒没有否认:“崔尚宫人很严厉,也很少同我说公务之外的事,不过我觉得她还是很希望我能考个好成绩的。其实说实话,这当中也有很多她们那个位置上的斗争,这六局一司的管事人,谁不想借这机会多扶植些自己的人呢。”
  不过她又大方的一笑:“可话说回来,这对于我来说也是机会。只要我做好自己的事,又何惧在泥沙激流中珍重自身呢?”
  夏绫是真的很喜欢这样的方苒,理智,乐观,又全力以赴。
  她不禁也对那筐卷子产生了兴趣,从其中拿了几份出来看。
  每张纸上的字迹都各不相同,有的板正,有的勾连,但透过其文字,都能看到执笔的女子在谨慎而虔诚的为自己的人生博取一线曙光。
  紫禁城中的宫人,说到底都是天家的奴仆和私产,尤其是宫女,因行事不如内侍方便,在皇宫中的地位始终处于最底层。而女官是其中难得的特例,她们可以凭借学识与涵养辅佐皇后及妃嫔,在皇宫中得到尊重。所以有心气的女孩子们,也有机会通过书本为自己搏上一把,虽然个中辛苦并不比男子考科举更容易。
  一张轻轻薄薄的考卷,这背后却不知埋藏了多少寒夜苦读的艰辛,夏绫拿在手中时,也格外能体谅其中的珍贵。
  不过……夏绫翻了几分卷子后,却忽而发现其中一份纸张上写的内容有些眼熟。
  她将那份卷子抽出来,上面的字迹娟秀干净,开篇便是一曲临江仙。
  “寇贼冷刀寒似霜,父老热血尽凉。海涛涩涩天际茫。童稚哭求乳,废墟泣离殇。
  渔村本枕安宁世,何忍匪悍盗强。愿迎王师战盛昌。吾土不可染,吾心不可亡。”
  夏绫皱起了眉头,这篇文章她是见过的,在宁澈的书案上。她心想,这文章还真是流传够广的,怎么哪里都有抄本?
  “苒苒,”夏绫道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崔尚宫给你找的真的都是当时的考卷么?我怎么看着有的像是抄来的呢,你可别没把时间用对地方,走了弯路。”
  “不会有错的,这上面都有印呢。”方苒答得肯定,随口说了句,“谁抄谁的还不一定呢。这都是当场开的试题,当庭写的卷子,怎么抄?要我看,大概这才是原稿,你当初看见的才是抄本呢。”
  夏绫想了想,觉得方苒说的不无道理。她只是有些讶异,当时她还说过,能写出这篇文章的人定是有治世之才,且默认是出自男子之手的,却没想到,能写出这样壮阔的文字的,竟会是个女子。
  她若没有囿于这深宫之中,而是去走科场,这一生该有多辽阔啊。
  方苒见夏绫看的不出声了,也一同凑过来:“哦,这一份啊。我已看过许多遍了,觉得这篇文章是所有这些考卷中最好的,我是真的佩服,让我再读三年书也未必有这样的功底。”
  紧接着她又叹了口气:“只是很奇怪,能写出这样文章的人,必定是位很有才学的女子。但她这份试卷上却没有批注名次,现在六局中也没有这样一个人,不知是怎样的际遇。”
  夏绫听来也觉得唏嘘。
  借这机会,她又将这篇文章细细读了一遍,其中既有对家乡遭遇倭寇劫掠的如泣如诉,又有祈盼朝廷抗击异族侵略的拳拳之心。再读一遍,夏绫依然被这些文字搅动的心潮澎湃,她一口气读到了末尾。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