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如此,便能说得通了。
息禾家里流传下来的医书很多,有不少秘术,确有能够保命的手段。
可若是明知道他以秘术保命,还要上战场杀敌,那么就算这样的秘术能够保命,却也不超过十年。
息禾想到着,突然有一种透心凉的感觉。
不,有她在,绝不会让他短命绝后
。
下朝后,息禾决定要为霍去病进行一次全身的诊断。
作为一个医者,她可不想自己未来的夫婿因为她医术不佳而早早死掉,然后将她一个人留下在这个冷漠贫瘠的世界。
而刘彻听了息禾的话,勾了勾嘴唇。
这丫头反应力倒是不错,这么快就能给她说的话找补。
他淡淡道:“此言为真?”
息禾指天发誓:“臣自不敢在陛下面前胡言乱语。”
刘彻心情大好,他能接受董仲舒提议的“天人感应”,虽然更多的是为了维护皇权,却也是有些相信这等虚无缥缈的语言。
而这边,东方朔听了息禾所言,回忆起昨夜间看见的天象,细细品味了一番。
他心中大惊。
而刘彻威严的声音随之而来:“东方朔,息禾所说,可是真的?”
东方朔上前,道:“陛下,平宁君此解甚妙。”
卫青闻言,见刘彻怒气以消,心中大安,松了一口气。
他便是这份小心谨慎的样子,才能让刘彻一直对他信任有加。
此时,刘彻闻言听不出情绪,淡淡问道:“既然有良将出世,可能算到此人如今在何方?是哪里人也?”
东方朔硬着头皮道:“臣倒是能算出来,不过此天象还代表了另一种可能……”
刘彻见东方朔吞吞吐吐,不由皱眉,声音又恢复了冷凝:“什么可能?”
东方朔扯了扯嘴角:“只不过大汉朝出现的这位战神,虽然能以兵戈止兵戈,但是却容易过刚易折。再者,此二星出现,亦代表盛极后的衰落……”
一时间,他在帝王的威压下,压得心口疼痛,竟有些说不出口。
缓过神来,东方朔深吸一口气,道:“陛下,若朝廷长期讨伐匈奴,则会导致人口锐减,加上套在百姓身上的赋税繁重,长此以往,会导致民不聊生。”
闻言,息禾有些惊讶看上去八面玲珑的东方朔会说出这一番话。
看来东方朔对百姓还是很爱护的,竟然能当着刘彻的面提出这件事,让她甚是佩服。
如果是她,她绝对不会说大汉王朝的一丝不好。
她宁愿行动,也不愿意面对刘彻的怒火。
汉武帝时期,他早年乃至中年的实绩非常亮眼,无论是文治武功,都足以被称为千古一帝。
而唯有晚年,长期战争,将富饶强盛的大汉打成了穷光蛋,他搞的底下的百姓日子都差点过不下去,民间哀声怨道。
加上后来太子刘据被废,他之后的一系列操作,使得大汉后继无人。
而后来的皇帝又没有他的手段,难以镇住群臣。
若非出了个权臣霍光力揽狂澜,不然大汉早就要完蛋。
如今东方朔能借天象之名劝说刘彻,倒是令人佩服。
反观她自己,就算她知道未来的事情,若是这件事对她有利无弊她也是可以说出来的,若是有害无利,息禾便绝不会轻易说出来,给自己招祸。
她在这个时代,吃的苦头已经够多了。
若是给她机会让能够有权力,息禾也不愿意劝说刘彻放弃反击匈奴,而是会积极的去发展经济。
毕竟,大汉和匈奴早晚是要打的,只有将匈奴打怕了,国民才能够安康,才能安心的发展经济建设。
现下,息禾的目的还是能留下朝堂。
而如今群臣转移视线,只要今日下朝,他们便错失将她赶出朝堂的机会。
那么她进入朝堂,便成定局。
而刘彻却并不在意息禾在想什么,全部的注意力移向了东方朔,他此时语气恼怒:“东方朔,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就是因为知道自己再说什么,东方朔脸上才显得十分的为难。
他道:“陛下,臣并非反对讨伐匈奴,只是战争费钱,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陛下不能逃避啊。”
刘彻手握紧了扶手,脸上的表情莫测,冷声道:“此事容后再议,说回正题,你们口中所说的人,如今在哪?”
东方朔与息禾都未曾说话,一旁的奉常知道这是自己唯一能赎罪的机会,不由道:“陛下,此人如今应该便在长安城。”
“长安城?”刘彻看了一眼卫青,不对,若此人是卫青,他已经战功赫赫,何须天象提示?
那么会是谁呢?是否如卫青希一样出身不行,因此未能被人举荐到他面前?
他继续问道:“此人是什么身份?”
奉常道:“此人出生富贵,应该出生勋贵之家。”
闻言,刘彻看向东方朔:“你说呢?”
东方朔低头:“奉常说得极是。”
刘彻有看向了老老实实跪在地上的息禾,这丫头究竟是什么人,他竟然有些看不透。
“息禾,你说说看。”
息禾抿了抿嘴:“此人的确生于长安城的勋贵之家。”
刘彻见三人皆是如此说,想来他们不可能联合起来骗他,心中倒是有了希冀:“孤定要将他给找出来。”
此时,已经到了中午。
外面的太阳正大,而正殿即使屋檐高大,空气流通性好,却依然有些闷热。
群臣身上也出了一身的汗。
若是平时,这个点已经退朝,各自上衙。
而今日,却还走不了。
文臣本想用天象将这位平宁君给按上一个祸国妖女的称号,没想到如此计划,也能轻易被她破解,而且还给了她秀了一把自己技能。
如今话题已经被她引到了“大汉将出的战神”身上,已经拉不回来了。
加上,无论做什么都将就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如今这股气被打断,这位平宁君进入朝堂,已然成了定局。
再者,就算话题没歪,以今日他们的两次交锋来看,他们不一定能在这位平宁君手中讨到好处。
第83章
息禾关于他进入朝堂的局势已定,便在一旁旁观。
而关于星象上所指,便是她借用霍去病未来的功绩,进行的预言。
现下霍去病已经是冠军侯,他的才能已经被众人看见,只要按照历史的进程,大家总会都知道这个星象所指的人究竟是谁。
因为儒家讲究“天人感应”,因此哪怕有人不屑星象的说法,如今管理宗庙礼仪的奉常将此天象拿到朝堂上讨论,那么星象所指向的战神,朝野上下必须重视。
毕竟,如今儒家思想才是正统,而为了拥护正统,无论是帝王还是朝臣都会以身作则。
也就是说,只要找到星象口中所说的战神,这位战神会被朝野寄予众望。
因此,息禾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在朝堂上直接说天象所指的人便是霍去病,这样只会在他的身上套上一层枷锁,给他增加压力。
一开始这些儒家为首的文官集团会用星象来嫁祸息禾是“祸国妖女”,便是因为刘彻用人再不拘一格他也是怕女人祸国。
毕竟当初刘彻刚开始亲政的时候,上面压着的大山便是窦太后,朝臣心知肚明,这是刘彻的心病。
他们本以为能用星象之说将息禾按死,谁知道她能耐竟这般多。
如今,话题已经被转移,朝堂上开始争论如何才能找出这个星象所指的人。
一直到了未时,朝堂上都没有讨论出一个章程来。
息禾站得腿脚发麻,见状便上前提议道:“禀陛下,既然已经可以将范围圈定在长安城的勋贵子弟之中,不如由朝廷牵头,举行一个比试,比试后,其中能力出众者可着重培养,想必星象所指的人必不平凡。而且,就算比试后依旧未能找出找到此人,也能为大汉培养出一批年轻且有实力的将领。”
她一开口,声音缓慢且有节奏,朝臣都忍不住将目光投在她的身上,专注的听她说话。
此时,东方朔也眯着一双眼睛上下打量息禾。
他精通看相,初见这女君的时候,只觉得这女君运道好。
如今仔细一打量,他竟发现这位女君面相极贵,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之象。
随即,东方朔看向脚下的地板,眉头轻皱。
她面相不像是出身低贱之人。
东方朔思索了半天,想不出个因为所以,便也就不想了。
朝堂上的众人听到息禾这样说,有心想去去她的锐气,却发现她一开口,便说到了点子上,一时间没有人能想到其他观点开口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