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姜海棠的精神头越发好了起来,这日,她刚从百货大楼买了东西回来,就在厂门口看到了邮递员。
  看门的大爷瞧见了姜海棠,立即喊道:“姜工,姜工,这里有一份陆厂长的信和包裹单。”
  姜海棠忙走过去。
  邮递员问:“这是本人吗?”
  “这是陆厂长的媳妇儿,给她没问题。”门房大爷笑着将信和包裹单都递给姜海棠。
  姜海棠回家的时候,陆良辰正在家里陪小桃子认字,两个人一问一答,似乎学习的效果还不错。
  姜海棠将信交给陆良辰说:“良辰,这是家里来的信还有一个包裹单,不知道又给咱们寄什么了。”
  “爸爸,是什么呀?”小桃子踮起脚,好奇地看着爸爸手里的信封。
  “是爷爷奶奶和太爷爷寄来的信,还有给咱们的东西。”陆良辰笑着摸了摸女儿的头。
  “有好吃的吗?”小家伙似乎对吃,第一句话就是问吃的。
  陆良辰摇摇头:“不知道,应该有吧,下午爸爸带着小桃子去取回来。”
  “嗯嗯,小桃子要和爸爸一起去。”
  两个人说话的时间,陆良辰已经将信封打开了。
  “海棠,爷爷也给我们写信了,你赶过来看。”
  姜海棠正将买来的东西规整呢,就听到陆良辰喊自己,立即放下东西跑过来。
  信是陆父写的,字迹工整有力,带着几分老干部的严肃,大体就是询问,这边受灾的情况,并对他们的生活情况进行了询问,顺便说了一下,何婉仪给他们准备了一些物资,大概都有些什么,让他们一家三口照顾好身体等等!
  读完信,两个大人只觉得心里暖融融的,这是远在京城的父母对他们这个小家的惦记。
  小桃子歪着脑袋想了好一会儿说:“奶奶给我准备好吃的了,我听到了。”
  陆良辰和姜海棠都忍俊不禁的笑了,小孩子就是好,有好吃的,什么都好说。
  同一个信封里还装了另外一封信,是姜海棠的爷爷姜国柱寄来的。
  姜国柱的信写得朴实,字迹有些歪歪扭扭,并不是很好看,但是有种霸王之气的感觉。
  姜爷爷说的话,大体和陆家父母的没有太大的差别,就是问候,让她们好好保重身体,同时也说了,给他们寄了一些东西,让他们一家三口不要亏空身体。
  看完信,二人都沉默了。
  姜国柱年龄大了,加上身体并不是很好,姜海棠作为唯一的孙女,至今都在西北,不能陪在姜国柱的身边,姜海棠觉得自己不孝顺。
  “海棠,我们要不要打报告调回京城,或者,你先调动回去。”陆良辰问道。
  姜海棠迟疑了一下说:“明年吧。”
  明年,很多政策都会有变化,相对来说,更合适他们回京城。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陆良辰总觉得,姜海棠似乎对于明年这个时间点很执着,就好像,到了明年,政策会就发生重大变化一样。
  “海棠,为什么一定是明年?明年会有什么变化吗?”陆良辰问。
  姜海棠迟疑了好一会儿之后,才开口:“如果我说,我能预知到一些未来发生的事,你相信吗?”
  陆良辰没想到姜海棠会给自己一个这样的回答,他好半晌没有说出一句话。
  房间里一时安静得只剩下小桃子翻动连环画的沙沙声。
  陆良辰放下手中的信,目光深深地望向姜海棠,声音不自觉地压低:“海棠,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姜海棠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手中的锅铲,锅里的水逐渐温热起来,腾起袅袅白雾,模糊了她的面容。
  她轻轻将小桃子支去里屋看画报,等孩子的脚步声远去,才缓缓开口。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知道,明年政局会有大幅度的变化,或许,这些年的一些错误都会被修正,等到了后年,还会恢复高考。从明年到后年,很多被下放的人会返城重新回到工作岗位。”
  姜海棠声音轻得像一片雪花落在窗棂上,她心里其实很忐忑。
  她不能说重生,太过不可思议,但预知梦的说法,在民间故事里尚有立足之地。
  就是,陆良辰会怎么想?会不会对这样的她嫌弃?觉得她是个怪物?
  但他们是夫妻,姜海棠并不想在面对丈夫的时候,有太多的秘密。
  “真的还是假的?”陆良辰表示,这样的事,简直太匪夷所思了。
  姜海棠郑重地点头。
  窗外的白杨树沙沙作响,斑驳的树影在水泥地上摇曳。
  陆良辰的喉结滚动了一下,突然起身检查了门窗是否关严,又掀开窗帘一角确认院子里没有人。
  这个下意识的动作让姜海棠眼眶发热,即使听到这样离奇的话,他的第一反应仍是保护她。
  “海棠,这些事你还告诉过谁?”陆良辰坐回她身边,温热的手掌覆住她冰凉的手指。
  “只有你。”姜海棠望进他眼底,那里面的担忧远比震惊更浓重。
  “有时候我会做很真实的梦,梦里的事后来都会发生……甚至,我还可以梦到一些未来的技术。”
  “不管是什么原因,海棠,这些话,到此为止,就是对我,也不用再说。”陆良辰郑重的说道。
  姜海棠点点头,眼眶中都是热泪。
  “海棠,既然上天赋予你这个能力,那你就将这个能力用起来,这段时间,你也可以更加充实自己,毕竟,如果政策改变,以后有文化有知识的人,应该会比较吃香。”
  第274章 小馋猫
  姜海棠立即点头如捣蒜地回答:“是的,会非常非常吃香。”
  小桃子的笑声突然从里屋传来,两人同时望向声音的方向。
  陆良辰的手紧了紧:“我会帮你打掩护,毕竟,我们陆家,知道点什么,别人也不会怀疑,你对别人,一句都不能说!”
  得到姜海棠的保证之后,陆良辰才安心下来。
  “既然明天情况会有变化,我们就等明年再打报告调回去,正好这段时间,将厂里的一些遗留问题都解决一下。”
  “你要不要考大学?”姜海棠问。
  “大学就算了,我已经这么大年龄了,再去学校读书也没啥意思。”陆良辰摇头:“倒是你可以试试。”
  “我怕我考不上,毕竟,我没正经上过学。”
  “没事,咱们早点开始学习,我相信,你这么聪明,一定能学得很好。”
  姜海棠重重点头,像抓住了命运给予的第二次机会。
  那些无法言说的重生记忆,那些独自背负的秘密,此刻终于有了分担的重量。
  对于未来的规划,也逐渐更加明晰起来,她总算走出了上辈子的阴霾。
  “妈妈,妈妈,我饿了,想吃饭。”小桃子蹦跳着进来,“等吃完饭,咱们还要去邮局取好吃的。”
  陆良辰弯腰把女儿举过头顶:“好,等吃饭完,咱们就去取好吃的,哎呀,我家小桃子又胖了,沉甸甸的,爸爸都快抱不动了。”
  小桃子被陆良辰举高高的,一点都不怕,还咯咯咯的笑着。
  姜海棠望着父女俩的笑脸,姜海棠突然想起上辈子看过的一句诗:长风破浪会有时。
  这一次,她将会和爱自己的人一起抵达那未知的幸福彼岸。
  下午,陆良辰拿着包裹单,带着小桃子去邮局取回了一个大包裹。
  除了信里提到的麦乳精、红枣、小桃子的新衣服,还有两盒京城特产的糕点,以及一叠全国通用的粮票。
  “妈的手艺还是这么好。”姜海棠展开小桃子的新衣裳,是两件碎花小裙子,针脚细密,领口还绣了朵小花,精致又可爱。
  “奶奶做的!”小桃子欢呼着,迫不及待地试穿,在镜子前转来转去,美得不行。
  “爷爷这是把能寄的都寄来了,看看这一大把的票证。”陆良辰看着这简单粗暴的方式,就知道,这是姜国柱老爷子给孙女的一片拳拳之心。
  饭后,姜海棠和陆良辰两个人回到卧室之后,坐在书桌前,认真地给爷爷和公婆写回信。
  详细说了近况,还附了一张小桃子自己画的画儿,反正,姜海棠表示,如果小桃子不介绍,她肯定不知道小家伙画的什么,但这不要紧,老人们看了,肯定会高兴就对了。
  写完信,她轻轻舒了口气,心里踏实了许多。
  陆良辰走过来,递给她一杯热牛奶:“喝点再睡。”
  姜海棠接过,温热的杯子捧在手心,心里暖融融的。
  窗外,夜色宁静,星光点点。
  小两口的日子过得简单安逸,这样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转眼,已经是腊月。
  腊月二十三,祭灶王爷的日子。
  姜海棠头一天晚上就起来发面,准备蒸灶饼。
  小桃子穿着厚厚的棉衣,眼巴巴地站在地上,眼睛却盯着妈妈手里的蜂蜜罐子直咽口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