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此时项羽还不知道,眼前的女人已经想着如何离开他,很久很久以后,他才反应过来,现在的自己究竟有多么的愚蠢。
就像是掺了砒霜的蜜罐,吃着是甜的,最后疼会绵延到五脏六腑。
红帐翻滚,又是一夜。
河内温县。
泥房中,许负正收拾行李,准备前往咸阳。
外面来请她的,正是黎晟和其弟黎万里。
许负看着外面的二十骑,叹了一口气:“你们不必担心我跑路,我会乖乖跟你们前往咸阳的。”
黎晟冷笑:“你就像只泥鳅一样,原本前日便可启程,你却诓骗我,自己偷偷想要坐船离开,若非是我将你逮到,你就已经跑了。”
许负尴尬的摸了摸鼻子。
她继续道:“当初是你给了夫人扳指,如今我拿了信物前来,你却要离开,究竟是何意?”
许负有点怵黎晟,只敢小声吐槽:“明明我给那女郎扳指时,是希望她来温县,我又没说自己要去咸阳。”
上次被召去咸阳,是嬴政还在位期间。
她已看出秦即将灭亡,进入咸阳之后装疯卖傻,这才被允许离开。
若是之前,许负是能看出项氏长久不了的,可如今却出现了变数。
天象上依旧是二皇争霸之相,究竟谁胜谁负,却变得越来越不明朗。
原本她坐船是可以走掉的,想了想,又没走,她准备会一会此“变数”。
就算不想去咸阳,也只能走一趟了。
黎晟冷着一张脸不说话。
许负道:“放心,我真不会跑。”
彭城。
熊心时刻在关注着项羽的动向,得知对方已经进入了咸阳,他询问打探消息的阿离:“咸阳如今是什么情况?”
阿离跪地回禀:“项羽进入关中之后,约束了军中的将士,只对城中的贵族出手,且只要交出家财,也没有伤及他们的性命。”
少年冷笑:“此子野心极大。”
当初项梁身死,他要挟项羽交出军权,对方表面应允,实际上早就心生怨恨了。
熊心不是什么蠢人,知道此时诸侯们都听从项羽的号令,就连打入关中的刘季都要避其锋芒,若是让他回到江东,江东便再也没有自己的容身之处。
他只有一个结果。
身首异处。
阿离闻言垂下了头:“王上,请允许我前往咸阳刺杀项羽。”
少年笑了:“项羽武力第一,你凭什么去刺杀他?”
她深吸一口气,继续道:“我可以离间他与虞夫人,让虞夫人动手杀了项羽。”
熊心摆手:“别想用你在阴沟臭水里学的下三滥手段,到时候不仅自取其辱,还丢了吾的脸面。”
阿离面色难看:“阿离不敢。”
她又有些不死心,继续说道:“王上可还记得虞夫人身边的黎晟?”
当初阿离便是假装成对方的妹妹黎芳华,这才混到了虞夫人身边,用药将人药倒带了出来。
熊心颔首:“说。”
阿离垂眸解释道:“当初黎芳华和我一起被卖成了奴隶,到了王上手下,因此我才会知道黎晟的妹妹手上有月牙胎记,从而接近于她。”
“只要王上允许我前往咸阳刺杀项羽,我会以此为突破口,摸到项羽身边行刺。”
说起黎芳华……
那还真是一个蠢人。
阿离早已忘记了她的长相,只记得对方性子极其怯懦,挨的鞭子却也是最多的。
当初她手上即便只有一点吃食,还是将掺杂着麦糠的饼子分了一半给奄奄一息的自己。
为何奄奄一息呢?
似乎是妄图逃跑,被抓回来,狠狠地打了一顿。
而最后。
黎芳华却是她杀的第一个人,血挂在手上,红艳艳的,怎么都清理不干净。
阿离陷入回忆里,整个人有些恍惚。
熊心道:“准了。”
此话将她拉了出来,她立即俯身:“属下绝不会让王上失望。”
少年摆了摆手。
其实他对此不抱什么希望,要是项羽这么容易刺杀,他早就这么干了。
如今他已经能感觉,自己的生命快要走到尽头,答应阿离刺杀项羽,不过心存一丝侥幸罢了。
万一呢。
不过还得想办法,阻止项羽回江东。
等阿离走后,武伯从一旁走了出来。
熊心吩咐道:“你将吾亲笔写的信,走一趟咸阳,想办法说服诸侯,让项羽留在咸阳。”
武伯稽首:“喏。”
少年头上隐隐有了一两根白发,眼神极其的阴冷:“此事吾能教给你办,能不能活,就在此一举了。”
他点头:“属下明白。”
在咸阳的虞苋,除了想办法让项羽留下来和研究怎么回家之外,还有闲心干另外一件事。
春耕了。
她得看看如今的农具究竟是什么样子的,顺便将后世依旧沿用的农具弄出来。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
而在农耕社会,大多人都离不开地里刨食。
如今中原就几千万人口,地广人稀,只要出现更好用的农具提高种地效率,也就不担心粮食不够吃的问题了。
只要人吃饱了饭,谁还会想着反她呢?
民为水。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虞苋若是穿不回去,还是得想好退路,总之项羽不能这么轻易被推翻。
多活几年是几年嘛。
第64章 第64章“大秦已经亡了,世代基……
当然。
交趾有双季稻,一年能种植两季,亦可以提升粮食的产量。
不过要找到种子,许是要点时间。
等到时局安稳了,倒是可以让人去寻寻看。
虞苋的画技不好,跟阿房宫里的工匠大致形容了一下曲辕犁水车等农具的样式之后,匠人就能将其制作出来拿到她的面前。
二月,咸阳的暖风吹拂在脸上,还有些凉意。
春季多雨,气候湿润。
虞苋站在阁楼上,双手叉腰,眺望着眼前的城池。
行色匆匆的宫婢,巡楼的士兵,还有乱窜的小动物们。
从高处往下看,的确有“一览众山小”的意境,还有些飘忽感。
站在阁楼上的人,看到的永远是壮美的河山,而身处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依旧过得很苦很苦。
仗似乎是打完了,可只要上位者还有自己的心思,战争随时都可能爆发。
苦难不绝。
项羽走在回廊上,抬头便看见的女郎穿得单薄,风吹来,墨黑的头发和身上的玄衣融在一起,仿若是传说中的玄鸟,展翅欲飞。
他往阁楼上走。
“想什么这么入神?”
虞苋回神,朝着项羽行了一礼:“大王。”
“你今日倒是规矩了不少。”他走到女郎身侧,“听说你最近在鼓捣着新农具?”
“没错,正找你呢。”
打好的农具正在一侧放着,虞苋扬了扬下巴,示意农具的位置。
项羽拿起一个铲子,底部为铁,一寸长,高三寸,往上是中空的,用木头嵌在里面,大致有半人高,微微弯曲,在木头上有装有把手,下面镶了脚踩的小木头,看起来怪模怪样的。
“这是做什么用的?”
在春秋末,秦国人便已经使用铁器作为农具,出现了铁锄、铁犁等。
不过此物倒是和他见过的农具都不一样。
虞苋说道:“这个是用来翻土的,你看此物与地面接触不多,只有一寸,两只手扶在把手上,脚踩在旁边的小木头上,会让整个身体发力,就能轻松将坚硬的土层轻易破开,翻土会比锄头要省力。”
毕竟锄头锄地,发力的只有两只手,劳作时还要弯腰,时间久了人就会很累,效率也不高。
项羽又指着曲辕犁道:“此物呢?”
“也是破土的。”她清了清嗓子,“它叫做曲辕犁,与其他铁犁相比,不需要掉头就能直接绕回去犁地,能更加的节省力气和耕地的时间。”
除此之外,虞苋还让将匠人制作出了龙骨水车,能够将地处的水引入高处灌溉。
用来割草的割刀。
……
等等。
虞苋是将自己能想到的农具,都让匠人给制作了出来。
毕竟跟着项羽也算是暂时站在了权利巅峰了,资源享之不尽,避免麻烦,自然是将自己能想到全部都拿出来了。
项羽道:“这都是你从书上学来的?”
“对啊。”
女郎脸不红心不跳。
她建议道:“大王,不如你召集大臣们前来商议,寻出适合的农具将其推广出去,帮助农人春耕,你觉得怎么样?”
项羽点点头:“想法不错。”
“是吧。”
虞苋眨眼:“那就这样决定了。”
项羽一把手搂着她的腰,将人带入怀里,脸上带了一个笑:“你现在都会替我做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