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适逢开了报社,需要大量的文章填补,这些学子这才有了用武之地。
  可好的文章那么多,不可能每一篇都能印刷上去,有些质量较差的就直接被拒收了。
  令尹想起此人,他不就是当初自己婉拒的那位么!
  陶志羞愤不已,“我,我只是就事论事。”
  “哦!”令尹满不在意应道,双手负在身后,阴阳怪气道,“那我也就事论事,你写得就是差劲,有这功夫写什么文章啊!你还不如去外面找个给人写信的活,说不定还能赚点钱来养活自己。”
  众人不禁同情地看着陶志,惹谁不好,偏偏要惹令尹。
  平日里他看着和和气气,但要是把他惹生气了,他能把你祖宗十八代给拉出来痛骂一顿。
  张良适时走了进来,他昨晚太晚睡了,以至于今早差点错过吃早膳。
  见周围气氛不太对劲,他也不是很在意,拿着碗就要给自己盛饭,他现在真的很饿。
  许义见状忙将勺子递给他。
  “多谢许兄。”张良朝他微微颔首。
  陶志正在气头上,见张良这么晚赶过来,便朝张良撒气。
  “过时不候,这难道也要有人来教你吗?”
  他对付不了令尹,难道连个刚成年的孩子都对付不了吗?
  张良莫名地瞅了他一眼,淡淡道,“用饭的时间还没有过。”
  “切——陶志,有本事你就朝我来,对小孩阴阳个什么?”令尹将手搭在张良肩上,摆出一副这人我罩着的架势。
  “呵,你们两人还真是沆瀣一气,难怪能哄得太后如此信任你们!”陶志冷哼。
  一个成了元溪书院的副院长,另一个是报社的副主事,敢情早就勾结在了一起。
  张良对令尹把自己当做小孩这事,略有些不满,虽然他是这些人中年纪最小的,但令尹也比自己大不了几岁吧!
  他动了动肩,让令尹的手放下来,同他保持着距离,这才缓缓开口,“决定是太后下的,你若不满,可以向她请求将我换下来。”
  虽然张良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但若是能解除自己身上的担子,他也是十分乐意的。
  陶志道:“你以为我不敢吗?若非韩非子护着你,你早就被秦国驱离了。”
  张良忽得沉默了。
  有些人他只会固守自己心中的道理,看不清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何必再同他多言。
  张良不再说话,低头认真吃饭。
  陶志还以为自己说到了张良的痛处,不免有些得意,如同得胜的孔雀,扭头离开。
  令尹撞了撞邹恒的肩,小声嘀咕道,“你说他要干啥去?”
  邹恒看了一眼张良,因为张良这会正坐着,看不清他的神色,只能看见他的后脑勺。
  虽说他一直不喜张良,但这些日子张良的确在为太后的事竭尽全力,太后当初没看错他。
  邹恒抬步离开,令尹跟上去,幸灾乐祸地道,“等等我呀!我看他走的方向像是去澧阳宫,该不会真的去找太后了吧!”
  第115章 道心破碎
  张苍视线落在安静坐在角落里吃饭的少年身上,心中忍不住地叹气,有些人喜欢自找没趣,他也拦不住。
  周围法家的那些人,看了这么一场热闹,纷纷憋笑。
  张良是韩非子的弟子,那也算是半个法家人,他得太后器重,不管怎样,便也算是胜了儒家人一筹。
  看到这些平日装腔作势的儒家人不开心,那他们就更开心了。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外面太阳正好,赵元溪这会心情不错,还想出去溜达溜达,结果就正好碰上满脸愤愤的学生。
  她温声问:“怎么了,是沧浪阁那里发生什么事了么?”
  这个学生她还记得,似乎叫陶志,平时就跟在淳于越后面,也没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他学识尚且不错。
  陶志心中压着一团的火,可到了太后跟前,却只低着头,不知该如何开口。
  赵元溪语气轻松,“你既然来了,那必然是有话想对我说,怎么现在又不肯说话了呢?”
  陶志深呼吸,“太后当初让我们著书,好不容易著好书后,便将我等抛在一边,可是觉得我等才华不够?不堪大用?”
  “此话怎讲?我自是信任你们的才华的!”赵元溪差点大呼冤枉,她这个半文盲,怎么好意思说人家没才干?
  “那为何太后信任张良,都不肯信任我等!宁愿去相信韩国来的竖子!”陶志追问。
  赵元溪眼皮一跳,终于明白了怎么回事。
  不是她说,这些人还真比不上张良,这些儒家弟子让他们写写文章倒是可以,但管理学院她还真不放心。
  他们信奉儒家的那些道理,但管理学院和老师教导学生,这其中的差别不亚于儒家和法家的差别了。
  一个好老师,不一定能做好一个好领导。
  她可不想让自己的学院成一盘散沙。
  若非要说还有谁能胜任学院副院长这个位置,那也就只剩张苍,好歹是经过历史检验的人才,人家靠的不仅仅是运气,还有那实打实的才干。
  赵元溪笑道,“我自然是信你们的,只是人各有所长,你既学了那孔夫子之道,应该比我还懂这些。”
  “张良虽年轻,但行事果决,自有章法,如今已经将学院管理的井井有条,这难道还不能证明他的能力吗?”
  “还是说你觉得你能做得比他还好?”
  陶志一脸自信,那韩国来的小儿都能做的事,他如何做不得。
  “小人自认不输于他。”
  赵元溪倒也没有直接打击他,只笑着道:“让我问你几个问题可好?”
  陶志作揖,“太后请赐教。”
  “如今学院总计834人,每天需要给他们准备多少食物?”
  陶志拧眉,只能按自己平日里看到回答,“一人食两斤,每日需五十六石左右。”
  “错!”赵元溪解释道,“这些人大多都只是未成年的孩子,有些甚至还不到十岁,你觉得他们一日能用得了两斤的粮食?”
  “而且光用米面还不够,这些人还在长身体,需要给他们补充其他的食物,这些你有考虑到吗?”
  陶志感觉脸微微发烫,“但这并不难,小人只需了解一番便能解决。”
  赵元溪同意地点头,又道,“学院总计81间房,除去教学用的十六间,其他那些空房间你会怎么处理?”
  介于刚刚太后问的问题,陶志这次显然更谨慎,“那自然是根据年龄大小分配屋舍,若有多余的房间再作他用。”
  “可那些孩子中还有不少女孩,这你打算怎么办?”
  陶志微怔,实在没有想到那些学生中还有女的。
  “这,这不合规矩!”
  “元溪学院只听我的规矩。”赵元溪淡笑着,眼中却是不容置喙。
  陶志被太后呛得无话可说,支支吾吾道,“那将他们分开便是。”
  他不能理解太后的行为,接受教育不仅仅是贵族的特权,也是男子的特权,贵族女子或许能读书,但那也是贵族将先生请入家中授课,哪有女子同男子一起读书的?
  赵元溪眸色淡淡,“可是学院就这么大,屋子就这么多,先生也只有那些人,若是将他们分开,将可能多耗费一倍的资源,到时候这笔钱又该谁出呢?”
  他不说话了。
  “你看,我不过是问了几个简单的问题,你都没有给出一个解决办法。”
  “其实你并不懂这些,你只是觉得他行,你也行!孔夫子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年轻并不代表力弱,年长亦不代表博学,你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陶志被训了一通,快要无地自容了,最后辩驳道,“人非生而知之,难道张良就能直接给出解决办法吗?”
  “他不能。”赵元溪笑了笑,“但他也从未劳烦过我,所有的事情,他都是自己解决了,而他至今没有出错。”
  张良被赵元溪派去学院之后,赵元溪有让人留意他的举动,也生怕他做错什么
  可张良到了那之后,表现得十分谨慎。
  他因为经验不多,便也不盲目自信,很多事情他不知怎么做,就会请教他人,甚至还会请教那些孩子。
  陶志怔愣地站在那,腰却不知觉的弯了下去,一副深受打击的模样。
  赵元溪叹了口气,“我说过,人各有所长,你不该和人比较这些,而是要发现你自己擅长的东西。”
  陶志嘴巴张了张,声音几乎破碎,“那我会什么?”
  “你不应该比我更了解你自己吗?”赵元溪反问。
  陶志不知道。
  他以前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天才,可到了这里他那仅有的学识似乎变得一文不值,所有人都比他聪明机敏。
  他写的文章甚至还要被令尹那个混小子批得什么都不是。
  他可能真的是个蠢才!
  或许令尹说得不错,他这种水平也就能给人代写书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