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综合其它>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646节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646节

  林家现在的分工,是林苦参带着两个儿子主营中医馆,林五叔主营中药房,林六叔则是主管荔枝窝的药厂,大家分工明确。
  林六叔笑着回道:
  “自从和安乐堂口被炸后,我们岭南堂就没有人找麻烦,但是我们也没有盲目扩张,现在还是稳扎稳打中。”
  林三七摇了摇头:
  “稳扎稳打现在看来不够,我们得扩张了,是时候展现我们林家帮实力的时候了。这样,我谈谈我的想法。
  首先五叔你从药房跳出来,我已经跟国内谈好了,以后香江的砂石生意就交给我们林家独家来做了。五叔,你商业经验老道,这事你来主持。”
  林家人都是眼睛一亮。
  别看砂石生意不起眼,但在香江自己不产砂石的前提下,大陆的砂石生意就是积少成多,绝对一门发财行当。
  如果再加上垄断,那妥妥是暴利。
  林五叔有点兴奋,又有点担忧道:
  “七仔,原来的砂石生意可都是那两大家族承包的。现在我们承包后,恐怕那两家不会善罢甘休的。”
  做砂石生意的,那就拥有全港最多的泥头车。
  泥头车是什么?
  那是杀人越货不二选择,多少英雄好汉都丧命在泥头车的轮胎之下?
  所以说跟泥头车帮的人作对,会有什么后果可想而知。
  可以这么说,泥头车帮=嘿社会,而且是最凶猛那群人,个个是亡命之徒。(几十年后一直如此)
  林三七却并不担心,无所谓道:
  “砂石生意非常重要,别看这生意小,但利润很大,这以后是我们林家挤身香江十大富豪的根本。
  所以谁来抢我们这生意,谁就是我们的敌人,不死不休。
  关键一点,我预计香江将来一定会大利发展房地产业,拿房地产当支柱。
  也就是说谁控制了砂石等建材生意,谁就控制住了房地产业。
  抓住了房地产业的命脉,那就是抓住了诸多华资富豪的命根子,以后就要看我们林家人脸色做事。
  这批人以后如果爱国,承认自己是华国人,那我们敞开供应砂石;
  如果谁要给英资当狗,那就掐断他的砂石供应,文的武的我们林家都接着。
  国家要脸,做事情顾忌太多。但我们是私人企业,我们要什么脸?
  我们林家要搞的就是顺我则昌,逆我者亡的一套。其实反过来,我们也是替国家统战做贡献。”
  林五叔问道:“那么那两大家族怎么处理?他们可不仅仅是商人,同时也是大亨,是几个社团的幕后老板。”
  林三七一点也不担心这个问题:
  “五叔,首批500退伍兵,现陆陆续续又到位了500人,我们总共有1000内地退伍兵了吧?而我当初和内地的约定,是总算要达到两千人。
  这批人现在一直在当普通制药工人,一直没有发挥作用,但马上可以派上大用场了。
  现在我在宝安县的事业马上就要投产了,这批人就要动起来了,我们需要提前做足准备。
  首先,五叔你安排这批退伍兵全部去学开车,尤其是开泥头车这种大卡车。至于说大卡车的来源,我来负责搞定。”
  林三七花了100亿采购工程机械,可不仅仅是为了宝安县工业区基建,其实就包括了开采石头矿、打磨砂石的工具。
  另外,如果要供应整个香江的砂石,泥头车的数量非常庞大。
  哪怕500辆打底,一辆前四后八轮的泥头车,单辆价格也超过了50万,光这一笔交易就超过了30亿,绝对是重资产。
  至于清远重工有没有这个产能吃下这个大定单,林三七一点也不担心,贴牌采购这是国内的潜规则,这个自然让清远重工去烦恼了。
  林三七这时候继续对着林家男丁说道:
  “至于说安全问题,这个我更不担心,我们的退伍兵那都是从战场上下来的兵步王者,对付几个香江小混混那还不是小菜一碟,一只手都能打十个。
  另外,香江警方不是有个潜规则嘛,哪个帮派动用热武器他们就针对谁。但只要是冷兵器对战,他们就睁只眼闭只眼,这点也难不到我。
  我在国内订制了一批双刃长柄刀,长2米,重13斤,噢,其实就是唐朝陌刀的缩小版。这样的冷兵器一出场,我看香江哪个社团能跟我们拼?”
  第763章 买下新界东山林
  香江总面积才一千多平方公里,相当于内地的一个县大小,而且还只是一个中等偏小的县。
  什么铜锣湾、尖沙咀、砵兰街、油尖旺、深水埗的,说起来大名鼎鼎,说白了相当于是内地一个大点村的规模。顶多就一个公社,不能再大了。
  所以什么香江的社团,说白了就是内地的村霸级别。
  别看电视上打得利害,不过是一群街头小黄毛而已,被影视剧给神化了,觉得他们都是一夫档关,万夫莫开的大英雄。
  林三七可不惯着这群香江小黄毛,该杀就杀,该砍断脚筋就砍断,绝不心软。
  林二哥林杜仲这时候担心道:
  “七仔,这要是香江社团不讲武德,用热武器我们怎么办?咱拿个关公刀都没用呀。”
  林三七心想这老二真够迂腐的,于是没好气道:
  “怎么办?多好办,我们左手陌刀,右手冲锋枪,就问对方是要来冷的,还是热的?应该是对方害怕我们这些大陆仔不讲武德才对。”
  哈哈哈~~~客厅众人都轻笑起来。
  哪怕是潘父潘正权这样的知识分子也没有多指责什么,说什么女婿涉恐涉暴,非君子之道。
  来香江这么多日子了,他也看透了香江的本质。
  说白了这是一个以实力为尊,弱肉强食的地方。
  谁有钱,谁有权,谁有枪,谁就是老大,谁就说了算。
  女婿家想要把生意做大,想要保护家人,那就必定要走上政商勾结,私养社团的道路,否则那就是一块嫩豆腐,谁都能来踩几脚。
  如果这时候再书生意气,讲什么礼义廉耻,想用道德去感化香江人,那真的是腐儒中的腐儒了。
  潘教授看了一眼自己的亲家林苦参,似乎亲家的适应能力比他强。
  林苦参在国内那是笑呵呵的老道士一般,跟谁都是一团和气,做事从来不喊苦不喊累,让干嘛就干嘛。
  可是到了香江后,林苦参突然就一返常态,杀伐果断,撑起了林氏祠堂,非常让人钦佩。
  林五叔知道侄子要搞砂石生意是深思熟虑的,提前布好局,于是点头同意:
  “行,让所有退伍兵学驾驶汽车,这个没问题,包在我身上。”
  林三七又开口道:
  “让他们学驾驶汽车,不仅仅是将来运输砂石用,我在宝安县的药物工业园区几个月后也要投产,到时所有出口药物都需要从香江中转。
  这就需要大量的物流工作人员和驾驶员,与其外聘,最好还是我们自己培养。这样不但能节约人工成本,而且更安全,不会在中间被人搞破坏。”
  林家人一听也是连连点头。
  药物这玩意儿运输过程中一定要安全第一,如果被坏人搞点破坏投点毒,到时就完蛋了。
  第一个议案通过,林三七又说了自己的第二个想法。
  “第二件事情,就是我们要控制新界一带。
  等宝安县的药物生产结束,会转运到香江来进行包装,然后以港产药物的名义出口。
  到时药物的量会非常大,光是靠荔枝窝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扩张香江药厂的规模,要有自己的地盘。
  但在香江这个地方,社团太猖狂,土地成本太高,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
  林家众人都听林三七讲话,没一个插嘴,林三七不知不觉间成了林家的“少帮主”。
  “第一步,我们花钱买土地,将新界北区,东边这里所有的山地和林地全部都买下来,价格可以适当提高。噢对了,我准备了地图。”
  说完,林三七将香江地图摊了开来,林家和潘家众人都围拢过来。
  “大家看,我们林家现在的实力和底蕴,想要进入九龙或者港岛,不是办不到,而是要付出的代价太大。
  这两个地方已经被十大富豪和各个社团瓜分了,我们想要拿下这两个地方,无疑就是要跟其他人不死不休,还会引来港鹰政府的敌视。
  我们林家又不靠场地费、保护费发财,所以其实港岛和九龙的地盘我们拿不拿下都无所谓,这块肥肉就让香江本土势力去瓜分。
  我们林家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拿下新界,尤其是新界东部。
  新界人口本来就不多,还主要集中在西部,屯门和元朗这边。
  这边村庄多,宗族势力非常强悍,还是那句话,这种地方拿下对我们也无用,我们又不收保护费。
  所以我要的是新界东部,比如荔枝窝所在的北区和大浦区这块区域,面积加起来大约有100平方公里的山林。其中,香江的沙头角是重中之重。”
  林三七手点在新界东部一个半岛区域。
  这里几乎都是山林,除了沿海有一些平地外,没有大片平原,也是历来兵家不争之地。
  甚至香江的四大“灵异事件”地点,这个区域就占了2处,可见这地方的偏僻程度。
  “香江是承认土地私有的,我跟中介打听过,这些山林的产权几乎都在政府手里,我完全可以全部买下来。
  另外这个区域还是有几个村庄的,人不多,几乎都是老年人。我们也可以出钱让他们搬迁,价格可以给得高一些。”
  林五叔问道:“如果本地人不愿意搬迁呢?”
  “不愿搬迁?那就是看我们初来乍道太好说话了,如果换了香江社团去谈谈,看他们愿不愿搬。如果香江本地人给脸不要脸,那就学学社团是怎么做事的。”
  林家人心里都想,香江人碰到这个活阎王也只能自认倒霉了。
  幸亏林三七在钱上面不会亏欠他们,甚至愿意多给。
  如果换了本地社团,恐怕闹得最凶的几个刺头当天晚上就要被沉海了,那才叫真的凶。
  一直没开口的林苦参这时候问道:
  “拿下新界东,我是看出来了,你是准备将来药品走沙头角陆路到香江,而连接沙头角的这片区域都是我们林家的私产,完全可以新建药厂。
  如果单纯是药厂,你还不需要这么多土地,你是准备在这里占山为王,藏兵山林啊。呵呵。”
  林三七竖了一个大拇指道:
  “老豆,有眼光,把我的战略布局都看穿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