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陆离心里很清楚对方其实一点都没有怀疑错自己,可面上却不露出些许失落与尴尬。
  体面的与对方告别后,对于追出来想要为自己叔父解释的皇甫郦,陆离笑着摇头:我知皇甫将军并无恶意,只是世事多变、人心难测,有防人之心是好事。
  将军昔日于我乐安陆氏,于我陆伯安之恩情,离永世不忘。
  皇甫郦冲着陆离拱手一拜,陆离回礼。
  离开皇甫府,陆离回到了给自己安排的暂时居住的官邸之中。
  他非常清楚自己来到这里之后,一举一动势必引人注目,甚至一言一行都很有可能引发他人的过度解读,所以他干脆走正常流程的给李傕递上了拜帖。
  贾诩正是因为这份拜帖被李傕请了过来。
  李傕将陆离的拜帖递给贾诩:以文和之见,这陆侍中意欲何为?
  贾诩接过拜帖看了一下,就是非常正常的拜贴格式,没有什么特别的言语。
  对于李傕的询问,贾诩不由一笑:他意欲如何,将军何须问诩,不已尽在将军话中。
  你这还称呼人家为陆侍中,不就是觉得对方心向汉室吗。
  贾诩点出了李傕的想法,而李傕直接解为对方是赞同自己的意思,这解倒也不能说是对,不过贾诩也没有什么反驳的想法就是了。
  李傕如今,越来越听不得反对的话了。
  以前找自己问策,那是真的问策,如今找自己问策,则是想要听附和之声。
  贾诩不由想到陆离的那篇《项羽论》,当真是鞭辟入里、一针见血啊,陆治中。
  只是不知道怎么回事,李傕对陆离莫名忌惮得不得了。
  嘴上说着对方一百人马,我杀之如探囊取物,实际上接见人家都非要拉着贾诩陪同,好像他自己才是那只有一百人马的人一样。
  看着对方自以为不动声色的兵荒马乱,贾诩不由在心中暗自挑眉。
  贾诩昔日为董卓部下时,是见过陆离的,只是后来他被董卓派去女婿牛辅军中辅军,与陆离没有过什么实质性的接触。
  但不得不承认,对方实在是一位让人一见难忘的人物。
  不只是那张仿佛上天眷顾的脸,还有对方本身的经历与性格,贾诩第一次见到一个人能够将谋己、谋国、谋天下交杂的如此混乱。
  他自己到底清不清楚自己在谋求什么呢?
  贾诩觉得这位在世人眼中,人人皆以为懂得一些的陆侍中,在某种程度上分明是最难让人读懂的一个人。
  陆离当然清楚自己在谋求什么,他冲着李傕一拱手:今日冒昧前来,实为有事相求。
  李傕嘴角不由上扬:侍中客气了,若有事不妨直言,但凡傕能做到,定不推辞。
  对方可能只是客气性的一说,陆离却仿佛当真了一般,直接跟李傕来了个开门见山:我欲面见陛下。
  这一下子直接将李傕给不会了:这
  接收到对方眼神的贾诩:面见与否,此事要看陛下的意思,治中何故来此为难?
  陆离不语,只是看向李傕,他眼神中的意思并不赤裸,却也不至于让人难以解。
  通俗一点讲就是别装了,摊牌吧,谁不知道这事实际上要看你的意思呢。
  该说不说的,这个做派其实很陆伯安。
  任性、头铁、肆无忌惮。
  李傕看着陆离,隐约间似乎能够共情当年董卓的气急了,这真是好美的一张脸,好有礼的一番做派,好刁钻的一个性格啊。
  他完全没有察觉到,其实是自己在下意识的捧高对方,而陆离察觉到了这一点顺势上了台阶。
  在这个时候,就完全没有必要搞什么不配德感了,别人高看你,你就要摆好令人高看的姿态。
  非要放低身段,不仅不会有什么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
  贾诩是否看出来了呢?
  他做出的选择是保持沉默。
  这种事情真的拆穿了,便是能够改变什么,可李傕难道会不觉得难堪吗。
  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何必要做。
  在贾诩这个李傕请来的似帮非帮的帮手的帮助下,陆离成功达成了自己的目的。
  达成目的的陆离相当慷慨的给了李傕一个好脸色,贾诩眼看着对方起身亲自将陆离送了出去,只觉得你但凡对我也有这个态度,我今天可能就不沉默了。
  人是不是总是更容易看到那些自己得不到的存在,然后在心里无限美化他们,再在得到之后弃若敝履呢。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1】
  李傕在追逐陆离,却又不是在追逐陆离本身。比起陆离自己的能力,他追逐的反而是陆离身上那些附加的象征与意义。
  也许宝物是否值钱很多时候不在于宝物本身的材质,而在于它是否有着足够传奇动人的经历与故事,是否有足够特殊的用处,又是否引起过足够多人的争夺。
  陆伯安啊,仅凭借着刘宏给他抬起来的地位,只要他不是个蠢货,足够他活下去了。
  而自己就不一样了,贾诩离意已生,却又不能在这个时候离开。
  吕布为什么能够在逃离长安后几番辗转,因为他是为国除贼的温侯,换作是单纯的董卓义子,为虎作伥的伥鬼,便是再高的武力值,也不会有这样的待遇。
  贾诩心中主意渐定,刘协闻听陆离即将面见的消息却是心绪难平。
  他想到当年父皇还在时,想到对方话语中含着交付之意对自己说着日后,又想起董卓在时,想起陆离离开前的那一眼,想着想着,人也就冷静下来了。
  人都是会变的。
  那袁氏四世三公,不可谓不深受皇恩,可如今两位袁氏子弟在做什么,天下皆知。
  陆离如今也不是汉帝的侍中了,他是兖州牧的治中从事。
  刘协想要信他,又实在是不敢信他。
  他摘下自己腰间佩带的玉佩,纵然他现在如同傀儡,但李傕等人也不至于让大汉天子腰间挂着一块劣质玉石,将亏待赤裸裸表现在明面上,展现在众人眼前。
  可尽管如此,这块玉不说与刘宏临终前交给陆离的带有兵权意义的玉佩相比,便是与最开始见面时送的那块番外贡品相比,亦有不如。
  可这已经是刘协能够找出来的最好的了。
  董卓是贪婪的,他连皇陵都搜刮了一遍,在国家不曾灭亡的情况下发生这样明目张胆的事情,实在是荒唐的不得了,可事实就是如此荒唐。
  作为董卓的部下,李傕与郭汜同样是贪婪的。
  现在刘协突然就明白为什么自己的亲爹那么爱钱了,钱真的是个好东西啊,自己享受要钱,收买人心也需要钱,做什么都需要钱,可惜他没有钱。
  当陆离终于出现在刘协面前,那块玉佩已经因为在刘协手中长久停留沾染上了温度。
  看着俯身下拜的陆离,刘协抬手道:侍中来了,快快免礼。
  他将玉佩放在一旁宫人捧着的的托盘之上,专心注视着陆离。
  下面早就已经摆好了陆离的坐席,前面案上的一盘水果还是陆离来之前刘协亲自端过去摆上的。
  当时随侍在他身侧的侍中刘艾见了刘协的这个动作,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个做法。
  你要是想要借此收买人心的话,当着对方的面这样做不是更好吗?
  面对刘艾隐晦的提醒,当时刘协不由一愣。
  他其实没想要用这种手段来收买人心,他准备用来收买人心的是玉佩来着,会这样做完全就是下意识的模仿刘宏对待陆离的样子。
  有的时候对方吃到什么好吃的了,懒得让人上前,都是自己往陆离那边将盘子一推,甚至是端着递过去。
  他给得随意,陆离接受的也自然,好像帝王就是如此喜欢亲力亲为自己动手。
  刘协正好撞见过几次,虽然他从未对别人这般做过,但对着陆离也做的有几分自然而然、不以为异。
  他甚至见到过陆离坐着吃东西,他父皇站起来给对方倒了一杯水的场景。很倒反天罡对不对,可他父皇宠爱起一个人来就是这样的,当年宠爱官宦的时候,如我父、如我母一类的话,都能毫不避讳的说出来。
  现在突然被刘艾这么一点,刘协也没有将东西撤回来,等到陆离来到这里再表演一次的打算。
  非要拿着表演去跟真情实感碰瓷,那太不体面了。
  想到这个,有那么一瞬间,手中的玉佩都变得扎手了。
  曾经父皇随心所欲的赠予,现在却变成了自己挟恩图报的证据。
  哪怕怀着这种心思,也丝毫不影响那块刘协放在托盘上的玉佩,被宫人捧着送到陆离面前。
  此时此刻,犹如彼时彼刻。
  刘协目光灼灼的望着对方: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我见侍中身无佩玉,以此赠予,虽然不比父皇昔日所赠,到底是朕一片心意,还望侍中莫要嫌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