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自从自己成为皇帝后,对方见到的好像总是狼狈不堪、任人摆弄的自己。
  莫说跟父皇相比,便是比之皇兄,也相差远矣。
  刘协不是没有自尊心的人,可现实给不了他一丝一毫的尊严。
  他的体面本该是天下的体面,他的尊严本该是大汉的尊严,可实际却是没有人在乎他的体面,没有人来保证他的尊严。
  不,不能说没有,只是他们不是无能为力、望尘莫及,就是功败垂成、死无葬身之地。
  刘协看着自己腰间佩戴的玉佩,不由有些出神。
  李傕郭汜如今虽然已有不合摩擦,但到底还没有到你死我活的地步,这次因为陆离来到长安,两人不免相聚探讨。
  事实上就算没有陆离,他们两人也经常宴饮,多数是李傕邀请郭汜。
  现在有了陆离这个由头,自是又一场宴饮降临。
  对于这位闻名遐迩的侍中,他们俩人的印象可老深刻的,毕竟不是谁都有本事逼得董卓在朝堂之上拔剑,差点打起来不说,最后还全身而退的。
  作为董卓的前部下,他们俩人非常清楚自家以前的上司是个什么人。
  就不说董卓,当初他们俩人成功反攻长安后,还听从麾下谋士的建议,征召过陆离,许出去的甚至都不只是侍中之位,而是九卿之职。
  然而他们这般慷慨,得到的却是对方毫不犹豫的拒绝。
  现在对方跑到长安来了,见与不见却是他们两人说了算,如何称不上一句风水轮流转呢。
  对于要不要见,两人倒是不存在什么害不害怕之说,便是那陆伯安有三头六臂,难道还能抵得过千军万马吗。
  但现在的问题是:那陆伯安能言善辩,当防其行串联之事。
  不过李傕又觉得,其实也没有必要如临大敌,便是对方要行串联之事,他们手上的刀兵难道是摆着看的吗。
  阴谋诡计,也奈何不了形势比人强啊。
  郭汜看着对方先是说要防止对方串联,又说对方就算串联也串联不出什么东西来,好赖话都让对方说了,那他就干脆总结呗。
  郭汜:稚然兄所言甚之,那陆伯安此来所带不过百人,昔日便是那吕布佣兵上万尚要狼狈逃窜,况且是他呢。
  几句话聊完了陆离的事情,两人推杯换盏,好不亲密,似是从无嫌隙一般。
  可若是当真没有,又何必要频繁设宴呢。
  在李傕与郭汜点头之后,陆离很快就收到了消息。
  不同于当年在洛阳与刘宏的相见,此次的面见地点是在朝堂之上、廷议之时。
  长安的宫殿与洛阳并不相同,大汉对于官员的服饰是有明确规定的,如今陆离所穿的官服与侍中服饰也不一样。
  可是当他缓缓走入,许多昔日洛阳殿上臣,恍惚间有种回到洛阳的感觉。
  是陆侍中有代表性吗,不,是他们真切的在怀念大汉的美好过往。
  尽管那个时候没人认为宦官当道的大汉是美好的,可如今的腐烂局面更胜以往,将以往并不美好的过去都衬托的美好起来了。
  很多人都觉得陆离此来另有目的,但是他说是为了解释战事而来,哪怕有别的目的在,该要解释的事情自然还是要解释的。
  陆离:荆州刘表、扬州袁术,具有不臣之心,叵测之行、兖州州牧洞察此二人之罪责,故而发兵征讨,此战起因皆是为国为君,望陛下及朝廷知之。
  是刘表、袁术有不臣之心,还是曹操有不臣之心,李傕与郭汜其实并没有那么在意,以为他们俩人也有不臣之心啊。
  而他们在这种事情上是不会站队的,更不会帮着某一方去批判另一方,他们只会浑水摸鱼、模糊立场。
  毕竟地方之间不互相争斗,岂不是要将目光对准中央。
  陆离毫不意外的听着诸如原来是这样吗、这是真的吗、还是有点冲动啊、有心是好的、朝廷会派人前去查验的
  好像是夸了,又好像在贬斥,总结为两不相帮。
  李傕与郭汜这边或许是因为人数多了,比之董卓少了一份说一不二的霸道与蛮横。
  而陆离或许是因为经历的多了,比之当年多了一份选择性无视的中庸。
  此刻能够站在朝堂上的,谁不是能忍的呢,不能忍的早就全都进了地下棺木。
  所以很多人对于陆离的冷静,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三十多岁的人了还如二十多岁时那般,那可就太不长进了些。
  可刘协是失望的。
  他清楚陆离就算当朝拔剑,也不能改变任何事情,他甚至压根就没有佩剑上朝的权力,可这丝毫不妨碍刘协的失望。
  这些年的经历足够让刘协清楚,不是你是皇帝,所有人就必然都会忠诚于你、服从于你,
  无权无势的皇帝,或许还不如大权在握皇帝的皇子,来的让人尊重。
  可陆离是不一样的。
  侍中,你忘了父皇待你的恩情了吗,你当年甚至愿意为了父皇去当一把挥向世家豪强的刀,可如今怎么却不愿为我一言呢。
  陆离能够感受到一股灼热的注视自刘协所在的方向传来,他此来的目的可与刘协密不可分,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完全无视对方。
  但此时此刻也却是不是什么能够沟通的好时候,所以他只是微微抬首回以注视,拱手对着上方一礼,复又看向李傕,为曹操讨要起好处来。
  那一拱手仿佛单纯是为了不让人抓到把柄的守礼,却叫刘协不平的心瞬间被安抚了些许。
  结束廷议后,陆离来到了早就递过拜帖的皇甫嵩府上。
  去年年底,因为天象原因,时任太尉一职的皇甫嵩被罢免,如今暂且是一个居家隔离状态。
  此次陆离只是礼节性的递上了拜帖,虽然知晓依照皇甫嵩的性格大概不会拒绝自己,却也做好会被拒绝的准备,可对方却是半点不曾犹豫的就与陆离约定了见面时间。
  如果对方不曾对张角开棺戮尸,或许此刻陆离久别重逢的喜悦会更加真实一些,可若是不曾出现过那种事情,他们之间又压根不可能有如今的联系。
  他们两人之间算是成也张角,败也张角,只是世人与对方只能看到成,陆离心中却清楚那份败。
  陆离:许久未见,将军近来身体可好?
  皇甫嵩自然不会说不好:我于长安自无不好,倒是听闻伯安随孟德与那吕奉先多历战事,军中多有危险,温侯为人反复,伯安当要保重自身才是。
  陆离对此,自然也是无有不应。
  至于应了之后做不做得到,这还真不是陆离自己可以决定的。
  如今天子尚且决定不了自己的未来,更何况是其他人呢。
  完成了私人性质的互相关怀,便免不了要提一点可能会影响私人感情的公事了。
  皇甫嵩看向陆离问道:伯安此来长安,到底所为何事?
  陆离能够从对方的眼中看出些许戒备,说来也是可笑,刘宏对待这位将军可称不上是多么好,可对方确实是对大汉忠心耿耿。
  陆离受尽了刘宏的优待,却从一开始就没想过大汉能够延续下去。
  陆离:实不相瞒,我此来目的有三,一为解释前番战事,二为看如今陛下可还安好,三为兖州牧有攘除奸凶、迎奉天子之意。
  皇甫嵩却道:不知道孟德迎奉天子,是欲为董卓,还是为王子师?
  很显然,对方对这俩人都不怎么认同,只是后者到底比前者要好上些许的。
  陆离没有从这俩者之间选择,也没有给出第三个选项: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这忠奸之事,不到最后如何能够看得清呢。
  皇甫嵩:别人的忠奸难以看清,自己的呢,伯安如今于大汉而言,是忠贞之士,还是悖逆之贼?
  陆离皱眉:将军此言,当真诛心,先帝待我从无亏欠
  皇甫嵩:先帝待你,恩重如山!
  陆离垂眸:将军不必如此咄咄逼人,先帝待我如何,我难道会不知晓吗?
  他看向对方:离此番前来,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第102章 感情牌
  见到皇甫嵩对于陆离面见刘协并没有太大的帮助,最多就是能通过对方更加详细深入的了解了如今长安的情况。
  也不知道是不是先后经历了董卓、王允等人,昔日的皇甫将军,如今颇有几分疑神疑鬼的架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