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穿越重生>天官纨绔> 第61章

第61章

  赵继很快就带着一串孩子们回来了。
  晚膳异常丰盛。
  村里头鸡鸭鱼都不缺,买肉麻烦点,但赵辰他们回来的时候买了。
  除了给族人的切好的肉块外,带回来了宰好的整头的猪,整头的羊。
  天气热,食物放不住,赵田氏只能让把猪和羊都做了。
  下脚料用赵淩带回来的香料卤起来。
  赵家人再怎么人多,一顿也吃不完那么多,做好了盛出来,给族老们一人一碗送过去。
  一大家子热热闹闹,吃得宛如过年。
  赵家孩子们基本都是长身体的年纪,战斗力个顶个的惊人。
  吃得太撑,饭后全都出门遛弯消食,三五成群地走。
  赵辰想着还没送出去的礼物,问:“赵静、赵学怎么不在家?”
  赵婉凝不客气道:“还不是卢姨娘,一天天的作妖,觉得娘会害她两个儿子,非得闹着在城里的私塾上课,不要在族学里。到现在三百千都背不顺溜,也不知道学的什么。”
  赵辰觉得自己读书已经够平庸了,但:“他们应该比凌儿大吧?到现在连三百千都还背不会?”别不是傻的吧?
  “赵静十二,赵学十岁。赵学三月生的,凌儿是八月的吧?”赵婉瑜跟赵淩走在一起,听他们说起家中弟妹,就插了一句。
  赵淩“嗯”了一声:“可能擅长在别的地方。”
  有些人对读书就是不行,但在别的方面就特别擅长。
  赵婉凝嗤笑:“他们琴棋书画也不会。画个鸳鸯都不像鸭子,像螃蟹!”
  赵淩问:“那有教过他们习武吗?”
  赵婉瑜小声道:“有想过,爷爷不让,说是脑子不清楚闯点小祸就算了,要是脑子不清楚还特别会打架,闯的祸就大了。”她说着声音更低,四处看看没别人在,才继续说道,“卢姨娘很不高兴,直接让赵静、赵学住在卢家,村里更是不回来。”
  赵辰不好去评价别人家的家务事,哪怕是他亲大伯家的,骄傲地看了看自己弟弟:“那咱们家这一辈里,就淩儿习武了?”
  赵淩迷茫:“啊?我这哪算习武?”他不就上个体育课?
  习武应该像窦荣那样,兵器什么刀枪剑戟的都能手拿把掐。
  他这种只能算是业余爱好者,武力值别说窦荣了,巩盛都能一只手打三个。
  赵婉瑜、赵婉凝姐妹俩对习武这个话题很感兴趣:“听说婉清、婉蓉也习武?”
  “刚开始练呢,强身健体嘛。”兄弟俩提起这个,说话都委婉起来。
  赵王氏让姑娘家习武的目的,最初确实是强身健体,也是看了几个子女里,就赵淩这个日常会锻炼的身体最扎实。
  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担心女儿出嫁了会被婆家欺负,习武能有一点自保之力。
  后来画风就渐渐变了,放下针线拿起刀枪。
  用赵婉清的话来说,那就是刺绣伤眼睛头颈也不舒服,耍一套刀,整个人活动开,冬天还暖和。
  得知教习姐妹们武艺的梓萱也在,俩姐妹非常心动,决定回头就让梓萱教。
  等晚上回到自己房间住下,赵辰有些忧心:“怎么办?以前我们赵家的姑娘都是知书达理,以后赵家的姑娘都是孔武有力?”
  “孔武有力有什么不好?”赵淩站在床上,试图给自己空出一个位置来,“我们就在村里待两天,能学什么武功?五禽戏能学会就不错了。”
  赵家老宅房子虽然大,但住的人也多。
  他们兄弟俩只能住一个房间。
  床就是正常的大床,正常睡下一个十六一个十岁的小少年是绰绰有余的,可赵淩不还有三只猫嘛。
  不管三只猫等会儿晚上去哪里浪,起码这会儿是肯定要在床上占位置的。
  三只猫觉得赵淩是在跟它们玩,飞快把赵淩像只小耗子一样堵在床角,收着爪子对他进行围猎和扑咬。
  赵淩双拳难敌十二爪,干脆打不还手,任由猫给他蹭上一身毛,跟赵辰说话的时候还是很硬气:“做人嘛,最好当然是里子面子都有。不过世上哪有那么好的事情?面子这种事情,该扔就得扔。我们家姑娘孔武有力,说明身体健康,人也能少病少灾。非得要整的文文弱弱的,吃亏的还是自己。像我二姐,等出嫁了万一有什么夫妻矛盾,我情愿听见是二姐把二姐夫打一顿,而不是二姐吃亏。”
  “道理我懂。”赵王氏就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教的,他也觉得有道理,伸手把床上的薄被丢给赵淩,“行了,你直接这么缩着睡吧。”
  狸奴太多了也不好,分他一只就刚刚好。
  可惜狸奴不跟他玩儿,啧。
  赵辰、赵淩在赵家村的行程很赶,第二天一早起来,就要去祠堂给列祖列宗上香,去太爷爷太奶奶坟头祭拜。
  完了之后,他们赶紧去隔壁田家村探望二姑姑赵金娘。
  赵家是地主,田家也是地主。
  但田家是积累数代的大地主,田宅商铺不知凡几。
  赵金娘现在是田家的当家主母,田家的族长夫人,瞧着样子却一点都不盛气凌人,反而热情又温和,拉着兄弟俩问了好些赵骅和赵王氏的近况,又问了他们家的兄弟姐妹,还问了两兄弟的功课。
  “辰儿这次回来要下场科考,可请好了先生?县城里教书不错的,也就唐惇唐举人了。你们大表兄也在唐举人那儿读书,去年刚考中了秀才。要不我去说说,让你去唐举人那儿上学?”又问赵淩,“淩儿功课学到哪儿了?族学就教一些启蒙,应该对你差一点,县城里头倒是有两个秀才教得还行……”
  赵辰不得不打断她的话:“二姑,淩儿今年也跟我一起下场考试。爹给我们写了举荐信,去唐举人那儿读书。”
  赵金娘认真瞧了瞧赵淩:“淩儿才十岁吧?哎呀,这可比小弟当年还早。”她想着当年赵骅去县试的时候的样子,忍不住笑出声,“你们爹当年参加县试的时候才十三岁,全场就数他最小。他那时候还长得又瘦又矮,差点被当成瞎胡闹的小孩儿赶出去。”
  “还有这回事?”
  “爹一次都没提过。”
  赵金娘赶紧捂住嘴,笑道:“哎呀,我是不是说错话了?你们回去可千万别跟你们爹说是我说的啊。”
  一时间,他们全都笑了起来。
  赵金娘的四个儿子,都在县城上学。
  倒是他们的姑父田德耀赶了回来:“出去收租子,差点错过了。”
  他长得并不高大,略微显得有些富态,天气炎热,穿的也不算华贵,笑起来和和气气,透着一种生活美满的平和。
  他家的家业以前没现在这么大,还是从他娶了赵金娘之后,各方面都一帆风顺。
  妻子管家一把手,一口气生了四个儿子,还有个官运亨通的亲弟弟,虽然好多年没回老家,但每年他们一家人的礼物从来不缺,连他的父母亲都有。
  这次知道赵辰赵淩过来,剩下还有两个地方的租子都不去收了,赶紧赶了回来。
  夫妻俩硬是把兄弟俩留下用了晚膳:“我们早点吃饭,吃完姑父送你们回去。”
  赵辰赶紧拒绝:“不用麻烦姑父,就在隔壁村,没几步路。”
  赵、田两个村子之间的道路,还是田德耀每年花钱维护的。
  田德耀深信家族的好运一大半来自于自己的妻子,对赵金娘尤为看重,成亲那么多年,还宝贝得跟眼珠子似的。
  他成亲前见到赵金娘就落下了相思病,并对赵金娘相关的人和事都爱屋及乌。
  早早用过晚膳,他还是坚持把兄弟俩送回赵家村,提起赵金娘的时候,整张脸都在发光:“你们姑姑当然是什么都好。长得漂亮,知书达理,给我田家操持家务,开枝散叶。你的那几个表兄弟虽然比不上你们,比我可强多了,我已经很满意了。”
  赵辰赵淩听姑父吹了一路,进了家门之后,跟大伯娘感慨:“二姑家真是家和万事兴。”
  赵田氏听着,语气中有些羡慕:“是啊。”不像他们家,有这么个糟心玩意儿。
  赵淩被赵婉瑜拉出去研究水磨坊,赵辰就跟赵田氏讲卢家的那一档子事。
  赵田氏听完,面上很平静:“放心,这事情我会处理,保管妥妥帖帖。酒楼和客栈我这儿派人去经营着,往后每年把钱给你们寄去。”
  赵辰觉得直接寄钱,还是有些风险,就说道:“先在您这儿存着吧,我回去问问我爹娘怎么处置。”
  “也好。”赵田氏不反对,但还是强调,“最好还是你们拿去,家里老鼠大得很,放家里不妥当。”
  她口中的大老鼠,肯定指的是赵复。
  赵辰赵淩又在赵家村里住了一天,就重新回去县城。
  他们毕竟是要参加高考(县试)的学生,回乡最重要的任务是参加高考冲刺班。
  这次回城,大伯娘赵田氏跟着,要处理卢家的事情。
  赵金娘也跟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