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再生下三个小棒槌。
  “真好吃,这天子脚下就是不一样哈。
  这么个小客栈里随便炒盘儿青菜都这么好吃,咱以前过的啥日子啊。”
  宋文吃得满嘴油,吃也堵不上他的嘴。
  宋武抢了宋樱要夹的一片肉,和着稀饭吃得呼啦响,“可不是,要我说这才是人过的日子,咱那小县城……”
  “娘,你看二哥!你还不管管他!”
  “行了行了,不就是一片肉,女娃子大晚上吃肉也不怕胖,喝点儿稀粥得了。”
  “爹!你看娘她……”
  剩下的话消失在她大姑看老鼠似的眼神里,宋樱差点一口气没上得来。
  宋文宋武呼噜稀饭的声音也没了,葛氏把手里的盘子放回老两口面前。
  大堂里除了他们这一桌,还有另一桌吃下酒菜的,刚刚因着他们这边的动静对面两人便频频往这边看。
  模样很不耐烦。
  这会儿见他们消停了。
  那两人也收回了目光,继续聊自己的。
  “先帝爷那会儿吴贵妃不就是宫女出身?宫女出身没啥,关键是童养媳,太子的宠妾给人做过童养媳……”
  “我听说宋良娣生得国色天香倾国倾城,谁家舍得放着这么个童养媳不要,倒让她进了宫做了宫女?”
  “不是说是她不安分,跟人跑了?”
  “亏你信那话,宫里选人是要查身世来历的,你当是个人都能进宫呢?”
  “嗐,也不知道今晚宫里什么情况,前两天事情闹得那么大,总得要解决。
  那宋良娣跟我还算本家呢,要今后真出个宋贵妃,咱老宋家也能沾沾光。”
  “去你的!”
  两人说着说着开起了玩笑。
  这厢,老太太沈玉淑扒饭的动作顿住,嘴里念念有词:“宋、姓宋……”
  突然。
  她猛地放下筷子跑到那两人跟前,急道:“槛儿,你们是在说槛儿吗?
  那是我孙女,我孙女姓宋,这么高,白白胖胖,你们说的是不是我孙女……”
  沈玉淑一面说一面比划。
  却忘了这时候槛儿早长大了,她比划的却还是孙女六岁时的身高。
  第236章 (合章)“那女囚犯就是买槛儿的人!”
  “对不住对不住,我娘没休息好说胡话呢,两位大哥见笑了,真是对不住啊。”
  宋芳禾及时抱着老娘向那两人道歉,之后半拖半拽地把人往楼上带。
  宋继善跟着上楼。
  姜劭卿父子也没久留,叫来伙计让送两碗粥并菜去客房后也上了楼。
  桌上就只剩了葛氏和宋勤仁一家子。
  气氛凝滞了一瞬。
  葛氏先开了口:“娘也真是,都多少年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了还记得,不就一个外嫁女的丫头片子嘛。”
  宋勤仁也挺烦的。
  他打小就不喜欢宋芳禾、宋芳苗,两个女娃子事事都比他一个男的要强。
  宋芳禾虽说尽挑爹娘不好的地方长,没他俊,可她生得比他壮实。
  打小能干活,一个人能顶几个同龄的男娃,谁见了都要拿他跟宋芳禾比。
  显得他忒没面子。
  宋芳苗倒是正常姑娘的身形,偏她又尽挑爹娘好的地方长,比他俊、比他嘴甜。
  也是家里家外一把抓。
  逢人就被夸能干,拿她跟他比。
  死丫头还跟宋芳禾一样爱管他,他一个哥哥总被妹妹指手画脚像啥话?
  偏爹娘也不管管。
  竟由着两个丫头片子当家做主,还让他学她俩,宋勤仁打心底里觉得窝囊。
  好不容易她俩嫁人了。
  嫁的地儿还都不近。
  宋勤仁可算是觉得扬眉吐气了。
  尤其听说宋芳苗那男人碰上塌方被埋了,宋芳苗成亲一年就成了寡妇。
  宋勤仁没心疼妹子,反倒觉得痛快。
  谁叫宋芳苗那死丫头以前总让他丢丑,把他管得跟孙子似的,报应了吧?
  之后爹娘想把宋芳苗接回家住。
  宋勤仁第一个不同意!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就没有外嫁女住娘家的道理,再说宋芳苗刚死了男人,还怀着个遗腹子。
  多不吉利啊。
  反正宋勤仁不同意,他媳妇儿也不干,为这事家里被他俩闹得鸡飞狗跳。
  宋芳苗从小是个要强的性子,也不知从哪听说了这事,挺着个肚子就杀了回来。
  葛氏那张嘴都抵不过她。
  他们夫妻被死丫头骂了个狗血淋头。
  但也好在那丫头要强,死活不回来跟他们住,倒是给宋勤仁省了事儿。
  后来那丫头把自己累死了。
  说是积劳成疾,死的时候还不到二十一,留下了一个四岁的小丫头片子。
  真要说的话,宋勤仁当时还是难受过的。
  亲姊妹,打断骨头连着筋,活着的时候不管啥矛盾,人一死也啥没啥了。
  所以当时爹娘把那小丫头片子接回家养,宋勤仁倒也没觉得有啥不行。
  可随着那丫头在家待的时候渐渐长了,宋勤仁就开始有些不得劲儿了。
  没别的原因。
  那小丫头跟她娘太像了!
  小小年纪就知道巴结人,一口一个“爷奶”叫得比他的三个儿女还要亲。
  搞清楚她只是外孙女,不是孙女!
  爷奶也是她能喊的?
  这也就罢。
  那丫头还跟她娘一样能干,烧火做饭洗衣裳,明明身量跟劲儿都不够。
  就比他家两个大的还勤快,村子里谁见了都得夸一句,拿他儿子跟那丫头比。
  敢情他那时候被人拿来跟宋芳苗比,到了小的这一辈他的儿子又要跟宋芳苗的闺女比,葛氏那叫一个气。
  宋勤仁心里也不舒坦。
  葛氏想把那丫头给撵走,他也想。
  耐不住两个老的不同意,又看得严。
  宋勤仁两口子没办法。
  只能膈应地让那丫头在家里继续待着。
  也不知是那丫头察觉到他们想把她送出去,还是察觉到了他们不喜欢别人拿她跟宋文两兄弟比。
  那之后那丫头渐渐的就不怎么说话了,干的活儿也比从前少了一些。
  可那丫头越是聪明,宋勤仁心里就越不爽,总感觉他们一家子五个人都被一个黄毛丫头给压了一头。
  这股不爽一直持续到村子里遭了灾,他们一大家子准备去投奔宋芳禾。
  路上他们的行囊被其他难民给抢了,老两口被对方的人打伤,害了病。
  要银子看病。
  宋勤仁和葛氏身上当然藏的有银子,可他们有他们自己的一家人啊。
  总不能把他们的银子全拿出来给老两口看病,其他人喝西北风吧?
  思来想去,宋勤仁就同意了葛氏的主意,把宋芳苗家的那丫头给卖了。
  本来他们也早想把人撵走了,老两口一病不起就是最好的机会。
  一开始宋勤仁是想让那丫头自愿被卖的,那样也不至于损他的名声。
  结果那丫头贼精贼精的。
  任他们磨破了嘴皮子也不应。
  真应了敬酒不吃吃罚酒。
  一来二去宋勤仁也没了耐心,索性一顿蒙汗药下去,抱出去卖了完事儿。
  老两口知道了大受打击,闹着要找那丫头回来,娘差点没挺过来。
  可卖了就是卖了啊。
  宋勤仁两口子都不清楚买那丫头的人家姓甚名谁,具体家住在哪儿。
  上哪儿找人去?
  再说他们在逃难呢,还要给老两口治病呢,哪有时间精力找那丫头啊。
  横竖老两口当时走路都成困难,宋勤仁两口子也就没管他们啥想法,一路拉着板车带他们去找大夫治病。
  又拉着板车到了宋芳禾家。
  宋勤仁自认够孝顺了,偏宋芳禾为了槛儿那丫头片子给他好一顿揍。
  老两口也看他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也不想想这一路可是全靠他的两条腿把他们给拉过来的。
  要不然他们早没命了!
  结果到头来他倒成恶人了。
  宋勤仁心里窝火。
  之后等他们安顿下来,宋芳禾就押着他回当初卖槛儿的地方去找人。
  又哪里找得到。
  他们甚至回了一趟老家。
  那丫头是个懂事的,宋芳禾觉得她要是能跑没准儿会往老家跑。
  老家倒是还留的有他们认识的人,可惜宋槛儿那丫头的影子都没找着。
  而因着那场洪灾,宿松县的人员管理全乱了套,周边很多地方都受了影响。
  宋芳禾使银子问了官差,想走这条路子。
  可惜人家就一句话。
  灾荒年卖孩子丢孩子的多了去了,官府忙得哪有多余的人手帮忙找人啊。
  关键这种时候人流混杂,也找不着。
  于是,宋勤仁回去后就被揍得坐了半年轮椅,也是被揍得没脾气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