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穿越重生>朕的小青梅不争了(重生)> 朕的小青梅不争了(重生) 第102节

朕的小青梅不争了(重生) 第102节

  大长公主入宫她并不意外, 左不过是为了清湘婚仪,意外的, 是她还多带了两人。
  目光淡淡滑过。
  这两人,还当真是好使的很,姑母不喜的事上,总有她们的影子。
  大长公主笑得柔和,经这几番波折,她身上天家贵女的盛气少了不少, 模样更引人亲近了。
  “萧娘子,也是要去慈宁宫?”
  萧芫看着她, 眸色不显, 缓缓沉凝。
  心底之前的推测渐渐变淡,变浅。
  她似是想错了。
  短短时日内,大长公主接二连三受了这么多打击, 却依旧能露出如此真心的笑,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简单。
  怎么可能, 只是决意痛改前非而已?
  垂眸, 应着:“正是,大长公主可是寻姑母有事?”
  大长公主叹了一声, “还不是为我那不成器的女儿,果真俗话说得好,儿女皆是债,好歹是一生只得一回的婚姻大事,如何能不尽力奔走。”
  “原是如此,”萧芫提唇,款款微笑,“说来也巧,此事姑母不方便,刚定下由我代行。
  原本这两日便要同大长公主说的。是萧芫之错,没第一时间传话,倒是劳得大长公主带人空跑一趟。”
  哪有什么刚定下,从头至尾,都只会是她前往。
  这样说,不过是不想让她们见姑母罢了。
  大长公主的笑容微微僵硬。
  今时不同往日,她入宫一趟也不容易,哪有人还未见到,就被一个小辈拦回去的道理。
  “萧芫,”旁边的平婉开口,依旧是那身淡雅的装扮,揉捏起来的柔弱模样,甚至,还掏出一副长辈的口吻。
  “大长公主都已入了宫,自是来面见太后的,无论事情如何,都该带着引见才是。”
  萧芫端重的笑意不减,并未搭理,而是看向晋国老夫人,“老夫人也是为此而来吗?”
  晋国老夫人摇头,“只是想向皇太后殿下求个恩典,既恰好遇到萧娘子,同行亦无妨。”
  萧芫挪了一步,正正挡在前头。
  晋国老夫人面色微变,“便连老身求见,萧娘子都要拦了吗?”
  萧芫迎着她的目光,丝毫不惧。
  心底并无意外,老夫人乃是烈宗一辈,面对太后都谈不上尊敬,更何况是她这个孙辈了。上一回,不过是单纯地为利益所动。
  但她今日,却还非要拦到底了。
  她可不像姑母那般仁慈,看在昔年的功绩上,由着秋后的蚂蚱一直蹦跶。
  更何况,今时不同往日,她已全权掌内宫之事,内宫并非只是后宫,更是天下女子之事,哪怕是他李晁想封诰命,也得先与她商议。
  萧芫稍稍躬身,声线明雅,彬彬有礼。
  “老夫人是姑母一直挂念的人,萧芫自是不敢。萧芫怕的,是老夫人,并非真心求见。”
  抬眸,目光无锋芒,却好似一眼便能穿透人心,“萧芫不才,而今为姑母分忧,总理内宫诸务,圣上则掌前朝事。您求到姑母面前,姑母不是和我说,便是与圣上说。
  萧芫只是想,既然如此,又何必这般麻烦,白白地令姑母辛劳呢。”
  “您若是真心问候、请安,萧芫这便,亲自引您前往。”
  问候、请安四字,着重咬在齿间。
  晋国老夫人一向自恃为姑母长辈,对姑母无多少尊敬,动辄撒泼诉苦,让她真心请安,简直是要折了脊梁骨。
  她宁愿在慈宁宫长跪不起逼迫姑母,都不愿真心将姑母当做当朝皇太后尊敬,在她眼里,姑母本质上,就只是一个欠债的晚辈。
  晋国老夫人面色一瞬涨红,抬手正要指着萧芫诘问,却被萧芫接下来的话,一瞬击碎。
  萧芫上前一步,眉头微蹙,像是真心为她担忧,“老夫人而今孑然一身,又能有何事,需向姑母求得恩典呢?”
  晋国老夫人身子一颤,胸间的一股气立时散了。
  她听懂了,萧芫之言,是拿她侄子一家威胁。
  黔方之案,她不得不答应让侄子一家假死,可同时,他们也全然被皇家掌控,永远见不得光。
  连她想见一面,都已不能了。
  她今日来,恩典是假,陪同大长公主更是假,只是想知道些侄子的消息。
  上一回,她便已知这位未来中宫的不简单,可今日瞧,她比她想的,还要厉害,还要狠。
  是啊,能凭一己仗太后之势压了整个京城女娘十几载的人物,怎么会不厉害,不霸道。
  有她挡在太后前头,那她……
  这么一想,不禁摇摇欲坠。
  在旁人眼里,这便是因着亲人之死而生的悲意。
  大长公主伸手扶住,面上抑不住地愠怒,斥责直冲而出:“萧娘子,面对长辈,你就是这般教养,直往人痛处上戳吗!你别忘了,你现在,尚不是皇后呢!”
  不是皇后,单单作为一个晚辈,便不能说皇后才能说的话!
  忽一声鞭响,齐整的脚步声撼动金砖,甲胄的寒芒与仪仗耀目的黄盖一同自宫道转角压来。
  大音攘攘,威仪万方。
  已是极快,但都快不过正前的帝王。
  “那朕呢?”
  一个低沉威严的声线传到耳边。
  萧芫呼吸一颤,袖中的指尖不受控制地发抖,被她紧紧捏住。
  “大长公主眼中,朕并未亲政,是不是,便也不能做皇帝方能做的事?”
  高大的身影仿佛遮云蔽日,像以往的每一次一样,越过,挡在她身前,如磐不移。
  方才还不忿的几人立时敛容,恭身行礼,大长公主面色倏变,讪讪,“陛下误会了,我怎敢有此意,方才是关心老夫人,一时失言。”
  帝王目光如山,神情莫测。
  许久,未发一言。
  大长公主被晾在原地,几乎要被阳光晒化,寂静里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像无形的耳光掴在脸上。
  几乎咬碎了银牙,才逼着自己,对着萧芫的方向又是一礼,“萧娘子,是我失言,还望你莫怪。”
  柔和的声线涩然发紧。
  仅仅几月,当今的少帝便已今非昔比,她再不能像从前一般,倚着长辈身份行事。
  萧芫抬眸,淡声:“大长公主言重了。”
  许是金阳愈盛,她的面色望着比方才稍白了些,瞳眸浅淡,氤氲如琉璃,瑰丽美好,却如何都望不清内里。
  “您放心,清湘的婚仪,定会风风光光,不堕皇家颜面。”
  “是,是。”只是须臾,大长公主便已重拾从容的姿态,柔和客气,“太后殿下的安排,自是稳妥的。”
  说着,便欲告退。
  既注定要铩羽而归,多留无益。
  李晁居高临下,望着矮身屈膝的嫡亲姑母,颔首肯允,淡淡加了句,“女子的婚仪,总要父母俱在,方是圆满。”
  大长公主身子一顿,应了声是,再直身,对着萧芫稍稍示意,便依着内侍指引,款款离开。
  晋国老夫人失魂落魄地也随着告退,李晁神色未动,身后却有个小中人悄然跟了上去。
  萧芫看到,目光定了一瞬,不动声色收回。
  平婉立在原地,从袖中拿出个帖子,殷殷面向萧芫。
  “萧芫,不日便是你父亲的寿宴,无论上一辈发生什么,血脉亲情总是斩不断的,你也许久未曾回家了,这一回你父亲想办,便回家看看吧。”
  听见这话,萧芫忽从钝然的麻木中感到莫大的荒唐,眸光清锐睃去,仿佛要将这张慈母假面射个洞穿。
  寿宴?
  他萧正清的寿宴,何时是在这个时候了。
  谎话张口就来,最荒唐的,是平婉明知他萧正清想做什么,还依旧这般卖力地替他奔走。
  也是,她为了萧正清的喜好,在萧府演了近二十年的戏,怕是连自己究竟什么模样,都早已忘了。
  萧芫没有开口,更没有动作。
  她倒想看看,没人配合,平婉这令人作呕的模样,能维持多久。
  “萧芫……”时间一久,帖子举不住,有些打颤,“只是露个面便好,他再怎么样,终归,是你父亲。”
  萧芫笑了,“当年我在萧府差些身死的时候,萧夫人怎的没想到,我终归,还是他的女儿呢?”
  平婉面色骤白。
  从前萧芫,从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提起当年。
  她嘴唇发抖,徒劳地道:“你父亲他……还有我,都知错了,这一回,便当赔罪,只要你去,想我们怎么样,都行。”
  萧芫直接后退一步。
  瞳眸淬冰:“这话,劳您对当年那个差些死了的萧芫,去说吧。”
  话音未落,一队禁卫已经出列,齐齐将人围住,平婉慌乱地看着,退也不是不退也不是,怕得有些发抖。
  最终看向李晁,“陛下,我……我好歹是当朝右相夫人,你怎能……”
  “萧夫人。”一道清冷森寒的声音横空,猝然将话截断。
  萧芫看过去,是大理寺卿江洄。
  身形清瘦,夏日盛阳之下,唯有他如沐霜雪,如一柄屠了万人遍身血腥的利剑,一旦出鞘,无人可挡,更无人不惧。
  “于当朝帝后不敬,您该知道,该当何罪。”
  “什么当朝帝后,她萧芫……”平婉还以为是宫中内侍,说着对上那一双眼,霎时失了声,整个人如坠冰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