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穿越重生>天官纨绔> 第277章

第277章

  带信没问题,问题是:“你想做什么?”
  毕竟是自己从小看到大的小孩儿,哪怕现在已经老大不小了,还是一眼就能看出来憋着坏。
  赵淩看他这幅警惕的样子,就觉得不高兴:“我就是想让我娘帮忙给国子监捐点钱!”
  没事会捐钱?
  捐什么钱?
  顾朻觉得这里面肯定有问题,刚想继续追问,就见他表弟那个坏种未经通报就跑了进来,一进来就瞪他:“干嘛?”
  他是马上就要继位的太子好嘛!
  给点尊重!
  窦荣完全不怕顾朻。
  他是听到赵淩提高的嗓门进来的,想着自家特别好说话的水灵,再想想老奸巨猾的表哥:“你别欺负水灵。他现在压力已经够大了。”
  宁吴启用女官的事情彻底曝光,简直就是引爆了大虞的官场。
  得亏他们远在宁吴,不然都能弹劾到赵淩脸上。
  赵淩差点忘了这茬。
  顾朻一时间也没想起来。
  毕竟宁吴太远了,从神都过来的消息大概得延迟一个月。
  现在听窦荣说起压力不压力的,顾朻一下就似笑非笑地看向赵淩:“刚不是还说要回去给我撑场子吗?好啊,回啊。”
  赵淩连连摆手:“不不不,我不回去。”
  一番争执后,最后赵淩还是陪着顾朻一起回去了。
  皇后舍不得回去,但儿子要登基,她作为母亲,肯定要回去。
  这次回去之后,她就“升职”当皇太后了,到时候就更加自由。
  路上,她还跟赵淩嘀咕:“我们这一走,也不知道翠宫能不能照着图纸盖?你不亲自盯着,我总有些不放心。”
  她要在翠宫养老。
  她年少时在苦寒的北境,后来到了神都,就已经觉得温暖了很多,四季分明。
  等有了小琉璃宫之后,冬天可以吃的蔬菜水果品种丰富了很多。
  但是她到了吴州后,才觉得原来可以生活得如此惬意,一年四季都可以穿轻薄的衣衫,可以吃到美味的水果蔬菜,随时都有色彩艳丽的各式花卉。
  其实当地百姓的生活并没有那么惬意,皇后能够享受到这一切,那是因为她有足够多的钱和资源。
  有钱人在哪里都能过得好。
  更何况皇后不仅有钱,而且有权。
  作为一座宫殿,当然不可能短短两三年就能建好。
  翠宫一直都在修建中,不过规模并没有很大,比起神都的皇宫,大概只有四分之一。
  现在的建成面积更是只有其中的三分之一左右。
  赵淩偷工减料……不是,是顺应潮流,使用了大量的混凝土为主体,配合大量的花色瓷砖来建造,建造速度比起传统的雕梁画栋要快得多,也更加适应本地多雨且多台风的气候。
  赵淩觉得皇后的担忧有些多余,安慰她:“没事。我让我大堂姐亲自过来盯着,肯定不会出什么纰漏。等回来要是您有一点不满意,就让他们返工。”
  没错,承接翠宫建造的,就是赵婉瑜的建筑团队。
  如今赵婉瑜的建筑团队已经开启了承包商模式,接下来的工程,靠着黄家和赵家人根本就吃不下,只能分包出去。
  但是像翠宫这样的重点工程,还是自己做的,绝对保质保量。
  皇后想到赵婉瑜,放心了,去盯自己小孙女的功课。
  顾朻对翠宫怎么样倒是不怎么关心,就是对赵淩跟着是有些不理解:“你不是说不回去吗?真要给我撑场子?”
  赵淩面色凝重:“有些事,总得我回去面对的。”又问顾朻,“大殿上的柱子都包了杜仲胶没?”
  顾朻没忍住,直接丢给他一个白眼:“你说呢?”不对,“你这么问是打算怎么样?真打算朝会上弄死几个大臣?”
  他要登基啊,别给他一上来就搞出这样的事情来。
  赵淩一本正经地保证:“我肯定没有这样的想法,但是那些老大人们的气性……你也知道的。”
  一大把年纪了,天天跟个火药桶似的,谁知道说中他们什么了,一点就炸,动不动就炸,偏偏身体还贼好,完全不会把自己炸中风什么的。
  窦荣在边上说道:“放心。开朝会的时候让太医院的太医们都在旁边候着。他们要撞柱子,安排好侍卫让他们把人拽住……干脆让侍卫绕着柱子站一圈。”
  顾朻抬手就给了窦荣一下:“你少出馊主意!”
  真要这么干,老大人们立马就能原地爆炸。
  因为要赶着回去登基,一行人沿途并没有停留,从吴州港出发走海路北上至象州港,转内河航道,走大运河到达神都。
  提前准备好的仪仗摆好,浩浩荡荡恭迎皇后娘娘、太子殿下、太子妃一行人回宫。
  赵淩和窦荣在队伍中,像是被夹带的私货。
  不是没人注意到他们,但队伍实在过分庞大。
  甚至比起回来的人,百姓们更加关心带回来的货物。
  这么一来,赵淩和窦荣第二天出现在大朝会上的时候,把许多人都吓了一跳。
  第一反应:赵瑞瑞回来了?
  第二反应:臭小子还有胆回来!
  第164章
  赵淩自从去了宁吴, 过年要不就是根本不回神都,要不回来的时候就已经快过年了,参加的大朝会基本就年终总结的那一次。
  这次距离过年还有两个月, 他就回来了, 让许多人都非常惊讶。
  但仔细一想, 又不奇怪。
  再怎么说, 赵淩也是太子伴读出身。
  太子要登基了, 于情于理,太子伴读都得回来。
  只是这次情况不一样, 赵淩回来,恐怕分不到功劳, 还能不能全须全尾地回去宁吴都是个问题。
  赵淩在宁吴,别人拿他没办法;回来神都, 那别人有的是办法。
  赵淩这次没站在自己老爹背后,而是站在吏部景尚书的身后。
  景尚书看到赵淩微微笑了笑, 眼神中还有赞许, 趁着朝会还没开始,小声道:“不用理那些酒囊饭袋,唯才是举才是正道。一群尸位素餐的蠹虫懂什么?”
  果然吏部的老大就是厉害,无差别攻击所有人都不虚。
  赵淩拱手拜服:“下官也觉得如此。”
  他本来还想卖卖惨, 现在……滚他丫的!
  不服就干!
  “嗯哼。”
  赵淩看向在清嗓子的赵骅, 微微歪了一下身子过去关心:“爹,你干嘛又蓄须,看上去老了好多。”
  赵骅的胡子又蓄了起来, 瞥了一眼不管几岁都让人糟心的儿子:“不能好好说话?”
  赵淩就换了个方式说话:“老爹刮了胡子就是一枝花。”
  “花……”花你个头!
  赵骅抬手就用笏板敲了一下赵淩的脑袋,发出“咚”地一声。
  他自己都没料到能打中,力气用得有点大, 着急:“傻啊,怎么都不躲?”
  他换了好多年的铜笏板,本来想着用来万一朝会上互殴的时候有个自保的手段,这么多年没用上,没想到直接开张到了自己儿子身上。
  赵淩捂着脑袋无辜:“往哪儿躲?”都站得密密麻麻的,他刚才往边上让了一下,不知道踩到了谁的脚。
  他顺着刚才避让的方向看过去,看到身边自己的同僚、吏部右侍郎白川老爷子。
  他赶紧拱手道歉:“对不起,白爷爷。”
  白侍郎笑眯眯道:“分我点宁吴的特产就没关系。”
  “您不说我也会送过来。”赵淩赶紧说道。
  别人也想上前搭话,有想讨好巴结的,也有想怼人的,但伴随着一声“皇上驾到”,一群人都只能安静下来,行礼。
  今天大朝会的重头戏是皇上退位。
  但是皇帝退位不是顾潥说一句“朕不干了,让我儿子来顶班”就可以的。
  按照惯例,他得虚伪地说自己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要退位;太子多么多么好,足以担当大任;再要求大臣们辅佐太子。
  太子就得虚伪地说自己能力不行,还得老爹接着当皇帝。
  大臣们也得跟着虚伪地劝谏,说皇帝干得很好,得接着干。
  这么来来回回拉扯得起码三次,才能最终“无奈”妥协。
  赵淩听得耳朵无聊,后背紧绷,感觉自己身后被无数枪管炮口指着。
  什么叫如芒在背!
  他下意识看了看大殿里的柱子,一会儿别真的撞上去吧?
  讨论完最重要的议题后,接着马上就有人上前弹劾赵淩,套了一堆什么有违人伦之类的屁话,就是攻击赵淩采用女子当官。
  赵淩无聊地听着好几个人“臣附议”,“啧”了一声,出列回怼:“敢问本朝有哪条律法规定女子不能当官?”
  他这话一出,大殿内立马落针可闻,随即响起一片小声议论的嗡嗡声。
  好像确实没有明文规定。
  赵淩又补了一句:“宫中历代女官,都是违法的吗?”
  虽说现在宫中女官的职责是协助皇后管理后宫事宜,偏向于内务,而非朝政,俸禄也是由宫中支出,但就说有没有品级吧,是不是女官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