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车间主任心情激动地答应着,暗暗发誓,一定要利用剩下的二十天时间,努力生产,过年的时候让金城的人能穿上羊毛衫。
  车间里,女工们围着一台机器比划着。
  有经验丰富的女工正给其他人讲解机器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年轻的女工踮起脚尖,凑近认真学习,眼神中满是渴望与专注。
  她的脸上,满满都是笑,听说,过年之前还会有一批新机器运过来,到时候,她也能自主操作机器,想到这里,她心中充满了期待。
  然而,在这一片欢呼声中,姜海棠发现车间角落有个身影。
  李胜利正在擦窗户,抹布机械地来回刮着同一块玻璃,他手中的抹布不小心掉落。
  他弯腰去捡时,姜海棠清楚地看到他嘴角扭曲了一下。
  那表情转瞬即逝,却让她心里“咯噔“一声。
  她悄悄挪到赵凯身边,压低声音:“赵科长,得重点注意李胜利。”
  赵凯愣了一下,顺着她的视线看去,正对上李胜利阴鸷的目光。
  他眉头一皱,职业敏感让他立刻意识到问题:“放心,我会安排人轮流值班。”
  就在这时,广播里传来《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旋律。
  工人们自发地跟着唱起来,歌声盖过了机器的轰鸣。
  窗外,寒风依旧呼啸。但在充满纱线香的车间里,春天似乎提前到来了。
  当天晚上,姜海棠邀请赵凯和康小夏来家里吃饭。
  厨房里,姜海棠和康小夏两个人正忙着包饺子。
  姜海棠手底下利索的擀面皮,康小夏坐在一旁麻利的往面皮上舀馅捏褶子,她的速度很快,包出来的饺子圆鼓鼓的很漂亮。
  “你这饺子包得像元宝,一看就是会干活的姑娘,也不知道将来便宜了哪家小伙子。”
  姜海棠笑着促狭,康小夏不好意思地瞪了她一眼。
  “真是越来越没正形了。”
  “我没正形,有正形的来了。”姜海棠用抬抬下巴,示意看窗外。
  院子里,赵凯刚进门,和以往不同,他今天穿得整整齐齐,总是乱糟糟的头发也梳理得整整齐齐。
  在看到窗户上康小夏包饺子的侧影时,他飞快地扭过头不敢继续看。
  “赵凯,过来坐。”陆良辰从屋里迎出来,招呼他进屋。
  两人在客厅坐下,赵凯的目光却忍不住往厨房方向飘。
  “团长,嫂子今天喊我过来吃饭是啥意思?”赵凯压低声音,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裤缝。
  陆良辰挑眉,露出了然的笑容:“给你介绍媳妇。”
  赵凯的耳朵瞬间红透,低下头,声音小得像蚊子:“康小夏同志吗?”
  “你觉得这姑娘怎么样?“陆良辰端起茶杯,目光带着审视。
  他对赵凯很了解,这个跟着自己从部队出来的小伙子,为人正直可靠,就是感情上有些迟钝。
  家里条件不算顶好,但也没有太大的负担,其实算很不错的对象了。
  赵凯搓了搓手,认真道:“我觉得行,就是...人家姑娘年龄小,领不了结婚证。”
  “你小子,连这个都想到了?“陆良辰没好气地笑骂:“没开始处对象呢,就想结婚了,也不问问人家姑娘的意思。”
  “领导人说了,不以结婚为目的的处对象就是耍流氓!”赵凯小声嘟囔。
  陆良辰轻咳一声:“她家里的情况你也知道,你不担心以后他们家总找麻烦?”
  赵凯挺直腰板,眼神坚定:“怕什么,敢找麻烦,我就敢收拾回去。康大春是个窝里横,其实怂得很。”
  两个人正说话,姜海棠和康小夏端着热气腾腾的饺子过来了。
  “小桃子,出来吃饭了。”姜海棠扬声招呼正在卧室里玩的小桃子。
  小桃子哒哒哒地跑出来,看到是饺子的,开心的拍手。
  “妈妈做饭最好吃,妈妈做的饺子小桃子可喜欢可喜欢了,谢谢妈妈,小桃子最爱你了。”
  她奶声奶气的夸奖让众人忍俊不禁。
  赵凯看着伶牙俐齿的小桃子,惊讶道:“小桃子现在怎么这么会说话了?”
  他带着小桃子回来的时候,这孩子又瘦又怕生,一路上一句话都不说,当时他差点以为她不会说话。
  “学着点,要是不如个小孩子会说话,可要被人笑话。“陆良辰调侃道。
  赵凯看到康小夏还端着一盘饺子,忙站起身从她的手中接过盘子。
  两人的手不经意间碰在一起,康小夏像被烫到似的缩了缩手,脸颊瞬间染上红晕。
  赵凯也慌了神,差点把盘子打翻,好不容易将饺子放到桌上,声音都变得结巴:“还...还有吗?我去端”
  “厨房里还有两盘。”姜海棠没客气,直接安排:“小夏,我给小桃子洗手,你帮忙把辣椒和醋还有蒜泥都端过来。”
  看着两人一前一后走向厨房,姜海棠转头对陆良辰笑道:“你觉得,这事儿能成不?”
  “赵凯说成。”陆良辰肯定道。
  “小夏也不反对。”姜海棠眼中闪过狡黠的笑意。
  果然,再次回来时,两人虽然还有些拘谨,但明显放松了许多。
  姜海棠一边说着给康小夏递过去一个碗,示意她给赵凯。
  康小夏会意,红着脸给赵凯递去碗筷:“赵科长,给你碗筷。”
  “谢谢,谢谢小夏同志。”赵凯双手接过,紧张得连筷子都差点拿不稳。
  陆良辰看到了,没好气地翻白眼,低声骂道:“真没出息!”
  比他差多了!
  第130章 过年跟我回家吧
  饭桌上,姜海棠有意无意地制造机会,让赵凯和康小夏多交流。
  几个人聊得倒是很融洽,得知康小夏对明天的女工培训课感兴趣,姜海棠立刻说:“那行,到时候我带着你一起过去。”
  一顿饺子吃完,天已经彻底黑了,康小夏还想帮姜海棠收拾碗筷,被姜海棠拒绝了。
  “等会儿冷得很,你们早点回去吧,赵科长,麻烦你送小夏回去,行不?”
  赵凯忙应道:“我愿意,我愿意。”
  赵凯和康小夏并排走,他竟然顺拐了。
  姜海棠远远看着,没忍住笑了。
  上午的技术培训进行得很顺利,二十个女工围着姜海棠,看她演示如何操作新提花机。
  康小夏跟在姜海棠的后面,听得很认真,她跟着学,不是为了操作机器,而是弄清楚原理,以防广交会上推广产品的时候用到。
  “大家注意看这个位置,”姜海棠指着机器侧面新加装的装置,“它能记录纱线长度,到固定值就会提示换纱……”
  一个年轻女工举手问:“姜工,听说这个装置是你自己设计的?”
  “是参考了一些技术资料,“姜海棠笑着纠正,“再加上请教了咱们厂里的老师傅们的建议,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正说着,车间主任陪着胡厂长走了进来。
  胡厂长今日身着笔挺的中山装,皮鞋擦得锃亮,胸前别着的那枚厂徽在光影下熠熠生辉,整个人显得格外精神抖擞。
  姜海棠觉得,今天胡厂长的形象,和往日里有些不同,很庄重!
  胡厂长的目光在人群中一扫,落在姜海棠身上时,眼角眉梢瞬间堆满了笑意。
  “厂长您怎么突然过来了?”姜海棠上前打招呼。
  胡厂长双手背在身后,迈着稳健的步伐,目光扫视了一圈车间,语气沉稳地说道:“过来看看。”
  姜海棠心中暗自揣测,莫不是胡厂长的调令下来了?这个念头刚在脑海中闪过,就被胡厂长接下来的话打断。
  “同志们辛苦了!”胡厂长声音洪亮,声如洪钟,“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省厅决定把我们厂的技术革新作为典型上报!”
  话音刚落,原本安静的车间瞬间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工人们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有几个女工甚至抱在一起跳。
  胡厂长抬手示意大家安静,继续说道:“这次试车成功,证明‘两参一改三结合’的方针完全正确!工人参加管理,干部参加劳动,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这就是我们的制胜法宝!”
  他神情激昂,眼中闪烁着坚定。
  “我相信,以后纺织厂还会有大发展,同志们,我期待看到纺织厂取得更大成绩的那一天。”
  胡厂长说这些话的时候,情绪愈发激动。
  姜海棠分明看到,镜片下,胡厂长的眼中闪烁着点点泪光,那是对工厂的热爱,对未来的期许。
  她更加笃定,胡厂长这是要调走了,他在对待了许多年的厂子做最后的巡视。
  当天夜幕降临,陆良辰带着姜海棠和小桃子,来到胡厂长家。
  姜海棠和小桃子被热情地迎进客厅,蒋慧贞笑容满面,拉着她们的手,嘘寒问暖。
  姜海棠简单的扫视一下,客厅里许多东西都已经收拾打包起来了,显然,已经准备好出发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