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综合其它>锦棠玉华> 锦棠玉华 第1节

锦棠玉华 第1节

  《锦棠玉华》作者: 乔燕
  简介:
  上京之中,无人不羡慕温棠,父亲是一品国公,母亲是范阳卢氏之女,她少时便被选为公主伴读,深受当今皇后喜爱。
  谢无晏,当朝小国舅,性情温润如玉,容貌冠绝当世,还未及冠便入了朝堂,卓尔不群,唯一让人遗憾的便是他早有婚约在身,未婚妻正是温棠。
  若无意外,朝宁十年,谢无晏会迎娶温棠过门,夫妻举案齐眉,琴瑟和鸣。
  谁知朝宁七年,中宫失德,连累母族,国舅府满门流放边疆,这里面自然包括小国舅谢无晏。
  受人仰慕,文武倾世的年轻郎君就这么跌入尘土,上京之人无不扼腕叹息。
  流放前日,国舅府的人退还了定亲信物给温国公府,可谁也想不到,温棠会毅然决然跟着谢无晏一起流放。
  众人震惊。
  但他们更想不到的是,在接下来的数年里,温棠与谢无宴在边疆兴水利,建书院,帮助那些正在受苦受难的平民百姓,得到了边疆所有百姓的敬重与认可。
  朝宁十一年,“废皇后”一案沉冤得雪,二人辅佐废太子登基,谢无宴一跃成为朝堂上最年轻的一品朝臣,为帝王之左膀右臂。
  天子论功行赏,问谢无晏要什么,谢无晏淡淡一笑,只向天子要了两道圣旨。
  第一道是赐婚圣旨。
  第二道则是册封温棠为一品诰命夫人的圣旨。
  #娶温棠为妻,是谢无晏年少时就认定的事情#
  #少年夫妻一路打怪升级#
  注:
  1.男女主双c,群像文,日更。
  2.前期会有伏笔,文案存在视角差。
  3.本文剧情线偏多一点点,总共四卷:边关篇,南疆篇,打怪升级篇,京城篇。
  内容标签: 强强 甜文 爽文 轻松 正剧 群像
  主角视角:温棠 谢无晏
  一句话简介:少年夫妻一路打怪升级
  立意: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第1章
  朝宁八年,今上登基刚好十年,边关旱灾频发,民不聊生。
  而朝廷官员只知纵情享乐,不知百姓疾苦。
  宫闱之中,圣上独宠贵妃徐氏,任由徐贵妃在宫里为非作歹,数年间,光死在徐贵妃手上的孩子就不下十余个,偏圣上予其偏爱,对此视而不见。
  深秋,天气微凉,金黄色的枯叶跌入尘土,被一阵风吹散,又被另外一阵风卷起来,不知飘往何处。
  边关辽阔,分城中跟城外,城墙外面此刻一片硝烟,而城墙里面因为有士兵们层层巡逻,气氛祥和安宁。
  城中最热闹的一道街叫启祥街,一个正值豆蔻年华的少女正在施粥,百姓们自觉的排成一条长队,拿到粥的百姓纷纷道:“多谢温姑娘。”
  眼前的少女正是京中温国公府千金温棠,她容颜清艳,肤色白皙,一双狐狸眼看人的时候仿佛能将人吸进去,只是此刻的她衣着朴素,云鬓只用一支梨花木簪轻挽着,那股明艳便成了清雅脱俗,眉眼间平添了几分倔强跟坚韧。
  在温姑娘毅然决然随着小国舅谢无宴来边关之前,边关城中的百姓以前或多或少听说过眼前的温姑娘,京城不少人说温姑娘出身名门望族却空有一副皮囊,还有的说她仗着自己高贵的身份就随意欺负其他贵女,眼睛都长到天上去了,更有甚者说她根本就配不上小国舅。
  可是在他们看来,温姑娘是这世间顶好的女子,她不嫌弃他们身份低微,施粥的时候喜欢跟他们说话聊天,还有小国舅,边关大旱,又逢动乱,连年颗粒无收,节度使周大人几次上报朝廷,都不了了之,还是小国舅谢无宴跟温姑娘向节度使周大人提议水车灌溉,通暗渠,不然他们这日子只会更加艰难。
  但他们同样知道,不管是温姑娘,还是小国舅,她们都不属于这里,若非当今帝王偏听信徐贵妃一面之词,宫里的谢皇后便不会自缢,她们也不会被打发到这等苦寒之地。
  一桶米粥见底,温棠脸上露出一抹温柔的笑容,最后上前的是一个上了年纪的大婶,她皮肤黝黑,目光却亲和,她犹犹豫豫地开口问:“温姑娘,您想回去吗?”
  回去……
  温棠一怔,姑娘来边关已近半年,这半年对于她来说恍如隔世。
  京城里锦绣笙歌,红墙绿瓦,每到一个时节总是免不了要参加各种各样的赏花宴、赏诗宴,温棠身为温国公独女,哪次出门不是数名丫鬟簇拥着,而边关条件苦寒,很多事情都需要温棠亲力亲为,但温棠却很喜欢这里,她轻轻摇了摇头。
  大婶表情瞬间变得复杂,她也是上了年纪的人,但她觉得自己还没有眼前的少女有魄力,至少如果换成是她,她肯定不愿意放弃上京的锦衣玉食,来到这么偏远的地方。
  等人都走了之后,温棠弯腰开始收拾东西,她的手指很白,也很细长,拇指处有一点点薄薄的茧,是练武练的,彩莲帮着一起收拾东西,想了想,还是忍不住道:“姑娘,其实你不必做到这个份上。”
  她们姑娘可是一品国公的女儿,就算她跟公爷闹翻,一个人跑来了边关,她始终是国公爷跟夫人唯一的女儿,是金尊玉贵的名门贵女,彩莲觉得姑娘只要去跟老爷认个错,老爷肯定会接她回京城,但她不知道的是温棠在离开国公府的那一日,她就没想过自己一个人回去。
  就算回去,也定是夙愿得偿。
  温棠目光澄澈,浅浅笑了笑,“彩莲,在这里没有什么国公爷的女儿,有的只是一个温棠。”
  这话温棠已经说过很多次,彩莲觉得她背都能背熟了,只是她不想忤逆自己姑娘的意思,耸拉着眼皮,“奴婢明白。”
  她们将东西放了回去,因为国舅府流放边关是受皇后娘娘牵连,用另外一种话来说,便是遭受了无妄之灾,因此流放过来的谢家人不必为奴为婢,温棠她们所住的是一个一进一出的院落,乃原节度使副使所在的府邸,很巧合的是这位节度使副使就是巴结了温国公才得以调回京。
  彩莲问温棠要不要喝水,温棠望了下天色,仪态轻盈地起了身,“你陪我去一趟周府吧。”
  温棠口中的“周大人”是朝廷派过来的节度使大人周衡,周衡是平民出身,三元及第之后由国舅府一手提拔出来,因此他对温棠等人的态度一直都很和善,温棠带着彩莲来到周府门口,门口有许多士兵把守,见是温棠,里面的管家飞快迎了上来,“温姑娘好。”
  眼前的温姑娘虽说是谢郎君的未婚妻,但她背后的温国公府深得圣上重用,周府的人平日里对她都是客客气气的,何况流放边疆的人是国舅府一干人等,温棠还是金尊玉贵的国公府小姐,即便是节度使周大人跟戍守边疆的威远将军,都乐意卖她一个面子,管家在她面前更是不敢造次。
  听说她是要见老爷,管家有几分为难地开口:“回温姑娘,老爷今日不在府中,可能要十天半个月之后才能回来。”
  其实老爷就在府里面,只是他不想见面前的温姑娘,因为温姑娘来之前,老爷就猜到她要说什么,老爷觉得边疆不算太平之地,百姓们能够衣食无忧就已足够,若是会一些武功自然更好,而温姑娘希望兴办学院,还说若无夫子授课,她跟谢郎君,还有谢三姑娘都可轮流授课,温姑娘跟谢郎君的才学,老爷并不否认,就是老爷觉得没必要。
  温棠狐狸眼微微向上勾了下,姿态娴静,语气温柔,“那等周大人回府,我再过来。”
  管家心里发苦,温姑娘这是不见到老爷誓不罢休,这半年里,管家算是摸透了这位温姑娘的性子,看起来温温柔柔的,实则很倔强,也很有主见。
  她跟谢郎君一样,决定的事就不会轻易改变,说不定到最后妥协的人还是他们老爷。
  “温姑娘慢走。”
  温棠没有见到节度使,带着彩莲往回走,傍晚,天色渐暗,路上的百姓眼瞅着越来越少,这时,一阵香甜的桃花香气吸引了温棠的注意,少女便带着彩莲买了一小碟子桂花糕。
  温棠跟彩莲刚进屋,一个唇红齿白、大概十六七岁的少年疾步朝温棠走过来,他笑得牙齿都露了出来,晃了晃右手拎着的鸡,“温姐姐,你看我带回了什么?”
  眼前的少年正是谢时予,昔年是谢三叔的得意门生,在其父母去世之后被谢三叔收为义子,此后一直养在国舅府。
  国舅府满门流放边疆时,谢三叔以“时予并非国舅府亲生血脉”为由,意图将他送走,少年誓死都不肯离开,还说若要想他走,他就先死在谢国公府所有人的前头。
  来到边疆之后,日子再不复之前在京中的锦衣玉食,谢时予便央求温棠跟谢无宴能给他找点事做,他不想天天在这混吃等死,于是乎,谢时予每个白日都会去周府陪府上的小公子周霁月习武练剑,少年的志向便是有一日能够上阵杀敌。
  “这是从哪里来的 ”温棠水光潋滟的眸子有一瞬间的诧异,她好奇道。
  唇红齿白的少年手里拎着一只毛发乌黑的鸡,怎么看都有几分滑稽。
  “这是周二公子给我的报酬,周二公子说我力气大,在习武上很有天赋,因为我这些日子陪着他一起练武,他武功都跟着精益了不少,所以让下人送了我一只鸡,温姐姐,你说晚上我们要不要做一道清蒸葫芦鸡 ”
  正说着话,一道娇俏黏人的嗓音传了过来,她“噔噔噔”地跑过来,跟只小蝴蝶似的,她的云鬓两边绑着粉色蝴蝶丝带,探过头问:“温姐姐,哥哥你们在说什么呢?”
  开口的小姑娘正是原来国舅府的五小姐,谢三叔的亲生女儿谢禾蓁,因着谢时予去了周府,她在府里也坐不住,便跟着一起去了周府做事,不过她的任务是每日伺候周府的大公子周清风磨墨,只因周大公子早年上阵杀敌,不幸遭人暗算,废了一条腿,然后他就一直深居简出,不爱见人,让谢禾蓁过去,也是卖谢无宴一个面子,因此,谢禾蓁兄妹每个月会有周府给的五贯钱。
  听说晚上可以吃到京城的葫芦鸡,谢禾蓁高兴坏了,拉着温棠的手又蹦又跳,谢时予屈指在她额头上弹了下,“没大没小的。”
  他表面上是嫌弃,实则语气里是掩盖不住的宠溺,温棠将桂花糕推到二人面前。
  兄妹俩尝了一口,都觉得不错,刚好刘叔过来,谢时予忙将鸡重新拎了起来,告诉刘叔今夜不用忙活了,清蒸葫芦鸡就交给他了。
  谢禾蓁拉着温棠坐下来,叽叽喳喳跟她说今日周府发生的事情,温棠耐心地听着,正要问她今日有没有在周府见到周大人,谢无宴的贴身侍卫墨羽回来了,他对着两位姑娘拱了拱手,“温姑娘,公子说他今晚不回来了。”
  第2章
  “啊,哥哥怎么不回来了?”小姑娘眼里是明显的失落,有些沮丧。
  墨羽是个五大三粗的男人,也不知道怎么安慰五姑娘,他挠了挠头,表情有几分尴尬,倒是温棠,她显然是猜到了什么,问:“谢郎君去了何处 ”
  还是跟温姑娘说话干脆,墨羽不由松了口气,小声回答:“温姑娘,五姑娘,公子他去了军营。”
  温棠眼里没有丝毫惊讶,仿佛一早就有所料,当今圣上昏聩无能,不理朝政,以至边疆小国蠢蠢欲动,恨不得取而代之,紧挨着边关城千里之外的便是南疆跟北翼两个小国,二十年前,他们尚俯首称臣,可自十年前,当盛朝势力不再如以前一般雄厚,他们便不再纳贡,还时不时就派出小兵来试探他们兵力的虚实。
  温棠来的这半年,边关已经发生了三次小的动乱,全是因为北翼的故意挑衅。
  他这一去军营,没个十天半个月肯定回不来,温棠起身装了一小碟子桂花糕递给墨羽,墨羽将桂花糕接了过来,朝她拱了拱手,“那属下先行告退。”
  谢禾蓁拉着温棠的手腕,她眉头紧皱,其担心显而易见,“温姐姐,你说哥哥应该不会有什么事吧?”
  谢禾蓁是国舅府这一辈里面最小的姑娘,她很在乎她的家人,从繁华锦绣的京城来到边关之地,谢禾蓁唯一的心愿就是希望她身边的人能够好好的。
  “放心吧,你哥哥不会有事的。”温棠的桃花眼向上轻轻一勾,她面容清丽,笑着安慰谢禾蓁。
  而院子的拐角处站着一个身穿布衣的少年,谢时予本来是要过来喊她们吃饭,谁知无意听到了她们那一番话,想当初妹妹在京城是何等的娇俏恣意,自从来了边关之后,她就每天都在担惊受怕,谢时予漂亮的眼底一片晦涩,他定要变得更加强大,只有这样,才能保护想要保护的人。
  谢时予的大手不由握成了拳头,在原地站了好一会儿,他才扬长声音喊她们,“温姐姐,五妹妹,可以吃饭了。”
  “走吧,去用膳。”温棠率先站起来,裙摆泛起涟漪,见她起来,谢禾蓁“腾”地一下就站起来了,“温姐姐,我们走吧。”
  晚膳是两菜一汤,一道清蒸葫芦鸡,一道酥饼,一道青菜豆腐羹,刚刚够三个人吃,而且卖相极好。
  闻到香味的谢禾蓁笑得眉眼弯弯,亲自给温棠夹一块酥饼,“温姐姐今天辛苦了,你多吃一点。”
  她知道温姐姐这个月每天都在给城中百姓施粥。
  “谢谢蓁妹妹。”
  她们边吃饭边说话,用完膳,谢时予自觉地去收拾碗筷,谢禾蓁陪温棠继续聊周府白天发生的事情,“温姐姐,你就说周老夫人无不无聊,人家大公子都说了不想娶妻纳妾,她还非要往他房里塞好几个貌美的侍女,就等着大公子红袖添香呢,大公子不从,她就哭着要跳河,简直是倚老卖老。”
  谢禾蓁清了清嗓子,模仿着白日里周清风的语气,“然后周大公子就说,祖母整日有这功夫管我房里的事,还不如多在屋里抄几本佛经,至少是修身养性了。”
  这话可把那位周老夫人气得够呛,她立马就不说话了。
  “温姐姐,你说是不是很有意思 ”谢禾蓁趴到温棠的耳边小声嘀咕,“我觉得一个小小的周府,可比我们以前的国舅府要热闹多了。”
  温棠对此倒是深以为然,不过这位周老夫人行事是不太分轻重,但也最疼爱小辈,尤其是对周府的小姐跟公子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