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综合其它>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745节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745节

  不是我们歧视谁,实在是工作需要,希望大家谅解。
  其他的内地同胞们,如果你们想在香江扎根生存,一定要学会粤语。
  如果你们能学会英文,那我可以向你们保证,将来你们一定可以得到一份高薪的文职工作。”
  林三七这话一出,现场所有人都沉思了。
  广东广西人还好说,毕竟语言相近,大致总是能听懂勾通的。
  但其他省份过来的逃港者,如果不会说粤语,那在香江就是两眼一抹黑,基本工作都没办法从事。
  “好,下面谁愿意第一个来应聘?”
  从人群里走出两个大约20多岁的青年男女,男的帅,女的漂亮,一看就是一对。
  男的坐下后先开口:
  “同志,噢不,老板,你好,我叫祁克治,她是我爱人,叫周含章,我们今年都是25岁。
  老家是花都的,去年才到的香江。都毕业于中山大学,会英语,也愿意学习药学知识,希望老板能给个机会。”
  林三七有点小小惊讶,因为中山大学可是国家重点大学,这里毕业的学生无一不是天之骄子,分配去最好的单位。
  何必要夫妻双双把港逃?
  “不好意思,我能问一下你们为什么要来香江吗?不要紧张,我也是花都人,大家都是老乡。”
  祁克治苦笑了一下道:
  “我和我爱人原来是同学,本来准备毕业就结婚,过上美好的生活。
  可惜啊,天不如人愿,因为我爱人家庭原因,全家要被调去西北工作。
  所以我和我爱人商量了一下,决定为了自己的前途搏一搏,这才逃到了香江。
  可惜人生地不熟,一直没有机会出这个难民营,所以非常希望老板能给个机会。”
  林三七对这对落落大方的青年男女非常有好感。
  自信、独立,关键时刻果断,就是他理想型的员工。
  “我看你们文文弱弱,能从花都跑到香江,一定不容易吧?”
  祁克治看了一眼妻子,重重叹了一口气:
  “我会游泳,我爱人一个女孩不会游泳,当时的情况也不允许我们慢慢学习如何游泳,于是我们只能掏空了身上所有的钱在海边买了一个轮胎。
  偷渡那晚风浪真的大啊,周围的偷渡客都说是台风来了,不适合渡海,再等等。
  可是没办法,因为我们躲藏的那片区域已经被边防发现了,当时有绿军装一片片搜过来了,眼瞅着就要到我们这边。
  如果我们被抓,后果不堪设想,那我和我爱人这辈子只能天涯两隔,永无再见之日了,所以只能连夜走。
  下海的时候,我把麻绳的一端在自己的腋下紧紧打了个死结,又将另一端绑在她的轮胎上,然后不顾狂风巨浪,咬着牙下海了。
  我爱人当时双手揽住救生圈,双脚用力快速地拍打水面,跟在我身后,我们一起游向香江。”
  说到这里,祁克治突然流下了眼泪,声音都有些哽咽了:
  “当时跟我们一起下海的人有58人,我们数过,还一起互相打气,说好大家都要一起上岸。
  可是最后上岸的只剩下了9个人,呜呜呜,我们等了一晚,再没有人上岸,他们永远都留在了那个大海里。”
  这话一落,现场不少人都哭了起来。
  显然对于九死一生的游海经历都是感同深受,或者又回忆起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浸泡在水中的恐惧。
  或许这种恐惧将伴随他们一生。
  第890章 十三郎偷渡故事
  看到对面这应聘者哭了,林三七只能递过去一块手帕,还拍了拍他的肩膀。
  林三七没有游过海,他偷渡都是开大飞的,嗖一下几分钟就到岸,所以并不能理解这份痛苦。
  祁克治快速平复了心情,反而安慰了在一边流泪的妻子,强颜欢笑道:
  “我们后来才知道,我们偷渡那晚,夜里台风黛蒂登陆香江,香江气象天文台挂出了两年来首个九号风球的标识。
  只能说我和我爱人,还有另外7个同伴福大命大,好不容易活下来,我们不甘心一辈子在难民营里过日子。
  老板,给个机会,你放心,只要你收了我们,我和我爱人的这两条命就算是卖给你了,一辈子都忠诚,绝无二心。”
  林三七点点头,但该考验的还是要考验的,于是拿过一张英文报纸说道:
  “我就考一下外语,你来读一下这篇新闻,女同志读另一篇稿子。”
  林三七心里想的是,对方哪怕是哑巴英语,磕磕绊绊就要了,有外语基础,口语练练也快的。
  祁克治拿过报纸后,很顺利就读完了,全程非常流利,听口音还是英式英文,估计家里应该有这方面的背景。
  周含章也接过报纸,读报的时候有点点紧张,时不时会停顿,但也顺利读完了一篇文章。
  两人读完报纸后,都目光希冀地看向了林三七这位大老板。
  林三七从旁边拿过两张纸,分别递给了这对年轻的小夫妻:
  “祁克治,周含章,欢迎你们加入岭南药店,你们可以去旁边填表,然后去收拾一下,等面试结束跟我们一起离开调景岭。
  至于你们的香江身份证,这个由公司负责搞定,你们不需要有额外的担心。
  放心,我们是正规企业,让你们从事的是正规药品销售工作,不会把你们卖到砵兰街去的。
  中国人不骗中国人,在香江,我们内地人更要团结一致,共克艰难,而不是老乡见老乡,背后捅一枪。”
  周围的人都轻笑起来,知道刚刚有人还为这个梗被打了一顿。
  祁克治和周含章兴奋地跳了起来,然后双双抱在一起放声大哭起来。
  显然,在难民营这一年时间里,两人的精神世界已经逼近崩溃的边缘,这是一种情绪的发泄。
  这一幕再次引得围观人群的唏嘘。
  同时,也让不少人绝了进入岭南医院工作的机会,因为现场要念英文报纸,这个没实力是真心做不到,想摸鱼都不行。
  开门红就招了两个人才,林三七和林六叔都非常满意。
  同时也意识到,虽然这是难民营,但国内这时候的气氛,应该会有大批知识分子游到香江,这难民营里绝对是卧虎藏龙。
  就在这时候,人群中突然有一阵骚动响起,所有人都冲着对面山坡上,一个正在飞奔而来的年轻人起哄。
  林三七有些奇怪:“你们都看着这人干嘛?”
  有个年轻人笑着回道:
  “老板,我们就知道,十三郎肯定会来应聘的,这样的好机会他不会错过。”
  林三七想的是当年一部电影,南海十三郎,心想能取这名字,还能让所有人都起哄的,肯定不会是泛泛之辈。
  等这男子跑到招聘摊位前,累得是气喘吁吁,甚至是光着脚的。
  林三七观察了一下,发现这人大约二十五、六岁的样子,人是又黑又瘦,但两个眼睛炯炯有神,哪怕是厚厚的镜片挡着也让人过目不忘。
  就是身上全部都是棉纱的碎沫,整个人看起来很脏的样子,让林三七有些不满意,他就喜欢干干净净的人。
  “老板,我叫刘梦熊,是来应聘的。”
  刘梦熊说完,发现了对面老板不满意的眼神,这才洒然一笑道:
  “老板,不是我不爱收拾,我刚刚是在纱厂里工作,听到工友说岭南药店在招聘工作人员,所以我扔下工作跟工头请了假就过来了,来不及换衣服。”
  难民营旁边有不少劳动密集型工厂,什么纺织厂、纱厂、塑料花厂、服装厂等等,用的人工都是内地逃港者。
  这也是港鹰政府鼓励的,毕竟人都是要有条活路的,没工作就没活路,容易变成不安定份子。
  林三七一听便了然,心想难怪,谁能指望在黑工厂里打工,还穿得西装笔挺的。
  “原来正在上工,看来你并没有被生活所击倒。”
  刘梦熊爽朗一笑:
  “那是,我白天在纱厂打工,晚上去西湾河的造船厂上夜班,每天只能休息4小时。我知道我要出人投地,只能靠自己,自己不努力,天上不会掉港币。”
  林三七一听,一击掌道:
  “好,说得好,我们就是要保持一种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嘛,呵呵。对了,刚刚我听他们都叫你十三郎,你为什么会有这个绰号?”
  这话一问出来,围观的人群又都齐齐哄笑起来。
  刘梦熊也有些不好意思道:
  “这个都是同胞们开玩笑的,主要是我逃港了整整十三次,前十二次因为没经验,每次都被边防逮到给遣返了。
  但我不死心,在第十三次跑到边境的时候,那些边防都认识我了,有一位领导默许了,对我睁只眼闭只眼,我这才来到了香江。
  噢,不过我不是游海的,我不会游泳,我是走中线,在罗湖铁丝网上剪了一个破洞钻过来了。”
  林三七心想,这还是得感谢自己呀,自己到达宝安县后,对这些逃港者抱有极大的同情,要求边防都睁只眼闭只眼,千万不要动不动开枪。
  当然,他敢放水,主要还是跟上级某位领导默许有关。
  尤其是62年大规模逃港潮发生了许多不忍言之事后,有部分上级领导觉得都是同胞,不应该那样对待逃港者,这才有了后来的放宽和默许。
  见自己的善意,让这些逃港者能顺利到达香江,林三七心情大好:
  “哟,那你的运气不错呀,我听说走中线非常危险,毕竟这是陆路边境,巡查得最严,逃出去的比例可不高啊。”
  逃港路线有四条。
  分别是东线的大鹏湾、中线的陆路、西线的后海湾。
  大多数人选择东线,因为晚上游海最不容易被发现,这边的海湾的距离也最短。
  少部分有钱人则是走东线,就是盐田到新界这条线,因为可以租船或者找个蛇头带路,安全性高,但你得有钱。
  中线选择的人最少,边防又不是吃素的,一般不会允许你们在眼皮子底下进进出出,那就是失职要被处分。
  再说了,机枪这么一架,完全可以做到火力覆盖,真要有心不让人逃港,连只蚂蚁也逃不过去。
  另外还有一条逃港路线,林三七在第一次去香江的时候就走过。
  那就是先跑到中山县(珠海),然后游到濠江,这边的海岸很狭小,跟河道似的,难度很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