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命中煞星?迟晚也推算了起来,或许不用推算,她也知道是谁。
  宝安王。
  宝安王是最大受益者,得到了皇位,杀了虞九舟。
  杀她的人,自然就是命中煞星。
  迟晚推算的动作引起了净尘大师的好奇,“驸马也懂推算?”
  “学过一点。”
  道家会点儿风水,算命很是正常,准不准就另说了。
  不过迟晚觉得自己学得还行,略懂不精罢了。
  虞九舟倒是想起来,上次游船的时候,迟晚帮她看手相的事情。
  天生龙凤命,历劫无数,涅槃重生,命劫难度过。
  迟晚也想到了上次看手相的事情,看来她算得还是准的,所以虞九舟已经涅槃成功了,只要再过一个命劫就好。
  净尘大师来了兴趣,“不知驸马可为殿下算过。”
  “自然。”
  迟晚说出了自己的答案,前面都对,只是来自虚无的变数这件事,她没有想明白。
  净尘大师苍老的脸上,明显看到眼睛一亮,她重新打量起虞九舟,随后大笑。
  “没错,变数,有一个变数。”
  她大笑着,“涅槃重生,虽有命劫,却有变数,变即为生。”
  弄明白了之后,净尘大师拿出了一盏类似莲花油灯的东西,“此乃玄阳寺的十八舍利之一,乃主舍利,老衲把毕生功力都注入其中,还请殿下随身佩戴。”
  “毕生功力?”
  内力大成者能活到一百多岁,净尘大师才九十出头,再活个二三十年不是问题,若是她把毕生功力都注入在了舍利当中,那她命不久矣。
  而且在舍利,或者是一些道家至宝里面注入内力,是一个很玄的事情,非一日之功,定然是每日都在用内力温养,然后每日注入内力,没有个十年八年是没用的。
  说明净尘大师很早之前就开始做这件事了。
  虞九舟很惊讶,“净尘,孤没有要你这么做。”
  今生跟上辈子不一样,她并非是个废人,这一生,她提前做了很多规划,更没有废,不需要净尘再为她做这些。
  她不是对净尘不满,上辈子她不知道接受了舍利,净尘会死,既然知道了,虞九舟就没办法接受,别人为了自己的生而死。
  迟晚伸手抓住虞九舟的手,安抚地拍了拍,“大师的舍利最少经过十年温养。”
  “何意?”虞九舟不会武,不懂其中原理。
  “我想,大师用十年温养,必然早就做好了用毕生功力以及舍利换殿下生的意思。”
  十年间,净尘大师有无数次机会可以中断,但她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了下来,足以说明她的决心。
  十年温养?虞九舟对这个词不陌生,前段时间她身体虚弱,靠的就是迟晚用内力温养,十年间不断,她知道代表着什么。
  虞九舟的眉头蹙起,眼眶都红了,“净尘。”
  “好了,殿下,你我乃忘年交,自从师父圆寂,你便是我唯一的亲人,活了九十年,老衲早就活得够够的,以此命换小友一命,是值得。”
  “况且,若不是为了温养舍利,老衲早随师父而去了,更不会再苟活这十多年。”
  净尘微微笑了笑,“是殿下让我发现了生死的真理,何为生,何为死,生并非□□的诞生与存在,生是缘起,死也并非缘灭。”
  “□□会消亡腐朽,但神识不灭……”
  净尘讲了许多关于生死的佛理,最后道:“佛说,生死如昼夜交替,此乃生死真谛,循环往复,无有穷尽,生死对老衲来说,皆是修行,生死永生,乃觉悟。”
  深奥,很是深奥,字面上的意思迟晚都明白,真要她说,那就是净尘对尘世没有眷恋,对她来说,好友的生,比她的死更有价值。
  “大师高义。”
  迟晚确实是学道的,她也很喜欢道,但是对这种有大义,不拘于身分的人,皆值得钦佩。
  虞九舟垂眸,眼角通红,若不是强忍着,眼眶怕是要蓄满了泪水,“孤知道了。”
  她向来不是纠结的人,事情已无法挽回,那便只能接受。
  可净尘还有一事,“还请殿下留玄阳寺明字辈以下僧人的性命。”
  此话一出,迟晚算是明白了,原来还有这个原因。
  玄阳寺内部怕是早已成了敌人的据点,怪不得里面那么多武僧,还是让虞九舟陷入了九死一生的危险。
  迟晚握紧了虞九舟的手,“大师的意思是,玄阳寺里面有心怀不轨的人。”
  “阿弥陀佛,驸马开始变法时就知,不是所有人都猜不到变法的实际支持者是谁的。”
  尽管出头的人一直是高正,可要是没有虞九舟跟皇帝的同意,燕北新法的试点,没有那么容易开启。
  要知道地方官员有很多办法来终止变法,一般京都有什么政策,地方不想实施,一个方法就很管用,把事情极端化。
  比如京都说要丈量田地,地方官员就会在丈量田地的基础上,加倍的欺压百姓,激发矛盾,不惜激起民怨,起义。
  迟晚转动着手里的茶杯,“大师以为,变法错了?”
  “变法没错,世俗变法,还是得有□□的存在。”
  这话说的对,想要变法成功,活得久是最重要的一项,不然开头起得再好,人一没了,变法也就没了。
  净尘大师不仅精通佛法,还懂人,懂变法,“既得利益者不会让变法成功,他们最恐惧的就是变法改革,他们巴不得世界一成不变,可百姓呢?”
  “驸马为国为民,是大义者,老衲只是小义。”
  “可腐肉太多,毒性太大,刮骨疗伤的痛,不是谁都能承受的。”
  迟晚沉思了一会儿询问,“大师以为,谁为新帝,能继续支持变法?”
  “无人。”
  迟晚笑了,“其实有一人。”
  净尘疑惑,想了好一会儿,目光突然扫到低头隐忍痛苦的虞九舟,心里忽然明悟,“是老衲局限了。”
  变法当然要动士族的利益,所以需要一个强硬,以及百分百的支持的帝王,对此她们都想到了一个人,也只有一个人,那就是虞九舟。
  就像她学过的,很喜欢且写在书中的一句话:用富民之藏,以富贫民。
  意思就是,朝廷来掌控推动支配经济的运行。
  迟晚的变法其实结合了三个人的,王安石,张居正,雍正,这三人的变法绝对是封建朝代很牛的存在。
  “自古以来,变法者不得善终。”净尘双手合十,“老衲希望殿下驸马,马到成功,善始善终。”
  迟晚报以微笑,然后牵着虞九舟的手走出房间,在出门时,她扭头道:“大师要是不嫌弃,接下来两天,在下与殿下每日都来。”
  “罢了罢了,老衲要去陪师父,殿下跟驸马不必再来。”
  净尘多年就在这个院子里,最多去后山种地浇水,难得去别的地方。
  “好,那明日见。”
  祈福之日,还需要净尘主持呢。
  两人临走时,净尘又道:“老衲有一个徒儿,慧深,这个孩子太聪慧,慧极必伤,还请殿下驸马照看。”
  明显,她是在交代后事,也是在托付重要的人。
  沉浸在悲伤中的虞九舟,这才开口,“孤会的。”
  她们离开了净尘的院子,迟晚担心的虞九舟,所以一路上都没有放开她的手。
  她不知道自己这样,能不能给虞九舟力量。
  “迟晚。”虞九舟突然叫了她一声,“你说孤回来,命运改变了吗?”
  “何为改变?大势不可逆,小势可改,但有一人能改变大势的。”
  “谁?”
  “帝王。”
  只要登顶那至尊之位,不论是明君还是昏君,都有改变天下大势的能力。
  皇帝一言,从京都开始蔓延,直到天下。
  皇帝明,则官场清,官场清,则民富。
  皇帝昏,则官场浑,官场浑,则民苦。
  迟晚站到虞九舟的面前,帮她把披风系紧,依然在说话,“每个变法,必然会触动一个阶级,或者是某些人的利益,只要陛下内阁支持,再让百姓知道变法的好处,士族也没办法阻止。”
  “陛下跟内阁,需要殿下去维持,殿下身系万民。”
  正如她说的那样,虞九舟若为帝,必然是一代明君,有这样的明君在,百姓总是有盼头的。
  “净尘大师用毕生功力温养舍利,是为了给殿下挡下劫难,净尘大师说,肉身可以腐朽,精神不能灭,净尘大师的佛法,精神,会被玄阳寺,世世辈辈的传承,讲说。”
  “殿下,我们的新法刚开始,还只在燕北一地,大约是净尘大师觉得,殿下活着,能为百姓做的事情比她多,所以她想让殿下活 。”
  迟晚的推算不是对虞九舟,而是推演了净尘。
  推演高僧并不容易,她觉得自己此刻精神很虚弱了,但结果是推算出来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