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综合其它>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746节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746节

  最后中转濠江,再想办法坐船跑到香江。
  但是这里面也有一个巨大风险,就是濠江政府一但抓到偷渡者,一定会遣返回大陆,绝不可能主动给你送去香江。
  听到林三七的话,刘梦熊苦笑了一下,叹了口气道:
  “是啊,老板你说得对,我是运气真好。当初我第十三次越过边境铁丝网,以为就是到达天堂,逃出升天了。
  结果过了铁丝网,在新界这边照样还是一个地狱,因为香江警队也在抓人,只要逮到偷渡者全部都遣返回大陆,根本不给你机会到达市区。
  老板你是不知道,中线死亡率一点不比西线低,因为过了边境就要跑,用力跑,但我们那时候饭都没得吃,身上哪来的力气跑?
  所以很多人挂在铁丝网上就死了,还有不少人陷在那边的泥地里也死了,最可怕的就是罗湖涵洞。
  当初我们就是要先通过这个涵洞,因为这里最隐蔽能到铁丝网,可是涵洞中,空气狭小,前面卡住了人,后面的人只能被推挤进去。
  我亲眼看到一个5岁的小女孩被塞进涵洞,爬到一半昏迷了,等出来时已经面色青紫,再也没有呼吸,家长也不敢喊,扔下尸体管自己跑了。
  我不忍心,用双手在旁边泥地里挖了一个浅坑把她埋进去了,我我……”
  第891章 拒绝几十万难民
  刘梦熊说到这里,再也说不下去了,就连他这个乐观派这时候也忍不住哭了出来。
  围观的人听了,同样有不少人再次抹起了眼泪,显然十三郎的话触动到了很多人的伤心往事。
  林三七拍了拍刘梦熊的肩膀,安慰道:
  “一切都过去了,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重要的是往前看。等你在香江功成名就了,再衣锦还乡,到时所有的苦难都会成为你的功勋章。”
  刘梦熊抹了一把眼泪,坚定道:
  “不回去了,这辈子都不回去了,我家人全部都死了,全家就逃出来我一个,以后香江就是我的家。”
  林三七沉默了一下,心想年轻人受了委屈,说些气话也是正常。
  我们每个人都要爱国,但国家同样也要爱人民,这个是相互相存的。
  “对了,你在内地原来是做什么的?”
  刘梦熊这才想起这是在面试,于是认真回道:
  “我毕业于广西农业大学,毕业后当过中学老师,后来……所以英语我懂,粤语虽然不够标准,但是日常交流是没有问题的。”
  逃港者们到达香江后,出去往往会千方百计隐瞒自己的身份,这种隐瞒通常是从口音的纠正开始的。
  逃港者多来自两广地区,能说一口流利粤语,但香港本地人还是能很快分辨出港式粤语与广式粤语的区别。
  比如内地人讲厕所、屎坑、便所、东司之类,而香港人洋气一些,说托列(toilet)。
  香江本地人就可以从一些日常用语上,一听就知道你是内地来的。
  林三七并不介意粤语标不标准,只要能日常勾通交流就行,不至于鸡同鸭讲,那生意就没法做了。
  一听刘梦熊来自广西,林三七笑着对旁边的王晋和黄晓吉笑道:
  “哟,这位还是你们的小老乡?”
  王晋也回应道:“我早就听出口音了。”
  林三七学了一句后世著名的广西梗:“表哥,我出来了喔。”
  哈哈哈~~~
  旁边岭南医药的工作人都笑了起来,明显就是在拍老板的马屁,给足情绪价值。
  刘梦熊却是嘴角抽了抽,心想这广西话说得真怪,但脸上还是嘿嘿嘿跟着一起傻笑。
  林三七这时候同样拿过一张英文报纸道:
  “文凭不凭的已经不重要了,现在也没学信网,没办法查证真伪。不过如果能说标准的国语和英文,那就错不了,哪怕不是大学生也没关系。”
  林三七这是说给周围人听的,他这里不注重文凭,只注重能力。
  刘梦熊读完英文报,也顺利入职岭南医药。
  面试两个人后,围观的难民们看到这家公司是诚心招人,而且给出的工资待遇都是最高的,同时还能帮忙搞定香江身份证。
  这下本来观望的一些人也都纷纷涌上来报名了。
  林三七看到踊跃报名的难民们,这才将摊子交给了林六叔:
  “六叔,接下来就交给你们了,其实我要的人也简单,就一个标准,落落大方。至于文凭什么不重要,只要会英文的,几乎个个是大学生。”
  林六叔点点头,对于侄儿喜欢什么样的职工,多少心里有数。
  但显然刚刚三位年轻难民讲的悲惨故事触动了他的心弦,简单点说,就是林六叔心软了。
  “七仔,六叔有个事情想跟你商量一下,就是你看我们能不能多招一些内地同胞进入公司工作?”
  林三七有些奇怪:“哦,六叔,你有什么新想法?”
  林六叔让工作人员开始招聘,自己将林三七拉到了一边:
  “闹,六叔是这样想的,我们家名下几家公司现在发展得都很迅速,无论是医药这一块,还是砂石公司,或者物流运输公司都需要人手。
  能不能从这批难民中多招一些,给他们一条活路?
  你看看这里的环境实在太差太恶劣了,虽然不至于饿死,但是港鹰政府都是把他们当猪养着,连个基本的医疗保障也没有,生病都没地方看。”
  林三七懂了,这是六叔突然同情心泛滥了,这让他有些为难了:
  “六叔,你也知道我们家名下的公司都有专业要求,比如医院要有医学文凭,药店的话要懂外语和粤语,哪怕是运输队也要会开大卡车,这都不是普通人能干的。”
  林六叔显然不死心,于是又出主意道:
  “那我们也可以开办一些制衣厂、纺织厂,这些工作的要求不高,只要肯干应该人人都能胜任的。”
  林三七看着眼前密密麻麻的小木屋,心中也有些纠结。
  开办制衣厂、纺织厂什么的,要求的确不高,但这些工厂的利润很薄,完全就是靠压榨工人才能赚到钱。
  林家如果真压榨内地同胞,让他们一天工作16小时,常年无休,将来铁定会被骂是黑心工厂,没良心家族,原始积累手上带血。
  但如果他不压榨,那就相当于要养着这成千上万的内地同胞,到时林家的财力支撑不支撑得住?
  何况他这个做医药的,并不一定能接得到纺织方面定单,他没人脉呀。
  当然他也可以穿越带先进的纺织机过来,一个工人可以管理8台纺织机那种,但这样工人素质和人数都有要求了,并不能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更何况林三七也知道,香江马上就要进入房地产和金融服务业时代了,工业全面衰退已成定局。
  等工厂大量倒闭,大量工人失业,而这些内地难民又是依附于林家的,到时林家就被动了,总不能真成立大圈帮吧?
  将来内地难民的安居乐业的希望没达到,弄来弄去,最后完全有可能演变成升米恩斗米仇。
  林三七最终还是摇了摇头,解释道:
  “六叔,你同情同胞们,这个我能理解,但是全港有几十万逃港者,这个重任不是我们林家能接下来的。
  一旦我们准备接手这些难民,港鹰政府是铁定会同意甩掉这个大包袱,几十万人都让我们林家去管理,承担一切食宿和生老病死。
  六叔你有没有想过,我们林家是不是已经强到可以养活几十万人了?一个不好我们全家都要被拖垮,毕竟我们林家还没有完成原始资本积累。”
  林六叔一听,重重叹了一口气道:
  “七仔,你说得有道理,是六叔我想简单了。”
  林三七想了一下道:
  “这事我们慢慢想办法,比如五叔现在掌握着砂石公司,我们将来完全可以成立自己的建筑公司,买地皮盖房子,这就需要大量建筑工人,就可以从难民中招聘。
  另外我们的药店现在开35家只是一期,后面还要开遍全港,整个东南亚,甚至还可能走向世界,这都需要大量工作人员,也可以从这些难民里挑。
  我看到难民营里还有很多孩子,我们可以在难民营开办学校,让孩子免费入学。然后开办职校,定点培养我们需要的人才,以后为我所用。
  哪怕就算是眼前,我们家也可以拿出一部分资金来,在难民营里成立一家医院,给内地同胞们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六叔,你觉得呢?”
  林六叔一听,眼睛瞬间就亮了:
  “好好,七仔,还是你想得周到,我马上按你的指示办,相信你父亲也不会反对的。”
  在回家的车上,林三七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几十万难民搞不好就是负担,搞好了完全可以成为林家在香江的基本盘。
  但是这中间的度怎么把握,这不是拍脑袋就能决定的。
  如果在没有完整的计划之前,轻易接手这几十万难民,恐怕最后林家会被第一个反噬。
  所以林三七只能慎重再慎重,丝毫不敢有圣母心。
  第892章 拒绝外借万工轿
  香江的生意需要子弹飞一会儿,林三七又穿回了另一个时空,毕竟要结婚了,总是要准备一下的。
  2016年1月,花都最大的婚庆公司,爱琴海婚庆公司总部。
  35岁,短发,一身干练小西装包臀裙的老板娘曲小凤,亲自接待这对年轻到过份的大老板,态度要多谦恭就有多谦恭。
  不是曲老板骨头软,实在是年轻老板给得太多了,光是婚庆预算就达到了一个亿人民币(含演出费用)
  关键这还仅仅是预算,后续如果有必要支出,上不封顶。
  哪怕曲小凤在婚庆行内也是见过世面的,但面对这么豪气的大老板,也是人生第一次。
  做为业内人士,曲小凤对婚庆内幕更了解,别看某些明星说一场婚礼2个亿,或者哪位富豪嫁女3个亿的。
  这里面的水份非常高。
  比如对外宣称,什么婚纱是外国著名服装设计师谁谁谁的作品,达到了两千万美元什么。
  其实真实的情况是,一百万美元一套婚纱就算是天价中的天价了,谁又会为只穿一次的衣服豪掷千金?
  富豪只是有钱,又不是傻子,越有钱越小气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除非豪到像阿三国首富安巴尼家族,把钱不当钱花。
  另外,很多富豪子女结婚,往往把嫁状或聘礼都算进总费用里面去,为的就是一个面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