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扶苏脸当即就红了,十根手指交错在一起,不敢抬头看大母。
  子婴则将手藏在身后,一副他什么都没做的样子。
  “嗯?”赵元溪一瞪眼。
  子婴这才拿出了一团姑且算是面团的东西?
  “你不会想把这东西给我吃吧?”赵元溪表情实在有些憋不住。
  子婴小声道,“我,我也想做面给大母吃!只是它不太听话——”
  赵元溪在子婴面前做过很多次面,可从未想过这孩子能想着给自己做,虽然结果不近人意,目的也不太纯,但姑且算是心意到了。
  “你们早上吃饱了没?”
  扶苏老实点头,子婴拍着肚子说没有。
  第37章 共同著书
  赵元溪又被逗笑了,最后她给自己做了碗面,又给两个小家伙一人分了小半碗,三人都吃饱喝足。
  回主殿后,赵元溪拿着笔,面前摊开一张白纸。
  可持笔的手却久久不动,最后无奈朝长今招手,“长今,我还得请你帮个忙!”
  长今不明所以,“太后娘娘尽管吩咐。”
  “我这有两篇文章,我来背,你来写。”
  赵元溪无奈,她也想自己把《三字经》、《千字文》给写出来,但实力不允许啊!
  好在她记性好!她不会写,但背还是没问题的。
  长今接过赵元溪手中的笔,“娘娘请说!”
  依着前世的记忆,赵元溪将《三字经》和《千字文》通篇背诵。
  总共两千多个字,满满写了十页纸。
  一开始两个小孩还在玩闹,听到大母背的东西,手里的棋子都不好玩了!
  扶苏比子婴读的书多,可他从未听过这样的文章,脸上满是好奇,“大母,这是你写的吗?”
  赵元溪灌了一大口水,摇摇头,“这是两位厉害的先生写出来的。”
  扶苏赞同点头,“他们很厉害,大母可以将他们召来吗?”
  小小年纪的扶苏,已经有了爱才之心。
  赵元溪摸摸他的头,笑道,“他们不在这世上,我可请不过来。”
  等他们出现,那都是千年后的事情了。
  扶苏肩膀当即垮了下去,“可惜我不能见到他们,若是父王知道他们,定会将他们召入秦国。”
  赵元溪想到历史上,嬴政如何对韩非巧取豪夺,赞同点头,遇到喜欢的大才,凭便宜儿子的性格,还真会不管不顾都要将他收入囊中。
  不过嬴政目前只对这天下感兴趣,对能教化万民的教育家,态度估计也只会不冷不热。
  这样说来,嬴政仿佛就跟挑食的小孩一样,只会挑自己喜欢的东西,全然不顾秦国这个大一统国家健不健康。
  不过赵元溪不会治国,自然也无法点评嬴政施政的好坏,她只是用历史反推,秦国能秦二世而亡,除了是因为胡亥和赵高的瞎折腾,要真说嬴政没半点责任,赵元溪是不信的。
  赵元溪不再多想,拿着长今写的两篇文章,又亲自抄了一遍。
  抄着抄着,她的思维再度发散。
  抄书真的很没意思!
  抄哪有打印来得快?
  她抄一份是为了认字,但真要将这些东西推广,还得靠印刷!
  赵元溪感觉自己仿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人无数次试错得到的答案,自己轻而易举便想到了解决办法——
  是的,活字印刷术!
  果然,懒惰是人类进步的重大动力,赵元溪傻乐起来。
  想归想,该抄的还得抄,抄完之后,她对秦国的文字也算是有了初步的掌握,至少不再是半文盲的状态。
  “柚,你将这两篇文章送去给淳于先生,就说是给他参考用的。”
  赵元溪长舒一口气,伸了个懒腰,见俩小孩悠闲地坐在那,一把将子婴给捞过来,笑得不怀好意,“子婴,大母亲自给你抄的书,你喜欢吗?”
  子婴瞪大眼睛,仿佛受到了惊吓,在她怀里挣扎起来。
  赵元溪恶作剧般哈哈大笑,看到站一旁的扶苏,一手抱一个,左右亲了亲,“你们难道不开心吗?”
  子婴满脸问号,他感觉大母好可怕,又看到同样在笑的扶苏,大母和大兄都好可怕!
  接下来的时间,子婴将见识到他大母更为可怕的一面。
  好不容易两本书都写出来了,下午赵元溪便给两个小孩布置了任务,自己将这两篇文章抄一遍!
  扶苏抄书抄习惯了,这点东西对他而言轻而易举,可子婴就不一样了,抄了才百来个字,他就闹着手酸脚酸眼睛酸!
  赵元溪看了一眼时间,淡淡道,“你还有两个时辰的时间,如果两个时辰后还没有抄完的话,今天的晚饭你就赶不上了!还有,不许求你大兄,我在这看着呢!”
  “大母——”子婴差点委屈落泪。
  赵元溪毫不留情,“是你自己答应让我来教你的,子婴难道忘了吗?”
  子婴吸了吸鼻子,心中不免开始后悔。
  小孩子怎么可以不做作业呢?已经是大人的赵元溪此刻心中木得一丝感情。
  沧浪阁里,正在整理儒家典籍的淳于越,收到太后送来的两篇文章。
  从一开始的随意翻阅,到后面啧啧称奇,不过才过了几息时间。
  身侧跪坐的学子见淳于先生如获至宝的模样,满脸好奇,“先生,太后送来的是什么书,竟让先生如此高兴?”
  “你们都看看吧!”淳于越将书分给众人传阅。
  这些学子在秦国宫学中均是佼佼者,被秦王骤然派到雍城,说没有不满是不可能的。
  哪怕澧阳宫那边对他们再客气,给得再多,也依旧不能消除他们对于回咸阳的渴望,直到淳于越的到来——
  他们本想能跟着他继续学习,没想到淳于先生这样的大儒,竟邀请他们一起著书。
  这对他们是何等惊喜!
  至于淳于越之前说著书一事,是太后吩咐的,他们其实并没有放在心上。
  太后若是有著书的大志,又岂会被大王迁至雍城住着。
  他们之前觉得是淳于先生因为暂住在这,不得不给太后一个面子。
  可这两篇文章!
  众人心中都升起一丝不可置信的念头,不仅是太后让淳于先生著书,甚至她自己也参与其中!
  “太后娘娘要的书,是能教育万民的书,这两篇文章便是范例,我们要著的就是这样的书。”
  淳于越见他们一个个的都面露难色,冷哼道,“难道我们这些人加起来还比不过太后吗?”
  在场的哪个不都是自诩才华过人,哪里受的了这样的刺激。
  有个面冠如玉的少年站起身来,“学生愿随先生,共著此书。”
  淳于越这才满意点头,“你叫什么名字?”
  “学生张苍,见过先生。”
  见状众人也都纷纷起身立誓。
  淳于越抚掌大笑,“吾有汝等人才相助,想必定不会让太后失望,让秦国万民失望。”
  第38章 千姿百态
  送来的学子有十五人,七位是儒家学子,五位是法家学子,另外三个分别是农家的许义,阴阳家的邹恒,还有一位小说家令尹。
  淳于越这边来的人自然都是儒家弟子,众人甚谈甚欢,好不热闹。
  一墙之隔的临院。
  法家的几人却神色严肃。
  “我打听过了,淳于越让他们过去说是为太后著书。”
  一人嘲讽道:“他们能著什么书?除了那些之乎者也的酸话,能憋出啥好东西出来!”
  “......”
  祝游道,“你们别忘了,淳于越不仅是儒家人,还是公子扶苏的老师,他做的一切都会是为了儒家和公子扶苏!既然太后插手,那必然是已经和他们达成了合作!”
  “到时候他们跟着太后和公子扶苏回了咸阳,那我们几人又该如何?”
  众人皆是一阵沉默。
  良久后,几人达成默契,儒生要有的,他们也得有,不就是替太后著书嘛!他们法家一样可以!
  第二日,赵元溪来送扶苏来上课。
  她牵着扶苏的手,带着他来了沧浪阁。
  淳于越正在门里等着,见是赵元溪送人过来,连忙上前行礼,“太后娘娘。”
  “劳烦先生了。”赵元溪笑着将人交到他手上。
  淳于越微微拱手,在赵元溪的注视下,将人领了进去。
  “看这么久,你们看出了什么名堂吗?”赵元溪扭头,笑着看向对面的矮墙。
  被发现了——
  矮墙里躲着的几个人低着头走了出来。
  “学生拜见太后!”
  一张张尚且年轻的脸,让赵元溪心情格外舒畅。
  这群学子来这里两天了,赵元溪还没能好好见见他们,今日倒是得了机会。
  “你们躲在这里做什么?”
  站得最前的那个学子祝游,硬着头皮道,“我们几个想求见太后!”
  “所为何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