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息禾声音有些紧张:“公子,您这么看着我做什么?”
  “咳咳。”霍去病回神,回她前一个问题:“果真可以。”
  ……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很快就到了第二日。
  巳时以过半,炎热难耐。
  只有几个匠人在据木材,其他人都散坐在一旁磨洋工,见息禾走来,只稀稀拉拉的站起来:“息小娘子来了?”
  这个水利工程是息禾翻身的机会,也关乎她的身家性命,见到他们如此模样,脸上却情绪丝毫不泄。
  她想到霍去病提醒她的话,走到了这群人的中间:“我听闻少府的匠人都是从各地选拔上来的,技艺高超,每人都有自己的看家本事,如今看这进度,怕不过是徒有虚名罢了。”
  其中一个老匠人见息禾如此说,抬了抬眼睛。
  他冷眼瞧着息禾,语气轻蔑道:“息小娘子,你莫要用激将法激将我等,这可不是我等懈怠你,只是这图纸和我等之前见过的不大一样,定然需要些时间适应才能做好,息小娘子何必着急催促呢。”
  息禾微微一笑:“我不是催促你们,只是有一件事,想与诸位说个明白,不然日后被上头怪罪下来,莫要怨我没早点跟你们说。”
  见此时息禾说话这般不客气,老匠人微眯着眼睛打量着她。
  息禾身材娇小,长得很是漂亮,却并不是传统大气的长相,说话的声音软和,第一眼见着只会觉得她跟个软柿子一样容易被人拿捏。
  此时见她这般说话,老匠人冷哼一声,道:“息小娘子想说什么,但说无妨。”
  “想必大家来的时候就已经打听过了这批农具的用途。”息禾缓缓道,“我跟陛下保证,两个月内将旱地改造成良田。”
  老匠人闻言:“息姑娘,这是你与陛下承诺的事情,那便是你的事了,与我们说有什么用呢?”
  “陛下还吩咐常寺人将这农具推广至郡县,想必你们也知晓。若是此事懈怠,不仅是与我有龌龊,更是懈怠了常寺人的差事。”息慢吞吞地补充道。
  常寺人是在陛下身边当差的红人,只要有点脑子便不敢得罪,若是误了他的事,这可不好交代。
  息禾这话一说,便有匠人动摇了。
  老匠人闻言亦是面上微变,却到底不想轻易服软,拿话头堵她:“常寺人吩咐的事,我等定然不敢懈怠。息小娘子,您这一说还提醒我们了,不如您先等上一等,我等先为常寺人把差事干了,不然常寺人怪罪下来,我等担待不起。”
  息禾一听,这些老家伙真是给了三分颜色还真把自己当盆菜了。
  借势。
  谁说只能借常寺人的势了,这话的把柄不就拿到了吗?
  她轻笑一声:“怎么?常寺人的事情你们担待不起,陛下亲口吩咐的事情,你们就担待得起?”
  这话被人听见了,一来是忤逆陛下,是抗旨;二来谁能大得过陛下,常寺人也不敢越过陛下去,这是给常寺人找麻烦,常寺人得要恨死他的。
  这话一出,相当于这老匠人一得得罪俩。
  他立即明白了这息禾也并非善茬,立即讨饶:“息小娘子,这话可使不得!”
  息禾见状,倒也没揪着不放,继续道:“而且你们也知道这些图纸上画的农具也并非多难,我随便去外面找几个有手艺的木匠和铁匠,也是能将其做出来,我可未必一定要麻烦到诸位。不过陛下金口玉言,若是我找了民间匠人将这些农具做出来,传到陛下耳朵里,到时候诸位如何应对,我是管不了。”
  他们给息禾使绊子事不大,但若是陛下知道了他们是因为给这丫头使绊子导致耽误了正事,那可是杀头的罪过。
  老匠人没想到这丫头片子竟还有这一招,加上刚刚被敲打过,他脸色立即变得谄媚:“息小娘子,您说得对,之前都是我们的不是,您大人有大量,莫要与我们这些粗人计较。”
  息禾见他们还算识趣,若有深意的看了一眼众人,道:“我知道诸位都是聪明人,大家都是为陛下办事的,何必因此伤了和气。”
  老匠人立即附和道:“息小娘子说得特别对,咱们都是为陛下办事,何必如此伤了和气。”
  息禾见老匠人这般说,其他人也缓和了脸色,想来他说话在这群人中还是很有分量的,不由给他们画了一个大饼:“当然,相对应的,若两个月后,我们真将旱地改成了农田,诸位自然也是有功劳的,到时候,陛下将此物推广到四海,诸位还怕陛下不重用你们吗?”
  ……
  校场上,离羽脸上木然,走到霍去病身边,问:“公子,这息小娘子真的是小小年纪就被卖身为奴吗?”
  “为何如此说?”霍去病刚操练结束,正拿着帕子擦手。
  他担忧息禾一个小女娘被那些匠人欺负,便让离羽派人看顾着,看他这语气,息禾这小女娘事情应是处理得不错。
  离羽摇头:“我看着她就不像是奴隶,无论是她的才干,还是手段眼界,都不是一个奴隶能有的。”
  见霍去病目光亦向他,离羽立即将当时发生的事情完整地叙述,复而感叹道:“公子,您是没见着,这息小娘子不仅知道借势,而且还深谙阳谋之道。她将自己的手段和其中的利害明明白白地告诉那些匠人,他们无法破局,便只能听从息小娘子地吩咐。”
  闻言,霍去病嘴角微勾。
  他只教息禾如何借势,未曾教过让她换了这些匠人,这都是她自己想的。若是她但凡心硬一些,一声不吭就把少府的这帮匠人换了,到时候事成,这些少府的匠人没有出力,必然会被陛下治一个办事不力的罪名。
  她到底是心善。
  见离羽怀疑她的身份,霍去病淡淡问:“你觉得她有问题?”
  离羽赶紧道:“公子,她委实不像普通的小女娘。”
  “天下人不过都是为声名利益奔波。”霍去病将帕子递给随从,“我知她为名利而来,这便够了。”
  第37章
  有了少府匠人们的配合,息禾很快就准备好了给奴隶破土的农具。
  她按照画好的施工图纸合理安排人手,让他们在指定的位置同时动工,进行挖沟建渠。
  这个是个辛苦活,好在这些奴隶还算听话,倒是没有像那帮匠人一样给她搞出什么幺蛾子。
  紧接着,少府的匠人们开始打造水车的配件。
  水车只有轮轴需要用铁,增加其承受力,汲水的骨架和叶片都是木质材料,对于少府这些老练的匠人们而言,做起来并不难,事情便在息禾把控下有序推进。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七月,入秋,也就是匈奴侵扰边境最猖獗的时候。
  息禾记得在这一年四月时,匈奴右贤王就曾因为大汉夺走河套地区将其建造成朔方城而心生怨恨,于是派出匈奴士兵南下为寇,大肆侵扰朔方城的百姓。
  匈奴骑兵在朔方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使得朔方城的百姓不得安宁。在此期间,匈奴在朔方城杀了几千平民,手段残忍至极。
  右贤王营造了一种今年便要大举南下进攻中原的姿态,匈奴与大汉之间的局势变得紧张了起来。
  息禾之前生活在和平时代,华夏又是国际上的大国,自身腰杆硬,以前从未感受到被邻国武力压制的屈辱。
  而此时,她骤然明白了刘彻为何明知道打仗烧钱,却还是执着于返攻匈奴。
  泱泱大国,岂能卑躬屈膝。
  更何况,边境的百姓现在生命财产都没有保证,而边境外的百姓,他们亦是帝王的子民,焉能放弃?
  正因如此,入秋后,朝堂上便时刻注意着匈奴骑兵的动向。
  息禾不在边境,加上如今身份低微,倒是不关注什么朝堂大事,只想尽快将旱地改造成良田,因此日日不敢松懈。
  时间很快就到了七月下旬,秋收结束,水利工程也快到了收尾的阶段。奴隶们借助息禾提供的工具,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便已经将沟渠挖好铺平,只等水车搭建好,将能将水引入沟渠。
  秋天雨水少,渭水河水位下移,正方便基台的搭建。
  要将巨大的水车建成,基台很很重要,而只要基台搭建成功,便到了最后一步——水车配件组装。
  因此,基台的搭建花费了数日。
  元朔四年七月二十八,天气甚好,日子吉利。见基台已经搭建好,息禾便指挥着匠人,将水车用来汲水的叶片一片片组装在骨架上。
  水车的叶片很大,本应该需要六个人才能抬起来,息禾用杠杆原理做了吊车,只要绑定叶片两头,两个人就能将叶片拉起来,且还没有那么费力。
  因现下农忙已过,渭水河畔有不少的农户从未见过这样的大物件,看见匠人们在组装水车,便都跑来看热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