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同志们,为了羊毛衫,加油,为了外汇,加油,为了建设美丽中华,加油!”
  不知道谁带头高喊了一声,瞬间,车间里再度喧哗起来,大家都高喊各种口号,热闹非常。
  夕阳西下,姜海棠抱着第一批成品毛线走向厂长办公室。
  车间外的宣传栏已经换上新标语:“革新创高产,羊绒织新篇”。
  黑板报前,扎着两根粗辫子的宣传干事正在用粉笔写黑板报,在“新年新征程“的标题下写下:“老厂子走出新速度,今年要生产优质羊毛衫!”
  不知道哪个车间里有人正在高唱《咱们工人有力量》,嘹亮的歌声,混着织机的轰鸣,撞得玻璃窗上的冰花簌簌作响。
  寒风中,她望着厂区道路两旁叶子已经落净的白杨树,想象着来年春天,这些树会和她们研发的羊绒毛线一起,在这片土地上绽放新的生机。
  远处家属楼飘来饺子的香气,混着羊绒特有的温暖气息,让这个新年第一天格外令人期待。
  新年的风卷起姜海棠鬓角的碎发,掠过厂区飘扬的红旗,吹向更远的地方。
  纺织厂和机械厂接连传来的技术突破喜讯,如春日的惊雷,迅速在业界引起了强烈的震动。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上级领导的耳中。
  元旦刚过,省经贸厅的谈厅长便亲自带队,踏上了前往这两个工厂调研的行程。
  此时的天空还飘着零星的雪花,寒风刺骨,却丝毫阻挡不了谈厅长的热情。
  谈厅长的车缓缓驶入纺织厂的大门,厂区内一片繁忙景象,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脸上洋溢着自信与自豪。
  “和以前的精神面貌不太一样了。”谈厅长隔着窗户看了几眼,笑着对王副厅长说。
  “广交会上拿下了大单子,又连续取得技术突破,可不就不一样了。”王副厅长脸上也是满满的笑容。
  “老胡同志调走之前,还是做了极大的努力。”
  “胡厂长肯定功不可没,不过我听说,纺织厂和机械厂取得重大突破,都和一个人有关。”
  谈厅长来了兴趣,问到:“什么人,这么厉害?一个人和两个厂的突破都有关系?”
  他在经贸厅这么多年,还真没有见过这样的人才。
  “您也知道这个人,就是去年救火受伤的那位女同志!”王副厅长提醒道。
  “好像是有点印象,是个挺年轻的小姑娘。”
  谈厅长想了一下,倒是也想起来这个人了。
  “是很年轻,过完年也才二十岁,上一次两个厂拿下广交会的大订单,也是她的功劳居多。”
  “这样的人,我们要重用起来,不能浪费人才啊。”谈厅长饶有兴趣地说。
  “是!”
  “走,我们先去纺织车间。”谈厅长安排,司机立即朝着车间方向行驶。
  胡厂长等领导班子都在会议室等着谈厅长,忽然接到消息,谈厅长去了纺织车间,这才急急忙忙朝着纺织车间跑。
  第123章 崭露头角
  车间内,机器的轰鸣声此起彼伏,但听在谈厅长等人的耳中,却似一首激昂的工业交响曲,奏响着奋进的乐章。
  工人们看到有领导进来,并没有慌乱,而是更加专注手中的工作。
  厂里的领导们不在,车间主任吴志肇硬着头皮战战兢兢地引领谈厅长等人参观。
  在吴主任的带领下,谈厅长近距离见证了从羊绒到毛线的神奇蜕变过程。
  他兴致勃勃地站在机器旁,眼神中满是好奇与专注,仔细观察着每一个环节。随着机器的运转,羊绒在一道道工序中逐渐改变形态,谈厅长不时提出问题,声音在轰鸣声中提高几分。
  “这道梳理工序对羊绒的品质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吴志肇小心翼翼地回答,每一个字都斟酌再三,好在一路下来倒也没出什么差错。
  看着洁白柔软的羊绒原料,经过梳理、纺纱、合股等一系列复杂工序,逐渐变成质地均匀的毛线,谈厅长激动不已。
  他伸手轻轻触摸着刚生产出来的毛线,感受着那细腻的触感,眼中满是赞赏。
  “这毛线的品质真是没得说,手感柔软,色泽也很纯正,完全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啊!”
  吴志肇激动得双手不停地搓动着,声音中带着掩饰不住的自豪:“这都是姜工带领技术小组日夜攻关的成果!我们改良了梳绒工艺,还创新了蒸汽定型技术——”
  “姜工人呢?”王副厅长环顾四周,提高声音问道:“怎么没过来?”
  “应该在会议室,如果不在会议室,就在实验室调试新配方呢,我这就去叫!”吴志肇并不知道姜海棠具体在哪里,但已经准备迈步去寻人。
  “不必,我们直接过去。”谈厅长抬手制止,转头对随行人员说:“这样的技术骨干,我们更该主动去见。”
  一行人刚走出门,就遇到了急匆匆赶过来的胡厂长等人。
  胡厂长跑得气喘吁吁。
  “谈厅长,王厅长,你们怎么直接来车间了?”
  “过来看看,总要亲眼看看,才不虚此行。”
  谈厅长哈哈笑着,显然对于刚才看到的一切十分满意,笑声在车间外回荡。
  “姜海棠同志呢?”王副厅长问。
  “小姜!”胡厂长喊了一声。
  姜海棠听到呼喊,快步走来,她穿着整洁的工作服,眼神坚定而明亮,忙上前向两位领导打招呼:“谈厅长好,王副厅长好。”
  姜海棠声音清脆有力。
  谈厅长主动伸手,语气亲切地说:“海棠同志,你好啊,我们见过,还记得吗?”
  他的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
  姜海棠忙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记得,记得,感谢领导关心。”
  “你这样为了厂子发展鞠躬尽瘁的好同志,我们关心的还是太少了。”
  谈厅长和姜海棠握手之后,又对胡厂长说:“上次我见她,是她为抢救财产受伤。这次我见她,是她为羊绒毛线的突破做出巨大贡献,给国家创汇打开了新局面!你们纺织厂这个小同志,难能可贵啊!”
  被谈厅长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表扬,姜海棠脸颊微红,忙说道:“谈厅长,都是我应该做的,当不得您这样的夸奖。再说一项成果的研究,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被谈厅长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表扬,姜海棠脸颊微微泛红。
  她连忙说道:“谈厅长,都是我应该做的,当不得您这样的夸奖。再说一项成果的研究,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厂里的每一位同事都付出了很多努力。”
  “我听说,你不光主要负责了这边羊绒毛线项目,还参与了机械厂那边纹板式提花编织机的研发项目?”谈厅长饶有兴趣地问道。
  姜海棠点头,谦虚地回答:“参与了,不过机械厂那边,我只是提供了图纸和一点想法,具体是其他同志负责的。”
  “优质毛线和纹板式提花编织机相辅相成的,有了好的毛线,再配上先进的编织机,生产出来的羊毛衫才能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
  “你说的不错啊,小姜同志。”谈厅长感慨说:“你是个有想法的小同志。”
  “谈厅长,咱们最近要申报全国劳模,要不,就把姜海棠同志报上去?”王副厅长提醒道。
  “你回头关注一下,还有全国的三八红旗手,也把姜海棠同志推荐上去,我们得让大伙儿看到,只要努力工作的人,组织都不会忘记。”谈厅长语气坚定地说。
  王副厅长立即答应下来:“好的,厅长,我马上安排,一定把这件事落实好。”
  胡厂长和纺织厂的其他领导,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他们为姜海棠感到由衷的高兴,在他们心里,姜海棠获得这些荣誉实至名归,大家只有羡慕,没有丝毫嫉妒。
  陆良辰看着姜海棠那自信的模样,心中骄傲油然而生,他家的小姑娘,就是如此优秀!
  “走,我们去会议室,你仔细说说你的构想。”谈厅长提议道。
  站在车间门口,不仅耽误工人生产,冷风还一个劲儿地往里灌,确实不适合长时间谈话。
  之前,谈厅长并没有打算座谈,可因为姜海棠刚才的回答,他觉得,应该坐下来认真听听。
  两个项目一起开展,还能一起获得成功,这可不是一个巧合可以说清楚的。
  显然,姜海棠同志是一个有长远计划和构想的同志。
  会议室里,众人落座后,谈厅长和蔼地说:“海棠同志,别紧张,就当是和老朋友们聊聊。我特别想听听,你是怎么会想到同时推动两个项目的?”
  说着,还微微前倾身体,展现出十足的耐心与期待。
  姜海棠略微整理思绪后开口道:“感谢谈厅长给我这个机会。我说的可能有不对的地方,还请领导们予以指正。”
  “其实,这两个项目开始的时候,只是一个想法,那就是,纺织厂要走出更广阔的路,就应该有新产品,根据纺织厂目前的优势,我想到了羊毛衫……”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