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姜樾之看出何氏面上挂不住,眼珠一转道:“二婶婶说的是,母亲早就同我说过这件事,我又给忘记了,真真是个糊涂虫,二婶婶别见怪。”
  庄氏面上带喜,摇头晃脑有些得意忘形起来。
  何氏脸上越发难看,压着声音对着姜樾之指责道:“谁叫你多嘴的。”
  姜樾之垂下头,语气恳切:“是樾之的错。”
  何氏大步向前走,她们原本就是要去紫微宫入席的。同行的还有不少夫人贵女,姜樾之不敢耽搁急急跟上步伐。
  紫薇宫,檐下挂满琉璃宫灯,赤日西斜,金光浮跃。融融光晕折射在琉璃之上辉煌夺目。
  影玉纱帘,明月珠壁。璇宫展盛,礼繁乐富。
  宫人们脚不离地,斗彩莲花瓷碗上盛着仙桃红果,水晶酒盏之中琼浆玉液已然散发出极香的酒味,勾着官员们入座畅饮。
  因为姜家地位高,坐在极为靠前的位置,不过几位公主皇子们都未到场,他们自然不敢逾越。
  没想到九公主会同五公主相携而来,好似自从浮羽山庄之后,二位殿下的关系就莫名的亲近起来。
  众人起身给二位殿下行礼,九公主抬了抬手道:“不必多礼。”
  姜樾之刚直起身,一双镶嵌着东珠的绣鞋出现在她眼前,她一抬眼就听闻九公主道:“浮羽山庄一别,倒是久未见到表妹了。”
  姜樾之移开目光:“那日提早离席,不知殿下可为臣女向惠安公主解释过了。”
  九公主冷冷一笑:“你走了好啊,你走了那场宴席才算真正的开始。只不过可惜了……”
  她欲言又止,姜樾之宽大衣袖下的手缩紧。
  “可惜了,那样姿色的小倌竟让他逃了。”
  姜樾之故作惊讶:“逃了?那伶人竟然如此胆大。”
  九公主的眼神如锋利的刀,在她身上来回扫视:“是啊,也不知是谁给他的胆子,居然敢在重重守卫的浮羽山庄出逃。啧,真是百思不得其解,他是怎么样在中了烈阳散的情况下,还能安然下山的,居
  然没有爆体而亡。”
  姜樾之眉心一蹙,烈阳散这名字一听上去就是极为猛烈的春药。九公主竟然用这种手段让其妥协。
  那,他当日……
  九公主冷哼一声:“不过他再犟也迟早是本公主的人,你说是么,表妹?”
  姜樾之一阵发麻:“这是自然。”
  此时,太子带着那位慧良媛入席了。
  姜樾之朝着那处望去,说起来这还是她第一回见到这位慧良媛。听闻她的盛宠,太子房中还未有其他姬妾,东宫是她一人独占鳌头。
  姜樾之眯起眼,仔细打量跟在太子身后的那道娇娇怯怯的身影,体态纤细,长长的柳叶眉为她增添了几分温婉。许是第一次见这样大的场面,有些怯弱地跟在太子身后。
  祁晔面带安抚地拍拍她的手,慧良媛眼含情愫娇娇抬眼,含羞带怯,是个一等一的美人儿。难怪会入太子的眼。
  姜樾之认了个脸后,便移开了目光。
  在外人看起来,倒像是她见到太子如此宠爱慧良媛,心中吃味了。
  祁元意上前附在她耳边道:“那慧良媛深居简出,这还是第一回在众人面前露面呢。生的真是不错,但叫我说还是不如樾之你。”
  姜樾之噗嗤一笑,轻声道:“多谢五公主赞誉。”
  不料,慧良媛竟也朝这边望过来,姜樾之悄然对上她的目光,不知她是何意。
  祁晔察觉到姜樾之的目光,有些不悦地挡在慧良媛身前,倒真是维护至极。
  姜樾之咬了咬下唇,他难道以为自己会对他的宝贝心疙瘩做什么么,如此维护还带出来作甚,找间金屋子藏起来好了。
  随后,虞妃带着六皇子在众人簇拥下也到了,虞妃近四十依旧光彩照人不减当年。
  七皇子是最后到的,他的到来没有引起任何波澜。
  只因白日发生的事,姜樾之暗自看了看七皇子,十分低调地坐在他的位置。宫人见他失宠看人下菜碟,那位置可谓是偏僻至极,瞧着还不如姜家人的位置呢,可真叫人唏嘘。
  要知道身为孝渊帝幺子,在楚家出事前,他可是最受宠的。
  二人巧合地相视,又因为一些不可明说的事情,十分默契地移开眼。
  今日,到底是无事发生。
  入席后,姜樾之不动声色环视一周,果真没瞧见陆檀身影。
  此前陆檀便提前知会过她,寿宴当日他会率领赤以军加强皇宫内外守卫巡逻,也许在寿宴上就见不到他了。
  他果真不在。
  想到陆檀撒娇卖乖地对她说,定要记下宴席上最好吃的佳肴,最好看的舞曲,回来一五一十地告诉他。
  像个不知事的孩子一般,一点也不像个将军。
  姜樾之扶额苦笑,有时候是真的拿他没办法。
  夜幕降临,二尊迎着夕阳踏入紫薇宫,龙袍凤服,珥金拖紫。
  落日的余晖铺撒在金线绣制的图案上,晕出荧荧金辉。鸣珂锵玉,纷华靡丽。
  百官高呼:“恭请陛下圣安,娘娘千秋金安。”
  姜皇后脸上是得意的笑,她已然登上女子一生至高之位,纵然身处深宫还有些许不如意。可每当受百官命妇朝拜,那些平日里处处和她作对的人,还不是要低眉顺目主动臣服。
  她的目光移向主位下首处的虞妃,仗着虞家势力,处处与她作对。真叫人气的牙痒痒。
  “恭贺皇后娘娘寿辰之喜,福寿绵长。今寿宴之际,诸臣百官齐聚一堂,共贺娘娘荣华之喜。愿娘娘千秋万载,岁岁喜乐,安康永恒。”靖国公身为皇后亲兄长,被百官推举出来为皇后献上祝词。
  皇后人逢喜事精神爽,面色红润:“多谢兄长,百官同喜,共饮一杯。”
  百官举杯,高呼:“祝皇后娘娘,岁岁喜乐,安康永恒!”
  第37章 风波“盛京贵女之楷模,母仪天下之典……
  烈酒入喉,迷醉心尖,歌舞升平。舞女们衣袂翩翩,琴声悠扬。
  随着乐声而来的还有各色佳肴,缠花云梦肉、水炼犊、乳酿鱼可谓是让人眼花缭乱。
  九公主今日一身规制宫装,腰肢窈窕端着杯酒上前祝寿:“儿臣祝母后朱颜年年如许,福寿安康。”
  皇后嗔笑着:“你啊你啊,就你知道讨巧儿。”
  孝渊帝也附和:“你母后说的对,还知道第一个上前祝寿,没白疼你。”
  “那是。”九公主高傲地扬起下巴,“这宫中还能有人比我更孝顺母后了么,儿臣可是十分用心的准备了寿礼,母后马上就知道了,定然会夸赞儿臣用心的。”
  皇后咯咯笑着:“好啊,本宫倒是要看看你准备了什么好东西。”
  虞妃适时开口,语带羡艳:“九公主的孝心天地可鉴,可真叫人羡慕,皇后娘娘可有个好女儿。”
  话语里的机锋,各人有各自体会罢了。
  皇后不想在这样好的日子同她置气,便当做没听见一般。
  九公主过后,论长论尊自然都该轮到太子了。
  祁晔携着女眷上前:“儿臣祝贺母后,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皇后款款一笑:“晔儿有心了。”
  “妾身祝娘娘福寿安康,松鹤长春,后福无疆。”慧良媛怯怯开口,声音有些轻。
  皇后挑眉:“慧良媛比之前容色好些了不少,既然身子无恙,也该时常出来走动走动。”
  彼时慧良媛刚回京,水土不服叫太医看诊了多次不见好。
  皇后也不会为难太子宫中的人,便免了她的晨昏定省,因此也叫众人没见过几次这位慧良媛。
  慧良媛点头应是:“妾身遵命。”
  虞妃又开口道:“慧良媛瞧着是个身子弱的,也得多亏了她在战场上事无巨细服侍太子,有功之人必要嘉赏。本宫宫里还有些补身子的药材,改日送去东宫,你可得养好身子,早日为东宫开枝散叶。”
  此话一出,虞妃在众人面前表现出大方得体的模样,连一个小小良媛都放在心上。倒是显得皇后有些德不配位了。
  这贱人,总是同她作对。
  皇后心中愤愤:“虞妃这话说到本宫心坎上了,上回送去东宫的补药可都有按时服用?”
  “妾身谢过皇后娘娘赐药,按照太医的嘱咐每日都有按时服用的,妾身如今身子骨能好得这么快,都是娘娘的恩泽。”
  闻言,姜樾之唇角浮现一抹浅笑,这慧良媛玲珑心思,口齿伶俐,倒不似她表现的那么庸碌。
  皇后满意地点头:“如此便好,如此才能早为皇家开枝散叶。”
  慧良媛含笑应下,却不会真的将这话放心上。皇家有多注重嫡长血脉,她如何不清楚,太子妃一日不入东宫,她们这些侍妾便都要暂避锋芒。
  只愿日后的太子妃,是个好相与之人。
  随着太子回座位时,慧良媛又忍不住偷偷看了眼姜樾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