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被太后这般呛声,嬴政也不恼,他最缺的就是人才,若是能将这些人召至他麾下,他何愁不能夺取这天下。
“那太后有办法能将他们给找出来?”
赵元溪一愣,确定嬴政这是在问自己,她扣着手心,陷入了沉思。
自古以来选拔人才都是国之大事。
秦国选择了军功爵制配合着举荐的制度,替自己招罗天下英才,但军功爵制只能在战时发挥功效,等天下太平,终究还是要回归正常的人才选拔制度。
当下的人才选拔方式,与其说是选拔,不如说是继承,大部分还是世袭制,之后才逐渐演变为了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直到隋朝创立科举制,这种新的选拔制度,才逐渐成为选拔人才的标准,被广泛接受。
若非要赵元溪建议的话,那自然是直接推动科举制,但这对于秦国来说似乎还太早了些。
“这不是你这位秦王应该思考的事情吗?”赵元溪虽然有了主意,但还是有些不满地反问。
嬴政愣了愣,轻笑道,“正如太后所说,寡人去的地方不多,见过的人不多,自然想不出更好的主意!”
赵元溪被他这话整的无话可说,拿她怼他的话,来怼自己,还真的不愧是他。
她两手一摊,“我没啥好主意,但只一条那就是选贤举能,如何制定一条公平的准则,将这些贤才给找出来,那就是你们应该考虑的!”
赵元溪眼珠子一转,看向嬴政,提醒道,“我元溪书院的副院长被你派回了韩国,你得早些将他给我带回来!那些学生还等着他呢!”
这一路上,赵元溪已经知晓了这些天发生的事情,对于嬴政答应让张良回去劝韩王投降之事,她倒也没什么意见。
凭着张良的能力完成这事按道理也不难,她担心的是张良那身反骨开始作祟,得了机会直接跑了。
那她再想找到他,可就真的是大海捞针了。
不过当赵元溪听到张良被韩王关押起来,又不免替他担心,这人虽然脑子好使,但架不住敌人脑子不好使啊!
万一韩王安把张良给斩了,她到时候又该去哪寻自己的副院长?
第230章 昏睡不醒
若说哪里的人才最多,自然是各国的学宫,那里拥有最顶尖的教育资源,里面学子也拥有着最顶尖的身家。
但他们归属于其他诸侯国,同诸侯国的贵族之间有着纠缠不清的关系,是一把双刃剑,若用的好,他们会是治理国家的栋梁,若用的不好,他们也将会动摇国之根基。
随着秦国攻下的土地越多,越需要有人去治理地方。
当下秦国最好的选择就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在保留军功爵制的同时,开辟另外一条人才选拔方式。
不论出身,只看能力品性,从秦国上下筛选,那些选出来的人将成为一颗颗钉子,驻扎在全国各地,成为秦国治理地方的基石。
可惜,现实却是秦国没有那么多可以选择的人。
秦国虽建了学室培养官吏,但这些学子本就是官吏家族出身,与其说是选拔,不如说是另外一种继承制,贵族把持着教育,从上至下,来来去去依旧是那么几家人。
商鞅变法之后严重打击了秦国的贵族势力,但他们从未消失,不过是以另外一种形式继续存在,平民上升唯一的路径依旧是在战场上建立军功,以换取爵位。
赵元溪鼓励教育,除了扫盲,也是希望能多培养出些治国理事之才。
听太后提及张良,嬴政若有所思,当初太后竭力推动启蒙教育,他并不太放在心上,如今看来似乎没那么简单。
“寡人收到的消息,韩王已经释放了张良。”
秦国拿下赵国的代郡后,返回的王贲带着大军围了韩国的南阳,韩王安选择答应割让南阳,但嬴政怎么可能允许韩国在他眼皮子底下继续存在。
如今赵国已经被消灭,秦国已无后顾之忧,韩国要么被灭,要么投降,没有其他选择。
若韩王动了张良,那他秦国便可直接出兵,不过太后既然想保他,嬴政倒愿意再等等。
既然张良被韩王放出来了,那便代表能谈得下去。
赵元溪:“张良能言善辩,韩王如今愿意谈,想来结果不会令我们失望。”
不仅韩非对张良予以盛赞,连太后都如此信任于他,嬴政剑眉微挑,心觉自己似乎低估了那位少年,待他返回秦国,倒是要看看这张良到底是哪里不凡。
嬴政眼底泛起一丝笑意,与其四处寻觅贤才,或许不如从太后这边挖人。
赵元溪忽觉背后一凉,环顾四周也没发现有什么漏风的地方,只怀疑是身体疲惫所致。
韩非身体虽弱了些,但无大碍,与他们闲聊一番后,赵元溪也不再打扰,寻了个由头便离开了。
嬴政心中还念着如何招揽更多的贤才,见韩非今日精神不错,反而继续留下来,拉着李斯一起商议选才之事。
赵元溪出了宫门便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大母这是困了吗?”扶苏牵着赵元溪的右手,仰头担心地道。
“倒也不是很困,主要是听他们讲那些东西令人犯困。”赵元溪笑道。
秦律的内容,她根本不了解,听韩非和李斯引经据典,赵元溪只感觉自己在听那些拗口的古文,实在令人发困。
对秦律的了解,或许她还不如这两小孩。
赵元溪心中腹诽:赵元溪啊!赵元溪!你竟也懒惰至此,都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自己对秦律没有半分了解就在那里大放厥词,实在有愧于一名学者的严谨!
好在嬴政还算容易忽悠,韩非和李斯也不敢对她的话有所质疑,不然她这半吊子都不是的水平,怕不是要被人嘲笑了。
赵元溪决定明日得跟着扶苏和子婴一起学习秦律,做不到倒背如流,那也要了解其中的七七八八。
她心里给自己做了计划,却转头就回了甘泉宫躺下休息,这一睡竟睡了两天之久。
扶苏和子婴都吓得把太医院中的太医都给请来了,连嬴政也听说了太后昏迷不醒的消息,匆匆赶来,却听到太医肯定地道,“太后娘娘只是睡着了!”
扶苏和子婴呆呆地望着床上的大母,似乎还没有消化这个令人不解的答案。
嬴政也愣了愣,沉声问道,“你确定太后身体无碍?”
“臣不敢欺瞒大王,太后只是身体过于疲惫,陷入了沉睡之中,从脉象上来看,太后身体很——健壮。”太医酝酿了会,才缓缓吐出健壮二字。
“那人怎能昏睡如此之久?”
“这?大概是太后这些日子都没睡好所致,若明日太后娘娘还未苏醒,臣再为其施针。”太医擦了擦额头的细汗,一旁的余郊也给出了相同的答案。
虽然他也不明白为何太后会昏睡这么久,但无论从脉象还是气色,太后都十分健康。
嬴政眉头紧皱,见两小家伙两眼通红,揉着他们的脑袋,“行了,太后这边寡人会让人看着的,你们该去淳于越那边习书了。”
“我们可不可以在这里等大母醒过来?”扶苏低着头,吸了吸鼻子。
他还从未见过大母这般模样,他害怕等他回来就见不着大母了。
子婴抱着嬴政的大腿恳求道,“秦王伯父,求您了!我们可以明日将课业补回来!”
“太医都说了太后无碍,你们留在这里又有何用?”
“我不要,我不要去!我要留在这里!”子婴开始耍赖。
此起彼伏的啼哭声,弄得嬴政头疼的厉害,他大秦的男儿,怎可总是这般轻易落泪,若非看在两人尚且年幼,他已经让人将他们给丢出去。
即便如此,嬴政态度也没有软下来,冷声道,“你们在这里吵闹,只会让太后无法好好休息!”
子婴霎时间闭了嘴,眼泪还挂在睫毛上,小鼻子哭得通红,不停地打哭嗝,哭唧唧地就往扶苏怀里钻,却被嬴政一把拎住了后衣领,扶苏也被拽着胳膊从内室走了出来。
“来人,将两位公子送去学室。”
子婴试图挣扎,但或许是记着会吵到大母,沉默着被半拉半拽地带走了。
宫人还想去拉扶苏,扶苏抓住嬴政的衣袖,祈求道,“儿臣会听话,大母也会没事的对不对?”
第231章 她的秘密
“太后本就没事!”嬴政眸色缓和了些,“放心吧!寡人在这,不会让太后有危险的。”
扶苏吸吸鼻子点头,乖乖被宫人给带走了。
两小家伙走后,嬴政揉着太阳穴,透过帐子望着安静躺在床上的身影,心中竟有些难受。
正如那晚他母后亲口说出他不配为人子,他便清楚自那天起,他恐怕就没有母后了。
这个突然出现的人,令他忌惮,令他疑惑,却也令他渐渐折服。
她并非是个聪明人,在很多事情上她简直可以用愚笨来形容,但她却也是个值得令人信任,她不加掩饰地出现在他面前,用拙劣的演技遮掩着她的才华,偏偏拥有这般才华的她,还是个极为良善的人,嬴政想不出倒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会养出她这样奇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