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古代爱情>春夜引> 第14章

第14章

  “那夫人平时有什么喜好?”
  她的喜好……清蕴静默了阵,“大致都会一些,没有特别喜爱的。”
  对这个话题,她聊兴一般,李秉真也没有追问,说起了其他。
  夫妻俩就这样在榻上慢悠悠地下棋、聊天,如此到了卯时。女使们看时辰该起榻去请安了,轻手轻脚地推门而入,见到的就是两位主子在榻上精神奕奕下棋的模样,不由愕然。
  **
  俩人都醒着,仆妇顿时鱼贯而入,伺候他们净面、梳妆、更衣。
  既为人妇,发髻就要改一改了,零碎鬓发都被整整齐齐梳到耳后,露出饱满光洁的前额。在穿着上,清蕴挑了件杏黄色窄袖袄衫,墨绿下裙,外罩绯色比甲,看着就温婉亲和。
  李秉真穿戴一新,和她并肩而立时,女使们都忍不住感叹,直夸二人是神仙之姿。
  二人皆是含笑,相携往正厅去。
  光看人,齐国公府算不上复杂。最年长的是齐国公母亲,被称作太夫人、老祖宗,她很重规矩,教养出的李贵妃也温婉守礼。但她如今年事已高,精力不济,已经很少再管府中庶务了。
  齐国公和镇国大长公主都是武将,性情直爽,不大看重繁文缛节,身边人只要不触及他们原则,犯点小错也不会计较。
  往下的小辈有四人,已进宫的李贵妃、世子李秉真、永平郡主李琪瑛,以及仅比李秉真小一岁的庶弟李审言。
  李贵妃恐怕要等来日进宫相见,剩下的一双弟妹,清蕴听过些风声,具体如何,还是要见了本人再看。
  新妇进门后第一次请安,阖家也起得早,此刻天色仍然朦胧,他们就等在了厅中。
  李秉真携清蕴出现的刹那,大长公主只觉眼前一亮,满室随之生辉,顿时露出笑容,很喜欢儿媳的样貌。
  她自身是明媚大气的长相,齐国公亦是英武之辈,不然当初也不会被她从一干武将里挑中。李秉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融合了夫妻俩的所有优点,打小就是个玉娃娃,至及冠更成了玉树临风的潇潇郎君。她时常想怎样的姑娘才能和儿子相配,此刻一见清蕴,便觉得就是如此了。
  大长公主从不掩饰情绪,众人观她神色,就知道世子夫人很称殿下心意。
  齐国公内敛些,颇有威势,大约怕吓着她,特意点了点头。
  太夫人神色平淡,见了夫妇俩说一声好,交待过几句要守礼立身的话就作罢。
  至于剩下的两人,清蕴用余光扫了圈,瞥见大长公主左侧坐了个妙龄少女,衮衣绣裳,美貌非凡,看神态颇具傲气,正双目灼灼地打量她,想来正是那位小郡主。
  余下一位青年则坐在位上没动弹,一直瞧着黑漆漆的窗外,一副兴致缺缺的模样,也没人在意他。
  把众人神态映入眼底,很快到了敬茶的时候。
  清蕴从托盘中取茶,按顺序一一奉上,各自得了份见面礼。
  直到大长公主这儿,茶杯刚入手,清蕴眉峰挑了下,稍稍抬眸,就能瞥见小郡主疑似幸灾乐祸的神色。
  双手纹丝不动,清蕴对刚放下托盘准备离开的女使道:“茶凉了,给母亲换一杯。”
  女使面露讶异,不解她为何有这吩咐,大长公主没想太多,直接伸手去接,“凉了也没事,不过走个礼数,我只——”
  她的声音戛然而止,险些脱手的茶杯被清蕴稳稳托住,登时柳眉倒竖,哪个不懂事的竟把杯子泡得如此滚烫。摔了杯子是小事,破坏了敬茶岂非不吉。
  同时也对这个看起来温婉柔弱的清蕴刮目相看,就那一瞬间的事,居然能迅速反应过来。如果没接住杯子,她又不知内情,恐怕会怪罪到儿媳身上。
  清蕴面色如常,“凉茶对身体不好,还是换杯罢。”
  说完一个眼神,奉茶女使不知怎的,情不自禁就听令去换了杯盏。大长公主这回没阻止,依照礼节喝茶、给礼。
  做完这些事,才算真正见过长辈,认识了李秉真的家人。
  随后众人同用早饭。
  因老夫人在场,所有人都秉持“食不言”的规矩,不曾说过一句话,席间仅能听到极其轻微的碗筷声,仆役走动、侍奉都是悄无声息。
  王家两房人住在一起,儿孙又多,平时极为热闹,同席时绝不可能这样安安静静。
  但国公府的人习惯了如此,清蕴也适应得非常快,仪态、动作无不沉着,有条不紊,看得太夫人暗暗点头,对这个孙媳妇更认可一分。
  大约两刻钟,这场早饭终于结束,大家各自散去。
  才走到廊下,和清蕴并行的李秉真就握起她拢在袖间的手,果不其然看见指腹这时候还在泛红,是再明显不过的烫伤,让他面沉如水。
  “藏翠。”他道,“去夏大夫那儿取烫伤膏。”
  藏翠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先被世子冷冷的模样惊得一个激灵,忙不迭应声而去。
  堂前清蕴和大长公主的那些动作只发生在几息之间,没想到他看得这么细致。
  清蕴笑了笑,“应该是下人没注意。”
  “他们不会犯这么浅显的错。”李秉真没有顺着她的话一带而过,抚过她指尖,“我心中有猜测,等查明了,定会给你交代。”
  这样斩钉截铁的态度让清蕴颇为意外,无声观察他,然而除去和昨夜一样的真诚,再无其他。
  场面上的漂亮话很多人都会说,清蕴本身就是个中高手。她习惯在情况不明时蓄势,也不会凡事都非得为自己讨个公道,因为有时候隐忍带来的益处显然更大。
  她不用细想,都能猜到八成是那位神色异样的小郡主捣鬼,只不知是什么原因。
  李秉真要如何呢,第一天就为她责罚亲妹妹吗?
  第13章 不可过于重视,也不可忽视
  为查茶杯一事,李秉真暂时离开,清蕴没太在意,先回了月舍。
  刚嫁过来的她虽然无需管家,眼下也有些事做,到住处后先叫来了所有仆婢。
  李秉真身边的人不多,贴身伺候的就藏翠、藉香两人,另有四位女使,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节气为名,平时负责衣物、采买和整理等琐事。至于外面庭院洒扫之类的重活,都是由府里管家另行分配仆役。
  略问了几句话,表面看都是本分守礼的性子,待她这个女主人很敬重。
  “你们在府里这些年,了解世子的喜好、习性,想来世子也习惯了你们服侍,所以从前做什么,今后也照旧,我不另外安排。若有不便决断之事,再来寻我。”
  清蕴态度很和气,没准备用什么恩威并施、连敲带打的手段,这对她来说没必要。她并非没有倚仗的孤女,又是国公府明媒正娶而来,只要不是拎不清的人,绝不会仗着在府里待的日子长些就轻视她。
  说完这两句话,转头对自己带来的两人道:“国公府和家中规矩有所不同,遇事多听、多看,有不懂之处就向这四位姑娘请教,万不可散漫无礼。”
  春夏秋冬四女闻言,如何听不懂话中含义,顿时齐齐福身,“婢等定尽心教导两位妹妹。”
  “那就有劳你们了。”
  向她们了解了李秉真的起居作息,清蕴接着问起府里晨昏定省的规矩,得知国公夫妇不喜这些虚礼,除去重要年节,并不要求小辈每日请安。太夫人上了年纪,每日都得服药入睡,起得不比以往早,特意嘱咐过,请安要卯时以后,也不可天天去,三五日一次就好。
  这样看起来,其实国公府没有想象中规矩森严,某种程度比在王家还要轻松些。
  白兰白芷闻言,都不由为自家主子松了口气,她们还沉浸在刚才前厅的肃穆氛围,以为从此连说笑都要受拘束。
  好在请安不算严苛,世子看起来也很温柔体贴。
  大致把人记了个脸熟,清蕴看日头正好,让她们把带来的嫁妆箱子都打开,将衣物、书籍之类的东西先摆放好。
  那些金银珠宝、古器名玩,还有李秉真昨夜交给她的地契银票,就全都放进了月舍的小库房,两道锁,两枚钥匙,分别放在了她和白芷身上。
  随便翻了翻账册,清蕴发现这场婚事下来,自己的私产竟是翻了几番都不止。相比起来,这些年店铺经营所得都只能算九牛一毛。
  无怪有人视婚姻为买卖。
  “在做什么?”李秉真刚回来就看见院中一派热闹景象,脚步径直往清蕴这儿来,在她身旁落座。
  “把带来的东西稍做整理,有些日常用的就摆出来,想是要占世子一些空间了。”
  李秉真失笑,“本就是你我共同的居室,哪来占用之说。屋里空出了很多架子,你随意摆放便是。”
  他对外物的欲念非常淡薄,这点从月舍就能看出,里外陈设极为单一。作为世人眼中的文人雅士,他也没兴趣侍弄花草,月舍外的院子几乎光秃秃的,除去墙角的一株红梅,再没有任何花草树木。
  就那株红梅,还是大长公主强行留下的,说是月舍看起来太寂寥,总要有个鲜亮的颜色点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