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再三确认自己没说出格的话,池锦悬着的心才放下。
“嗯,周四回家,走之前收拾下。你假期怎么安排?”
“我们这个行业根本不按法定节假日来。”桃子耸耸肩,“可能有两三天和我男朋友玩,两三天陪爸妈,剩下几天公司坐牢呗。”
“你这不是安排得井井有条的。哦——”池锦想起来上次的事情,“既然约法三章在前,我也不多废话了。只一条,别进我卧室。”
“知道啦知道啦。我点了披萨外卖,一起吃吗?”
“不了不了。”池锦往房间走,“光顾着睡觉了,我还没和我妈说我要回家呢。”
电话接通,得知女儿能在家待九天,池母喜出望外,立刻念叨起池锦爱吃的菜。聊着家常,她忽然问:“六号空着吧?”
“二号参加婚礼,三号参加婚礼,四号参加婚礼。怎么,六号还有一场?”
她感觉自己的钱包在哀嚎。
“对。你表妹的。”
池锦愣了一下:“圆圆表妹?”舅舅舅妈的女儿。
“对。”
“不会是之前要介绍给我的那个税务局的公务员吧?”
“对。”
“……怀孕了?”
“对。”
池锦心想,两个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幸亏没介绍给你认识,还是你读书多有远见,看来公务员工作好,人品也不一定怎么样。”
“这么突然。”
“嗯。趁着没显怀赶紧先办了,省得让人说三道四。这事是我不小心听到的,你可别说漏嘴了啊。”
池锦想起舅妈平日的嘴脸,心里一阵快意。
“你表妹和你表哥结婚的礼金,咱娘俩合起来拿一份就行,我出。你同学那两场,你自己看着办,量力而行,别太要面子活受罪。”
池锦最近手头紧,也没推脱:“嘿嘿,谢谢妈。”
“就这种时候知道妈妈好了!”
“嘿嘿,说好的炒鸡蛋可别忘了啊。”
“真随你爸,就爱吃个炒鸡蛋。”
母女俩这几年一直规避池父的话题,突然提起还有些恍若隔世。
“好了好了,锦锦,累了一天吧?早点歇着吧,别老熬夜看稿子。”
池锦忽然有点想爸爸,抽了下鼻子:“嗯。妈,您也是。”
“你不是爱吃我做的团团糕吗?材料我都备好了,等你走的时候带回去一些,给同事朋友分分,多打点打点人情。”
“哎呀,我还没回去呢就说走的事情,还想不想我回去了?”
“你这孩子。行了,不和你说了,快休息吧。”
刚挂断电话,手机屏幕倏地亮起——一条新微信消息。
第27章 .耗子躲猫
[师父,我才知道你也没去上班呀。]
是段兴澈。
池锦,刚才你心里是在期待谁?
她回了个晕倒的表情包,道:[年纪大了,真不能这么喝了。我今天已经跟陈主编认过错了,咱们这样确实不像话,让别的编辑部看笑话了。]
段兴澈回了一个哭泣小狗,然后感谢师父认错还不忘带着他这个小徒弟。
池锦哼哼笑了两声,没再理会他的奉承。她躺在床上百无聊赖地刷着手机,指尖划过社交平台。忽然,一条来自“景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推送映入眼帘——是她上学时就关注的,内容是关于周末秋招会的回顾。
目光下意识地在图文里搜寻,没找到想找的人,却先看到了新闻学院宣讲会上自己的照片。照片拍得不错,光影和角度都恰到好处,显然是特意叮嘱过新闻学院负责宣传的学妹帮忙修过的,看来小姑娘挺有诚信。
她灵机一动,鬼使神差地搜索起文学院的,果不其然找到了周六那天陈以声的照片。
他穿着剪裁合体的深色西装,身姿挺拔,灯光勾勒出清晰的轮廓。照片抓拍得很有神韵,将他宣讲时那份沉静专注的气场捕捉得极好。
他还挺上相。这个念头自然而然冒出来。
池锦指尖悬在屏幕上,几乎是无意识地长按——保存。忽然,她像被屏幕烫到一样蜷缩了一下指尖……这是在干什么?
等等,陈以声不是还拍了自己的照片吗?他这又是干什么?
好讨厌,好想问个清楚。
她烦躁地把手机扣在胸口,试图甩掉这扰人的思绪。
……
第二天上班,她发现段兴澈的工位换到了自己旁边。还没等她开口问,就听到江叙欢踩着高跟鞋走过来:“昨天休息得还好吧?头还疼吗?”
江叙欢倒是挺眼光六路耳听八方的,昨天池锦请假也没说是喝酒,两个喝酒的人都没来上班,她居然知道。
“好多了,谢谢欢欢姐。”
“昨天我在系统里给你算了年假,不过关于请假流程,我得提醒你一下。按公司规定,年假申请需要提前至少两天在oa系统提交,经过直属上级审批后生效。特殊情况事后补流程,也需要在系统里走一遍。口头或者私聊请假,严格来说,是不符合流程的。”
“不好意思欢欢姐,给你添麻烦了。下次绝对不会了!”
“流程就是流程,该履行的程序不能少。”江叙欢微微俯身,低声耳语,“不
过,人事那边我已经沟通说明过了,这次的情况特殊,不会影响考勤记录。我也没向其他同事提及具体原因,包括三位主编,你放心。”
在池锦眼里,此刻的江叙欢简直是救苦救难的仙女下凡,她感激涕零:“欢欢姐!你太好了!真的谢谢你!”
“等小段从厕所回来,你也和他说一声。”
池锦连连点头。待江叙欢离开,她立刻打开外卖软件下单了三杯咖啡——最贵的那杯摩卡给江叙欢,感谢她力挽狂澜保住自己的全勤;第二贵的拿铁给段兴澈,感谢他昨晚拼死挡酒(虽然没挡住);最便宜的美式留给自己,提神醒脑。
编辑部里弥漫着节前的轻松氛围。a组负责纸刊,受节假日影响相对较小,加上刚结束秋招的连轴转,主编们特批了九天长假,整个区域洋溢着欢脱的气息。反观b组(新媒体组)的工位区,则依旧严阵以待,假期只能安排轮流调休。
中午吃饭的时候,秦显成苦巴巴地掰着手指头:“小池你放九天,媛姐你放六天,剩下三天居家办公。我呢,周末连轴转就不说了,我都从上周一上到今天了,国庆中秋也就放两天。还有天理吗?”
“能者多劳嘛。”
“你是真周末累着了,昨天给自己放了天假。”
“昨天我听他说,你喝了不少酒?”欧阳媛问,“怪不得平时看你喝啤酒像喝水一样,原来是行家。”
“秦哥你听谁说的?”
“例会前欢姐说的,提醒我们陈大王心情不好,因为酒桌上好像发生了点什么事吧?但是陈大王开会时什么都没说,是不是因为他也喝酒了?”
“他没喝。”池锦立刻澄清,心里疑窦丛生,“欢姐……是怎么知道酒桌的事的?”
秦显成摆摆手,一副讳莫如深的表情:“嗨,欢姐那是什么人?编辑部大小事,哪件能瞒过她?至于她怎么知道的,这我可就真不知道了。”
池锦心里狐疑,但没再多追问,低头吃饭。
……
时间一晃到了周四下午,节前最后半班。今天池锦特意早早来公司打卡,只为能顺利把小行李箱偷偷塞进工位底下。
一切都风平浪静,直到下午三点半,杜燕妮突然在群里通知全体成员,a组所有编辑立刻到小会议室开会。
她这两天躲陈以声像耗子躲猫,这下不得不面对面。
方唐宣布a组要好好振兴一下,首先要效仿b组选出两个小组长,虽然还是普通编辑,但介于普编和责编之间,主要职责是牵头负责重点专栏项目或特定周期的专题策划,协调组内资源,确保按时高质量交付。相应的,组长每月享有500元的岗位津贴,并且在年度评优评先、内部晋升时,会作为重要的履历参考。
池锦快速扫了一眼会议室里的同事。a组算上刚转正的段兴澈,一共七名正式编辑。按资历排,段兴澈垫底,她自己倒数第二。再看其他人:一位经验丰富的老编辑临近退休,心态平和,与世无争;剩下四位都是三十多岁的中坚力量,平日工作表现各异,但此刻眼神都亮了起来——显然,津贴和履历加分颇具吸引力。
反正横竖都跟她无缘,池锦兴致缺缺地听着讨论。她也没怎么再认真听其他几个编辑的提问。
手心的手心震动,池锦偷偷看了眼手机,是段兴澈:[师父,你要当吗?]
池锦回了句:[看戏吧,没咱俩的份。]
[哈哈!不试试怎么知道~]
[你想当你试试,我给你投票,虽然零个人在意我的想法。]
还没等再看段兴澈回的消息,捕捉到两个人暗送秋波的陈以声颇像抓住学生开小差的科任老师,忽然问了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