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刚来伺候太后的时候,柚不理解为什么堂堂秦国太后要计较这些东西。
她伺候过的人不多,但也知晓贵人们的习惯。
他们通常只在乎菜肴丰不丰盛,哪里会在乎东西会不会浪费。
即便有人推崇节俭,但与太后相比,好像也还差一些。
柚一直觉得自己伺候了个奇怪的贵人,不喜欢朱钗,凡事还喜欢亲力亲为,弄得她很多时候总觉得自己好像有些多余。
可偏偏一旦她有这种想法出现,太后总是会夸赞她做得有多好,她又有多么离不开自己。
柚低着眉,嘴角扬起浅浅的笑,太后虽然奇奇怪怪的,但太后绝对是她这辈子能遇见的最好的主子,也是她最为钦佩的人。
赵元溪听到柚的话,这才放心下来,伸了个懒腰,“吃完咱还有件事要忙活!”
扶苏和子婴齐刷刷地看过来,赵元溪戳了戳扶苏的脑袋,“忘了,你刚才同意要给你父王准备点礼物的。”
秦王拥有的珍宝无数,但他绝对没有吃过他亲儿子亲手做的饭。
过年还能干啥,那当然是包饺子了!
院中烧着的竹子发出噼啪声,赵元溪等人在屋内一块包饺子。
子婴作为熟手,包出来的饺子看上去有模有样,可扶苏那是真的没碰过这些东西。
他感觉包饺子比写功课还难。
明明他已经将馅给装进了饺子皮里,手一捏,它就又不听话地从别的角落冒出来了。
花了半个时辰,扶苏望着自己面前的面团混肉泥丸子,陷入了迷茫。
见大母手一捏就是个漂亮饺子,他呆呆地看着自己的手,这手好像不太听话?
赵元溪被他的小表情给逗笑了,只能手把手得教他,这才堪堪凑出了一盒能看的饺子。
子婴有些嫌弃地瞅了一眼盒子里奇形怪状的东西,不住地发出叹息声,最后十分大方的将自己包的也放了一些进去。
扶苏做的实在太难看了,秦王伯父脾气那么差,眼光还贼高,到时候肯定会嫌弃扶苏做的丑东西。
唉!还得他来才行!
赵元溪瞧见了他的小动作,眸中满是柔色,心中盘算着,子婴都这么大方了,她是不是也得表示一下?
于是,本来只有一层的食盒,硬是被加到了两层。
一匹骏马乘着夜色出发,从雍城赶到了咸阳,天微微亮之时,正好送达秦王宫。
嬴政昨晚依旧很晚入睡,这会刚醒,精神未免有些不济。
吕乐替他边换衣服,边笑着道,“大王,昨晚太后那边命人送东西过来了。”
平日里太后都是在白天送东西过来,有什么要紧的事,居然让她如此迫切地来寻他?
嬴政下意识地认为太后是遇到了什么急事,皱着眉问,“送了什么东西过来?”
吕乐忙道:“太后说是饺子,是太后和两位公子亲手做的。”
吕乐让人将食盒取来,当着嬴政的面打开,一排排饺子码放整齐,有些看上去白白胖胖,有些则姑且能算得上是个东西。
嬴政微微挑眉,这怎么都只是看普通的食物而已,有必要大半夜让人送过来吗?
“太后还说了什么吗?”
“太后说此物需要煮制后才能食用,便再无其他。”
嬴政越发不解,有些猜不透太后到底想做什么。
吕乐又问:“大王今早可要用这些饺子?”
“可。”
没过多久,吕乐小心翼翼将饺子端上桌。
饺子本就已经调过味的,只需要用沸水煮一炷香的时间就可以捞出来食用。
嬴政用膳时十分安静,动作不疾不徐,如行云流水。
吕乐也看不出这东西到底好不好吃,只是光闻这味道,应该还算不错。
等秦王放下筷子,吕乐这才瞅了一眼空空的碟子,又偷偷观察到大王嘴角微不可查地上扬的一丝弧度,就知道这顿饭,大王是吃得很满意了。
吕乐笑着上前,给大王递上帕子,送上茶水,笑道,“太后还送来了这饺子的制作方子,大王若是喜欢,奴才就去让膳夫也跟着学学。”
嬴政瞥了眼吕乐,语气依旧是不紧不慢,“此事你处理就好。”
吕乐笑得越发高兴,大王既然没有拒绝,那就是同意。
嬴政见他笑得满脸褶子,轻哼道,“什么事,让你这么高兴?”
“奴才这是为大王高兴,太后这是惦记大王呢!”
惦记他?嬴政轻嗤一声,那人才不会惦记他,顶多就是惦记他手里的钱,还有人。
至于这饺子?
他秦王哪里会是被这点蝇头小利所打动的?
“之前让你去寻的农家人,可有进展?”嬴政忽得开口问。
冬季已经快过去了,等到二三月份,就该是农耕的时候,那人那么喜欢种地,定然不会错过这耕种的时间,她手里的那些玉米种子还等着种下去。
嬴政觉得是时候开始准备春耕的事宜了。
吕乐连连点头,“治粟内史现下找到人了,他们已经在来的路上。”
秦王要找的人,哪怕是掘地三尺那也得找出来,更何况只是区区一些农家人而已。
嬴政微微点头,唇角轻勾,心情十分不错。
太后带着人给他种地,若是今年能是个大丰之年,那他就可以更快对其他国家出兵,统一天下,指日可待。
吕乐替他戴上冕冠,整理好衣服,再替大王配戴上那柄长剑。
嬴政神色恢复如常,望着外面刚刚升起的太阳,俯瞰着从四面八方赶来的秦臣,睥睨着周边的一切。
吕乐眼中满是崇敬和喜爱,这个他看着长大的孩子,终于长成了比他的父亲,大父,甚至祖父还要优秀的君王。
他不知道秦王会走到哪一步,但他清楚的知道,在这位秦王的手中,秦国注定会进入新的盛世。
第114章 清晨的风波
今日沧浪阁也变得热闹不少,太后给他们放了两天的假,虽然不知道为何今日要放假,但不妨碍这些年轻人高兴。
“这是什么?闻着真香。”令尹也不知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大概是刚睡醒的缘故,头发乱糟糟的。
许义笑着给他盛了一碗,“太后让人送来的,说是饺子。”
“多谢!”令尹接过那碗,随意找了个位置挤进去,唏哩呼啦地就吃了起来。
邹恒皱着眉,往旁边挪了挪。
对面的那些儒生见状,嫌弃地撇过脸去,这令尹明明是贵族出身,行事作风却和那些地痞无赖没什么区别。
真不知太后为何如此看重他,甚至将那报社的副职都交给了他。
张苍能当上那报社的管事人,他们还是信服的,毕竟张苍师从名门,学识渊博,见识过人。
他得太后娘娘器重那是应该的,可这令尹除了出身好些,从头到脚没有任何值得让人夸一句的,他凭什么?
“不知礼数!”不知是谁突然开口。
令尹吃得正开心,压根没在意这话,可一旁的邹恒注意到了,抬眸望去,幽沉的眸子如汪寒潭,直抵人心。
那人立即噤声,眼神闪躲。
许义见状缓和气氛地问,“还有谁要再加点吗?”
“我,我,我!”令尹立马把自己碗里的那两颗饺子塞嘴里,口齿不清地道,“许兄,给我再来点!”
许义失笑,无奈地又给他添了一碗。
心满意足地吃饱之后,令尹摸着肚子,心情甚悦,挑眉看向角落里的人,“又没吃你家粮食,你在这叨叨什么?不爱看我这样子,那你自己滚出去呗!”
本以为是个软柿子,没想到碰上了硬茬,刚说话那人脸一阵青,一阵白,显然气得不轻。
许义以为刚刚令尹是没有听见,敢情他是准备吃饱了再和人对骂!
那人脸色铁青地道:“难道我有说错吗?你本来就不知礼数,天天写那些市井胡言,哪里是君子所为?”
令尹一副只要我没道德,道德就约束不了他的模样,上下打量着他,“我有说过自己是君子吗?你还是管好你自己吧!儒家有你这样的——”
张苍眉头紧皱,打断了令尹的话,“令尹兄,在下替陶兄向你道歉,还请你不要计较。”
令尹轻哼,不过张苍毕竟同他一处办事,这点面子他还是愿意给的,“行,我不说就是了!”
可他愿意停战,不代表别人就愿意。
“你别以为太后有多看重你,不过是拿你来取乐,太后早晚会看清你这样的人根本就不配留在这里。”
“我不配难道你就配了,除了些一些酸言酸语,你说说你还能干什么?”令尹似是突然恍然大悟,表情略有些古怪,“你不会是因为被我拒收了文章,而在这里恼羞成怒吧?”
报社现在许多文章就是出自这些学子。
法家的人现在跟着韩非和魏夫子,在折腾新的律法的事,反观这些儒家学子自从著完书后,太后就没有再给他们太多任务了,他们虽还在对各种书进行修订,但也的确空闲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