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宦官们一次两次三次终于成功,何进助演成就宦官们的励志人生,谁看了不说声这个世界终于癫成了我不认识的模样。
  总之,他就那么潦草的被宦官们噶掉了,倒在这么一个胜券在握,眼看着就要胜利的时刻。
  这简直就像是大家聚在一起合作打团战打到最后,就差攻击最后一下就能取胜了,结果你激动之下手舞足蹈的自己把电源线给拔了,这不完犊子吗。
  不仅完犊子,还分分钟治愈低血压。
  何进作为外戚完犊子。
  成功完成一杀,杀的还是敌对势力领头人的宦官们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事情很快被他们显摆示威般的抖搂出来,然后袁绍等人见状也没有怂,不仅没怂还相当大胆的直接带兵便杀了进去。
  一夜之间,宫中宦官以及其他被删误杀的宫人死者上千。
  可人虽然死了不少,但最重要的几个却挟持着皇帝刘辩与前渤海王现陈留王刘协一起跑了。
  总之大家一觉醒来,接收到的信息量之大简直脑子都要炸掉了。
  大将军被宦官杀了。
  大家:怎么可能?!
  许许多多宦官被袁绍等人杀了。
  大家:干得好啊!
  皇帝跟陈留王被中常侍们挟持着往城外跑了。
  大家:
  喂喂喂,医工在吗,这里有人听了几句话之后突然晕倒了。
  这新帝一朝真的太狂野了,让人完全把握不住。
  何进死的如此潦草轻易,张让他们却这样都能跑的了。
  虽然按照他们做的这事来看,跑得了一时,也跑不了一世。
  可能够跑得了,甚至还带着皇帝跟陈留王一起跑,这本身就很令人震惊。
  就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困扰后汉上百年的戚宦问题在新君继位后,不到一年就都要被解决了不说,新君与先帝的另一位子嗣现在也处于一个不知道有没有被解决的状态。
  我的天啊,这是我们可以看的剧情吗?!
  有的人是真的一脸懵,有的人装的一脸懵实际上在观望一个结果。
  但陆离是不能懵的,他听说这个消息之后,拿上玉佩便提剑上马向着城中禁军所在地而去。
  有的时候人的运气时真的很难说的,当初在宫门值守的那位正好遇到了陆离剑指小黄门事件,后面还差点就跟着三公一起夜扣宫门的那位禁军统领,
  他因为这件事情升了个官,今天刚训练完手下,正在营口坐着休息,那位熟悉的侍中骑着马就这么水灵灵的出现在他的面前。
  秦俊都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自己这个运气,但他知道陆离这样出现在这里绝对是不合规矩的。
  侍中可有手令,如何突然来到禁军训练之处?
  陆离发现是熟人也不由挑了挑眉,他举起手中玉佩:我自是有手令在的,陛下受宦官劫持,你即刻召集手下,与我同去寻找陛下。
  秦俊不明所以的看着陆离手中的玉佩:侍中所说的手令莫不是这块玉佩,恕在下孤陋寡闻,未曾听说过手令竟有如此制式。
  宫里的消息,他们这些禁军自然是听说过的,事实上袁校尉已经带着一拨人去找陛下了,他们这边属于没有被选上的。
  救驾之功自然是人人都想要的,但是禁军不得无令擅自行事。
  侵官之害甚于寒,有些事情做了看似是功劳,但真的论起来怕是要先定你的罪责。
  因为担心皇帝禁军便擅自行事,当年荆轲刺秦王之时,朝中众臣难道都不担心他们王上吗。
  陆离很清楚对方在担心什么:此乃先帝所赐玉佩,上刻虎符纹路,有调兵之权,你莫不是要不从军令吗?
  秦俊从没听说过这事,但是陆离言之凿凿,再联想到之前所谓的立储圣旨大家都信了,那么有个能够调动兵马的玉佩那不是很合吗。
  甚至正要有能调动兵马的依仗,才能确保立储圣旨真的能够在陆离手里立住。
  这样一想,逻辑通顺了,可信度更高了。
  秦俊看着陆离那副架势,感觉自己要是再磨蹭,都不用等无令调动军队被定罪,对方现在就能拔剑把他砍了。
  提问:他敢动手杀这位陆侍中吗?
  秦俊不敢。
  再问:这位陆侍中敢杀他吗?
  秦俊觉得对方挺敢的。
  现在死还是之后被问罪,这个选择题秦俊觉得一点都不难做。
  侍中稍等,在下这就去召集手下。
  往好处想,自己前不久可刚刚因为对方升了官,说不定这正是升职机会的再一次降临,秦俊咬咬牙,干了!
  对方去召集军队,陆离看着自己手中的玉佩,解释的合适机会这不就被创造出来了吗。
  只是调一小队人都是如此,这玉佩
  对方没用多久就召集来了人,一行人出城门后没多久,正待兵分几路,就看到一众目测几千人的兵马正朝着此处而来。
  前面的兵士见到陆离一行人后立刻呼喝提醒,停下了前进的步伐。
  与董卓一直防备着彼此的袁绍听到动静,怀疑可能是自己带出来的人,指了几个人去前面看看情况。
  打马前去的人没多久就回来了,向着袁绍汇报道:来人似乎是陆侍中以及部分禁军。
  袁绍闻言不由皱眉,陆离听说了陛下的情况会忍不住出来寻找并不令他感到意外,但是跟禁军一起。
  就不说他们是怎么混到一起去的,这种事情不可能瞒得下来,要知道何进可还正准备
  等等,何进好像已经死了。
  但这也不意味着陆离这么干没事,朝中盯着他的难道会只有何进一个人吗?!
  袁绍的人回来汇报消息,董卓的人也来了:前面出现了一队人马,说是朝中陆侍中与禁军前来寻找陛下。
  董卓打马上前些许,他久在军伍,目力极佳,远处焦急之下衣冠似乎略显不的人,那服饰远观倒也确实是侍中官服,他朝着传令兵打了个手势。
  同为汉军,许多军中手势各地都是互通的,毕竟都是一家人,总不能说两家话吧。但各个军队也存在自家独有的一些手势,因为你根本不知道能不能一直做一家人,地方叛乱之事也不是没有过的。
  现在董卓打的手势,就属于后者。
  袁绍解释道:来者是陆侍中,州牧切莫误会。
  董卓道:自是不会误会,袁校尉似是与之相熟,可要去迎接一二,顺便将情况解释清楚。
  袁绍自是不会拒绝,他打马从军队中间而出,来到陆离面前看了一眼对方身后的禁军:伯安这是?
  陆离坐在马上看向袁绍,也不回答对方的问题,只先问:陛下与陈留王何在,可还安好?!
  袁绍转身看向身后军众:陛下与陈留王安好,正在军中车架之内。
  陆离闻言个人瞬间松了一口气,这才想起了一下身上有些杂乱的衣袍,动作间指尖都带着些许颤抖。
  袁绍看着对方这难得一见的狼狈模样,没看出多少对新君的忠诚,倒是看出了几分对先帝之子的爱屋及乌。
  两人打马带着身后禁军一同向前,因为两方相聚本来就不远,快马也就是几秒的事情,袁绍还刻意放慢了速度争分夺秒的跟对方说了一下现在的情况。
  陆离没有给对方什么好脸色,称呼对方也不喊本初兄了,只冷言道:袁校尉倒是好本事。
  袁绍知道对方这是在为闹出来的这番祸事不满,只得苦笑解释:天下苦阉宦久矣
  对方说的诚恳,陆离却不为所动:这般说来,袁校尉与几位校尉夜闯宫门,肆意杀戮,竟是顺天应民之举?
  清君侧将君主一并清出宫内,这等行径何时竟成了忠臣应为之事,袁校尉可真是令我大开眼界!
  这番阴阳怪气让袁绍不由摇头,得了,将人给得罪狠了。
  可有些话还是要解释一下的:我何尝有此心,全是那十常侍待君不敬,只恨未曾早先杀之,竟叫陛下遭逢此难。
  说话间,两人已经顺着士兵让出来的路来到了董卓面前。
  见到董卓,陆离没有多么冷淡,也不存在过度的热切。
  他只是在马上拱手一礼:董州牧,不知现下可方便离去陛下所在之处觐见?
  董卓近距离看着那张脸愣了一下,态度同样称不上好,也说不上坏,他倒是并未拒绝对方的问询,甚至让人带着他一起前去。
  他们两个之间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确实是有那么点拐弯抹角的仇恨在的,原因也很简单,就在于皇甫嵩与刘宏。
  当初董卓与皇甫嵩一起平叛的时候就互相看不顺眼,甚至敌意颇深,后面陛下还明升暗降想让皇甫嵩接手他的兵权,只是被他想尽办法拒绝了而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