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223节
   
         
   
   
     屠院长笑呵呵问道:
  “林三七同志,刚刚有个问题我一直没来得及问,就是对于这次瘟疫你有什么看法?比如疫情是如何发生的,根源是什么?如何有效预防?”
  一听问到专业问题了,林三七来劲了,中医他不懂,西医他懂呀。
  “屠院长,根据我的分析,这次瘟疫应该属于流行性感冒,归根到底就是流感病毒感染引起。”
  “病毒?”
  屠院长和叶副院长喜出望外,
  “你说是病毒引起?这可是西医概念哦,你不应该说什么阴阳五行,温热寒症之类的解释吗?”
  这两位院长高兴的是,林三七用西医概念解释,说明他可能是潜伏在中医院内部的西医派特务,那就可以好好利用利用了。
  中医院农场的田间,林三七、协和医院的屠院长、叶副院长,以及中医院的沈院长、纪副院长坐在一起。
  没有外行的捣乱,内行人之间的话题则更纯粹一些。
  沈院长和纪副院长可不是为了陪同协和的同行,而是看到协和的同行把林三七叫住了,故意留下来替他撑腰的。
  四位院长也不嫌脏,一起坐在田梗上,吃着林三七摸出来的一把炒毛豆。
  林三七一边咬着毛豆嘎嘣脆,一边提醒道:
  “大家想一下,1957年,亚洲范围内是不是刚刚经历过一次亚洲流感,当时日韩,包括我们国家的港澳台地区,东南亚各国都被波及,症状就跟现在昌平瘟疫是一样的,都是以高热为主。”
  “亚洲流感?”
  中医院出来的沈院长和纪副院长显然有些茫然,这是他们第一次听说。
  而屠院长和叶副院长显然是有国外信息来源的,并不是彻底一无所知,有些吃惊的说道:
  “1957年……好像的确有一波世界级的流感传播,听说死了不少人……”
  1957年的亚洲流感规模大,传染性强,在亚洲范围内至少造成了280万人的死亡,因此并载入了史册。
  林三七能从网络上查到相关资料,可见严重程度。
  不过幸运的是,因为57年我们几乎不跟其他国家有人员交流,所以才没有我们国内造成严重危害,算是躲过一劫。
  “我们国家也是亚洲国家呀,其实57年的这波大规模流感,我国也受到了影响,像沪海市就有一半人口被感染,另外我老家花都也是流感严重,所以我才知道。”
  这两个地区都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对外开放窗口,跟外国人打交道多,首当其冲。
  现在从几位院长那里的反应来看,显然国内对57年亚洲流感并不重视,也一直没有相关文献可查,可见医疗之落后。
  屠院长这时候反问道:
  “小林同志,那你怎么就能确定昌平这波瘟疫就是流感引起的?仅仅根据症状去判断也不一定准备呀。”
  林三七从口袋里拿出一根试纸,轻声解释道:
  “几位院长,我信任你们,今天的话出了我的口,入了你们的耳,可不能让外人知道。”
  几个院长都是连连点头,人嘛,都是有好奇心的。
  “我手上这个就是流感试纸,原理就是由于呼吸和食物都通过口腔,因此口腔中,或者鼻咽部会有形形色色的细菌病毒寄生,其中就包括流感病毒。
  咽拭子标本就是用医用的棉签,从人体的咽部蘸取少量分泌物,放到这个液体里面,然后滴到这个拭子上面,过一会儿看显示,如果是两条杠就是流感阳性,反之就是阴性。”
  “就这么简单?”屠院长满眼睛都不可思议。
  “这是最简单的检测方式,复杂一点还有病毒培养分离、抗原检测和血清学检测几种,不过按我们国内目前的实验室条件,估计进行不了。”
  说到这个医疗仪器和实验室设备,屠院长和叶副院长都面露尴尬了。
  屠院长拿着试管疑惑地说道:
  “林三七同志,我和叶院长可以以人格向你保证,我们绝对不会透露今天的聊天内容,你能不能告诉我们,你这个试管,包括你这次所用的药物是怎么来的?”
  林三七耸耸肩:“屠院长,你不是已经有自己的猜测吗?呵呵。”
  “小滑头!”
  屠院长笑骂了一声,他当年也是在米国留过学的,思想并不保守,恰恰相反,屠院长对与国外交流持赞同态度。
  知识分子脑海里只有学术问题,而不会考虑太多政z因素。
  突然,屠院长压低声音问道:
  “林三七同志,既然你有办法跟国外联系,能拿到这种拭纸,那你有没有办法搞到一些科研设备,实验仪器?”
  叶副院长也急切问道:“或者手术器械也好啊,现在都停止进口了,太紧缺了。”
  协和医院不同于中医院。
  中医生看病,只要一个脉枕就行了,顶多还要什么针灸、火罐等小物件,就连所需药材都可以自己上山采摘,基本不用求人。
  但是西医不一样,所谓的西医这是通俗叫法,严格意义上讲应该叫“现代医学”。
  现代医院起源于欧美,发展壮大也在欧美,主要市场同样在欧美国家,包括早早就脱亚入欧的曰本。
  所以无论是药品、还是手术器械、辅助检查设备、实验仪器等等,几乎全部都依赖国外进口。
  结果我们国家一成立,美帝马上进行封锁,这下完蛋了。
  这也是人家死后能盖国旗的原因,雪中送碳啊,而且是冒着生命危险的。
  当然国家也没有亏待他,跟他交易也是给黄金白银的,还派中n海保镖保护他。
  否则这位大享在殖民政府严历针对的前提下,还能保证人身安全,还能成为一代富豪,哪来的钱和人啊。
  林三七其实就想成为这样的大亨。
  又可以跟国内合作,又不用怕什么暴风雨刮到自己身上,还能赚大钱,享受资本主义的奢侈生活,合法取三房太太,生13个子女……
  林三七见两位协和院长如此急切想要设备和器械,试探道:
  “屠院长,叶副院长,我能问下,你们协和医院现在是怎么开展工作的?如何解决药品和器械紧缺?”
  屠院长苦笑道:
  “说出来你可能都不信,我们现有的仪器设备分为两种,一部分是民国政府时留下来的,另一部分是苏联捐赠的,但无论是欧美来的,还是苏联来的,现在都不能轻易开动了。
  所以我们现在已经没办法开展临床实验了,连辅助检查都难,一个是机器坏了没有零件可以更换,另一个缺少实验耗材,原先的早用完了,又买不到新的。
  像最简单的x光机,去年沪海那边还声称试制成功400毫安大型x射线机,给中山医院配了一台。可是我们协和等啊等,等到现在,沪海方面告诉我们还在制作中。
  估计啊,又是进口了一些零件自己组装了一下,然后吹吹牛的,这不,要批量生产就抓瞎了,只是搞了一两台实验机型出来,根本不能解决国内x光紧缺的问题。”
  叶副院长也吐槽道:
  “还有就是药品问题,现在国内最缺的其实是抗菌药,像盘尼西林,噢对了,现在叫青霉素。53的的时候,沪海第三制药厂试制成功了第一支国产青霉素,从此结束了向国外进口盘尼西林的时代。
  结果一国产化,完蛋了。
  原来是少,至少还有,国产化以后直接就进不到货了。我亲自跑到沪海第三制药厂,你猜怎么着?就十多个人的小车间生产青霉素,年产量也只有几十公斤,够给谁用?
  而且……”
  叶副院长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说道:
  “而且据我所知,这菌种还是一位爱国留学生偷偷从米国带回来的,非常不容易,所以产量上不去。”
  林三七眼睛快速眨了几下,心想青霉素这玩意儿在2023年太好搞了,160万单位一瓶的注射剂,几角钱就可以买到。
  而在1960年,青霉素的单位还是5万、10万的,价格还死贵死贵。
  做为两界穿越的奸商,林三七敏锐发现了商机。
  以前他是不敢搞,怕被抓,怕被切片,怕被死啦死啦滴。
  现在他胆子大了,有人撑腰了。
  想到这里,林三七试探性问道:
  “屠院长,叶副院长,我说如果哈,如果我有个朋友能搞到青霉素,也能搞到你们需要的实验仪器,包括什么手术器械等等,你们协和要不要?”
  沈院长在旁边轻咳了几声。
  屠院长和叶副院长有点愣,脑子一直转不过弯来,随后便是狂喜:
  “要,当然要了,有多少我们要多少,无论是药品还是手术器械都是战略物资,多多益善!”
  “咳咳,别高兴太早,你们拿什么去交换?”
  沈院长白了他们一眼,他已经看出协和这两位有吃白食的心思,不管你林三七能搞来什么,什么都要,当然代价嘛……
  屠院长和叶副院长互视一眼,马上就意识到问题的核心了。
  想要搞到“国外”的药品和器械,口空白话有什么用?问题是现在别说协和医院没有外汇,就连整个国家都没有多少外汇。
  (1960年,全国外汇储备只有0.4亿美元,对外贸易几乎都是以物易物)
  屠院长搓着手,不好意思地说道:“我们医院还是有些存款的,可以支付……”
  沈院长鄙视道:“是人民币吗?”
  “嗯呐。”
  林三七却不以为意:“屠院长,其实你们可以用别的东西来交换的。”
  第280章 尼盘西林是天价
  屠院长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诉说着自己的不容易:
  “林三七同志,你是不知道啊,我们协和苦啊,原本咱们的实力不说是世界一流,但至少可以算得上亚洲顶级吧?可以说是一部协和史,就是半部中国医学史。
  不说别的,光说当初为了打造协和医学院和协和医院,总计投入超过了4800万美元,这可是民国时期的4800万美金啊,你就说是这牛不牛?咱们协和医院所有设备仪器全部是米国进口,最先进的。”
  林三七心想,医学果然是要靠钱砸出来的,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相当于1960年全国外汇储备只能造一家医院?
  “咱们协和从1920正式开业,不但成为了全国最牛的医院,现在国内最杰出的医学人材几乎都是我们协和医院培养的,说我们是中国现代医学奠基人也不为过吧。”
  林三七心想,对对对,你们厉害,梁启超明明是左肾坏了,结果你们协和把他健康的右肾给割了。
  结果这位清末“戊戌变法”核心人物,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享有世界声誉的国学大师、政治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就这么被嘎了腰子去见了马斯克。
  等等,梁启超应该是去光绪帝吧?
  屠院长说到这里,一拳狠狠砸在了泥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