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第四日,清晨。
  坞堡内来了一位被榜文吸引来的、号称“谯郡第一”的名医。他衣着华丽,山羊胡打理得一丝不茍。他看了一眼陈宫,又听了高顺等人转述的季桓的护理方法,当即嗤之以鼻,称其为“妇人之仁,不通医理”。他取出一包黑色的药粉,声称是祖传三代的“起死回生丹”,只需与烈酒调和灌下,便可药到病除。
  高顺想起了季桓信中的最后一句话:“若有医来,可请其为我军中其他重伤员诊治,以观其效。军师之身,除华佗之外,任何人不得碰触。”他当即命人带来一名被箭矢射穿小腿、伤口流脓不止的伤兵。那名医诊治了半天,又是看相,又是问卜,最后开出的却是通便去火的方子。
  高顺的脸瞬间沉了下来。他没有杀人,只是命人将那名医和他那包“仙丹”,“请”了出去。这次的插曲让他对季桓的信赖达到了顶点,但也让他心中的焦虑更增一分。
  第四日,黄昏。
  陈宫的情况已经恶化到了极点。他的呼吸变得时断时续,嘴唇转为青紫色,小便早已断绝。即使是高顺,心中的那份坚持也开始动摇了。他甚至开始怀疑,季桓的计策是不是终究慢了一步。
  就在此时,坞堡之外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一名浑身泥泞的狼骑斥候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他的声音因狂喜而变了调:“将军!找到了!找到了!华神医……找到了!”
  片刻之后,一个身着朴素麻衣、背着药箱的身影,在狼骑的护卫下风尘仆仆地走进了坞堡。他看上去不过中年,面容清瘦,眼神却异常明亮,仿佛能洞悉一切病痛的根源。
  他没有理会任何人的行礼,径直走到陈宫的床前,甚至没有去搭脉。他先是仔细地观察了陈宫的脸色与呼吸,而后,便问出了三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问题:
  “起病之初,可有外伤?” “高热之时,可曾寒战?” “大小便,尚通否?”
  当高顺将这几日的护理情况,以及季桓信中的指令一一说明后,华佗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一丝惊讶。他点了点头,看向高顺,也像是看向了远方的季桓。
  “信中所言,虽有几处谬误,但大体方向是对的。此人能知晓‘沸水去疾’‘润唇保津’之法,已算半个医者。若无此法续命,老夫今日所见,便只是一具尸体了。”
  他打开药箱,取出数枚长短不一的银针,在火上燎烤。
  “备烈酒、滚水、快刀、干净麻布!他体内脓源未除,郁于脏腑,若要活命,便要与阎王争上一争了。”
  一缕真正属于生的希望,终于在这座被死亡阴影笼罩了数日的坞堡中升腾而起。
  第62章 血色换生机
  屋门被紧紧地关上了。
  它隔绝了门外所有焦灼的视线,也隔绝了风雪。但它隔绝不了那股混杂着血腥、药草与烈酒的浓重气味,从门缝中丝丝缕缕地渗透出来。高顺就站在门外,像一尊铁铸的门神,一动不动。他身后,所有还能站立的陷阵营将士,以及侯成和他麾下的狼骑,都沉默地站着,组成了一道人墙。
  他们不知道里面正在发生什么。他们只知道,这间小小的土屋,此刻便是决定他们所有人命运的审判庭。
  时间在这一刻变得粘稠而漫长。每一息都像一整年那般难熬。高顺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沉重而缓慢,如同为远方袍泽敲响的丧钟。他想起了张力,想起了那数百名弟兄。他将他们留在了那片注定要被鲜血染红的雪原上,只为了换取门内这一线渺茫的生机。
  这份重量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屋内偶尔会传来华佗那平静而低沉的声音,下达着一些简短的命令:“钳。”“线。”“温盐水。”他们听不到任何惨叫,也听不到任何呻吟,这种安静反而比任何声音都更让人感到恐惧。
  高顺不知道时间过去了多久,一个时辰,还是两个时辰。他只看到一盆盆暗红色的血水,被端了出来,又换进去一盆盆滚烫的清水。他甚至能闻到一股皮肉被灼烧的焦糊味,那是华佗在用烧红的器具为伤口止血。
  他闭上了眼睛。他宁愿此刻是自己身处千军万马的重围之中,用手中的剑去劈开一条血路。那种纯粹的凶险,远比眼前这种将命运交予他人之手后无能为力的等待要轻松得多。
  终于,当门外的天色已经从深沉的墨蓝转向鱼肚般的灰白时,那扇紧闭的屋门“吱呀”一声打开了。
  华佗的身影显得有些疲惫。他的额头上满是细密的汗珠,手上还沾着尚未洗净的血污。
  他看着门外那一张张紧张的脸,看着为首的高顺,平静地说道:
  “毒根已除。剩下的,便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高顺的身体微不可查地晃了一下。他大步冲入屋内,看到陈宫静静地躺在床上,腹部被干净的麻布紧紧包裹着。他依旧昏迷,但他的呼吸却变得前所未有的平稳、悠长。那张因高烧而泛着不正常潮红的脸,此刻虽然苍白如纸,却没了那股萦绕不散的死气。
  他活下来了。
  至少,在这一刻是活下来了。
  高顺缓缓地跪坐在了陈宫的床边。他伸出手,想要去触摸,却又怕惊扰了他。那颗紧绷了数日的心在这一刻终于有了一丝松懈。
  然而,这丝松懈尚未完全散开,另一阵带着绝望气息的急促马蹄声便再次从坞堡外传来。这一次来的不是报喜的信使,而是一名浑身带伤、盔甲破碎的斥候。他的战马在冲入坞堡的瞬间,便悲鸣一声,轰然倒地。
  那名斥候连滚带爬地冲向了高顺所在的方向。
  “将军!”斥候一进门便跪倒在地,声音嘶哑,带着血泪,“张力将军……所部,在青枫坡,与袁术大将桥蕤所率五千追兵遭遇!”
  高顺刚刚放下的心猛地又提到了嗓子眼。他霍然起身,一把将那斥候拎了起来。
  “战况如何?!”
  “张将军他……他命我等死战不退!”斥候泣不成声,他从怀中掏出了一块已经断成两半的、沾满了暗红色血迹的指挥虎符,“张将军以身为饵,率百余弟兄死守坡顶,为我们争取到了突围的时机……他让我把它,带回来……交给您……”
  高顺看着那块熟悉的虎符,那是他亲自交给张力的。此刻,它却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得他的手都在微微发抖。
  “弟兄们……”斥候的声音,已经微弱得如同风中残烛,“弟兄们……少部分突围出来了……张将军他……他让您……快走……”
  他说完这句话,头一歪,便彻底断了气。
  高顺的身体瞬间变得僵硬。他松开手,任由那名斥候的尸体,缓缓滑落在地。
  张力,战死了。
  没有惨烈的过程,没有悲壮的细节,只有这个令人窒息的结果,如一把烧红的铁锥,狠狠地凿入了他的脑海。
  他用数百名最忠诚的、活生生的袍泽的性命,换回了床上这一个人的性命。
  这笔交易,值得么?
  高顺不知道。他只觉得自己的胸口仿佛被掏空了一块,只剩下冰冷的风在里面呼啸。他没有去复仇,也没有下达任何冲动的命令。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张力和弟兄们用生命换来的,不是他去复仇的权力,而是让他带着陈宫活下去的责任。
  若是此刻回头,那数百人的牺牲,才真正变得毫无意义。
  他缓缓地将那块破碎的虎符,揣入了怀中,紧紧地贴着自己的胸膛。而后,他转过身,走回了陈宫的床边。
  他静静地看着床上那个依旧昏迷不醒的谋士。他呼吸平稳,脸色虽苍白,却已没了那股死气。他似乎睡得很安详。
  高顺伸出手,轻轻地将被子为他掖好。他静静地坐在床边,像一座沉默的石山。
  侯成走了进来,看着眼前这悲恸而又压抑的一幕,低声道:“高将军,节哀。接下来我们当如何?”
  高顺没有回头,声音平静得可怕:“等。”
  “等?”
  “等军师醒来,或者,等敌人找上门来。”高顺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陈宫的脸,“华先生说了,三日之内,最为关键。这三日我们哪儿也不去。传令下去,加强戒备,收缩防线。这座坞堡便是我们的下邳城。任何人,敢靠近者,杀无赦。”
  他的声音里没有了愤怒,没有了悲伤,只有坚硬的决心。张力他们的血不能白流。
  时间在死一般的寂静中缓缓流逝。
  一日,两日。
  高顺没有合过一次眼。他就那么守着,亲自为陈宫擦拭身体,配合着华佗喂食汤药。陈宫的脸色一天天好转。那份苍白逐渐被一丝血色所取代。
  华佗的医术确实通神。但高顺心中清楚,真正将陈宫从鬼门关拉回来的,除了华佗的妙手,还有远处青枫坡下那数百个不瞑的忠魂。
  第三日的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风雪的间隙照进这间昏暗的屋子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