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综合其它>偷愉> 第7章

第7章

  “可以。”
  “不许以任何理由进我房间。”
  “成交!”桃子爽快应下,随即竖起一根手指,“但!你要给我发酒店订单截图和入住打卡!不许吃回扣!”
  池锦欣然答应:“可以,正好我也改善生活,谢主隆恩。”
  桃子是本地独生女,只是家住在远郊,平时在市中心上班,不方便回去。通过看她的吃穿用度,应该家境还不错。至于为什么住这老破小,一是因为地理位置实在优越,二是因为她也吃了单位提供的租房补贴回扣,三是因为据说和池锦相见恨晚。
  “我回房间了。”池锦道,“周末我要闭关。”
  “你昨天熬了一宿吧?今天还不早点休息?最近怎么这么努力?”
  “爱上班。”
  “你疯了吧?”
  打了两句嘴仗,两人便各回房间了。池锦洗了个热水澡,舒舒服服地窝在床上听了雨声玩了一个小时手机,刷了一圈朋友圈。天南海北的旅游照、晒娃的九宫格、新公司的定位……毕业后的时间,像被按了快进键。
  她叹了口气,把手机扔到一边。
  行吧,努力。
  她掀开被子,打开了电脑屏幕。
  ……
  今天要开选题会,所以大家来得要比平常都早些。池锦和几个编辑一起进了会议室,耳边充斥着编辑们小心翼翼的试探和浮于表面的恭维。杜燕妮的“大动作”传闻像低气压笼罩着每个人。池锦在秦显成旁边坐下,指尖无意识地敲着笔记本边缘。
  “跳过编推部分。先是时代面孔专栏。”杜燕妮主持选题会,“谁来?”
  短暂的冷场后,副主编方唐道:“公平竞争,不分资历,不分职位高低,大家畅所欲言。”
  责编江叙欢从容起身,走到屏幕前。时代面孔专栏几乎是她囊中之物,流程熟稔,提案一如既往地稳健有力。时代面孔这个专栏,十次有九次都是她中标,大家默认她板上钉钉。因此几个a组编辑显然只是走个过场,陈以声一起骂了个狗血淋头。
  轮到文娱面孔,竞争瞬间升温。作为《面孔》的王牌专栏,在数字媒体还不发达的时代,很多读者都是通过《面孔》才认识到了世界各地的公众面孔。,尤其在明星经济当道的今天,它直接牵动着年轻读者的钱包和杂志销量。三分之二的编辑都瞄准了它,提案花样百出。当然,一直以来编辑部收到这一部分的投稿也是最多的,花样百出的安利文章令人眼花缭乱。
  最后a组的金尧佳拿到了这次专栏编辑的机会,倒不是她的内容有多出彩,只是她拿到了刚刚得奖的文艺片导演的独家专访。
  这种杀手锏一拿出来,其他编辑准备的东西实在相形见绌。
  池锦偷偷瞥了一眼陈以声,他没什么表情,也没对金尧佳的提案做任何多余的点评。当然,这是他的一贯作风,可上次搭车一事,池锦总觉得他和金尧佳之间有点亲密。
  不过,现在并不是分心的时候。轮到她准备的教育面孔专栏了。再下一次出半月刊时,刚好是教师节,池锦选了一个本市的十佳教师作为切入点。
  “停,池锦。周五我讲的时候你在听什么?今天选题会要定的是八月底的下半月刊,你说的九月的上半月刊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杜燕妮打断她,“就算是你要笨鸟先飞,也要看看合不合时宜吧?”
  池锦的ppt才放到第二页,介绍的话还没被挖苦的话多。
  会议室里没人不清楚杜燕妮和池锦的过节,也没人听不出来这是她在借题发挥。
  池锦握着翻页笔的手指收紧了一瞬,面上却波澜不惊,语气平稳清晰:“杜主编,上周五的会议纪要里,并未明确限制选题时间范围。我认为与其为了应付交出一篇缺乏价值的稿子,不如提前规划有深度的内容。教师节专题时效性强,现在着手准备,才能确保质量,避免后期仓促导致资源浪费。”
  眼看会议室里的火气味渐浓,江叙欢圆场道:“不如先看看她准备的是什么。想必杜编辑也是公私分明的。”
  池锦心领神会,抢在杜燕妮之前开口:“感谢。屏幕上列举的是景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刘敏的主要奖项和称号,是毋容置疑的权威教师。”
  屏幕上清晰地罗列出刘敏的学术头衔、重量级奖项以及在《面孔》的投稿记录。
  “过去四十年,刘教授向《面孔》投稿被接收三十二次,其中文娱面孔二十五次,身边面孔七次。根据编辑部后台数据统计,近三年纸质投稿
  占比已降至不足5%,刘教授是这极少数坚持者之一,且稿件质量始终保持在极高水准。今年是她返聘任教的最后一年,作为《面孔》的资深作者和读者,以她的视角或以其为对象进行深度报道,不仅契合教师节节点,更能体现《面孔》与知识界、与忠实读者的深度联结。”
  在座的各位编辑绝大多数是学编辑、出版、中文、新闻等相关专业的,无人不知刘敏这位泰斗。《面孔》向大众开放征稿的只有文娱面孔、身边面孔和历史面孔,刘敏在业界有口皆碑,投稿过不少大师级别面孔的小传,可以说是最高质量的理想读者和投稿者。
  方副编点点头,赞许道:“小池背调做得很细致,刘敏老师确实是《面孔》的老朋友了。但是如果以教师节为切入点的话,还是选择义务教育阶段的老师更能引起共鸣。”
  “方主编的顾虑很实际。”池锦早有准备,从容调出数据图,“但根据公司去年发布的精准读者画像,《面孔》的读者群中,72.3%拥有高等教育背景或正在接受高等教育。考虑到纸媒及深度阅读的核心受众特质——追求文化深度和思想价值,刘敏教授作为学界泰斗,其影响力、故事性以及对教育的深刻见解,更能精准触达并打动我们的核心读者层。短视频平台更易吸引大众流量,而《面孔》的立足之本在于深度和质感。”
  “好。我觉得不错。”方副编点头认可,“燕妮,你觉得呢?”
  杜燕妮快速浏览着池锦提交的初稿大纲,嘴角扯出一个没什么温度的弧度:“立意尚可。第六段第三行,两个低级错别字。还有第二页,全角半角符号混用,整体格式混乱。这种基本功都不过关,很难让人相信稿件的最终质量。相比之下,万禾提交的特殊教育教师选题,切入点新颖独特,初稿完成度更高,显然是下了真功夫的。”
  她心中了然,自己对这份教育面孔的初稿投入精力显然不如体育面孔,格式校对有疏漏,但核心内容和立意是站得住脚的。她理亏,便坦然接受批评:“感谢杜主编指正,细节问题我会立刻修正。不过,选题的核心价值在于其深度和社会意义,我相信刘敏教授的故事值得深挖。”
  一比一打平,大家齐刷刷看向陈以声。众人目光聚焦,都等着这位以严苛著称的主编如何“炮制”池锦。
  第7章 .冷锋过境
  “选题定位精准,面孔价值挖掘充分,背调详实,数据运用得当。题材虽不算惊天动地,但结合节点和面孔背景,具备可操作性和一定亮点。”他当众肯定池锦,却话锋一转,“综合考虑,我选择万禾那篇。”
  池锦嘴角抽动了一下,虽然她根本没抱多少幻想,但陈以声这下捧杀真给她伤得不轻。反正也不选自己,干嘛还欲抑先扬一下?她面无表情地走下台,坐回位置,指甲无声地掐进掌心,心里已经把陈以声那张臭脸凌迟了八百遍。
  紧接着就是体育面孔专栏,刚刚下场的池锦又该上场了。
  举手参与竞标的编辑有四位,方副编为了照顾池锦的嗓子,特意没给她排在第一个。结果好心办成坏事,第一个上场的编辑,凑巧和她撞了选题。
  之前秦显成也看过她电脑文档的名称,立刻看了她一眼,嘴型是“不会吧”。
  池锦预感不妙,皱皱眉。之前罗城经常压榨的受害者就是池锦和b组实习编辑段兴澈,这个新人基本功扎实,人和蔼温驯,应该只是个巧合。
  “八月二十五号是出刊日,全国赛马速度赛将在八月二十四日分出胜负。三位种子选手赛博克、岳凯儒、卢泉最有可能摘得桂冠。”
  导入语中规中矩,并不出彩,但池锦也没在这方面做文章,想说的也和他差不多。她一边听一边咬着嘴唇发愣。刚才的失败她可以当过眼云烟,可这样的后手劣势很难逆转。选题相同,先讲者天然占据“首发”优势。
  第二个问题在于,这个小段是实习编辑,身上的冲劲和池锦刚进组时一样,滔滔不绝又对答如流,是个难缠的对手。
  池锦深吸一口气上场,果不其然会议室在放出ppt时响起一片低低的抽气声。
  还没等她开口,杜燕妮就先发难起来:“你能和你们组的实、习、编、辑想到一块,真是默契啊。”
  小段人还挺好,帮她说话:“燕妮姐,我和池锦姐没有提前商量过的。我只是对赛马比较感兴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