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妇女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聚在一起,兴奋又忐忑地猜测着。
  “听说了吗?海棠要给咱们找活儿干,在家里就能挣钱!”
  “真的假的?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
  “咱们当初对她可不算好,她真能记得咱们?”
  “海棠那是干大事的,能和咱们计较?我听说是绣花,一个给五分钱呢!”
  “哎哟,我的老天爷,那可比咱们种地要好。”
  “你会绣吗?我可好些年没拿针了。”
  “咋不会?小时候谁没学过绣花?就是手生了呗,回家练一练,应该能行。”
  “我咋觉得这事儿不靠谱,哪有这么好的事儿?要是真有这种好事儿,城里人还不自己抢着干了?”
  “城里人都是要干大事的,我们这一毛五分的,他们肯定看不上,我听说,城里人一个月咋都能拿三十多块钱呢。”
  “我听说,大柱在城里,一个月也能挣三十块钱嘞。”
  这些人讨论的最热烈的时候,看到了风尘仆仆从城里回来的赵志坚。
  妇女人立即围过去,要找赵志坚问情况。
  赵志坚顾不得回答他们,立刻敲钟召集社员开会。
  打谷场上黑压压坐满了人,听说有大好事,连平日里不出门的老太太都让儿孙搀着来了。
  赵志坚把绣活的事详细说了一遍,最后道:“这是海棠给咱们争取的机会!咱们清水沟的妇女的手艺要换成活钱了!但是有一样,谁要是糊弄,绣得不好,可别怪我赵志坚不讲情面!”
  妇女们激动地交头接耳。
  听大队长说的,这活儿好像不太难。
  要是每天能绣出十来个,就是五毛钱,一个月下来也有十几块呢,可不比挣工分强多了?
  王五家的正在和几个妇女说话,讨论着好久没有拿针线,还能不能干活的事儿,就被旁边一个妇女拉了一把:“五嫂子,大队长说让你当咱们的头儿了。”
  王五家的刚才根本没听到大队长的话,愣住:“啥头儿?”
  “大队长刚才说呢,说经过了解,你的绣花技术最高,初步决定,让你管着我们第一批这些锈活。”
  王五家的虽然惊讶,也没敢说话,谁让她刚才都没听见大队长说什么呢?
  不过,她心里已经盘算开了。
  家里劳动力少,孩子多,日子过得紧巴巴。
  要是真能在家挣点钱,可是解了大难了。
  王五家的被叫到台上的时候,脸涨得通红,手都不知道往哪放。
  赵志坚大声道:“经过研究,暂时由王五家的负责收活发活、检查质量。想干的,等下找王五家的登记报名。”
  人群“嗡”的一声炸开了锅,妇女们争先恐后地围住王五家的。
  这个说“我绣花最好”,那个说“我手最快”,场面一时热闹非凡。
  赵志坚看着这景象,忽然生出感慨,多少年了,清水沟大队头一回这么有奔头。
  很快,报名的人就基本确定了下来。
  赵志坚郑重地将材料交给王五家的,王五家的给每人发了一份绣样和丝线:“三天后交活儿!绣得好的继续干,绣不好的就别想了!”
  王五家的也叮嘱道:“仔细着绣,这可是咱们清水沟的脸面!”
  这些妇女们没有不答应的,像捧着金元宝似的,小心翼翼地回家了。
  其实,绣好一份图样只需要半个小时的时间,之所以给大家三天时间,就是因为知道这些妇女们许久不绣花,怕绣坏了,让她们先熟悉一下。
  王五家的更是一刻不敢耽误,连夜就点灯熬油地开始绣。
  她男人嘟囔:“至于吗?大晚上得费灯油。”
  王五家的头也不抬:“你懂啥!这是咱家翻身的机会!绣好了,一个月能挣十多块呢!够娃上学的学费了!”
  她男人一听,立马不吭声了,还特意把灯芯挑亮了些。
  第293章 大柱的想法
  三天后的早晨,十个妇女准时来到大队部交活儿。
  王五家的一个个仔细检查,有的针脚细密均匀,有的却歪歪扭扭。
  她硬起心肠,把不合格的挑出来退还:“纺织厂那里说了,质量不过关的不能要。”
  “五嫂子,我们都是乡里乡亲的,你就放宽一点点吧,也不是赚你的钱。”
  被退回的媳妇脸上挂不住,但想到五分钱一个的工钱,还是和王五媳妇掰扯。
  “这不是我不通融,咱们这事儿,可还没定下呢,要是质量不过关,被退回来,这事儿可就黄了,翠兰啊,你说说,我们总不能因为你这几个绣品,坏了名声吧?”
  周围的人一听,这事儿可能会黄,哪里还能顾得上情意,立即帮着王五家的劝李翠兰。
  “翠兰,这活儿要是定下了,就不是一天两天的,要不,你先回去练练?”
  “就是,要是绣品不过关,耽误了大家伙儿赚钱,你也不好意思不是。”
  见到这么多人支持王五家的,李翠兰心里就算再怎么不满意也没办法,只能怏怏不乐的回家去了。
  王五家的把合格的绣样整理好,郑重地交给赵志坚。
  赵志坚一刻不敢耽误,立即进城送到姜海棠手里。
  姜海棠想自己检查,蔡婶子主动帮忙。
  两个人一个个地仔细查看,绣样针法朴实,做工细致,质量确实十分好。
  她满意地点头:“太好了!我明天就拿过去给检验科看看。”
  蔡婶子看着姜海棠满意,知道这事儿这样就差不多了,当下脸上的欢喜更多了。
  赵志坚也总算放心了。
  他将随身带着的一个布袋子放在桌上。
  “我家你婶子说,你现在需要营养,这是家里自己的小米,你熬粥补补。”
  姜海棠愣了一下,说道:“大队长,不用这样,只要绣品符合条件,我们就收。”
  大队长知道姜海棠这是误会了,当下赧然地说:“海棠,你误会了。我没有这个意思,就是,就是觉得,你惦记着咱们大队的人,咱们大队也不能太不懂感恩,这些就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听大队长如此说,姜海棠也没有继续推辞,而是收下了这袋小米。
  第二天,姜海棠把样品拿到检验科,请检验科检查质量。
  检验科科长拿起一个仔细看:“哟,这手工绣得真不错!比机器绣得有灵气多了。”
  生产科长正好也在,有些顾虑:“手工绣速度跟得上吗?这批订单要得急,加上前期我们已经生产准备发出去的这些货,需求量不小。”
  “应该没问题。”姜海棠把清水沟大队的情况介绍了一下,“她们随时都可以做,只要给钱,不会在乎上班时间长一些。”
  经过讨论,厂里决定先下一批小订单试试,一千个绣标,一周内交货。
  消息传回清水沟,整个大队都沸腾了。
  五百个!一个五分钱,就是五十块块钱!这够买多少斤盐、多少尺布啊!
  虽然要十来个妇女一起做,大家一人也就几块钱,但要知道,年终工分算下来,除了分到的粮食,一家子也才几块钱,有些人甚至是倒欠户。
  赵志坚立即组织通过王五家的测试的妇女们领活计。
  其他妇女们之前还不觉得有什么,这会儿知道能挣钱了,许多人就开始羡慕了起来。
  甚至,那几家的妇女为了赶工,都统一请假,好在现在春耕还没开始,需要上工的人不多,有人请假也不要紧。
  至于其他家里的女人们,也开始暗暗学习刺绣,就为了能赚钱,有小姑娘的人家,原本只是学习简单的针线,这会儿也可是学起绣花。
  王五家的更忙了,既要自家绣,还要检查别人交来的活计。
  她铁面无私,有一个线头歪了都要返工,姐妹们私下里叫她“铁娘子”,但心里都服气,要不是她严格,哪能保证长久有活儿干?
  一千个绣标提前一天交到了厂里。
  验收合格率百分之百!厂里当即又下了三千个的订单。
  清水沟大队开始了新一轮的刺绣热。
  听到又是三千个订单,想着这十来个妇女一个人能赚到二三十块钱,大队里的人更加羡慕了。
  再说姜海棠怀孕满三个月,孕吐渐渐减轻,精神也好了许多。
  蔡婶子这才放心些,她闲暇的时候,也开始着手绣一些绣标。
  姜海棠原本想着让她没事做的时候就休息休息,但又想到,蔡婶子也不是能闲下来的人,因此最终也没有劝蔡婶子。
  这段时间,因为蔡婶子在城里,大柱也经常过来。
  大柱现在跟着顾昀笛学习,已经学得很不错了,因为知识储备量不足,休息时间都用来看书学习了,因此,忙得不得了。
  蔡婶子看着儿子比以前还清瘦了一些很是心疼,但是知道儿子努力学习,也是为了将来有更好的生活,还是十分赞成儿子认真努力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