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第321章 史上第一台蒸汽机车
太后?
嬴政喃喃,又接着问他,“那太后是怎么说的?”
“大母说这么多年的战乱都是因为分封制而起的,若是重归分封制,那秦国不过是另一个周王朝,郡县制虽然难以管辖到地方,但这不是郡县制的问题,是因为现在信息传递速度慢,只要让人和信息能快速流通,那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
这倒是和李斯的话不谋而合,只是嬴政不明白太后有什么办法解决人和信息的快速流通。
“太后现在可在甘泉宫?”嬴政问一旁的太监。
大太监忙回道:“太后不在甘泉宫。”
“儿臣知道!”扶苏连忙回答,“前两天大母说要回雍城一趟,现在他们在雍城,应该这两天就能回来了。”
嬴政这边忙得昏天黑地,却没想到太后居然趁着这时间跑回雍城。
“她回雍城做什么?”
“大母说孟喜造出来了宝贝,她要去看看。”
“什么宝贝?”
“大母没有说,只说是什么划时代的产物,还说您一定会喜欢。”
嬴政倒是想跟着去看一看,可现在事情实在太多,他根本分不出时间去看看到底是什么宝贝,只能派出人去雍城打听情况。
赵元溪收到孟喜的消息之后,便马不停蹄地赶到了雍城的墨家研究所。
栎早就已经在那里等着她了,见到她过来了,连忙行礼,“小人参见太后娘娘!”
“快快免礼,孟巨子在哪?”
“巨子不在这,小人这就带您过去找他。”
墨家研究所占地面积虽然不小,但要让一辆蒸汽机车正常行驶还是不可能的。
早在两年前,孟喜便在附近的山区买下了好大一片地方,方便他做各种测试。
赵元溪怀着激动的心情到了那片山地。
巨大熟悉而又陌生的机械发出轰隆隆的声音,滚滚的浓烟在这片土地上升起,这意味着新的时代的来临。
赵元溪怔愣在那里,不知不觉间落下泪来。
没想到有生之年竟真的能看见这东西被造出来,蒸汽机车在他们不远处停下,赵元溪上前手碰着那车体,“孟喜,你简直就是天才,不——天才都不足以来形容你,你开创了一个时代!”
不过两年的时间,孟喜发丝如雪,可见他为了造出这辆蒸汽机车耗费了多大的心力。
“太后娘娘满意便好,只可惜小人造不出您想要的能自由行驶在路上的车,如今的机车只能按照轨道行驶,但它的载荷绝对满足太后娘娘的需求。”
“这很好了,已经很好了!”赵元溪激动地握住他手,十分认真,“我要替秦国谢谢你!”
孟喜也高兴得不行,拉着赵元溪便开始介绍这辆机车的特点。
“这车和那些纺织机不同,烧的并不是木炭,而是太后曾说过的石涅,好在之前太后娘娘给了我们矿产开采资格,我们才能找来这么多石涅。”
石涅即是煤炭。
赵元溪注意到,这辆蒸汽机车主要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面那部分车头是动力来源,上面有锅炉和蒸汽机的主要核心部件和动力转换装置,底下是一排车轮,车轮的尺寸大概三尺高,都是由钢铁制成,后面那部分连接着水箱、煤仓以及一些辅助装置。
这只是一节蒸汽机车的车头,只要愿意,那就可以在后面链接上许许多多的车厢,依照现在机车的速度,从秦国的最南端到最北端只需要不到五天的时间,等到后面车体进行优化,这速度还能提升。
“它取名字了没有?”
“取名字?”孟喜一愣,显然没有想到取名字这回事,“我们都叫他喷气铁车。”
秦国造出来的器械会需要刻上工匠的名字,为的是能追溯责任,谁也没指望这东西能由自己命名。
喷气铁车,倒也恰当,确实远远的就能看见这大家伙喷着气哐当哐当行驶过来。
“喷气铁车是这类机器的名字,但这一辆车应该有一个独属它的名字,不如就叫它孟喜号吧!”赵元溪笑着道。
孟喜嘴唇忍不住哆嗦,“孟——孟喜号?”
“它是你造出来的名字,合该叫你的名字,只要这车存在,所有人都会记得是你造出来的这世间第一辆。”
哪怕这车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史书之上也会记下,秦王政十五年,墨家巨子制第一辆蒸汽机车,名为——孟喜号。
“这真的可以吗?这车也非我独自一人造出来的!”
“当然可以!你虽没有造这上面每一个部件,但所有的东西都是你整合出来的,都是你的奇思妙想,用你的名字命名,并无不妥。”
栎跟着附和,“巨子,若没有你,这辆车就不会出现。”
赵元溪让人送来调制了白色的大漆,让人在上面写上孟喜号三个大字。
孟喜一开始还有些激动,可后面字写好了,反而不好意思了,悄声问栎,“这会不会太张扬了?”
栎在字写好之后,也觉得好像有些张扬了,但看太后一副很满意的样子,便立即夸赞,“不算张扬,若是不写上您的名字,怎么能分辨的出孟喜号和其他车的不同呢?”
孟喜也觉得有点道理,虽然还是不太好意思,但也接受了这个显眼的标志。
赵元溪欢欢喜喜地回到咸阳,正打算等会和嬴政分享这个好消息。
她才回甘泉宫,嬴政身边的太监就来传话,“太后娘娘,您可算是回来了,大王想见您,劳烦您去正阳殿一趟!”
“来得挺快嘛!”
嬴政盯着底下人送来的图,看了半天也没有看出这东西到底是什么玩意。
太后让孟喜造的自然不会是什么简单之物,凭这上面的轱辘嬴政推断是一种车,不过这车没有马,没有牛,他实在没弄明白它到底是怎么动的。
赵元溪进来的时候便看见嬴政桌上摆着蒸汽机车的图纸,她有些遗憾,又笑着打趣,“本来还想给你个惊喜呢!可你这消息太灵通了,什么都瞒不过你,不知你看出什么所以然了没有?”
第322章 封禅大典
“这可是运输的器具?”
“眼光不错,此物单次载重可达万石,若是首尾都加装此车,这的运输量还可以增加,而且它速度比上等马速度还要快上一倍,从秦国北部到南部只需要不到五天的时间。”
嬴政忽地站了起来,难掩此刻震惊,“此话当真?”
“骗你做什么,不过这东西也有限制。”赵元溪把他给按了回去,手指轻轻敲着桌面上的图纸,指着那机车底下的轨道,“看到这个没有,这车只能行驶在这样的路上,所以你必须要修这样的路出来,这会是非常大的工程量!”
“长城不能停下来,你的陵寝也可以继续修,但大宫殿得搁置一下了。”
长城是用来保护西北边境的,始皇的陵寝的兵马俑好歹也是世界第八大奇迹,能暂时放弃的也就只有被毁掉的阿房宫了。
阿房宫如今才刚开始动工,尚在选址阶段,停下来并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嬴政皱眉,“寡人可以多征些民夫……”
话还没有说完,嬴政就被赵元溪敲了一下脑袋,他羞恼地瞪了一眼太后,“你这是做什么?”
“天下如今百废待兴,你怎可为了一己私欲劳民伤财?”
“寡人是天下的王。”
“王者非享天下之奉,实承天下之重,得内有仁明之德,外有贤臣相助,不是让你奴役天下百姓的,须知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嬴政轻哼,“太后总有这么多道理。”
说这么多,归根究底她还不是心疼那些百姓。
“于民修生养息,是为了天下能安定下来,如今六国虽然灭亡,但六国人却从未消失,你可以用严法让他们暂时不敢发出声音,但就像纸包不住火一样,迟早有一天这些人的怨气会使得天下再生战事。”
“寡人有百万秦军,那些六国余孽成不了什么气候。”
赵元溪笑问:“那你可以把天下人杀光吗?”
自然不可能。
“人只有过得越来越好,才不会想念过去的生活,如果秦统治下的天下和当初的六国没什么区别,甚至更加糟糕,所有人都会生起反心,想要回到过去的六国治下的日子。”
“一句话,这路你修是不修,宫殿你停不停!”
享乐自然比他的天下要重要,于是在赵元溪的威逼利诱之下,阿房宫的建设还是暂时停了下来,取而代之的是全国各地轰轰烈烈的修路工程。
以咸阳为中心,辐射全国修建了到达三十六郡治所的直道,又在各郡治所之间以驰道相连,而铁轨则依附于直道所修建。
第一条连通的铁轨是从云中郡到达咸阳的那条路,这并非是赵元溪的私心,而是这条路的修建更成熟,有之前修路的经验在先,这条路完成的速度比其他郡的要快上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