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裴清策看了一眼沈宝惜:“只是恰巧,我也是无意中发现,大概这是天意。”
  他眼神专注,认真看人时,似乎眼里心里都只有一人。
  沈宝惜对视了一眼就慌忙收回视线,也没挽留二人,亲自送他们离开。
  主要是沈大海不在。
  原本男客上门该由男主人招待,沈大海得了妻子受伤的消息都还没赶回,应该是距离远,沈宝惜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才能回,客人没人陪着,也挺失礼。
  先把客人送走,至于今日之事,回头再谢也不迟。
  沈正礼今日格外高兴,一路上嘴就没停下过,沈宝惜都没问,他就开始说去寺庙的缘由。
  “后山上的景致很好,我是想带裴兄去采风。城里读书人在半个月后会有诗画会,据说会选出最佳的画作,裴兄又不输那个姓谢的,总是被人压一头,我气不过。这次裴兄必须要赢过姓谢的。”
  沈宝惜一脸惊奇:“裴秀才一直都不在意这些身外名,你这……有点强人所难了吧。”
  人家自己不争,外人逼着争,即使多管闲事,这行为也挺讨人厌。
  沈正礼哑然。
  裴清策侧头看她:“以前裴某是不在意,但人都是会变的。沈姑娘留步,不必多送,今日之事,只是举手之劳,沈姑娘不用放在心上。”
  沈宝惜发现,他的眼眸很黑,像是一汪深潭,她垂下眼眸福身一礼:“回头会有谢礼送上门,这是我沈府的谢意,裴秀才千万别拒绝。”
  沈正礼想到什么,问:“惜妹妹,听说你在与蒋三公子相看,那个……今日我才得知,蒋三公子他有个心上人,是他同窗的妹妹,前两日还在圆安寺后山看枫叶呢。”
  无论沈正礼心里怎么想,这句提醒总归是好意,沈宝惜再次谢过:“蒋三公子无意隐瞒,已经如实告知于我。”
  沈正礼有点尴尬:“那个……惜妹妹别急,婚事没定,定是缘分没到。”
  沈宝惜:“……”
  “我没急。”
  第15章 相谢沈正礼心里特别羡慕。……
  沈正礼心里特别羡慕。
  这天底下就没有嫁不出去的姑娘,身为沈大海的独女,肯定不愁嫁,也不用急。只要放出话,大把年轻后生可以选。
  而堂妹想嫁给谁都行,完全不用考虑结亲会有的后果,他就不行,得权衡利弊,妻子娶得不好,下半辈子就很难压过其他兄弟。
  “妹妹,以后若有需要用得上哥哥的地方,尽管开口。”
  他感觉自己今日好像有点飘,说话都不太利索,多说多错,他决定闭嘴,先告辞为妙,别一会儿说了哪句不合适的话得罪了堂妹。
  “裴兄,我让马车送你回。”
  裴清策拒绝:“不必,我自己回。”
  “你住外城,这附近都没有马车可租,你怎么回?”沈正礼摆摆手,“别跟我客气,我是真拿你当兄弟。”
  好歹裴清策帮了忙,沈宝惜自然不会干看着,忙道:“我这边安排马车送。”
  说着,侧头看了一眼身边丫鬟。
  丫鬟秒懂,忙让人去准备。
  两人正准备告辞,沈大海的马车终于到了。
  “惜儿,你娘如何了?”
  他特别着急,额头上都是汗,神情也格外紧张。
  沈宝惜忙答:“伤着脚了,需要卧床休养一段时间,今日多亏了三哥。”
  沈大海对这几个侄子向来不太亲近,他做了半辈子的生意,自认为看人有几分眼力,一眼就能看出兄弟四人眼中的野心。为了不与本就不亲近的堂哥反目成仇,他平日里都尽量不亲近这兄弟四人,不给他们希望。如此,他们心中的那些野望就会淡去。
  早在回来的
  路上,沈大海就知道是侄子将妻子送回的,此时看向沈正礼的目光格外柔和:“正礼,这次多谢你了。”
  “二叔千万别说这种话。”沈正礼难得得了向来不假辞色的二叔一个好脸,刚刚压下去的飘飘然又冒了出来,他狠狠掐了自己一把才冷静,“叔,我先走一步。”
  沈大海忙挽留:“留下用膳,咱们叔侄二人喝几杯。”
  沈正礼心中大喜,以前求而不得的机会如今就摆在了眼前,可是他脑子没有冷静下来,怕喝酒后坏了大事,迟疑了一下,还是拒绝了。
  沈宝惜让人准备的马车过来了,沈大海又对着裴清策道歉。
  裴清策一礼:“真的是举手之劳,沈东家太客气了。”
  动作翩然,格外雅致。
  沈大海忍不住多瞅了一眼:“裴秀才要参加明年的乡试吗?”
  “正准备试一试。”裴清策微微低垂了眉眼,自谦却不自卑。
  沈大海此人,平生不愿意欠人情,想要还沈正礼的人情容易,给他一笔生意,赚上一笔钱财就可。而裴清策是个读书人,想要帮他,最好是帮他请个名师。
  奈何沈大海隐约听说裴清策与谢承志一样,都是贺夫子的得意弟子。
  能够得贺夫子亲自指点,在这整个府城,已经不需要别的夫子了。沈大海决定一会儿去找一点孤本,放在谢礼中送到裴家。
  父女俩目送马车离去,沈大海又急匆匆去探望了妻子,确定真的没有大碍后,才总算愿意坐下来喝杯茶。
  夫妻俩坐一起,难免就说起了今日受伤的事。
  要说沈正礼二人帮了多大的忙,那倒也没有,但该谢还得谢。
  沈宝惜裹着披风坐在旁边,突然察觉到了沈大海看过来的目光。
  “爹?”
  沈大海见女儿似乎魂不守舍,问:“惜儿,你在想什么?”
  沈宝惜摇摇头。
  沈大海沉吟:“还是该送一份谢礼上门。正礼那边,我已经想好了谢他的礼物,裴秀才那里……我明儿要去接一批货,若让管事上门相谢,礼数上终究是要差一些,能不能麻烦你跑一趟?”
  沈宝惜有些惊讶:“我?合适吗?”
  “怎么不合适?”沈大海笑吟吟打量女儿,眼神里都是满意,“我闺女做生意不输男儿,而且我们夫妻只得你这一个孩子,如今你娘受伤得人帮助,你上门相谢,应当应分。”
  沈宝惜答应了下来,走在园子里,身边冬雪见四下无人,低声道:“老爷该不会是让您和裴秀才多走动……”
  春风眉眼一肃,呵斥道:“冬雪,你胆子是越来越大了。”
  主子所思所想,下人可以猜,但却绝对不能说出口。
  而且,事关主子清誉,更不可胡说。
  *
  沈宝惜送往裴清策家中的礼物是沈大海准备的,装了两个箱子。
  原本送谢礼该将礼物放在托盘上,带着一群丫鬟捧着送到恩人府上。
  但沈大海不知怎么想的,所有东西往两个箱子里一塞,就找了四个护卫,到时两两一抬就可。
  沈府的马车到不了裴家的小宅子,因为裴清策住在小巷子里,路不够宽,马车只能停在外头,抬不动的东西只能用那种独轮小板车推。
  沈宝惜今儿带着春风和秋霜,身后是一个管事婆子,还有四个护卫抬的两个箱子。
  敲开裴家的门,不大的院子打扫得挺干净,裴清策一身陈旧布衣,站在院子里泼墨挥毫,桌上一幅腊梅图已然画到了尾声。
  院子时在陈旧,处处都像是褪了色,找不出几样鲜亮的东西。胜在干净整洁。
  开门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身形消瘦,眉眼舒朗,看到门口一行人很是惊讶:“你们是?”
  沈宝惜上前说了自己的来意。
  那边裴清策收了笔,走得门口婉拒:“真的是举手之劳,沈姑娘不必如此。”
  沈宝惜解释:“这是我父亲安排的谢礼,裴秀才若是不收,我回家也没法交待。”
  “软软,快请客人进门喝茶。”裴母说着,一把扯开了他,笑眯眯道:“谢礼就不用了,沈姑娘难得来一趟,进屋喝杯粗茶吧。”
  上门送谢礼,肯定是要进门的。
  沈宝惜缓步踏入,身后两个护卫将箱子放在了堂屋中。
  这时沈宝惜才发现,躺屋里放着个躺椅,上面躺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
  那老头特别瘦,脸颊凹陷,眼神浑浊。
  跟到了堂屋门口的裴清策脚下顿了顿,眼神不着痕迹地打量了一下沈宝惜神情:“沈姑娘,这是我祖父,他前年摔了一跤,那以后就再没站起来过。”
  裴母端了茶水进门,笑吟吟道:“沈姑娘坐,我们小门小户的,若招待不周,您多担待。”
  沈宝惜接了茶:“是我要多谢裴秀才帮了我娘才对。区区薄礼,不成敬意,这是我父亲的一腔谢意,还请裴秀才别再拒绝。”
  大户人家总是往各家送礼,那都是有缘由的。都说礼多人不怪,比如沈母断了腿这件事,虽然受伤不重,身边也有丫鬟照顾,而且寺庙门口有许多人,裴清策和沈正礼不出面,应该也有其他的人出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