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围观人群中,魏大娘拨开众人挤到前面。
  这位在厂里当了二十年食堂阿姨的退休老工人,常年被油烟熏得通红的脸上满是不忿:“海棠,这几个人啥情况啊,怎么说是你娘?”
  “魏大娘,这是李胜利的娘。”
  姜海棠语气平淡得像在谈论天气,目光却冷得能结冰。
  她注意到吴秀云脚上的棉鞋——这是去年她给吴秀云做的,不过因为吴秀云常年在炕上,这双鞋看着和新的一样。
  李胜杰看到姜海棠的时候,愣住了,姜海棠和他记忆中那个常年灰扑扑土苍苍,只知道埋头干活的人不一样了,她以前总是乱糟糟的头发现在整整齐齐的编成辫子垂在胸前,身上的衣服簇新。
  几个月的时间,她变白了,也变好看了,更又一种说不出来的韵味,像换了个人。
  “嫂子,我是胜杰啊!”他堆起讨好的笑,露出两颗虎牙,这是小时候姜海棠最吃的“无辜表情”。
  上次闹事的时候,他不在,姜海棠应该不至于为了娘和妹妹的事情迁怒他。
  毕竟,以前嫂子对他比对亲兄弟还好,从心里疼他,肯定见不得他受委屈。
  “我不是你嫂子,你嫂子是梁素雅。”姜海棠的声音比今天的风更冷。
  “我就只认你这一个嫂子!”李胜杰往前凑了两步,讨好的说。
  他来厂里时间虽然不长,但也能看出来,姜海棠现在比他哥有本事多了,她得努力讨好姜海棠,说不定,能得许多好处。
  姜海棠看向他,上辈子让自己去死时候那丑恶的嘴脸和眼前这个还略显稚嫩的嘴脸重合在一起。
  “李胜杰,从离开清水沟的那天开始,我和你们家就已经没关系了,你要找哥哥还是找嫂子自去找,别打扰我。”
  “姜海棠,你这个贱人,真以为到了城里,你就是人上人了?”
  李秋兰冲着姜海棠发作起来,那颐指气使高高在上的模样,显然,还是将姜海棠当成丫鬟。
  “海棠,你可是我一手拉扯长大的啊,咋说我都对你有恩情,你不能不管我啊。”吴秀云也哭哭啼啼的说着。
  “嫂子,你六岁到我们家,是娘拉扯你长大的,这份恩情,你不能不记。”李胜杰帮着吴秀云。
  姜海棠看看他们,脸上都是讥讽。
  第122章 技术新突破
  “你们家拉扯我长大的?你怎么不说,我从六岁就开始,手里拉着你,怀里抱着李秋兰?”
  姜海棠一双眸子沉静,盯着李胜杰的时候,李胜杰都不敢说话。
  “真计较起来,是我拉扯你们,别着急反对,就你们三个人身上穿的,脚上踩的,哪件不是我做的?”
  “需要我帮你回忆我以前在你们家过的什么日子吗?住柴房、吃不饱、穿不暖,冬天河边洗衣服,夏天顶着大太阳下地,还要挨打挨骂受气。”
  “本无恩情,你们不用挟恩图报。”
  姜海棠一口气说完,不再理会他们,转身打算回家。
  吴秀云立即拍着大腿干嚎起来:“造孽啊!养了十几年的闺女,现在不认娘了!当年要不是我收留你,你早饿死在路边了!”
  “嫂子,过去的事儿,咱们不提了,我们也没别的要求,你这院子给我们住,和以前一样,供我和秋兰上学就行。”李胜杰看向院子的眼神充满贪婪。
  这院子,可比他哥那个小房子体面多了,能住在这里才好。
  姜海棠笑出声来:“你哥没死在战场上,你们还想吸我的血?供你们上学,也不看看你们配不配。”
  “嫂子,您以前不是这样的,怎么来城里才这么点时间就变了?你是不是外面有人了?你这可不好,你是女人,怎么可以找别的男人?”
  李胜杰那表情好像姜海棠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一样。
  “哦,不是你哥说我们没有领结婚证,要解除婚姻关系的吗?怎么,你哥都结婚了,我还要给他守孝三年?”
  围观的人结合之前厂里的传言,这会儿开始纷纷讨论。
  “海棠以前在李家,可是受苦了,也亏得这闺女是个有本事的,要不,早让你们家折磨死了。”孔大娘听不下去了,也开始指责。
  “你是谁啊,多管闲事,我们家的事儿,你管得着吗?”李秋兰看到忽然出现一个老太太也敢指责他们家,当即骂道。
  “你们家的事?全厂谁不知道,海棠和你们家一点关系都没有,还腆着大脸说呢。”
  “要我说啊,就是有福之女不入无福之家。”
  “海棠,你当真这么狠心吗?好歹,我当初收留了你。”吴秀云还想打感情牌。
  “收留?“姜海棠蹲下身,与吴秀云平视,“我六岁到你家,十二岁让我和李二狗成婚,我白天在生产队干活,晚上给你们全家洗衣做饭。李二狗假死,你一病不起,我跪在村口求大夫。一家子人吃不上饭,我挨家挨户求人……是我,养了你们这些年!”
  李胜杰慌了,伸手去拉姜海棠衣袖:“嫂子,你别生气,我们……”
  “别碰她!”陆良辰不知何时出现在门口,他三步并作两步上前,铁塔般的身躯挡在姜海棠面前。
  李秋兰眼睛一亮,这是她朝思暮想的人,原本还想着怎么才能找到人呢,这就遇到了,可不是缘分?
  她忙满脸堆笑的上前,只是连一句话都没来得及说,就被陆良辰冰冷的眼神吓得后退半步。
  “现在,立刻,马上离开。”陆良辰的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否则,我就叫保卫科带你们走。”
  围观人群也开始起哄。
  魏大娘大声道:“不用保卫科的同志,我们把他们给李二狗送回去,谁的娘谁养,没有给别人的道理!”
  很快,就有几个人站出来,将李家三口连拖带拽地弄走了。
  李秋兰临走前还不忘回头瞪了姜海棠一眼,怨毒的眼神似是要吃了姜海棠。
  而吴秀云则在心里盘算着,怎么才能让这个“白眼狼“乖乖就范。
  姜海棠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寒风卷起她的发丝。
  “谢谢各位!”
  “以后,这不要脸的一家子再来,交给我们。”孔大娘大声说着。
  “是啊,姜工,你还要忙厂子里的研发项目呢,可不能在这些烂人身上浪费时间。”
  “对对对,交给我们,他们几个人只要敢靠近姜工的院子,我们就敢把他们撵走。”
  姜海棠笑了,笑得轻松而释然——这一次,她终于不用再害怕。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已经是1975年。
  新年第一天,玻璃窗上的冰花还未化尽,车间里却已蒸腾起热气。
  织机正欢快地歌唱,羊毛在阳光里翻飞成金色的雪。
  姜海棠看着雪白的羊绒在梳棉机上舒展成云,经粗纱机、细纱机层层梳理,最终化作莹润柔软的毛线,在日光灯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她眼眶发热。
  “成功了,成功了!”
  随着工人们一声愉悦的高喊,姜海棠悬着的心总算放下。
  经过一个多月反复调试,她带领的技术小组终于攻克了羊绒毛线纺织难题。
  现在生产出的毛线,完全符合羊毛衫的纺织要求。
  一名女工拿着刚下线的毛线团冲出车间,一路跑一路喊着“成功了,成功了!”
  很快,车间之外,传出喧哗的声音,整个厂子开始沸腾了。
  车间里,二十多双眼睛一瞬不瞬地盯着织机。
  老技术员老张颤抖着手指轻轻抚摸毛线:“这绒感、这捻度,早些年见过一次,那是进口的!”
  很快,不少人涌入车间,工人们爆发出欢呼声,有人扯下车间墙上的红绸,把毛线团系成大大的蝴蝶结,挂在机器上。
  “别乱来,别乱来,好不容易调试成功的。”老张慌忙焦急地喊着。
  姜海棠向围拢过来的热情的工友们讲解新工艺:“我们改良了梳绒针布间距,又调整了蒸汽定型参数......”
  话音未落,青年女工李梅举起毛线样品:“海棠姐,用这毛线织的毛衣,肯定能给厂里挣外汇!”
  这边话音未落,就听到外面又有人高喊着“成功了,成功了!”朝着车间跑过来。
  “怎么还有人在外面喊?”有人奇怪道:“这反应也太慢了!”
  姜海棠也朝着外面看去。
  喊着成功了的人很快从外面进来,是厂办的高干事。
  “高干事,什么成功了?说的是毛线吗?”有人赶紧问。
  “不是毛线,是机械厂那边传来消息,纹板式提花编织机成功了。”
  姜海棠听到这个消息,激动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太好了,太好了,咱们可以生产羊毛衫了。”姜海棠激动得差点儿跳起来,眼眶也热热的。
  “厂长也是这么说的,厂长说,过年前,争取生产出第一批羊毛衫。”
  高干事非常激动,语调都不由高亢起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