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虞苋闻言一愣。
  她委屈道:“刚才你也说主意不错的,我才没有替你做主呢。”
  虞苋眼神懵懂,脸上似有些委屈。
  对哦。
  人家可是项王,到底要不要这样做,得从人家的口中说出来,她先开口就成了越权,人家不乐意了呗。
  虞苋从狗男人的怀中挣脱,语气瞬间冷了下来:“既然大王心中不悦,下次我就不多事了。”
  这凶巴巴的样子。
  项羽闷笑:“我错了,别生气。”
  虞苋:“我没有生气。”
  狗男人戳了戳她的脸,软乎乎的,又一把将她搂在怀中。
  此时一束日光破开乌云,正好打在了阁楼上。
  项羽道:“当年楚国国灭,项氏衰落,我跟着叔父四处游历,当个游侠,见过很多饿死的人。”
  “即便我不懂如何种地,却也知道粮食不是凭空出现的,若有农具能够节省气力,农人便有时间开荒,种出更多的粮食。”
  虞苋仰头,微微挑眉。
  他的想法竟然和自己想的一样。
  女郎在狗男人怀中,双手抱胸,眺望着远处山河,轻哼道:“我也是这样想的。”
  如今破碎的河山,还需要修修补补。
  由于春耕在即,项羽便立即召诸侯前来商议此事。
  臣子们听说虞夫人弄出了新的农具,心里并不意外,毕竟之前她已经拿出了马具和制盐的法子,如今拿出农具,想想也在情理之中。
  农事对于古代的士大夫而言,是顶顶的大事,因此听说制出了新农具之后,皆不敢怠慢,来到了议事的大殿。
  大殿上项羽和虞苋都不在,等人来齐了,宫婢便带人来到了一块荒地。
  范增走来,见有人在犁地,轻易就破开了土地,询问道:“此物便是新制出来的农具?”
  他可太知道农具之于农人的重要性了。
  虞苋解释道:“这是曲辕犁。”
  范增抚摸着胡须,看了一眼项羽,心道还真是给他捡到了一个宝贝疙瘩。
  项羽朝他看来,眼中有些得意:“亚父,你觉得此物怎么样,适合将其推广吗?”
  亚父走上前,细细打量了曲辕犁,上面大部分是木质结构,只有需要破土的地方嵌上了铁器,大大减少了用铁的成本。
  他正要说话,便听到桓楚的大嗓门:“来来来,让我来试一试。”
  便有人笑道:“桓将军,你会种地吗?”
  桓楚跟着项梁起义之时,是个勇武的游侠,闻言道:“谁说我不会了?”
  他说完让宫人让开,自己搓了搓手。
  原本准备用力去推,没想到轻易的就推了出去,将土破开,且破土的深度估摸着有五寸。
  诸侯们见状:“此物乃是开荒利器啊。”
  “的确。”
  “没错没错,应将此物推广,农人便有能力种植更多的土地。”
  众人目光落在了虞苋的身上,此女拿出来的每一件东西,都是恰好落在了实处。
  听说这位虞夫人是当年项王在长江捡到的商户女,可见识、谈吐与胆气实在让人不敢小觑,难怪能笼络得项王的独宠。
  将农具的用法都演示了一遍之后,众人又重新移步回到大殿议事,探讨应该怎样将农具推广。
  一直商议到了傍晚,这才得出了个章程。
  由于嬴政当年设立了郡县制,更有利的监管地方,是集权的政治手段,也方便了政令的下达。
  项羽便将推广农具这件事交给了韩信去办。
  他可不想对方在自己的夫人面前晃荡。
  吃醋。
  诸侯知道上次的粮食,亦是虞夫人出的主意,让韩信去办成的,都知道韩信此时是虞夫人的人,因此都没有意见。
  虞苋更不会有意见。
  她既然拿出农具,自然希望是自己的人去办,不然农人怎么会知道谁为了他们着想?
  韩信上前道:“末将定会在春耕之前将农具推广下去。”
  天色已晚,朝会散会。
  外面一轮明月挂在天际,没有星星,月光洒在神州大地,将四周照得亮堂。
  等众人散去,韩信单独求见虞苋。
  项羽还在她身边,闻言面上不悦:“有何事在殿上时不说,非得单独与你说,是有什么我听不得的吗?”
  虞苋小脸一皱:“你要想听,便跟我一起接见他便是了,何必阴阳怪气的。”
  项羽:“我没有。”
  话是这样说,却稳稳坐在女郎的身边,一起接见了韩信。
  韩信走了进来,朝着项羽和虞苋行礼,开口说道:“大王,虞夫人,我之前受命整理宫中藏书,发现里面的户籍有问题。”
  项羽原本还防备着韩信,见他说
  的是正事,立即敛容,询问:“户籍有什么问题?”
  韩信低头道:“记载户籍的竹简,上面一字也无,是空的竹简。”
  项羽皱眉:“全部都是?”
  韩信解释道:“只有放在最外围的户籍是有字的,大概有三千竹简这样,宫人整理了好几天,才发现后面的是空的。”
  虞苋冷笑一声:“去看看吧。”
  若是户籍被转移了,究竟是谁做的,自然显而易见。
  藏有户籍的阁楼修建得十分的气派,有三层高,占地面积几百亩,宫人宫婢穿行其中,见到项羽和虞苋皆是止步行礼,等他们走过,便不卑不亢的离开,十分的规矩。
  韩信将二人带到一楼,说道:“当时宫人是从一楼整理的,上面记载的人名,都已经是五十年前的,我询问过管理户籍的小吏,超过五十年的档案已经可以销毁,免得占用位置。”
  他指着楼上:“楼上则全是空的竹简。”
  虞苋随手拿起一卷竹简,五十年前的档案,秦国当时的文字还是小篆,是嬴政在位之后才推广隶书的,她能认识上面的字才有鬼了。
  她递给项羽:“大王,上面写的是什么?”
  项羽:“……”
  虞苋乐了:“对哦,你是楚国人,大抵是认不得秦国的文字。”
  项羽一头黑线:“你知道就好。”
  众人正准备上二楼,便听见楼上一阵喧哗。
  “相国,如今他们并未说要杀你,保全性命要紧,何至于如此啊。”
  相国?
  虞苋与项羽对视一眼,走上了阁楼二楼。
  却见子婴拿着火把,橘黄的火光打亮他的脸颊,面上如死水一般的平静。
  “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大秦的根基,全毁了。”
  夜色下看不清楚,鼻间却闻到了桐油的味道。
  子婴见到了项羽和虞苋,脸上露出了一个玩味的笑容:“这里面曾藏有大秦的户籍与律法,现在全都没有了,项王啊项王,你说还能是谁带走的?”
  “是沛公啊。”
  “大秦已经亡了,世代基业也毁于一旦,但我知道,这天下终究不会姓项。”
  “你总是晚了一步。”
  项羽淡淡道:“看来你还不死心,到了这个时候,还有心情挑拨我与沛公的关系。”
  不管他今后会与刘邦走到何种地步,都不是他人能够挑拨的。
  子婴面上带笑:“你要不要看看,他留给你的是什么?”
  虞苋在两人说话的时候,便已经摸到了上面的竹简。
  空的,空的,全是空的。
  她递了一卷竹简给项羽,声音压低:“果真什么都没有,档案全部被空竹简掉包了。”
  项羽接过,看了一眼,没有说话。
  子婴继续道:“听闻项王曾在鸿门设宴款待刘季,看来你是放过了一个劲敌。”
  他叹息一口气,转身用火把点燃了身后的架子,竹简原本就易燃,又被破了桐油,火势瞬间蔓延。
  原本劝说子婴的宫人站在他身后,仰头看着冲天的火舌,亦是一脸哀莫大于心死的样子,已经流不出眼泪了。
  项羽没有叫人救火,跟韩信说了一声“从二楼窗台跳下去”,便将愣神的虞苋揽住,带着她稳稳当当的落地。
  黑夜中,火光冲天。
  咸阳城中的百姓,亦都见到了这一场大火。
  子婴引火自焚了。
  他以自己的死,去挑拨项刘之间的争端,试图为死去的先人复仇。
  而秦王宫里依旧效忠于秦的宫人赶来,一开始想要用水救火,可那火却一直烧一直烧。
  救不了了。
  见状,他们放下了手中的水桶,猛扎了进去。
  “大王,我们下去陪你了。”
  有人开了头,便有宫人一个一个的冲入了火中求死,被火舌吞没。
  里面的哀嚎声格外的凄厉,就像是一个末世王朝,发出的最后一声呐喊。
  宁玉石俱焚也不愿意苟活于世间。
  就像是一场巨大的祭祀,而这一次,是以活人为祭。
  而这一场大火,无疑烧到了所有人的心间,刻在了脑海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